- 2021-09-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考纲概要
讲考纲 考纲概要 考纲解读 高考真题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1.了解群落的结构特征; 2.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类型。 1.2017海南卷(18)、2017北京卷(3)、2017江苏卷(24)、2016海南卷(22)、2016四川卷(9)、2015海南卷(22)、2015浙江卷(5)、2015北京卷(4)、2015四川卷(7) 2.2017天津卷(7)、2015新课标Ⅰ卷(4) 讲考点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①概念要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 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①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丰富度 a.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种间关系及实例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①表现:分层现象。 ②影响因素:植物:光照强度;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 (2)水平结构: ①表现:镶嵌分布。 ②影响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例1】(2017年海南卷,18)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答案】D 【跟踪训练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答案】B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不同点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4.群落演替的特征 (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 5.群落演替的原因 (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人类活动的干扰。 【例2】(2017年天津卷,7)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_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______________。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_________,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_______。 【答案】(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解析】(1)火烧后的林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草本灌木相比,针阔混交林生物种类和数目多,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 (2)据图可知,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逐渐减少。 (3)由于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所以火烧后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由于乔木、灌木、草本的个体大小逐渐减小,则从曲线可知乔木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 【跟踪训练2】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答案】C 讲方法 1.通过实例判断种间关系的技巧 (1)区分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竞争。简单记为:“同斗争,异竞争”。 (2)区分竞争和捕食:竞争是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不直接获取食物;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以维持自身生存。另外,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例如: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秸秆。 (3)捕食关系中被捕食者的判定方法 ①若两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一般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如图1中A为被捕食者。 ②若两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到达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到达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如图2中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 2.群落演替的方向和结果分析 (1)群落演替的方向 ①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②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2)群落演替的结果 ①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②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③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的变化,使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 3.“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讲易错 1.群落演替的三个易错点 (1)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 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演替并不都是“不可逆”的。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 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