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度祁县第二中学校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B.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 孟德尔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 D. 沃森、克里克构建出DNA分子结构的数学模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错误;‎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D错误。‎ 故选B。‎ ‎2.下列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的是 A. 大肠杆菌拟核上的基因 B. T2噬菌体DNA上的基因 C.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真核细胞细胞核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真核细胞细胞核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由此可见,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 ‎【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A错误; ‎ B、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B错误; ‎ C、细胞质遗传,其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C错误; ‎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其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D正确。‎ 故选D。‎ ‎3.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 每对基因独立遗传但是A对a完全显性,D对d完全显性),其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接近于 A. 3:3:1:1 B. 9:3:3:1 C. 1:2:1 D. 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据此答题。‎ ‎【详解】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并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1;遗传因子组成为bb和CC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1;然后再相乘,因此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3:1)×1×(3:1)=9:3:3:1,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不相符的是 A. 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赫尔希和蔡斯——首次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 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为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示踪法表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沃森和克里克以DNA衍射图谱推出DNA的螺旋结构(未推出双螺旋)而后建构DNA双螺旋模型。‎ ‎【详解】A、孟德尔利用豌豆杂交试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A正确;‎ B、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示踪法表明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衍射图谱推出DNA的螺旋结构而后建构DNA双螺旋模型,D正确。‎ 故选B。‎ ‎5.采用A、B、C、D中的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B.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于此类试题,考生需掌握相应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 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3) 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4)检验杂种F 1 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5)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详解】①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可用测交法;‎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可用杂交法;‎ ‎③检验小麦抗病品种是否纯合可采用自交法或测交法,而保留其纯合特性,需采用自交法;‎ ‎④检验杂种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因此可依次采用测交、杂交、自交、测交的方法。‎ 故选A。‎ ‎6.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受精卵是具有全能性的细胞 B. 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 C. 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 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详解】A、受精卵是全能性最高的细胞,A正确;‎ B、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并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是受精作用,B正确;‎ C、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C正确;‎ D、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错误。‎ 故选D。‎ ‎7.如图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有①②④‎ B. ①③细胞中染色单体的数量为染色体的两倍 C. 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③‎ D. 能在该动物精巢中找到的细胞有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提供信息分析,细胞①中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刚断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正要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④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刚断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来说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故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只有②,A错误。‎ B、①细胞中无染色单体,B错误;‎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发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有②,C错误。‎ D、精巢含有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①②③④都存在动物精巢,D正确。‎ 故选D。‎ ‎8.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中,若不考虑交叉互换,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B,ab、ab B. Ab、aB、ab C. ab、AB、AB D. AB、AB、AB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由题意知,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因此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子的基因型为AB,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b,形成的两个精子基因型相同都为ab,故选A。‎ ‎9.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A.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后期 B. 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在复制过程中只以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链 B. 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C. 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D. 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详解】A、DNA分子复制时,以两条解开的链分别为模板,A错误;‎ B、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B正确;‎ C、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错误。‎ 故选B。‎ ‎11.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C. (A+T)/(G+C)的比值 D. 氢键的数目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以二者碱基对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错误;‎ B、DNA分子中含有4种碱基,则脱氧核苷酸的种类相同都是4种,B正确;‎ C、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可能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C错误;‎ D、等位基因上脱氧核苷酸数目不一定相同,则碱基A与T、G与C配对数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上DNA分子之间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位基因中碱基的种类和数量的关系。‎ ‎12.若以1分子含500个碱基对的DNA(不含放射性)为模板,在含15N的环境中进行复制n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 子代DNA中,两条链均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n-1)个 C. 细胞内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中 D. 复制过程中,需要消耗(2n-1)×1000个核糖核苷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详解】A、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A正确;‎ B、子代DNA中,两条链均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n-2)个,B错误;‎ C、细胞内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C错误;‎ D、复制过程中,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A。‎ ‎13.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B. DNA分子主要在染色体上 C. 基因中磷酸和脱氧核糖形成的序列蕴含着遗传信息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每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A正确;‎ B、DNA分子主要在染色体上,少量的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正确;‎ C、基因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蕴含着遗传信息,C错误;‎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D正确;‎ 故选C。‎ ‎1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未被标记的T2噬菌体,一段时间后可得到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 B. 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C. T2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D. 在该实验中,用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组,操作规范的话,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①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②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 ‎③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④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⑤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⑥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培养在培养基,A错误;‎ B、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正确;‎ C、T2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 D、在该实验中,用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组,操作规范的话,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及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 ‎15.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 )‎ A. DNA和tRNA上 B. DNA和mRNA上 C. mRNA和tRNA上 D. 染色体和基因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遗传信息:是基因(或DNA)‎ 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它间接决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有3个终子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能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 ‎【详解】遗传信息是基因(或DNA)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因此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16.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成的氨基酸如下表所示,则图所示的转运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反密码子从携带氨基酸的一端开始读码)( )‎ GCA CGT ACG TGC 赖氨酸 丙氨酸 半胱氨酸 苏氨酸 A. 丙氨酸 B. 苏氨酸 C. 半胱氨酸 D. 赖氨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 tRNA上的三个碱基(UGC)属于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因此密码子为 ACG,而密码子是 DNA上的模板链转录而来,因此DNA上模板链是TGC。‎ ‎【详解】由图可知, 上的反密码子为UGC ,密码子为ACG , 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TGC ,对应于苏氨酸。‎ 故选B。‎ ‎17.如图为中心法则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发生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中 B. ⑤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 C. 细胞中的tRNA通过④过程复制 D. ①④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示意图,其中①为DNA分子的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RNA分子的复制,⑤为逆转录,其中逆转录和RNA分子的复制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RNA病毒侵染的细胞中,据此答题。‎ ‎【详解】A、③过程表示翻译,翻译只能发生在核糖体上,细胞核中不能发生,A错误;‎ B、⑤为逆转录,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正确;‎ C、细胞中的tRNA通过②过程转录的,C错误;‎ D、①过程存在A与U配对,T与A配对,但是④过程不存在T与A配对,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中心法则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RNA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是酶 B. ①②分别表示DNA双螺旋的解开和重新形成 C. 转录时,既有氢键的形成也有氢键的断裂 D. ③表示将4种游离核糖核苷酸加到RNA末端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翻译过程的解读:‎ ‎①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形成2个tRNA结合位点。‎ ‎②翻译起点:起始密码子决定的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 ‎③翻译终点:识别到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翻译停止。‎ ‎④翻译进程: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 mRNA不移动。‎ ‎【详解】A、③过程是转录,产物是RNA,某些RNA具有催化作用,故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是酶,A正确;‎ B、根据图示可推出,DNA转录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因此①、②分别表示DNA双螺旋的重新形成和解开,B错误;‎ C、转录时,既有氢键的形成也有氢键的断裂,C正确;‎ D、转录是以DNA模板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即③处为将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加到RNA末端, D正确。‎ 故选B。‎ ‎19.如图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UAG B. 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C. 翻译时,核糖体沿着②向右移动 D. 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其中①为tRNA,能转运氨基酸;②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 ‎【详解】A、异亮氨酸的反密码子是UAG,密码子是AUC,A错误;‎ B、核糖体由大小亚基组成,B正确;‎ C、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以知道,翻译时核糖体沿着②mRNA向右移动,C正确;‎ D、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真核细胞某基因的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在一个DNA分子中,碱基A+T为70%,由其转录的mRNA上U为25%,则其上的A为( )‎ A. 12% B. 45% C. 25% D. 35%‎ ‎【答案】B ‎【解析】‎ ‎【分析】‎ ‎1、DNA分子是双链结构,2条链上的碱基遵循&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2、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由于RNA中没有碱基T而含有U,转录过程遵循A与U配对,T与A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一个DNA分子中碱基A+T为70%,其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U+A为70%,而U为25%,则信使RNA上的碱基为70%- 25%=45%,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旨在考查学生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内容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21.若图中III6与患同种遗传病女性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几率是 A. 1/6 B. 1/4 C. 1/3 D.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分析题图:3号和4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5号),结合分析,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根据5号(aa)可知3号和4号的基因型为Aa,则6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他与患有该遗传病的女性(aa)结婚,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3+2/3×1/2)×1/2=1/3,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若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图中所表示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从左至右依次是 ‎ ‎ A. 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B.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C. 重复、缺失、倒位、易位 D. 重复、缺失、易位、倒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包括: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基因重组的类型: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基因突变的实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由左到右依次是染色体缺失D片段;染色体上C片段发生重复;染色体B、C片段的倒位;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易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3. 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都含一个染色体组 B. 单倍体生物都是高度不育的个体 C. 单倍体玉米植株弱小且种子粒小数少 D. 单倍体生物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因此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 B、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B错误;‎ C、正常的玉米为二倍体,其单倍体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不能结种子,C错误;‎ D、单倍体生物可由配子如卵细胞发育而来,D正确。‎ 故选D。‎ ‎【点睛】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均为单倍体。单倍体并非都不育,二倍体的配子发育成的单倍体,表现为高度不育;多倍体的配子如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则发育成的单倍体含有同源染色体及等位基因,可育并能产生后代。‎ ‎24.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B. 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C. 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D. 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应产生AXB和aY或AY和aXB四种配子。由题干可知,产生了AA型配子,因此可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复制加倍后的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后未进入两个配子中,故产生了AA型的配子,即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未分离;对于性染色体,其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未分离,从而形成基因型为AA和aaXBXBYY的次级精母细胞,继而A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未分离而形成AA型配子;或者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正常分离,假设形成AAXBXB和aaYY的次级精母细胞,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未正常分离,形成AA和XBXB的配子。‎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可能未分离,A错误;‎ B、若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则该配子中会含有a基因,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可能未分离,并非“一定未分离”,D错误。‎ 故选C。‎ ‎2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B.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增加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C. 通过杂交育种能将不同品种生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D. 人工诱变育种能改变基因结构,且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 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3、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与优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详解】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 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增加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错误;‎ C、通过杂交育种能将不同品种生物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C正确;‎ D、人工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结构,但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育种年限不一定短,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育种,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种类,掌握生物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同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6.使用X射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出了发酵单位提高了数千倍的菌株,这种变异属于 A. 基因重组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培育生物新品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原理。‎ ‎【详解】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多种,人类应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来培育生物新品种,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处理种子,属于用射线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的过程,属诱变育种,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7.下面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B. 植株A为二倍体,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C. 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着丝点不能分裂 D. 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芽尖细胞组织培养,所得植株A的基因型与亲本相同;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③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幼苗2为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其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纯合体植株B,若直接培育可得到单倍体植株C。‎ ‎【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②过程中,③表示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A正确;‎ B. 植株A为二倍体,其发育起点为受精卵;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B正确;‎ C、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是不影响着丝点分裂,C错误;‎ D、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有丝分裂、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2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C. 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 如果没有突变,生物也可能会发生进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包括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 ‎【详解】A、环境稳定的条件下,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没有影响,但是可能存在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其他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因此种群基因频率可能发生变化,A错误;‎ B、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因此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可能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B正确;‎ C、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之一,C正确;‎ D、自然选择、突变、遗传漂变等都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物进化,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掌握可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9.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 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C. ①~⑥仅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 品系1和品系2两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就可形成物种1和物种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先了解a、b、①②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了什么;之后联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注意突变、选择和隔离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机制.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 ‎【详解】A、b表示自然选择,其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A正确;‎ B、图中a表示地理隔离,c表示生殖隔离,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往往要先经历地理隔离,最终达到生殖隔离,但不都是这样,B错误;‎ C、①~⑥表示生物可遗传变异,生物可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如果两品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则说明存在生殖隔离;如果依然可以进行基因交流,说明它们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物种形成的机制相关内容,同时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力,并能对图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30.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B)和红色(b)两种个体,这一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64%,Bb的个体占32%,则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 60%、40% B. 80%、20% C. 64%、36% D. 32%、6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种群中,已知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方法是: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 ‎【详解】B的基因频率=64%+ 1/2 ×32%=80%,b的基因频率=(1-64%-32%)%+ 1/2 ×32%=20%。故选B。‎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对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 ‎31.研究者在对小鼠细胞分裂研究的相关实验中发现,蛋白质Cyclin B3在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独特的调控作用。甲为小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乙为小鼠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 ‎(1)图乙_________时期(填罗马数字)代表有丝分裂过程,图甲细胞在图乙中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段内(填字母)。‎ ‎(2)已知小鼠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同,研究小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产生图甲细胞的小鼠的性别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Cyclin B3缺失的卵母细胞能够形成正常的纺锤体,但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说明Cyclin B3缺失导致卵母细胞阻滞在_________________时期(填文字)。‎ ‎【答案】 (1). Ⅲ (2). EF (3). 21 (4). 雌性 (5). 图甲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6).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因此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图乙中Ⅰ表示减数分裂,Ⅱ表示受精作用,Ⅲ表示有丝分裂。‎ ‎【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乙中Ⅰ阶段为减数分裂,Ⅱ阶段为受精作用,Ⅲ是有丝分裂,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在图乙中的EF段内。‎ ‎(2)家鼠是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其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量=常染色体总数/2+X+Y,由图乙可知,家鼠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0对共40条,故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38/2+1+1=21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由于图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以图甲细胞所在家鼠的性别是雌性。‎ ‎(3)根据题意分析,卵母细胞能够形成正常的纺锤体,但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说明仍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未能顺利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变化,能够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染色体的行为、细胞质的分裂等特点判断图甲细胞所处的时期即该细胞的类型,并能够不断图乙中不同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 ‎32.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①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NA片段有________个碱基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DNA分子中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了遗传信息。 ‎ ‎(3)如果将14N标记的细胞培养在含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该细胞在培养液中分裂四次,该DNA分子也复制四次,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________。‎ ‎(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个。‎ ‎【答案】 (1). 胞嘧啶 (2). 脱氧核糖 (3).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 4 (5). 2 (6).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7). 1:8 (8). 15(a/2-m)‎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胞嘧啶,②是腺嘌呤,③是鸟嘌呤,④是胸腺嘧啶,⑤是磷酸,⑥是含氮碱基,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⑨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是胞嘧啶,⑦是脱氧核糖,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2)图中有4对碱基对,每一条链中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 ‎(3)DNA复制4次,获得16个DNA分子,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2个DNA分子同时含有14N和15N,14个DNA分子只含有15N,所以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分子和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2:16=1:8。‎ ‎(4)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所以胞嘧啶数为( a/2 -m),复制4次,共增加DNA分子15个,所以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15( a /2 -m)个。‎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特点,能根据DNA复制过程进行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33.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__。(填序号)‎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II-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II-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III-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 ‎(3)III-1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假如III-12和一个正常的男性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 ‎(4)假如III-10和III-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 (1). A (2). D (3). 1/2 (4). aaXBY (5). 8 (6). aaXBXb (7). 1/4 (8). 2/3 (9). 1/8 (10). 7/24‎ ‎【解析】‎ ‎【分析】‎ ‎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3和4有甲病而子女9、11号没有病,结合分析说明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1和2号没有乙病而其孩子7有乙病,说明是隐性遗传病,又乙病为伴性遗传病,故分别符合A、D。‎ ‎(2)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号不患病,基因型为aa,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号患病,基因型为XbY,所以1、2号基因为aaXBXb、AaXBY,Ⅱ-5的基因型可能为1/2aaXBXB或1/2aaXBXb,故II-5为纯合体aaXBXB的概率是1/2。II-6表现型正常,故其基因型为aaXBY 。Ⅲ-11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aaXBY;Ⅲ-13患乙病,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母方Ⅱ-8。‎ ‎(3)Ⅱ-7只患乙病,基因型为aaXbY,则所生表现正常的Ⅲ-12基因型为aaXBXb.假如Ⅲ-12和一个正常的男性aaXBY结婚,所生后代只可能患乙病,且概率为1/4。‎ ‎(4)就甲病(常显)分析:Ⅲ-10基因型为1/3AA或2/3AA。Ⅲ-13基因型为aa,所以Ⅲ-10与Ⅲ-13婚配后代不患甲病的概率是2/3×1/2aa=1/3aa,患甲病的概率为1-1/3=2/3;就乙病分析:Ⅰ-1的基因型为XBXb,Ⅰ-2的基因型为XBY,Ⅱ-4为XBXb的概率是1/2,Ⅱ-3的基因型为XBY,所以Ⅲ-10的基因型为XBXb的概率为1/4;Ⅲ-13的基因型为XbY,因此1/4XBXb× XbY→1/4(1/4XBXb、1/4 XbXb、1/4XBY、1/4XbY),即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4×1/2=1/8,不患乙病的概率=1-1/8=7/8。后代不患病(既不患甲病也不患乙病)的概率=1/3×7/8=7/24。‎ ‎【点睛】分析遗传系谱图,根据遗传规律判断遗传方式,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4.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做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 ‎(1)湖泊Ⅱ中红褐色鱼出现的原因,请你写出“假说甲”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假说乙”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果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________。‎ ‎(3)DNA分析能较快判断两种鱼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湖泊Ⅰ中红褐色鱼与________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甲”。‎ ‎(4)对湖泊Ⅱ中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65%,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单位是________,进化的方向决定于______。‎ ‎【答案】 (1). 红褐色鱼起源于一种灰色鱼(红褐色鱼是灰色鱼的变异) (2). 洪水将湖Ⅰ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Ⅱ中 (3). 生殖隔离 (4). 湖泊Ⅰ中的金黄色鱼 (5). 没有 (6). 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7). 种群 (8). 自然选择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详解】(1)通过图示分析,湖泊Ⅱ中红褐色鱼出现的原因,“假说甲”的观点是红褐色鱼起源于一种灰色鱼(红褐色鱼是灰色鱼的变异);“假说乙”的观点是洪水将湖Ⅰ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Ⅱ中。‎ ‎(2)如果湖泊Ⅱ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之间繁殖季节不同,说明了二者之间不能进行基因的交流,进一步说明了存在生殖隔离。‎ ‎(3)假说甲表明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假说甲说明湖Ⅰ中红褐色鱼与金黄色鱼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隔离。 ‎ ‎(4)第一年中DD、dd、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75%、10%,D的基因频率是20%,d的基因频率是80%,而第二年DD、dd、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5%、30%, D的基因频率还是20%,d的基因频率还是80%,由于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由于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种群没有进化。‎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进化的方向决定于自然选择。‎ ‎【点睛】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较难,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进化理论中生物的形成的解释的理解,要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