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课时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课时作业

[基础测试] 知识点一 细胞膜的功能 1.下列有关细胞膜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也叫质膜,是细胞的边界,植物细胞中细胞壁是边界 B.细胞膜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内的物质不能流失到细胞外面,细胞 外物质也不能进入细胞 C.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全靠细胞间接触 D.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答案 D 解析 所有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A 错误;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能控 制物质进出细胞,但具有相对性,B 错误;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只是细胞间进行信 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如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C 错误;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 正 确。 2.癌细胞的细胞膜中有一种蛋白质—癌胚抗原,该蛋白质能被 T 淋巴细胞识 别并使癌细胞被 T 淋巴细胞攻击,该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进行代谢反应 答案 C 解析 癌胚抗原蛋白能被 T 淋巴细胞识别,并使癌细胞被 T 淋巴细胞攻击, 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 符合题意。 3.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动物分泌的激素使靶细胞的代谢活动发生改变 B.人成熟的红细胞吸收水分 C.精卵之间的识别与结合 D.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来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 B 解析 红细胞吸收水分不能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知识点二 细胞膜的成分 4.将大量磷脂分子放入清水中,搅拌后,下列图示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答案 A 解析 磷脂分子一端为亲水的头,一端为疏水的尾,所以磷脂分子不可能疏 水性的尾和亲水性的头混乱地分布在水中。 5.阅读以下四个材料,请分析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材料一 19 世纪末,欧文顿(E.Overton)注意到脂溶性的化合物通过细胞膜的 速度比非脂溶性的化合物快。 材料二 1925 年,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发现,红细胞膜所含的脂质若 铺展成单分子层的话,其面积等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材料三 通过表面张力的实验发现,细胞的表面张力比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 力要小得多。有人在脂肪与水的模型中加入极少量的蛋白质,结果表面张力就降 低了很多。 材料四 取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使其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掺在一起混 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结合。 A.材料一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B.材料二说明脂质分子在细胞膜上以双分子层的形式排列 C.材料三说明细胞膜不是单纯由脂质构成的,可能还含有蛋白质 D.材料四说明细胞间的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一,脂溶性的化合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比非脂溶性的化合物快,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确定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或膜含有脂质),A 正确;材料二, 红细胞膜所含的脂质若铺展成单分子层的话,其面积等于细胞表面积的两倍,可 推知细胞膜上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或膜含有双层脂质分子),B 正确; 材料三,细胞的表面张力比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要小得多,在脂肪与水的模型 中加入极少量的蛋白质,结果表面张力就降低了很多,这说明细胞膜不是单纯由 脂质构成的,可能还含有蛋白质,C 正确;材料四,只有同种的细胞才结合,这与 细胞间的识别与交流有关,但不能确定细胞识别与糖蛋白有关,D 错误。 6.下列对细胞膜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细胞膜中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还含有少量胆固醇 C.细胞膜上的糖类很少,所以其作用不重要 D.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上的糖类虽少,但其作用很重要。 知识点三 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7.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B.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 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答案 D 解析 按照罗伯特森提出的静态的统一结构模型,蛋白质分子在膜中分布是 均匀的,D 错误。 8.1970 年科学家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 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均 匀分布。该实验能够证明( ) A.细胞膜含有蛋白质和脂质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含有磷脂双分子层 D.细胞膜容易染色而发光 答案 B 解析 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 正确。 知识点四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9.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糖蛋白,细胞膜中只有此结构含有糖类 B.②是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C.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并不是静止的 D.不同细胞膜中,所含①②③的比例是有区别的 答案 A 解析 ①是糖蛋白,细胞膜除糖蛋白含有糖类外,糖脂也含有糖类,A 错误; ②是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 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B 正确;③是磷脂 双分子层,作为膜的基本支架,处于不断流动状态,C 正确;不同细胞膜所含化学 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却有差异,因此①②③的比例有区别,D 正确。 10.如图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 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②可识别气味分子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 部分与水面接触 答案 B 解析 图甲中的①②③构成的细胞膜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 内部环境,A 正确;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是细胞膜上的糖被,而图 乙分子表示磷脂分子,B 错误;图甲中②蛋白质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糖被可 识别气味分子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 正确;图乙中的 a 部分表示亲水端,b 端表示 疏水端,因此将磷脂分子平展在水面上,a 部分与水面接触,D 正确。 [能力提升] 11.对玉米种子的实验处理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该实验结果说明( ) 实验处理 将玉米种子浸泡 15 h,从中央切 开后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将玉米种子煮熟,从中央切开后 用稀释红墨水染色 实验现象 胚细胞着色非常浅 胚细胞着色深 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B.红墨水容易进出玉米细胞 C.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D.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答案 D 解析 活细胞可以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物质,红墨水不是细胞 生长的必需物质,不能或很少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进入胚细胞,胚细胞着色浅; 煮熟的玉米胚细胞死亡,其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而具有全透性,红墨水进入细 胞,胚细胞染色深。 12.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 ①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②具有流动性 ③具有选择透过性 ④膜内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运动的 ⑤物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 答案 C 解析 本题的推理过程是很重要的,由细胞的组成结构分子到分子运动才能 体现出结构的流动性特点,再由结构到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功能,使其具有 选择透过性,进而得出能进行正常物质运输。 13.下图是细胞间的 3 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 A 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 胞表面的②__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 B 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 一 个 细 胞 , 图 中 ③ 表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 举 一 个 例 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 C 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 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 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 依赖于细胞间的________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有关。 答案 (1)血液 受体 (2)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通道 胞间连丝 (4)信息 细胞膜 解析 图 A 表示细胞分泌化学物质与另一细胞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交流的方 式;图 B 表示通过细胞膜间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图 C 表示相邻细胞 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14.1970 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 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与人细胞融合。 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 37 ℃下 保温 40 min 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如图)。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 ____________等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观 点是成立的。 (2) 融 合 细 胞 表 面 两 类 荧 光 染 料 最 终 均 匀 分 布 ,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 表 明 细 胞 膜 的 结 构 特 点 是 具 有 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融合实验在 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荧光点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 延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 0 ℃下培养 40 min,则 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 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蛋白质 (2)构成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 一定的流动性 (3)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细胞膜的流动性特 点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 解析 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开始时因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其膜成分的流动性暂时未得到体现。将融合细胞置于 37 ℃下保温 40 min 时,温 度适宜,膜上的分子因流动而发生重新排列,表现出荧光点均匀分布的现象,若 温度降低,膜流动性减弱,两种荧光混合的时间大大延长,甚至不能混合。 15.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 请回答问题: (1)该模型的名称是________模型,图中[2]表示两层________分子,它构成膜 的____________。 (2)图中[4]是________,与细胞之间相互________有关。 (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1]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 (4)人体白细胞吞噬细菌时能够变形,这与细胞膜的________性有关。 (5)白细胞内产生的废物将按照________(填“A→B”或“B→A”)方向通过 细胞膜排出细胞外。以上现象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 (1)流动镶嵌 磷脂 基本支架 (2)糖被 识别 (3)蛋白质 (4)流动 (5)B→A 物质运输 解析 (1)图中模型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中[2]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 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图中[4]是糖被,参与细胞之间相互识别,可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1]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4)人体白细胞吞噬细菌时能够变形,这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5)糖蛋白存在于细胞的外侧,消化后产生的废物将按照 B→A 的方向通过细 胞膜排出细胞外。以上现象表明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