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练习:第2章第1节 第2课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练习:第2章第1节 第2课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基础达标]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 ) A.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前膜 C.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D.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解析:选 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2.(2019·四川成都高二期末)你幸福吗?最近研究表明,当人感到开心时一种被称为 hypocretin 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而当人感到悲伤时该多肽水平减少。下列关于 hypocretin 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hypocretin 在突触后膜中形成 B.hypocretin 的合成和加工与高尔基体无关 C.人开心时,较多 hypocretin 进入组织液 D.hypocretin 在神经元间双向传递 解析:选 C。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中,在突触小体中生成,A 错误;由题 意可知:hypocretin 是分泌蛋白,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离不开核糖 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B 错误;“当人感到开心时一种被称为 hypocretin 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说明了有较多的 hypocretin 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组织液中,C 正确;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处的兴奋传导具有单向性,D 错误。 3.NO 是一种神经递质,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个气体性细胞内及细胞间信使分子, 下表列举了 NO 与其他神经递质的区别: 项目 NO 其他神经递质 合成 酶促合成 酶促合成 储存 无囊泡 囊泡储存 释放 弥散 囊泡释放 失活 半衰期短,自行失活 酶解或重新摄取 受体 无受体,直接作用于靶酶 激素受体作用于离子通道或第二信使 作用范围 不局限于突触部位 主要是突触部位 作用 方式 双向传递:自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 触后膜,或自突触后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前膜 单向传递:自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 突触后膜 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均储存在囊泡 ②均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 ③发挥作用后会失活或重新摄取 ④均通 过受体发挥作用 ⑤在突触位置传递均具有单向性 ⑥均属于信息分子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B 4. (2019·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期末)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 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 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解析:选 A。由题干可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受影 响,其可能是阻断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又由题干可知,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也不变, 说明止痛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能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神经递质失去 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机会,A 正确。 5.(2019·哈师大附中高二月考)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分别在甲、乙两处提供 适宜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情况是( ) A.刺激甲,只有Ⅰ、Ⅱ收缩 B.刺激乙,只有Ⅲ、Ⅳ收缩 C.刺激甲,Ⅰ~Ⅳ都不收缩 D.刺激乙,Ⅰ~Ⅳ都收缩 解析:选 B。刺激甲,Ⅰ、Ⅱ、Ⅲ、Ⅳ都收缩,A、C 错误;刺激乙,由于兴奋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只有Ⅲ、Ⅳ收缩,B 正确,D 错误。 6.(2019·深圳高二检测)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 入细胞内,由此会( ) A.使细胞膜膜内电位变正 B.使钠离子通道开放 C.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 D.抑制细胞兴奋 解析:选 D。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 而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因而使膜内外电位不能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阻碍动作电位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胞兴奋。 [能力提升] 7.(2019·河南豫西示范高中高二期中)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在 b、c 两点之间连接有一 个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 a 点,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B.在 a 点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Ⅰ时,Ⅱ不发生信号转换 C.在 c 点的右侧神经纤维上给一适宜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 D.②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析:选 B。刺激 a 点,a 点由未兴奋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转变为 负电位,当兴奋传到 b 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当兴奋传到 c 点时,电流计的指针又会偏 转一次,A 项正确;图中①是感受器,a 点所在的神经元为传入神经,②为神经中枢,c 点所 在的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切断 a 点处的神经纤维,刺激Ⅰ,兴奋仍可产生并传向Ⅱ,Ⅱ处会发 生信号转换,即由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 项错误;在 c 点的右侧神经纤维上给一适宜刺激, 兴奋能传到 c 处,但因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兴奋不能传到 b 处,电流计的指针 只会偏转一次,C 项正确;若②处神经元位于脊髓,则大脑皮层对脊髓有调控作用,因此②处 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D 项正确。 8.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 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 解析:选 C。瞬间增大细胞膜对 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A 项正确;突 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故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 项正确;过 程②只能说明神经递质能促进 Na+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神经递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 所在的神经元,C 项错误;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重吸收进入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可避免突 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D 项正确。 9.(2019·湖北襄阳四校高二期中联考)研究人员用狗做了三个实验,实验Ⅰ:狗吃食物能 自然的分泌唾液;实验Ⅱ: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狗也能分泌唾液;实验Ⅲ: 在发出一些铃声的同时给狗提供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即使在只有上述铃声的情况 下狗也能分泌唾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前膜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大脑内神经递质参与了实验Ⅲ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 C.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 D.实验Ⅰ、Ⅱ和Ⅲ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 解析:选 D。唾液分泌过程中,突触前膜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后膜有“化 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 正确;实验Ⅲ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脑内神经递质参 与了实验Ⅲ条件下狗分泌唾液的过程,B 正确;根据题意,狗吃食物能自然的分泌唾液,是一 种非条件反射;后来在只有铃声的情况下狗也能分泌唾液,这是条件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 射弧完成的,在上述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唾液腺是上述反射弧的效应器,C 正确; 实验Ⅰ和Ⅱ中,刺激引起狗分泌唾液的反射弧是相同的,两者都是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 皮层参与,但实验Ⅲ的反射弧与前两者不同,这是一个条件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 错误。 10.(2019·河南上蔡二中期中)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 a、b 为微型电流计 F 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 B.从 a 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 b 处,细胞 E 能产生反应 C.刺激皮肤细胞 A 一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D.兴奋从 B 传到 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答案:A 11.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 )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递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B.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的兴奋传递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C.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D.肌肉受到刺激时,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递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解析:选 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而途径⑥⑤④是逆向的;肌 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是低级中枢反射的结果,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经过的途 径是①②③;通过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⑦和③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⑦ 传向③;感觉是兴奋由④⑤⑥上行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的。 12.(2019·鸡西高二期中)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时,保健品市场常出现很多脑保健品,有 些产品是通过给大脑持续补充磷脂酰胆碱,有效合成记忆传递因子——乙酰胆碱(Ach)的。当 人大脑里乙酰胆碱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 Ach 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 处注入不同浓度的 Ach,B 处给予恒定刺激,C、D 处分别为灵敏 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 Ach 刺激 B 点到 C、D 两处 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据图表分析可知,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ch 浓度(mmol/mL) C 处(ms) D 处(ms) 0.1 5 5.56 0.2 5 5.48 0.3 5 5.31 0.4 5 5.24 A.据图分析可知①为细胞核,②为线粒体,③为突触前膜,④为突触后膜 B.C 处数据说明了不同浓度的 Ach 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C.D 处数据说明了随 Ach 浓度的升高,抑制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D.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答案:C 13.(2019·徐州高二检测)下图是突触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下方的长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 (2)图中[4]的名称是__________,是由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经过多次分支最后膨大形 成的。 (3)当有兴奋传来时,[ ]__________中的神经递质被释放,神经递质经胞吐进入 __________,最后作用于[ ]__________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电位变化,产生新的 __________。 (4)维持 Na+、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 ]__________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的树突或细胞体;当神经冲动传递到突触小体时,[7]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 融合,向突触间隙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体液运输与[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电 位变化。细胞内外 Na+、K+浓度差异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维持,其能量来自[6]线粒体。 答案:(1)← (2)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 (3)7 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3 突触后膜 神经 冲动 (4)6 线粒体 14.根据神经系统部分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其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中枢,如⑥和⑦分别 是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________以及控制机体的________外, 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打字员熟练的指法主要是由[ ]__________发动和[④]__________进行协调共同完成 的。 (3)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让人叹为观止,她们要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首先要 通过[ ]__________中枢。 (4)盲人“阅读”盲文,理解盲文含义,则要通过________中枢完成。 (5)大脑皮层 S 区受损,将会导致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 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特有的高级 功能,涉及听、说、读、写等活动。 答案:(1)最高级中枢 感知 反射活动 语言 学习 记忆 思维 (2)② 大脑 小脑 (3)① 视觉 (4)语言 (5)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讲话 [素养培优] 15.(2019·哈三中高二段考)“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 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神经中枢中“胆碱能神经元” 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对大鼠的脑处理后,再进行 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A 不作任何处理 8.76 112.39 B 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 0.5 M 缓冲溶液的鹅膏蕈氨酸 1 μL 15.72 149.73 (1)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_____中,由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_____作用释 放到____________。 (2)“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 组实验处理的目 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____________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 从而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 的发生机制的目的。 (3)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 B 组大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为老年性 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解析: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上,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或抑制。B 组实验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 0.5 M 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 1 μL,使得鹅 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干扰了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产生了与“胆碱 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表中的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实验数据表明了 B 组大鼠的 学习能力下降,错误次数实验数据表明了 B 组大鼠的记忆巩固能力下降。 答案:(1)突触小泡 胞吐 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 “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 (3)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