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带解析)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答案】D 【解析】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前先去除未成熟花(花蕾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杂交,A错误;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B错误;孟德尔根据亲本的杂交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错误;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D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下列有关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在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 格里菲思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C 【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一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没有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 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F2性状分离比是3:1 C.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答案】C 【解析】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实验现象,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错误;子二的性状分离比为3:1,属于实验结果,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C正确;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现象而不是实质,D错误。 4.下列有关双链DNA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每个直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C.每个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D.每个DNA分子中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每个直链状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2个游离的五碳糖基团,故A正确;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故B错误;DNA分子中嘌呤总是和嘧啶配对,所以每个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故C正确;.每个DNA分子中A=T,G=C,但是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由于某种原因,某生物体细胞内某条染色体上多了几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染色体数目变异 D.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基因的数目不变,A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片段的增添会导致该染色体上多几个基因,片段的缺失会导致该染色体上少几个基因,B正确;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导致该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增多或减少,C错误;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只会导致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基因,不会改变基因的数目,D错误。 6.某种蝇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则翅异常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雄蝇翅异常:雌蝇翅异常:雄蝇翅正常:雌蝇翅正常=1:1:1:1。若翅异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翅异常的杂合子雌蝇(Aa)与翅正常的雄蝇(aa)杂交,子代Aa(翅异常):aa(翅正常)=1:1,且翅正常与翅异常中的雌雄之比也均是1:1,与题意相符,A项正确;若翅异常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则翅异常的雌蝇(aa)与翅正常的杂合子雄蝇(Aa)杂交,子代Aa(翅异常):aa(翅正常)=1:1,且翅正常与翅异常中的雌雄之比也均是1:1,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若翅异常为X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则翅异常的杂合子雌蝇(XAXa)×翅正常的雄蝇(XaY)→子代XAY(翅异常雄性):XaY(翅正常雄性):XAXa(翅异常雌性):XaXa (翅正常雌性)=1:1:1:1,与题意相符,C项正确;若翅异常为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则翅异常的雌蝇(XaXa)与翅正常的雄蝇(XAY)杂交,子代XaY(翅正常雄性):XAXa(翅异常雌性)=1:1,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 7.仅考虑男子的26对等位基因,在无交叉互换时,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 A.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为1/223 B.某男子经减数分裂最多可以产生226种不同的精子 C.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细胞的全套染色体中有23条通过儿子传给孙女 【答案】 C 【解析】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所以概率是1;某男子经减数分裂最多可以产生213种不同的精子;该男子的46条染色体有23条传给儿子,最多有23条传给孙女,最少有0条传给孙女。答案C。 8.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 【答案】B 【解析】上述①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1;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A错误;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C错误;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细胞中着丝点还未分裂,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9.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 白∶粉∶红=3∶10∶3 B. 白∶粉∶红=3∶12∶1 C. 白∶粉∶红=4∶3∶9 D. 白∶粉∶红=6∶9∶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aaB_+aabb):粉(A_bb+AaB_):红(AAB_)=(1/4×3/4+1/4×1/4):(3/4×1/4+1/2×3/4):1/4×3/4=4:9:3。 考点: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中和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于关系,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10.科学家发现,一种动物能否被驯化并和人类友好相处,取决于这种动物的“驯化基因”,该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A. RNA→蛋白质(性状) B. RNA→DNA→蛋白质(性状) C. DNA→蛋白质(性状) D. DNA→RNA→蛋白质(性状) 【答案】D 【解析】DNA→RNA→蛋白质是细胞生物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RNA病毒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途径有两类:一类病毒(逆转录病毒)以RNA→DNA→RNA→蛋白质为控制性状表现的途径,另一类病毒(比如烟草花叶病毒)以RNA→蛋白质为控制性状表现的途径;基因控制性状的表现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即DNA→RNA的转录过程和RNA→蛋白质(性状)的翻译过程,不存在DNA→蛋白质(性状)的过程。故答案选D 【点睛】审题时注意“主要途径”。要清楚控制性状的几种途径及主次之分。 1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后的DNA分子组成同源染色体 B.新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原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 D.一个DNA分子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条染色体上的DNA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别在2个通过共同着丝点连接的2个染色单体,故A错。DNA复制以亲代DNA1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链,组成新DNA,为半保留复制,故B正确。DNA为变解旋边复制,故C错。一个DNA分子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二个DNA分子,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DNA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2.番茄果实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育种者用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A. 7/8或5/8 B. 9/16或5/16 C. 3/8或5/8 D. 3/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内容。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如亲本为AABB和aabb,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3/8;如亲本为AAbbB和AAbb,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5/8。故本题选C。 13.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后,发生了如图所示过程。此过程中用到的原料和酶包括 ①解旋酶 ②DNA聚合酶 ③DNA连接酶 ④限制酶 ⑤RNA聚合酶 ⑥四种核糖核苷酸 ⑦四种脱氧核苷酸 ⑧八种核苷酸 A. ①②⑦ B. ⑤⑥ C. ③⑧ D. ④⑤⑦ 【答案】B 【解析】通过A—U配对可以识别出该过程为转录,转录是指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分子的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四种核糖核苷酸,因此B正确。 14.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蝗虫精母细胞和蚕豆花粉母细胞都属于原始的生殖细胞,可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A项正确;;桃花的雄蕊是雄性生殖器官,雌蕊是雌性生殖器官,且雄蕊的数量多于雌蕊,因此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项正确;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因此在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项正确;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理解相关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5.如图表示人体唾液腺细胞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②与⑥是同种物质 B. 若②中A+U占36%,则①对应片段中G占32% C. 图中的⑤能对淀粉水解起催化作用 D. 图中的④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答案】C 【解析】图中的②与⑥都是mRNA,A正确;若②中A+U占3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①中A+T占36%,则C+G占64%,因此其对应片段中G占32%,B正确;图中的⑤为多肽链,还不具有生物活性,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C错误;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D正确。 【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唾液腺细胞中的生理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其中①为DNA分子;②为mRNA分子;③为RNA聚合酶;④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⑤为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⑥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 16.一双链DNA分子,在复制解旋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C,则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 A.1/2 B.1/2n-1 C.1/2n D.1/2n+1 【答案】A 【解析】因为出现差错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与亲代DNA不相同,另一条没出现差错的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与亲代DNA都相同,所以结果是一半的子代DNA发生了差错,选A。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DNA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 假设将1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亲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n代,结果如下: (1) (2)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 ①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m·(2n-1)个。 ②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 17.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可以说明 A. 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 B. 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有关 C. 果蝇在25 ℃时突变率最高 D. 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答案】D 【解析】通过该实验不能证明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果蝇的突变率,A错误;由题意知,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无关,B错误;该实验只能证明在25℃时突变率高于19℃,C错误;相同的海拔高度,培养的温度条件不同,果蝇的突变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D正确。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影响基因突变的因素,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获取结论是本题考查的重点。由题干信息可知,相同的海拔高度,培养的温度条件不同,果蝇的突变率具有显著差异;同一培养温度条件下,不同海拔高度,果蝇的突变率无显著差异,说明温度影响果蝇的突变率,培养液地点的海拔高度与果蝇突变率无关。 18.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的RNA具有催化功能 B. 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 C. RNA中也可以形成氢键 D. 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A正确;tRNA是一条核糖核苷酸长链,不可能只有三个碱基,只是构成反密码子的部分有3个碱基,故B错误;tRNA不是一条直的单链,而是弯曲的,呈现一个三叶草的形状。在弯曲的部位,tRNA自己的碱基跟自己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连起来,碱基对中存在氢键,C正确;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D正确。 19.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 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答案】A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A正确;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但是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不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B错误;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生殖细胞数目,C错误;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 卵巢 过程 变形期 无变形期 性细胞数 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细胞质的分配 均等分裂 不均的分裂 相同点 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20.下面有关单倍体和染色体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B. 一个染色体组中无等位基因 C. 有性生殖的配子细胞中染色体肯定为一个染色体组 D. 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含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答案】C 【解析】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则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A正确;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一个染色体组内无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B正确;有性生殖的配子细胞中染色体不一定为一个染色体组,如由四倍体物种形成的配子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则它的配子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所以单倍体中也含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单倍体、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染色体组及单倍体的概念,大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携带着生物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内无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是单倍体。 21.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 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结构单位 D. 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A正确;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B、C正确;细胞核基因位于核内的染色体上,而细胞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在拟核区,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 22.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B. 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C.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答案】B 【解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包括DNA和RNA。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A正确;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正确。 23.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比例占25%,Aa的比例占50%,aa的比例占25%。已知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 1/61 B. 1/4 C. 1/8 D. 1/9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所以能繁殖后代的基因型是AA和Aa,AA的基因型频率是25%÷(25%+50%)=1/3,Aa的基因型频率是50%÷(25%+50%)=2/3,子代基因型为aa,其亲本的基因型一定是Aa,Aa×Aa→AA:Aa:aa=1:2: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的概率各是2/3,所以aa=2/3×2/3×1/4=1/9,D正确,A、B、C错误。 【点睛】本题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先根据题意判断出能繁殖后代的基因型频率,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24.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推断,Z和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过程Ⅰ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Ⅱ、过程Ⅲ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C. 阴阳蝶的出现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 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雌配子全部正常,雄配子全部不正常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无法推断Z和W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错误;过程Ⅰ表示受精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过程Ⅱ、过程Ⅲ表达的基因具有选择性,不完全相同,B错误;阴阳蝶的出现是由于部分细胞丢失了W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C正确;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雌配子全部正常,雄配子一半正常,D错误;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的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能够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C. 整个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D. 基因工程属于分子水平的操作 【答案】C 【解析】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其生物学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B正确;重组DNA需要在体外进行,但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在细胞内进行,C错误;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操作的,又叫DNA重组技术,D正确。 26.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 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 B. 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分离 C. 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 32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 【答案】C 【解析】离心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会进入到沉淀物中,不会出现上述实验现象,故A错误;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而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存在于沉淀物中,因此上清液中不会出现较多的放射性,B错误;侵染大肠杆菌后,如果保温时间稍长,就会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使上清液中也出现放射性,故C正确;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有的含有P、S,而且P元素的含量很少,因此不用P元素标记蛋白质,D错误。 【点睛】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S是蛋白质的标记性元素,P是DNA的标记性元素,因此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由于32P标记噬菌体的是DNA,因此保温一段时间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27.如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a+-f+代表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 B. 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 C. 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分基因 D. 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染色体没有缺失基因,而是发生了染色体倒位,所以答案C。 28.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①过程表示DN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故A错误;图中②过程表示翻译,需要tRNA、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等才能完成,故B错误;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的T-A碱基对被置换成了A-T碱基对,导致血红蛋白中一个谷氨酸被替换成了缬氨酸,从而引起了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故C正确;如果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即基因中碱基对的置换、缺失和增添,则形成的mRNA一定会改变,但是性状不一定改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9.猫类中有一种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型有红色(XA一)、黑色(Xa一)、花斑色XAXa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所生母猫均为花斑色 B.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均可生出红色母猫 C.花斑母猫与红色或黑色公猫交配,所生公猫一定不是黑色 D.黑色母猫生出花斑母猫和黑色公猫,小猫的父亲一定不是同一只公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为:XaXa×XAY,子代为XaY(黑色雄猫)和XAXa(花斑色雌猫),故A正确;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为:XAXa×XAY,子代母猫为XAXa和XAXA,都是红色;花斑母猫与黑色公猫交配,为:XAXa×XaY,子代母猫为XAXa(花斑色)和XaXa(黑色),故B错;花斑母猫与红色公猫或黑色公猫交配,子代公猫为XAY(红色)和XaY(黑色),故C错;黑色母猫与红色公猫交配,为:XaXa×XAY,子代为XaY(黑色雄猫)和XAXa(花斑色雌猫),父亲为同一只公猫红色公猫,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0.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现已知控制鸡的芦花与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分别是B和b,位于Z染色体上。为了尽早且准确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 ) A.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C.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D.非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母鸡基因型有ZBW,ZbW两种,表现型分别是芦花鸡和非芦花鸡;公鸡基因型有ZBZB、ZBZb、ZbZb三种,表现型分别是芦花鸡、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芦花母鸡(ZBW)与非芦花公鸡(ZbZb)交配,后代中凡属芦花羽毛(ZBZb)的都是公鸡,而非芦花羽毛(ZbW)的全为母鸡,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尽早鉴别出公母,从而选留所需的小鸡,故C正确。而其余的里面后代中雌性和雄性都有芦花和非芦花,无法进行鉴定,故A、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1.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 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 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 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答案】C 【解析】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A正确;L点→M点所示为受精过程,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阶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C错误;MN段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中核DNA含量发生了加倍,D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根据斜线的有无,若无斜线代表染色体变化,先减半再增终减半代表减数分裂,加倍后再恢复代表有丝分裂;有斜线代表DNA变化,连续2次直线下降代表减数分裂,1次直线下降代表有丝分裂。 32.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蛙的红细胞 ⑤蛙的囊胚期细胞 ⑤人的造血干细胞 A. ③⑥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DNA不形成染色体;蛙的红细胞,是无丝分裂; 其余的均是有丝分裂,分裂中期可以见到染色体;故选B。 【考点定位】无丝分裂。 【名师点睛】知识点拨: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的分裂方式,不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 33.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①错误; ②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②正确; ③④变异是不定向的,③正确;④错误; ⑤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变异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⑤正确. 【考点定位】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3、限性:①对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34.某生物细胞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为: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8%,嘧啶碱基占总数的42%,则该生物不可能是 A. 烟草花叶病毒 B. T4噬菌体 C. 酵母菌 D. 家兔 【答案】B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且RNA为单链结构,其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因此该生物可能为烟草花叶病毒,A错误;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只含DNA一种核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嘌呤碱基总数应等于嘧啶碱基总数,B正确;酵母菌和家兔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所含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但RNA所含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因此该生物可能为酵母菌与家兔,C、D错误。 35.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 A.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4是携带者 C. 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D. 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分析人类遗传病,先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类型和基因的位置,然后写出相关的个体的基因型,根据基因型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 解:据图,该病表现为父母正常,子女患病,因而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 B、如果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3、Ⅱ﹣4都是携带者,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则Ⅱ﹣4一定带有致病基因,B正确; C、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Ⅱ﹣4、Ⅰ﹣1都为携带者,Ⅰ﹣2基因型正常,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0,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6为携带者的概率是,C错误; D、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如果是伴X隐性遗传,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D错误. 故选:B.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36.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若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答案】D 【解析】①③研究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取样,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①正确;③错误; ②④调查遗传方式则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进行,②错误;④正确.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的调查方法.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 37.(2015秋•东营校级期末)如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 B.②过程是以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C.运转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 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由于遗传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不一定会引起贫血症,A错误; B、②过程是转录,以α链的互补链作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B错误; C、变异后DNA分子上的模板链的编码是CAT,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碱基是GUA,所以运转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可能是CAU,C正确; D、人发生此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错误. 故选: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38.关于生物的进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基因频率变化时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达尔文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A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①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②正确;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物种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③错误;达尔文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④错误。综上所述,选A。 39.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染色体变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在个体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且基因突变引起的差异往往是病态的,A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基因重组,B正确;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但这不是子代性状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错误;染色体变异在个体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且该变异引起的差异往往是病态的,D错误. 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40.2011年7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在1998~2008年10年间,新几内亚岛上发现了1060种新物种,其中有12种为哺乳动物,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毛鼠、惹人喜爱的扁鳍海豚等。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 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 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答案】C 【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互利的条件下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如兰花与专门为它传粉的蛾,A错误;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的形成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B错误;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进化,C正确;共同进化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 41.(6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 (2分)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 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 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一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一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 (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答案】(1) ATP、核糖核苷酸、酶(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核DNA(细胞核) (4)① 会 【解析】 试题分析:①是转录,需要ATP、核糖核苷酸、酶、模板等。从细胞质进入的是ATP、核糖核苷酸、酶。翻译既可以发生在细胞质中,又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故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溴化乙啶、氯霉素只能抑制线粒体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该真菌的RNA聚合酶没有受到影响,说明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细胞质基质中的RNA由细胞核控制合成,因此鹅膏蕈碱抑制的是①过程。线粒体的功能受到细胞核中基因的控制,因此也受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图片信息的分析和获取能力。 42.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a~c柱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图2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 (2)图1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 (3)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过程。 (4)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与图1中________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答案】 a 乙 甲和丙 乙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丙→乙 精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Ⅲ和Ⅳ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图1中I表示动物细胞减数分裂间期或有丝分裂间期(未复制时),Ⅱ表示动物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或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Ⅳ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图2中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图1中,b从无到有再到无,表示染色单体;a发生减半,表示染色体;c加倍(复制),再两次减半,表示DNA。从图2可以看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乙图,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和丙 (2)图1中Ⅲ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目之比为1:2:2,但染色体数目已减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某时期,对应图2中的乙。 (3)图1中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由Ⅱ变化为Ⅲ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相当于图2 中的丙→乙过程。 (4)图1中Ⅳ表示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可表示精细胞或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图1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或结束后的细胞,即Ⅲ和Ⅳ。 43.下图表示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都是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种育种方式,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过程中最常采用的药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杂交 单倍体 先将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中,再从F1→F2的过程中发生基因(性状)重组,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解析】试题分析:AD是杂交育种,ABC是单倍体育种,E是诱变育种,F是多倍体育种,GHIJ是基因工程育种(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方法1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单倍体育种,两种育种方式都是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先将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中,再从F1→F2的过程中发生基因(性状)重组,培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B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 (3)F过程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44.现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几种果蝇,已知表中所列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 品系名称 品系的部分性状特征 裂翅 灰体、裂翅 黑檀体 黑檀体、直翅 野生型 灰体、直翅 研究人员通过裂翅品系与其他品系果蝇的杂交实验,阐明了裂翅基因的遗传规律。请分析并回答: (1)若要确定裂翅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将裂翅品系与野生型进行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确定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F1裂翅品系自交后代中,裂翅品系与野生型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黑檀体性状由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若要对裂翅基因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定位,现选择(2)中裂翅品系与黑檀体品系进行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答案】 正交和反交 正交和反交结果一致 显 裂翅纯合子为致死个体(存在致死性基因型) 灰体裂翅:灰体直翅=1:1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遗传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1)判断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以用正反交实验,如果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相同则在常染色体上。 (2)F1裂翅品系自交,结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断裂翅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假设该基因为A,则F1裂翅品系为Aa,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应该为3:1,实际后代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裂翅纯合子为致死个体(存在致死性基因型)。 (3)假设翅型由A,a基因控制,体色由B,b基因控制,则(2)中亲代裂翅品系翅型对应基因型为AaBB,黑檀体品系的基因型为aabb,其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裂翅:灰体直翅=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