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理科)(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理科)(解析版)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2.下列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长出水华,影响水质,其中有多种蓝藻 B.蓝藻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C.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D.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1分子麦芽糖水解形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 D.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于1g糖原释放的能量 ‎4.如图所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方面 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仅需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③在线粒体内共有4种 D.人体内的③5种,②有2种 ‎5.下列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 ‎④一条或几条肽链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⑥‎ ‎6.下列有关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水溶液可将代谢废物运输到体外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7.下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C.相邻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的接触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种功能是相对的 ‎8.如图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结构1和5中含有DNA B.结构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C.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2、3和4‎ D.此细胞可能是高等动物唾液腺细胞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线粒体 ‎10.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 C.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 ‎11.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12.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与K+进入轮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13.下列是有关酶的叙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②为了验证某种物质是消化酶,可用斐林试剂 ‎③ATP水解酶的作用对象是ATP中的高能磷酸键 ‎④酶起作用后失活 ‎⑤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A.有两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四个正确 D.有五个正确 ‎14.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只能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15.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TP的元素组成有C、H、O、N、P五种 B.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人在饥饿时,ATP可水解为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 D.在有氧与缺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1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D.在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用盐酸处理细胞后健那绿染液可快速进入细胞 ‎1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18O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可在生成物水中检测到 B.人体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C.人体细胞内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会产生少量ATP D.有些原核生物虽然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1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水果的保存要求零下低温 B.蔬菜保存时为了减少有机物消耗,在无氧条件下储存 C.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D.温室种植蔬菜,要提高产量,夜晚可适当降低温度 ‎19.恩吉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产生氧需要光 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 D.光合作用中氧由叶绿体释放 ‎20.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 B.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21.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边长不到10﹣5m,其意义是(  )‎ A.有利于物质交换 B.代谢旺盛 C.生活力强 D.分裂更快 ‎22.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2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B.和 C.N和 D.和Q ‎24.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核DNA不同 D.二者核DNA的组成元素不同 ‎25.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 B.是指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C.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 D.种子萌发成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 ‎2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细胞癌变是细胞异常的结果 ‎27.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28.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现有高茎花腋生和高茎花顶生豌豆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  )‎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29.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呈蓝黑色,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30.某植物株高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且每个增效基因的累加值相等.最高植株74cm,最矮植株2cm,让二者杂交,F2中株高56cm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A. B. C. D.‎ ‎ ‎ 二.非选择题 ‎31.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1)要鉴定此物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可分别选用   试剂和   染液.‎ ‎(2)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实验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的目的   .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   ,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   .‎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   ,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再   重复进行实验.‎ ‎32.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   ,其产物是   .‎ ‎(2)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   ,主要原因是   ‎ ‎   .‎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   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33.如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各光照强度下光照的时间均等),液滴怎样移动?   (填“左移”、“不移”或“右移”).‎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母)   .‎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   .‎ ‎34.图1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 ‎,图2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   ,图中c   (可以、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   .‎ ‎(2)在夏季的夜晚,图1a~f过程中可以发生的是   .‎ ‎(3)图2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倍.‎ ‎35.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颜色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组合一 甲×丙 绿色:黄色=3:1‎ 组合二 乙×丙 全为黄色 组合三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组合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的基因型依次是   .‎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   ,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 ‎(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 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白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 ‎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 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 ‎【考点】11: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 ‎【解答】解:A、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系统,故A错误;‎ B、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故B错误;‎ C、H1N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必需在寄主的活细胞内完成,是离不开活细胞的,C正确;‎ D、蛋白质和核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D错误.‎ 故选:C.‎ ‎ ‎ ‎2.下列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长出水华,影响水质,其中有多种蓝藻 B.蓝藻的叶绿体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C.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D.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蓝藻是一类藻类的统称,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常见的蓝藻有蓝球藻(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蓝藻都为单细胞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水华”.‎ ‎【解答】解:A、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时,会长出水华,其中有多种蓝藻,A正确;‎ B、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B错误;‎ C、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正确;‎ D、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自养生物,D正确.‎ 故选:B.‎ ‎ ‎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1分子麦芽糖水解形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 D.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于1g糖原释放的能量 ‎【考点】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1N: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成分,增大了膜脂的流动性;‎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糖有: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糖有:乳糖和糖原.‎ ‎【解答】解: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在血液中参与脂质的运输,A正确;‎ B、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正确;‎ C、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形成2分子葡萄糖,C错误;‎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含有较多的H,因此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D正确.‎ 故选:C.‎ ‎ ‎ ‎4.如图所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方面 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仅需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③在线粒体内共有4种 D.人体内的③5种,②有2种 ‎【考点】1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1、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 ‎(1)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 ‎(2)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4、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5、分析题图:题图是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的①、②、③‎ 分别是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 ‎【解答】解: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在②和③方面,A错误;‎ B、如果要构成三磷酸腺苷,必须在①位置上再加上两个磷酸基团,且②处的五碳糖为核糖,③处的含氮碱基为腺嘌呤,B错误;‎ C、线粒体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含有的③含氮碱基共有5种(A、T、G、C、U),C错误;‎ D、人体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含有的③含氮碱基共有5种(A、T、G、C、U),②五碳糖有2种(核糖和脱氧核糖),D正确.‎ 故选:D.‎ ‎ ‎ ‎5.下列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 ‎④一条或几条肽链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⑤④⑥‎ ‎【考点】14: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蛋白质主要由 C、H、O、N4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元素,有的也含有微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 ‎【解答】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构成蛋白质. 所以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②→①→③→⑤→④→⑥.‎ 故选:D.‎ ‎ ‎ ‎6.下列有关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水溶液可将代谢废物运输到体外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 ‎【考点】1T: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 ‎(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 ‎【解答】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正确;‎ B、自由水可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B正确;‎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 D、水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 ‎ ‎7.下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B.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C.相邻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的接触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种功能是相对的 ‎【考点】24: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1、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2、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解答】解:A、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A正确;‎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 C、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只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相邻细胞之间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联系,C错误;‎ D、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种功能是相对的.有些病毒、细菌也可以进入细胞内,D正确.‎ 故选:C.‎ ‎ ‎ ‎8.如图是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结构1和5中含有DNA B.结构3在行使其功能时有水生成 C.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2、3和4‎ D.此细胞可能是高等动物唾液腺细胞 ‎【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据图分析①线粒体、②中心体、③核糖体、④高尔基体、⑤细胞核,由此确定该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由于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属于动物细胞或者是低等的植物细胞.‎ ‎【解答】解:A、图中1是线粒体,5是细胞核,线粒体和细胞核中均含有DNA,A正确;‎ B、结构3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会产生水,B正确;‎ C、中心体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即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2、3,C错误;‎ D、此细胞可能是高等动物唾液腺细胞,D正确.‎ 故选:C.‎ ‎ ‎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线粒体 ‎【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 ‎【解答】解:A、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不变,A错误;‎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正确;‎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 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线粒体,如蓝藻、硝化细菌等,D正确.‎ 故选:A.‎ ‎ ‎ ‎10.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 C.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 ‎【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解答】‎ 解:A、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能释放能量、合成ATP,所以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A错误;‎ B、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B正确;‎ C、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C正确;‎ D、许多果实、花瓣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D正确.‎ 故选:A.‎ ‎ ‎ ‎11.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考点】35: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在清水中气孔开放,在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A错误.‎ B、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胞;B错误.‎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没有质壁分离,也不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C错误.‎ D、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D正确.‎ 故选D.‎ ‎ ‎ ‎12.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与K+进入轮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考点】3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据图分析,①图表示影响因素为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②表示影响因素为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③说明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④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者内吞外排;‎ ‎⑤表示载体蛋白不影响该物质运输,其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⑥说明该物质运输需要载体,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可以用①、③、⑤表示,协助扩散用②、③、⑥表示,主动运输用④、⑥.‎ ‎【解答】解:A、水分子进出细胞方式为自由扩散,符合的有①、③、⑤,A正确;‎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符合的有②、③、⑥,B错误;‎ C、K+进入丽藻细胞的为主动运输,符合的有②、④、⑥,C错误;‎ D、蛋白质进出细胞方式为内吞外排,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符合的是④、⑤,D错误.‎ 故选:A.‎ ‎ ‎ ‎13.下列是有关酶的叙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②为了验证某种物质是消化酶,可用斐林试剂 ‎③ATP水解酶的作用对象是ATP中的高能磷酸键 ‎④酶起作用后失活 ‎⑤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A.有两个正确 B.有三个正确 C.有四个正确 D.有五个正确 ‎【考点】37:酶的概念;39:酶的特性.‎ ‎【分析】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疑难辨析:‎ ‎①酶必须在活细胞才能产生(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 ‎②酶的化学本质为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③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④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 ‎⑤酶只具有催化作用.‎ ‎⑥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 ‎3、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 ‎【解答】解:①酶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①正确;‎ ‎②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为了验证某种物质是消化酶,可用双缩脲试剂,②错误;‎ ‎③ATP水解酶的作用对象是ATP中的高能磷酸键,③正确;‎ ‎④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④错误;‎ ‎⑤酶是蛋白质或RNA,因此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⑤正确.‎ 故选:B.‎ ‎ ‎ ‎14.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只能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考点】39:酶的特性.‎ ‎【分析】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即可分解.‎ ‎2、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 ‎3、淀粉遇碘液变蓝.‎ ‎4、与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可以验证酶的高效性.‎ ‎【解答】解: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因为过氧化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解速率不同,即使高温条件下酶失活了,但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比低温下也会加快,会干扰实验者作出错误的结论,A错误;‎ B、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正确;‎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若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就要水浴加热,破坏原来设定的温度条件,C错误;‎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不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因为不管淀粉酶能否催化蔗糖分解,溶液都不变蓝,D错误.‎ 故选:B.‎ ‎ ‎ ‎15.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关于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TP的元素组成有C、H、O、N、P五种 B.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人在饥饿时,ATP可水解为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 D.在有氧与缺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考点】3C: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3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ATP元素组成:ATP 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 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 ATP合成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解答】解:A、ATP含有C、H、0、N、P五种元素,A正确;‎ B、光反应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自光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其中能量来自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萤火虫的光能是由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来的,B正确;‎ C、人在饥饿时,ATP可水解为ADP和磷酸,释放能量,C错误.‎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均能形成ATP,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D正确.‎ 故选:C.‎ ‎ ‎ ‎1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由大到小,紫色变深 C.利用无水乙醇可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D.在观察线粒体实验中,用盐酸处理细胞后健那绿染液可快速进入细胞 ‎【考点】2F: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3U: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1、在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利用的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扩散速度不同,因此分离.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色素分别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颜色分别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2、键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解答】解:A、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 B、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将不断吸水,因此液泡由小到大,紫色变浅,B正确;‎ C、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不需要酶的催化作用,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C正确;‎ D、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不需要用盐酸处理,D错误.‎ 故选:D.‎ ‎ ‎ ‎1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18O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可在生成物水中检测到 B.人体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C.人体细胞内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会产生少量ATP D.有些原核生物虽然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考点】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呼吸作用的过程.‎ ‎(1)有氧呼吸的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3、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 ‎(2)无氧呼吸的过程:‎ ‎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2、2丙酮酸2酒精+2CO2 (细胞质基质)‎ 或C6H12O62乳酸+能量 (细胞质基质)‎ ‎【解答】解: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O2结合生成水,所以用18O标记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中的氧原子,可在生成物水中检测到,A正确;‎ B、人体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B正确;‎ C、人体细胞内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因而会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不释放能量,因而不会产生ATP,C错误;‎ D、有些原核生物虽然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醋酸菌等,D正确.‎ 故选:C.‎ ‎ ‎ ‎1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水果的保存要求零下低温 B.蔬菜保存时为了减少有机物消耗,在无氧条件下储存 C.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D.温室种植蔬菜,要提高产量,夜晚可适当降低温度 ‎【考点】3S: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水果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水果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水果肉质鲜美.因此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水果保鲜.‎ 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所以水稻要定期排水.温度降低能降低呼吸酶的活性,使细胞呼吸作用减弱.‎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 ‎【解答】解:A、水果蔬菜的保存要求零上低温、低氧、湿度适宜,A错误;‎ B、无氧条件下植物的无氧呼吸较强,所以蔬菜保存时为了减少有机物消耗,应在低氧条件下储存,B错误;‎ C、稻田定期排水,防止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C错误;‎ D、温室种植蔬菜,要提高产量,夜晚应适当降低温度,因为夜晚降低温度能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故选:D.‎ ‎ ‎ ‎19.恩吉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产生氧需要光 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 D.光合作用中氧由叶绿体释放 ‎【考点】3G: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分析】本题考查恩吉尔曼实验,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1)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附近;(2)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结构是叶绿体并且是由光照引起的. 得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①一是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水绵不仅具备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②二是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③三是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④四是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对比实验.‎ ‎【解答】解:A、该实验只能证明产生氧气需要光和叶绿体,A错误;‎ B、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产生氧气需要光和叶绿体,B错误;‎ 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是由鲁宾和卡门通过同位素标记法证明的,C错误;‎ D、可证明光合作用中氧由叶绿体释放,D正确.‎ 故选:D.‎ ‎ ‎ ‎20.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C~D段染色体数目加倍 B.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考点】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其中O~A段为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B段为前期;B~C段为中期;C~D段为后期;D~E段为末期.‎ ‎【解答】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染色体,A错误;‎ B、O~A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B正确;‎ C、C~D段是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C错误;‎ D、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进行有丝分裂,无染色体、核膜和核仁,D错误.‎ 故选:B.‎ ‎ ‎ ‎21.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边长不到10﹣5m,其意义是(  )‎ A.有利于物质交换 B.代谢旺盛 C.生活力强 D.分裂更快 ‎【考点】4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分析】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同时细胞生长还受核质比的限制.‎ ‎【解答】解:由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分析可知,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边长不到10﹣5m,其意义是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大,越有利于细胞与细胞外环境的物质交换.‎ 故选:A.‎ ‎ ‎ ‎22.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考点】49: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 ‎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解答】解:A、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纺锤体都是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A错误;‎ 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错误;‎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D正确.‎ 故选:D.‎ ‎ ‎ ‎23.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B.和 C.N和 D.和Q ‎【考点】48: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后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含量是保持不变的.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而其他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同正常情况一样.有丝分裂间期进行了DNA分子的复制,其含量在前、中、后期都比正常情况多一倍,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NA的含量又恢复正常.‎ ‎【解答】解: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从前期开始,由于分裂前期DNA和染色体已经复制,但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开,数目没有加倍.因此前期细胞内DNA数是体细胞的两倍,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故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DNA数、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 故选:C.‎ ‎ ‎ ‎24.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核DNA不同 D.二者核DNA的组成元素不同 ‎【考点】51:细胞的分化.‎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解:A、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两者都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 B、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两者在功能上也不同,B正确;‎ C、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具有相同的核DNA,C错误;‎ D、二者核DNA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N、P,D错误.‎ 故选:B.‎ ‎ ‎ ‎25.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 B.是指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C.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 D.种子萌发成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全能性 ‎【考点】5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 ‎【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 ‎(5)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 ‎【解答】解:A、具有全部遗传信息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A正确;‎ B、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正确;‎ C、细胞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C正确;‎ D、种子本身就有已经分化的胚,形成幼苗属于是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并没有体现全能性,D错误.‎ 故选:D.‎ ‎ ‎ ‎2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细胞癌变是细胞异常的结果 ‎【考点】56: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51:细胞的分化;5B: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4、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解答】解:A、细胞的分化可以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形成各种不同细胞,进而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而每一种器官都可以相对独立地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这样就使得机体内可以同时进行多项生理活动,而不相互干扰,这样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B正确;‎ C、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C错误;‎ D、人体所有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 ‎ ‎27.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A. B. C. D.‎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所以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所以女方的基因型为AA或Aa,为Aa的概率是.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因此,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 故选:D.‎ ‎ ‎ ‎28.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现有高茎花腋生和高茎花顶生豌豆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  )‎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根据柱状图中每一对性状的分离比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据此答题.‎ ‎【解答】解:图中杂交后代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自交,则亲本相关的基因型是Dd×Dd;杂交后代腋生:顶生=1: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测交,即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Ee×ee.综合以上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是DdEe×Ddee.由于Dd×Dd的后代基因型有DD、Dd、dd3种,Ee×ee的后代基因型有Ee、ee2种,因此,高茎花腋生DdEe和高茎花顶生Ddee豌豆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DDEe、DDee、DdEe、Ddee、ddEe、ddee,即3×2=6种.‎ 故选:B.‎ ‎ ‎ ‎29.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呈蓝黑色,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配子中只存在等位基因中的其中一个.杂合子的配子种类能够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杂合子测交能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解答】解: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后代表现型只有一种无法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呈蓝黑色,呈橙红色,说明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但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C正确;‎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只能验证,不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故选:C.‎ ‎ ‎ ‎30.某植物株高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且每个增效基因的累加值相等.最高植株74cm,最矮植株2cm,让二者杂交,F2中株高56cm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A. B. C. D.‎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显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且每个增效基因的累加值相等,因此四个显性基因就是最高的,四个隐性基因就是最矮的,则一个显性基因的效应=(74﹣2)÷4=18cm,由此进行相关计算.‎ 并且株高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解:设这2对基因为Aa和Bb,则最高植株基因型为AABB,最矮植株基因型为aabb,F1为AaBb,自交得到F2:9A_B_:3aaB_:3A_bb:1aabb.最高植株AABB74cm,最矮植株aabb2cm,二者相差4个显性基因,为72cm,则1个显性基因效应为18cm.‎ 由此可知,株高56cm的植株含有3个显性基因,基因型为AABb()、AaBB(),因此F2中株高56cm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故选:A.‎ ‎ ‎ 二.非选择题 ‎31.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促使蔗糖分解的酶.对此,研究人员设计并做了一些相关实验.‎ ‎(1)要鉴定此物质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可分别选用 双缩脲 试剂和 吡罗红 染液.‎ ‎(2)要确定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实验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的目的 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干扰(或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请分析可能的实验结果.在水浴加热后,若两支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 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 ,若两支试管均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 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 ‎(3)若以上实验完成后,已经确定其为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确定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 系列等温度梯度(意思相近即可) ,再参照上图中甲试管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再 细化温度梯度 重复进行实验.‎ ‎【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分析】(1)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2)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3)生物实验中变量梯度是指自变量相邻两次取值之间的差值大小,即自变量每次变化的幅度.生物实验中常见的变量梯度有pH梯度、温度梯度、浓度梯度等.本题涉及的是温度梯度的设计方法,梯度大小要根据实验目的确定,梯度过小,看不出变化,实验组数增多,增加了操作难度,梯度过大,实验结果不准确.若一次实验不能测出最适值,可以不断缩小范围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再进行实验,直至测出具体的最适值.‎ ‎【解答】解:(1)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2)实验中“在适宜的温度下”的目的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干扰(或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还原性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是还原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但蔗糖的分解产物为还原糖.两个都出现砖红色,表明该酶不能能催化葡萄糖分解而能催化蔗糖分解,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两个都不出现砖红色,说明蔗糖没有分解而葡萄糖被分解,故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设计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系列等温度梯度,再选择其中砖红色沉淀最少的两支试管所对应的温度之间设置更小温度梯度.‎ 故答案为:‎ ‎(1)双缩脲 吡罗红 ‎(2)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干扰(或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 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系列等温度梯度(意思相近即可) 细化温度梯度 ‎ ‎ ‎32.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12~24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无氧 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 细胞质基质 ,其产物是 酒精和二氧化碳 .‎ ‎(2)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 减少 ,主要原因是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 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是有机物的总量下降 .‎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 有氧 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考点】1W:真题集萃;3Q: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3R: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当胚根未长出时,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有机物的总量下降.当胚根长出后,种子可以从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根据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变化,可以判断12h~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后,种子的有氧呼吸呼吸速率明显增大.‎ ‎【解答】解:(1)据图可知,在12~24h期间,氧气吸收量很少,而二氧化碳释放量很多,表明此时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 ‎(3)胚根长出后,氧气的吸收量明显增多,说明有氧呼吸的速率明显提高.‎ 故答案为:‎ ‎(1)无氧; 细胞质基质; 酒精和二氧化碳;‎ ‎(2)减少;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 ‎(3)有氧;‎ ‎ ‎ ‎33.如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各光照强度下光照的时间均等),液滴怎样移动? 左移 (填“左移”、“不移”或“右移”).‎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母) a、b、c、d .‎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200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 新鲜叶片改为煮熟的叶片 .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其原因 环境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试管中叶片既进行呼吸作用也进行光合作用.当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时,氧气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但多余的二氧化碳会被缓冲液吸收,所以气体总量减少;当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时,氧气增多而二氧化碳减少,但缓冲液能维持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所以气体总量增加.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高低在题中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 图甲装置在光照强度为0时,由于只进行呼吸作用液滴向左移动;在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装置中液滴不动;在光照强度为大于2.5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装置中液滴右移.‎ 图丙中,a、c、f表示氧气,b、d、e表示二氧化碳.‎ ‎【解答】解:(1)观察乙图可以发现,光照强度在0﹣2.5千勒克斯范围内,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试管中氧气量不断减少,即试管中的气体总量始终是小于初始气体总量的,所以液体左移,偏在初始位置的左侧.‎ ‎(2)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气体总量增加,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此时光合作用除了要利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之外,还要从外面吸收一部分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除了提供给呼吸作用之外,还有一部分能释放出去.丙图中右为线粒体,左为叶绿体,可知箭头a、b、c、d是存在的.‎ ‎(3)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气体总量增加了150ml,根据上面的试题分析,这150ml为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而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一直为50ml/h,可知,实际上光合作用产生了150+50=200ml的氧气.‎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新鲜叶片改为经消毒的死叶片其余相同.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可能是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了5毫米.‎ ‎(1)左移 ‎(2)a、b、c、d ‎(3)200‎ ‎(4)新鲜叶片改为煮熟的叶片 环境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 ‎ ‎34.图1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a﹣f代表O2或CO2,图2表示温度对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为指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 a、c、f ,图中c 不可以 (可以、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 ‎ 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 ‎(2)在夏季的夜晚,图1a~f过程中可以发生的是 e、f .‎ ‎(3)图2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 3 倍.‎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左侧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右侧的细胞器是线粒体,a、c、f表示氧气,b、d、e表示CO2.‎ 图2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 ‎【解答】解:(1)由于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图1中可表示O2的字母是a、c、f.图中c不能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因为葡萄糖只有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才能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2)在夏季的夜晚,植物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图1a~f过程中可以发生的是e、f.‎ ‎(3)图2中在5℃时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1,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为0.5,由于实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因此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5,因此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3倍.‎ 故答案为:‎ ‎(1)a、c、f 不可以 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2)e、f ‎ ‎(3)3 ‎ ‎ ‎35.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颜色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组合一 甲×丙 绿色:黄色=3:1‎ 组合二 乙×丙 全为黄色 组合三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组合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符合 (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甲、乙、丙、丁的基因型依次是 BbYy、BBYy、BbYY、bbYy .‎ ‎(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 BbYY、BbYy ,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4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 ‎(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白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 后代全为黄色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 后代中出现了白色(或后代中既有黄色又有白色)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A4: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题文: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B_Y_),丁为黄色(bbY_).‎ 分析表格:甲(B_Y_)×丙(B_Y_)→出现黄色(bbY_),因此甲的基因型为BbY_,丙的基因型为BbY_;乙(B_Y_)×丙(BbY_)→后代均为绿色(B_Y_),说明乙的基因型为BBY_;甲(BbY_)×‎ 丁(bbY_)→后代出现白色(bbyy),说明甲的基因型为BbYy,丁的基因型为bbYy.乙(BBY_)×丁(bbYy)→后代有蓝色(B_yy),说明乙的基因型为BBYy,再结合组合二可知丙的基因型为BbYY.‎ ‎【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和丁的基因型依次为BbYy、BBYy、BbYY、bbYy.‎ ‎(3)杂交组合三的亲本为甲(BbYy)×丁(bbYy),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因此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BbYY、BbYy.杂交组合二的亲本为乙(BBYy)×丙(BbYY),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4种,即BBYY、BBYy、BbYY、BbYy,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BBYY、BbYy)的概率为×+×=.‎ ‎(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bbY_)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白色异性小鹦鹉(bbyy)与该黄色小鹦鹉(bbY_)交配,若后代全为黄色(bbY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后代中出现了白色(bbyy)(或后代中既有黄色又有白色),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故答案为:‎ ‎(1)符合 ‎ ‎(2)BbYy BBYy BbYY bbYy ‎(3)BbYY、BbYy 4 ‎ ‎(4)后代全为黄色 后代中出现了白色(或后代中既有黄色又有白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