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5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0分) 1.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4亿亩,杂交水稻育种的基本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分离定律 2.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的育种方法分别是( )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 ④多倍体育种. A.①②④ B.②①③ C.④①② D.④③①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B.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的表达 C.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D.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 4.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环境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5.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C.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D.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数量增加 7.如图所示为内环境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组织液 B.②表示淋巴液 C.①②③的成分相近 D.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② 8.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呼吸酶 DNA聚合酶 B.受体 载体 消化酶 C.二氧化碳 尿素 维生素 D.糖原 麦芽糖 神经递质 9.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都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通过汗液和尿液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葡萄糖和代谢废物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10.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乳酸过多时,会与NaHCO3、Na2HPO4反应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1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在①中流动 B.图中①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 12.关于稳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目前普遍认为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 13.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 14.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C.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能正常讲话 D.短期记忆与海马形状的脑区有关 1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人体产热较多的器官主要有骨骼肌和肝脏 C.人体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D.下丘脑感受到体温的变化后,只通过神经系统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平衡 16.长跑运动员进行马拉松比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pg/mL)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 65 100 153 220 420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是由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17.在下列关于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都参与水平衡调节 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C.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器官是垂体 D.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18.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 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 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 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19.温特将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而用空白琼脂块放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说明( ) A.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 D.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 20.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生长素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21.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式实验前通常要进行预实验,既节约成本又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应选择容易成活的植物幼嫩枝条并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及温度要相同且适宜 D.此探究活动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不需要对照实验 22.下列激素中,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23.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给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来提高鱼类受精率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来防治害虫 C.用乙烯利水溶液对尚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 D.摘除棉花的顶芽后喷施生长素类似物以促进侧芽的发育 24.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B.随机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25.下列叙述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 B.近年来黄冈市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明显上升 C.夏季某种瓢虫常常在树干上聚集成群 D.水葫芦入侵池塘或湖泊后鲢鱼死亡率升高 26.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S1 S2 S3 S4 S5 N 20 50 100 150 180 0.90 0.75 0.50 0.25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值为0.50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27.如图是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时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I表示“J”型增长,自然界也可能存在类似这样的种群增长方式 B.曲线II表示“S”型增长,ab段种内竞争逐渐减弱 C.在曲线II的bc段,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在曲线II的cd段,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28.用“标志重捕法”获得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记为N,但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值与实际种群密度值相比可能会( ) A.偏高 B.偏低 C.接近 D.无影响 29.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组成(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多个群落 D.多个种群 30.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31.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32.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各种群的密度进而会加剧种间竞争 D.导致这些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温度和水分 3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C.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逐渐变为灌木,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 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都是植物 B.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C.消费者都是动物 D.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3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36.假设牧草固定的能量为2.0×108kJ,牧民为了增产,投放饲料的总能量为0.5×108kJ.以该牧草为食的牛羊体内的总能量为3.6×107 kJ,其中同化饲料的能量为0.4×107kJ.那么该牧草传向牛羊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A.18% B.16% C.12.8% D.14.4% 37.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家畜的同化量一般不通过家畜的粪便传递给分解者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38.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 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 39.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上事实分别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 ) A.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C.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D.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4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校园种植行道树和花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41.小麦的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现有高产不抗病(甲)和低产抗病(乙)两纯合品种.如图为几种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品种的育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γ射线处理需要处理大量的萌发中的甲种子,才可能得到抗病性状的个体,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和 的特点. (2)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再自交得到F2 ,筛选出的高产抗病植株中,T的基因频率为 ,这些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3)通过F1获得单倍体植株幼苗的方法叫做 ,向这些幼苗喷施一定浓度的 可得到二倍体植株,这些二倍体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42.人手指意外接触到伤害性刺激,会引起屈肘反射.相关反射弧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伤害性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并以 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图示反射弧中,M是 .当兴奋到达P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当兴奋到达R处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 次偏转,由此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 (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这是由于 .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P处和Q处时,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P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 作用,在Q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 作用. 43.如图为下丘脑与内分泌腺之间激素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激素分泌后通过 运输到全身,每种激素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与相应激素结合的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 ,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若内分泌腺X为甲状腺,则激素A为 . (3)激素C在人体中的靶细胞为 .若要证明激素B与激素C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可在离体垂体组织中注射激素 (用图中字母回答),然后检测注射前后其培养环境中激素 (用图中字母回答)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调节关系. 44.用LCM病毒感染小鼠,4﹣5天后检测到相应的抗体(X)产生,并分离得到某种淋巴细胞(甲),用51Cr标记的LCM病毒感染同种小鼠细胞,得到含51Cr标记的细胞(乙),将甲、乙两种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混合培养4小时,检测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请分析回答: (1)LCM病毒感染小鼠后,体内的 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物质的刺激后,在T淋巴细胞释放的 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该过程属于 免疫. (2)被感染的小鼠细胞被称为 ,甲能使之裂解进而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则甲为 细胞.该实验证明小鼠被病毒感染后还可引起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反应. (3)LCM病毒感染小鼠后,参与免疫过程的所有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45.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图1可以看出,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 (2)D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 . (3)图2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作用.这说明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 .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在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叫做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幼根后该过程会受到抑制,说明这种运输是一个 的过程. (5)农业上棉花“打顶”有利于增产,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46.如图1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不同类型的生物.图2是能量流经乙1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甲、乙、丙共同组成一个 ,伴随能量的输入,碳元素以 形式进入生物群落. (2)图2中b表示 ,乙1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可用图2中 (填字母)表示.f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所利用的能量值,其中获得的c来自图1中的第 营养级. (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d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 实现的. (4)若要使乙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甲固定太阳能的能量为y,则x与y的数量关系式应为 . (5)在该生态系统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A和B,A能够依据B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B也能依据A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具有 的作用. 2016-2017学年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0分) 1.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4亿亩,杂交水稻育种的基本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分离定律 【考点】杂交育种.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培育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其利用的遗传学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 故选:B. 2.可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的育种方法分别是( ) ①诱变育种 ②杂交育种 ③单倍体育种 ④多倍体育种. A.①②④ B.②①③ C.④①② D.④③①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解答】解:培育无子西瓜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即④;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的培育株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即①; 矮秆抗锈病小麦的培育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即②. 故选:C. 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B.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的表达 C.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D.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分子缝合针”是DNA连接酶(1)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两类:E.coliDNA连接酶、T4DNA连接酶.这二者都能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3、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解答】解:A、基因工程的第三步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A错误; B、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中,由于操作失误和不可预测的干扰等,并不是所有受体细胞都能按照预先设计方案进行重组和表达,真正能有效表达的只是一小部分,而且细胞中的基因也是选择性表达的,B错误; C、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C正确; D、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两个黏性末端的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C. 4.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环境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解: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故选:A. 5.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进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B错误;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 故选:B. 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C.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D.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数量增加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害虫本身存在着抗药性个体和不抗药性个体,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对不定向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并繁殖后代,据有不抗药性基因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的机会将定,经过长期的选择作用,抗药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不抗药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下降,杀虫剂的效果降低. 【解答】解:A、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存在,杀虫剂使用后,对抗药性起了选择作用,A错误; B、杀虫剂选择具有抗药性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B错误; C、抗药性强的个体产生的后代可能含有抗药性弱的个体,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抗药性弱的个体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生存并繁殖后代,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具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不具有抗药性个体生存繁殖后代的机会降低,导致抗药性个体数量增加,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为内环境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组织液 B.②表示淋巴液 C.①②③的成分相近 D.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②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人体的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活的体内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2、从上图可以看出,三者间关系主要体现在相互之间的物质交换上,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而且毛细血管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血浆可以双向物质交换; 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非正常情况下渗入到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不再回渗,因此,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是单向的.当淋巴形成后,通过各级淋巴管,最后经淋巴总管回流到血液循环,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也是单向. 所以图中①组织液、②血浆、③淋巴. 【解答】解:A、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渗透毛细淋巴管而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在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液,故图中①组织液,②血浆,③淋巴,A正确; B、②表示血浆,③表示淋巴液,B错误; C、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都包括水、无机盐、蛋白质、葡萄糖等,可以转化,成分相似,C正确; D、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而且毛细血管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非正常情况下渗入到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等物质,故②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多,D正确. 故选:B. 8.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呼吸酶 DNA聚合酶 B.受体 载体 消化酶 C.二氧化碳 尿素 维生素 D.糖原 麦芽糖 神经递质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1、人体的细胞外液有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它们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有: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解答】解:A、血红蛋白、呼吸酶和DNA聚合酶都存在于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B、受体、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中,它们都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 C、二氧化碳、尿素和维生素都属于内环境,C正确; D、糖原储存于细胞内,麦芽糖是植物细胞内的二糖,它们都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C. 9.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都必须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通过汗液和尿液排泄代谢废物 B.血液运输葡萄糖和代谢废物 C.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使呼吸加深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都不可看作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作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 【解答】解:A、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这样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 B、血液运输葡萄糖和代谢废物,其中葡萄糖和代谢废物都属于内环境成分,因此与内环境稳态有直接关系,B正确; C、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该过程不在内环境中,与内环境稳态无关,C错误; D、血液中的CO2增加,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排出CO2,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正确. 故选:C. 10.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乳酸过多时,会与NaHCO3、Na2HPO4反应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 (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 (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解答】A、血浆渗透压主要与钠离子、氯离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有关,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大,A错误;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B错误; C、血浆中乳酸过多时,会与NaHCO3、Na2HPO4等碱性物质反应,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C正确;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D错误. 故选:C. 1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在①中流动 B.图中①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②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 【解答】解:A、①为血浆,是红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A正确; B、①为血浆,其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B正确; C、肝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直接生存的环境是组织液,即图中②,C正确; D、氧气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而氧气是细胞呼吸所需的,因此氧气含量最低的是③,D错误. 故选:D. 12.关于稳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目前普遍认为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C.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确. 故选:C. 13.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静息状态时神经元中K+通道开放,K+大量外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细胞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是胞吐;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解答】解:A、静息状态时K+通透性增大,K+外流,导致膜内外表现为外正内负,A错误;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正确; C、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膜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正确; 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D正确. 故选:A. 14.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C.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能正常讲话 D.短期记忆与海马形状的脑区有关 【考点】脑的高级功能. 【分析】1、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解答】解: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B正确; C、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能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C错误; D、短期记忆与海马形状的脑区有关,D正确. 故选:C. 1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B.人体产热较多的器官主要有骨骼肌和肝脏 C.人体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D.下丘脑感受到体温的变化后,只通过神经系统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平衡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 2.热量来源:有机物氧化分解放能. 3.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冷觉和温觉感受器. 4.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解答】解:A、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正确; B、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B正确; C、皮肤是散热器官,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和舒张的方式进行,C正确; D、体温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使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D. 16.长跑运动员进行马拉松比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pg/mL)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 65 100 153 220 420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是由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解答】解: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是由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的,A错误;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从而升高血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B正确; C、为维持血糖浓度在相对平衡状态,需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 D、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需分解血糖氧化供能,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但是机体会通过胰高血糖素等进行调节,使血糖不会持续下降,D错误. 故选:B. 17.在下列关于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都参与水平衡调节 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C.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器官是垂体 D.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答】解:A、大脑皮层是水平衡调节的感觉中枢,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的调节中枢,A正确; 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最终导致抗利尿激素增加,B正确; C、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器官是下丘脑,最终由垂体释放,C错误; D、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D正确. 故选:C. 18.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不成立的是( ) 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 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C.妇女A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并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 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妇女A有两次免疫反应,一次在2月份,第二次在5月份,且第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速度快,数量多;妇女B只有一次免疫反应,在5月份,产生的抗体数量少.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妇女A在2月份有一次免疫反应,可能的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B没有,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A、B妇女均在5月份产生了抗体,可能是在4月份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B正确; C、当病毒发生变异后,原有的免疫功能可能不再发挥作用,因此妇女A免疫系统不一定能长期产生保护作用,C错误; 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会相应的记忆细胞,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可以进行二次免疫反应,D正确. 故选:C. 19.温特将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发现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而用空白琼脂块放到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则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说明( ) A.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 D.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 通过题干的对照实验可知,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能使胚芽鞘弯曲生长实验组,而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不能使胚芽鞘弯曲和生长,说明琼脂块本身对胚芽鞘的弯曲及生长问题没有影响而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来自胚芽鞘尖端,即这种刺激应为某种化学物质﹣﹣生长素,但不能证明是什么物质. 【解答】解:由题意知,温特实验的自变量是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的琼脂块是否接触胚芽鞘尖端,实验的因变量是去尖端的胚芽鞘是否生长和弯曲,去尖端的胚芽鞘放置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去尖端的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放置没有接触琼脂块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这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进入琼脂块,促进去尖端的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 故选:B. 20.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生长素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解答】解: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A正确; 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B正确; 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正确; D、生长素对植物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D错误. 故选:D. 21.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式实验前通常要进行预实验,既节约成本又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应选择容易成活的植物幼嫩枝条并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 C.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处理的时间长短应一致及温度要相同且适宜 D.此探究活动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不需要对照实验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 【解答】解:A、“预实验”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因设计的盲目性而造成的浪费,A正确; B、由于生长素的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因此实验中要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B正确; C、本实验是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浓度,实验要满足单一变量原则,所以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时间长短要一致,C正确; D、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对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生根最多的为最适浓度,D错误. 故选:D. 22.下列激素中,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 ) A.生长素类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五大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①抑制细胞分裂②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解答】解:A、生长素类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A错误; 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生长,B错误;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促进植物生长,C错误; D、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促进果实的发育,D正确. 故选:D. 23.下列关于动、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给鱼注射促性激素类药物来提高鱼类受精率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来防治害虫 C.用乙烯利水溶液对尚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 D.摘除棉花的顶芽后喷施生长素类似物以促进侧芽的发育 【考点】动物激素的应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分析】动植物减少的类似物具有与计算相类似的生理效应.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先确定的发育及产生生殖细胞.利用如果害虫的性引诱剂浓度捕杀害虫.乙烯利也具有和乙烯一样的催熟作用.摘除棉花的顶芽属于去除顶端优势. 【解答】解:A、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能促进鱼类排卵,提高鱼类受精率,A正确;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正常交配,通过影响害虫的出生率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以达到防止害虫的目的,B正确; C、乙烯利是乙烯的类似物,其水溶液可以对尚未成熟的香蕉进行催熟,C正确; D、摘除棉花的顶芽是去除顶端优势,去除顶端优势后即可促进侧芽的发育,不需要喷施生长素类似物,D错误. 故选:D. 24.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B.随机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3)常用取样:①五点取样法②等距取样法. 【解答】解:A、取样时应随机取样,不能在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A错误; B、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最关键是进行随机取样,以使所得数据更加接近准确值,B正确; C、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 D、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D正确. 故选:A. 25.下列叙述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 B.近年来黄冈市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明显上升 C.夏季某种瓢虫常常在树干上聚集成群 D.水葫芦入侵池塘或湖泊后鲢鱼死亡率升高 【考点】种群的特征. 【分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解答】解:A、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性别比例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正确; B、近年来黄冈市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明显上升体现了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B正确; C、夏季某种瓢虫常常在树干上聚集成群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是数量特征,C错误; D、水葫芦入侵池塘或湖泊后鲢鱼死亡率升高体现了死亡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正确. 故选:C. 26.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S1 S2 S3 S4 S5 N 20 50 100 150 180 0.90 0.75 0.50 0.25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值为0.50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表格:种群的最大值K=200,则种群数量在S1~S3时,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种群数量在S3点时,即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在S3~S5时,种群数量增长减慢. 【解答】解:A、由于存在环境阻力,自然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说明环境阻力对种群影响始终存在,A错误; B、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将其数量控制在S3点之前,B正确;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即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C正确; D、种群数量在S1~S3时减少,种群增长率加快,而种群数量在S3~S5时减少,种群增长率也减少,则在S3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 故选:A. 27.如图是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培养时得到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I表示“J”型增长,自然界也可能存在类似这样的种群增长方式 B.曲线II表示“S”型增长,ab段种内竞争逐渐减弱 C.在曲线II的bc段,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在曲线II的cd段,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分析图中曲线图可知,曲线I表示“J”型增长曲线,曲线II表示“S”型增长曲线,ab段种群数量不断增多,表示种内竞争逐渐增强;bc段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d段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解答】解:A、曲线I表示“J”型增长,自然界也可能存在类似这样的种群增长方式,A正确; B、曲线II表示“S”型增长,ab段种群数量不断增多,表示种内竞争逐渐增强,B错误; C、曲线II的bc段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C正确; D、曲线II的cd段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正确. 故选:B. 28.用“标志重捕法”获得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记为N,但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值与实际种群密度值相比可能会( ) A.偏高 B.偏低 C.接近 D.无影响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 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数量时利用公式计算若将该地段种群个体总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中标志个体数为m,假定总数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相同,则N=. 【解答】解:由种群密度N=,可知由于被捕捉一次之后,若田鼠更难捕捉,则m减少(因为不容易被捕),因此N增大,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 故选:A. 29.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组成(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多个群落 D.多个种群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其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 【解答】解:一个池塘中,水蚤、虾、鲤鱼等所有动物集合起来,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一个种群,也不包括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故也不属于一个群落,故属于多个种群. 故选:D. 30.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解答】解:A、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二者关系为“互利共生”,故A错误; B、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都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但是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二者不能构成种间竞争,故B错误; C、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利用细菌的原料进行增殖,二者构成寄生关系,故C错误; D、两种绿藻属于两个物种,二者竞争阳光、养料等生存资源,同时根据一种增加另一种减少,可推测是竞争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31.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分析】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 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 【解答】解:A、该研究过程是: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A正确;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C正确;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正确. 故选:B. 32.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各种群的密度进而会加剧种间竞争 D.导致这些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温度和水分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温度和水分. 【解答】解: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植物的垂直结构就是对光照的充分利用,B正确;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C错误;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温度和水分,D正确. 故选:C. 3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B.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C.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逐渐变为灌木,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 【考点】群落的演替. 【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人类可以砍伐树木,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解答】解:A、火山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正确; B、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B错误; C、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逐渐变为灌木,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正确; D、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增加,D正确. 故选:B. 3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都是植物 B.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C.消费者都是动物 D.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 (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解答】解:A、绝大多数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但化能合成型细菌也属于生产者,A错误; B、自养生物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所以都是生产者,B正确; C、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是动物,但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也属于消费者,C错误; 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属于消费者,化能合成型细菌属于生产者,D错误. 故选:B. 3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 【分析】图中所示鱼a和鱼b处于竞争关系,如果引入鲈鱼,将会捕食其中的一种,导致该种鱼数量减少,而另外一种会由于竞争者数量减少而增加. 【解答】解:A、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A正确; B、鲈鱼与土著鱼之间是捕食关系,B错误; C、引入鲈鱼后,小型土著鱼被大量捕食,所以浮游动物总量增加后再减少,C错误; D、由C项可知,浮游动物总量增加后再减少,则浮游植物总量减少后再增加,D错误. 故选:A. 36.假设牧草固定的能量为2.0×108kJ,牧民为了增产,投放饲料的总能量为0.5×108kJ.以该牧草为食的牛羊体内的总能量为3.6×107 kJ,其中同化饲料的能量为0.4×107kJ.那么该牧草传向牛羊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 A.18% B.16% C.12.8% D.14.4%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1)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3)被分解者分解利用;(4)未被利用. 【解答】解:牧草固定的能量为2.0×108kJ,牧民投放饲料的总能量为0.5×108kJ.以该牧草为食的牛羊体内的总能量为3.6×107 kJ,其中同化饲料的能量为0.4×107kJ,说明牛羊同化牧草的能量为3.6×107kJ﹣0.4×107kJ=3.2×107kJ.因此,该牧草传向牛羊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2×107kJ)÷2.0×108kJ×100%=16%. 故选:B. 37.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家畜的同化量一般不通过家畜的粪便传递给分解者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考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农业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解答】解:A、家畜的同化量不包括其粪便量,其粪便量属于生产者的同化量,A正确;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错误;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A. 38.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 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①利用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集群或远离农田;②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③有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 【解答】解: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不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错误; 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昆虫,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B正确; C、放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C正确; 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D正确. 故选:A. 39.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以上事实分别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 ) A.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C.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 D.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解答】解:当草原经牛羊适量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火灾后的草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草原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故选:A. 4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校园种植行道树和花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注意事项:(1)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解答】解:A、在校园种植行道树和花草能美化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 B、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本地物种数目减少,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样性,B错误;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41.小麦的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现有高产不抗病(甲)和低产抗病(乙)两纯合品种.如图为几种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高产抗病品种的育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γ射线处理需要处理大量的萌发中的甲种子,才可能得到抗病性状的个体,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低频性 和 不定向性 的特点. (2)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再自交得到F2,筛选出的高产抗病植株中,T的基因频率为 ,这些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 (3)通过F1获得单倍体植株幼苗的方法叫做 花药离体培养 ,向这些幼苗喷施一定浓度的 秋水仙素 可得到二倍体植株,这些二倍体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00% .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涉及到三种育种方式: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其中诱变育种能大幅度改变育种进程,但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成功率低;杂交育种虽然时间比较长,但是方法比较简单;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只是技术比较复杂,用到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等手段. 【解答】解:(1)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用γ射线处理需要处理大量的萌发中的甲种子,才可能得到抗病性状的个体,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突变频率很低的特点,处理得到的植株出现了一些其他的新性状,这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 (2)甲和乙的基因型为AAtt和aaTT,它们杂交得到的F1基因型为AaTt.F1再自交得到F2,筛选出的高产抗病植株,其基因型为AATT、AaTT、AATt、AaTt,比例为1:2:2:4,所以T的基因频率为.这些植株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只有AATT,其所占比例为. (3)通过F1获得单倍体植株幼苗的方法叫做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F1得到单倍体植株幼苗喷施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可得到二倍体植株,这些二倍体植株都是纯合子. 故答案为: (1)低频性 不定向性 (2) (3)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100% 42.人手指意外接触到伤害性刺激,会引起屈肘反射.相关反射弧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伤害性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 相对静止 状态变为 显著活跃 状态的过程,并以 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图示反射弧中,M是 传入神经 .当兴奋到达P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当兴奋到达R处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 2 次偏转,由此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 单向 (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这是由于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P处和Q处时,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P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 兴奋 作用,在Q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 抑制 作用.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兴奋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是双向性的,电流流动方向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膜外是相反的.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传到突触后膜,是单向性的. 3、图中M、N分别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脊髓是神经中枢,PQ是突触. 【解答】解:(1)伤害性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并以神经冲动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图示反射弧中,M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P突触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当兴奋到达R处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2次偏转,由此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这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3)伤害性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P处和Q处时,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由于P最终连接的是屈肌,故在P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兴奋作用;由于Q最终连接的是伸肌,故在Q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抑制作用. 作用. 故答案为: (1)相对静止 显著活跃 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或“电信号”) (2)传入神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 单向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3)兴奋 抑制 43.如图为下丘脑与内分泌腺之间激素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激素分泌后通过 体液(或血液) 运输到全身,每种激素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与相应激素结合的 特异性受体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 灭活 ,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2)若内分泌腺X为甲状腺,则激素A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 (3)激素C在人体中的靶细胞为 几乎全身细胞 .若要证明激素B与激素C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可在离体垂体组织中注射激素 C (用图中字母回答),然后检测注射前后其培养环境中激素 B (用图中字母回答)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调节关系.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下丘脑合成激素A(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分泌激素B(促激素),作用于内分泌腺X分泌激素C,激素C反过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表示负反馈调节. 【解答】解:(1)激素通过体液(或血液)运输到全身,每种激素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与相应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激素一经作用于靶细胞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2)若内分泌腺X为甲状腺,则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在人体中的靶细胞为几乎全身细胞.若要证明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调节关系,可在离体垂体组织中注射甲状腺激素,然后检测注射前后其培养环境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调节关系. 故答案为: (1)体液(或血液) 特异性受体 灭活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3)几乎全身细胞 C B 44.用LCM病毒感染小鼠,4﹣5天后检测到相应的抗体(X)产生,并分离得到某种淋巴细胞(甲),用51Cr标记的LCM病毒感染同种小鼠细胞,得到含51Cr标记的细胞(乙),将甲、乙两种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混合培养4小时,检测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请分析回答: (1)LCM病毒感染小鼠后,体内的 B(B淋巴) 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物质的刺激后,在T淋巴细胞释放的 淋巴因子 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 浆细胞和记忆(或记忆细胞和浆) 细胞,该过程属于 体液 免疫. (2)被感染的小鼠细胞被称为 靶细胞 ,甲能使之裂解进而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则甲为 效应T 细胞.该实验证明小鼠被病毒感染后还可引起特异性免疫中的 细胞 免疫反应. (3)LCM病毒感染小鼠后,参与免疫过程的所有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浆细胞 ,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 .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分析图示可知:向培养液中加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的目的是使小鼠感染病毒后成为靶细胞,并被标记上51Cr,和效应T细胞结合后,靶细胞裂解,释放出51Cr,从而证明了效应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解答】解:(1)LCM病毒感染小鼠后,体内的B(B淋巴)细胞受到病毒抗原物质的刺激后,在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2)被感染的小鼠细胞被称为靶细胞,甲能使之裂解进而在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则甲为效应T细胞.该实验证明小鼠被病毒感染后还可引起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反应. (3)LCM病毒感染小鼠后,参与免疫过程的所有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故答案为: (1)B(B淋巴) 淋巴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或记忆细胞和浆) 体液 (2)靶细胞 效应T 细胞 (3)浆细胞 吞噬细胞 45.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都有分布,具有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图1可以看出,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根、芽、茎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 两重性 . (2)D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芽、茎的作用分别是 抑制、促进、促进 . (3)图2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 抑制 作用.这说明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吲哚乙酸 ,在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叫做 极性运输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幼根后该过程会受到抑制,说明这种运输是一个 主动运输 的过程. (5)农业上棉花“打顶”有利于增产,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去除(或解除)顶端优势 .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进而可确定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解答】解:(1)从图1可以看出,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根、芽、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D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具有抑制作用,对芽具有促进作用,对茎具有促进作用. (3)图2中所示信息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进而可确定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这说明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在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这叫做极性运输;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幼根后该过程会受到抑制,说明这种运输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 (5)顶端优势指顶芽优生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农业上棉花“打顶”有利于增产,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 故答案为: (1)根、芽、茎 两重性 (2)抑制、促进、促进 (3)抑制 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4)吲哚乙酸 极性运输 主动运输 (5)去除(或解除)顶端优势 46.如图1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不同类型的生物.图2是能量流经乙1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1中甲、乙、丙共同组成一个 生物群落 ,伴随能量的输入,碳元素以 CO2 形式进入生物群落. (2)图2中b表示 初级消费者(乙1)的同化量(或初级消费者(乙1)同化的能量) ,乙1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可用图2中 e (填字母)表示.f属于生态系统的 分解者 (成分)所利用的能量值,其中获得的c来自图1中的第 一 营养级. (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d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 乙1的呼吸作用 实现的. (4)若要使乙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甲固定太阳能的能量为y,则x与y的数量关系式应为 y=100x . (5)在该生态系统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A和B,A能够依据B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B也能依据A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具有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的作用.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图1可知,图1表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过程,其中中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分析图2可知,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若a表示图甲中乙1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初级消费者乙1的同化量,c表示初级消费者乙1产生粪便中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乙1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e表示乙1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f表示乙1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g表示乙1中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解答】解:(1)图1中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丙表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伴随能量的输入,碳元素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 (2)图2中b表示初级消费者(乙1)的同化量,乙1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可用图2中e表示.f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值,其中获得的c来自图1中的第一营养级. (3)图2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d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乙1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4)若要使乙2储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甲固定太阳能的能量为y,则x与y的数量关系式应为y=x÷10%÷10%=100x,即y=100x. (5)在该生态系统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A和B,A能够依据B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B也能依据A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作用.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CO2 (2)初级消费者(乙1)的同化量(或初级消费者(乙1)同化的能量) e 分解者 一 (3)乙1的呼吸作用 (4)y=100x (5)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