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染色体变异作业
第25课 染色体变异 普查讲 25Ⅰ 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变异 a.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与特点 (1)(多选)(2021汇编,6分)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上某一片段颠倒后不会改变基因数量,但对个体性状可能会产生影响 B.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D.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E.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AB 解析:染色体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但是会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进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故A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B项正确。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改变后的性状是否有利取决于能否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基因表达水平的提高无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个体生存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性状显隐性无关,且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故D项错误。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故E项错误。 b.染色体结构变异图形的分析 (2)(经典题,6分)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图1、图2、图3分别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麻花”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图2、图3的变异类型都属于染色体变异,且都含有4个DNA分子 B.图1是由于染色体的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减少 C.图2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D.图1、图2、图3可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答案:D 解析:图1中的两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很明显图中“环形圈”是上面一条染色体多了一段,或下面一条染色体少了一段造成的,因此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2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了同源区段,进而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3中两条染色体没有缺失或增添基因,而是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即染色体发生了倒位,因此, 图1、图2、图3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2中着丝点是4个,因此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故A项错误。图1可能是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基因数目减少;也可能是另一条染色体片段重复,导致基因数目增加,故B项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图2是由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的,故C项错误。图1、图2、图3可能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故D项正确。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与遗传的综合分析 (3)(经典题,10分)如图是家蚕细胞中的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其中Z、W为性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突变型1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发生在_________染色体之间;突变型2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 ②请简要写出区分图中野生型与突变型家蚕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家蚕养殖中,雄蚕食量小,吐丝早,出丝率高,丝的质量也高,经济价值明显高于雌蚕。已知控制家蚕卵壳颜色的基因位于第10号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决定野生型卵壳为黑色,隐性基因b决定卵壳为白色。为了尽早识别家蚕的雌雄,育种专家利用图示突变型进行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a.选择图示中的野生型雄性家蚕与突变型_____家蚕进行杂交; b.显微镜下观察家蚕产生的_______。 结果与分析:后代中_________均为雌性家蚕,_________均为雄性家蚕。 答案:①易位(1分) 非同源(1分) 缺失(1分) ②借助显微镜观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若观察到染色体易位,则为突变型1;若观察到染色体缺失,则为突变型2;染色体正常的为野生型(3分) ③1(1分) 卵壳的颜色(1分) 卵壳黑色(1分) 卵壳白色(1分) 解析:①突变型1的B基因所在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其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突变型2的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少一个片段,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 ②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若要区分图中野生型与突变型家蚕,应借助显微镜观察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若观察到染色体缺失,则为突变型2;若观察到染色体易位,则为突变型1,染色体正常的则为野生型。 ③图示分析如下: 2.染色体数目变异 (4)(经典题,13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①图示果蝇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③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__。 ④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 答案:①染色体数目变异(1分) ②XrY(1分) Y(1分) XRXr、XRXrY(2分) ③3 ∶1(2分) 1/18(2分) ④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1分) Ⅰ.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1分) Ⅱ.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1分) Ⅲ.无子代产生(1分) 解析:①正常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条,有2个染色体组;图示果蝇均发生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基因型为XrXrY的白眼雌果蝇最多能产生Xr、XrY、XrXr、Y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基因型为XR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红眼雄果蝇(XRY)可产生含XR的配子, 该配子与白眼雌果蝇(XrXrY)产生的四种配子结合,后代的基因型分别为XRXr、XRXrY、XRXrXr、XRY,其中XRXr为雌性个体,XRY为雄性个体,根据图示可知,XRXrY为雌性个体,XRXrXr的个体死亡,因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XRXrY。 ③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XRXr、AaXrY,F2中灰身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A_)×(XRXr、XRY)=,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aa)×(XrXr、XrY)=,故两者的比例为3 ∶1。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A_XRXr)和灰身白眼雄果蝇(A_XrY)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果蝇(aa)的概率为(Aa)×(Aa)×=;出现白眼的概率为(XrXr、XrY),因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 ④由题干信息可知,三种可能情况下,M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RY、XrY、XrO。因此,本实验可以用M果蝇与多只正常的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第一种情况下,XRY与XrXr杂交,子代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第二种情况下,XrY与XrXr杂交,子代全部是白眼;第三种情况下,由题干所给图示可知,XrO不育,因此其与XrXr杂交,没有子代产生。 3.染色体组及生物体倍性的判断 (5)(2021改编,6分)如图是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图1、图2、图3、图4代表的生物中,都可能不是单倍体,也都可能是单倍体 C.四个个体的一个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最多可以有4个 D.图2的获得一定是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图1代表的生物若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则为二倍体,若是由未受精的配子发育形成的,则为单倍体,故A项正确。图4的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只能是单倍体,故B项错误。图中细胞最多有3个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含有的染色体组最多可以有6个,故C项错误。图2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也可以由六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故D项错误。 (6)(2021汇编,6分)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 ③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 ④一个染色体组包含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⑤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⑥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①正确。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一个染色体组,但四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是两个染色体组,②错误。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三倍体,若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则为单倍体,③错误。一个染色体组包含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④正确。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⑤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可由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而来,故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⑥错误。故B项符合题意。 4.三种变异类型的综合分析 (7)(2021汇编,6分)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能够遗传的 B.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C.猫叫综合征和21三体综合征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培育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原理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E.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答案:E 解析: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如果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该变异是不能遗传的;如果环境变化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则该变异是可以遗传的,故A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基因结构未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故C项错误。无子西瓜是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而成的,属于可遗传变异,而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培育而成的,这种变异是不可以遗传的,故D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和后期,故E项正确。 随堂普查练25Ⅰ 1.(2019江苏模拟,2分)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属于基因重组 B.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发生 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 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父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答案:B 解析: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所以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A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发生,故B项正确。图2中母本的两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可以联会, 故C项错误。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基因型为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故D项错误。 2.(2018福建模拟,6分)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 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 答案:B 解析:扦插属于无性生殖,进行有丝分裂,没有基因重组,变异来源可能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子是由有性生殖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结合形成的,可能发生基因重组,也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因此其变异来源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故A、C项错误,B项正确。扦插和种子繁殖的表现型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故D项错误。 3.(经典题,6分)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 ∶3 ∶3 ∶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答案:A 解析:由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玉米杂交,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 ∶3 ∶3 ∶1可知,玉米非糯对糯性为显性,非甜粒对甜粒为显性,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组成如图1。由在偶然发现的一个杂交组合中,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可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最可能的原因是控制该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易位,使原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了,如图2所示,故A项正确。 4.(经典题,6分)如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答案:C 解析:先天愚型也叫21三体综合征,即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根据图解,患者2体内多的这条21号染色体,是因为父方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造成的,故A、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患者1体内多的21号染色体可能来自母方,也可能来自父方,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如果是有丝分裂异常的话,也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所导致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2019北京模拟,6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同源染色体上具有重复的同源序列,则可能出现错配(如图1所示)。图1细胞中染色体发生错配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的两个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出现联会现象 B.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未能准确对位 C.图示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移接 D.其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含有的片段分别是FBBBd、FBBD 答案:D 解析: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联会的结果是形成四分体,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图1中同源染色体的部分区段未能准确对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正常情况下,子细胞的染色体片段为FBBD、fBBd,因发生错配,形成的其中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片段为FBBD、fBD,据此可以判断出图示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片段发生了移接,基因Bd和基因D互换了位置,所以其余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含有的片段分别是FBBBd、fBBd,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符合题意。 6.(2018福建模拟,6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1、图2、图3、图4四种变异类型。图1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能发生 C.如果图2为一个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D.图示中的变异类型都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 答案:B 解析:图1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片段重复,图2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图3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4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A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故B项正确。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属于三体,也有可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故C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基因重组不能观察到,故D项错误。 7.(2018江苏模拟,2分)ALL型和CML型白血病都是由于22号和9号染色体断裂后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所致,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辐射和病毒等因素可导致染色体断裂 B.由BCR、ABL基因形成BCR-ABL基因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 C.两种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功能也相同 D.若这种变化发生在造血干细胞中,一般会由亲代遗传给后代 答案:A 解析:辐射和病毒等因素都可导致染色体断裂,故A项正确。22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因此由BCR、ABL基因形成BCR-ABL基因的过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B项错误。两种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不同,功能也不相同,故C项错误。造血干细胞属于体细胞,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故D项错误。 8.(经典题,12分)某男性表现型正常,其一条13号染色体和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1所示变化。该男性与某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女性婚配,所生的三个子女染色体组成如图2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所示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可发生在_________分裂过程中,观察该变异最好选择处于________________(填时期)的胚胎细胞。 (2)若不考虑其他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图2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合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则其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______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组成的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参照4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画出3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 答案:(1)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2分) 有丝分裂和减数(2分) 有丝分裂中期(2分) (2)6(2分) 1/6(2分) (2分) 解析:(1)根据图1可知,13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结合形成了1条染色体,且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丢失,因此染色体变异类型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该变异过程既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因此最好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胚胎细胞观察该变异。 (2)若图2中男性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两条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任一极,则理论上产生的精子类型有13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易位染色体、21号染色体和易位染色体、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和易位染色体、21号染色体,共6种;该夫妇生出正常染色体(即13号和21号染色体组成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6。根据4号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情况,3号(13三体)的染色体组成为2条13号染色体、1条易位染色体和1条21号染色体。 普查讲 25Ⅱ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5.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8)(2021改编,6分)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B.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碱性染色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 E.卡诺氏液浸泡根尖时间越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越大 F.解离后要用95%的酒精进行漂洗 答案:C 解析:秋水仙素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故A项错误。卡诺氏液用于细胞形态的固定,解离液为盐酸和酒精混合液,故B项错误。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用于染色体的染色,故C项正确。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只有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卡诺氏液的作用是杀死细胞、固定根尖形态、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使细胞分裂固定在某一个时期,一般在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故E项错误。解离后需用清水进行漂洗而不是用酒精,故F项错误。 随堂普查练25Ⅱ 1.(多选)(2021汇编,6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答案:AD 解析: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优良试剂,故A项正确。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后应先在清水中漂洗掉解离液,再用龙胆紫溶液染色,故B项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应先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然后再制片,先制片会杀死细胞,无法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故C项错误。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若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分生区细胞可能没有经历一个细胞周期,则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故D项正确。 课后提分练25 染色体变异 A组(巩固提升) 1.(经典题,6分)图1、图2为两种果蝇(2n),如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图2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图1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图2 C.图1、图2的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D 解析:分析图可知,图1的1号染色体倒位形成图2的1号染色体,故B项错误。染色体倒位后,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改变,故C项错误。倒位后图1和图2的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减数分裂异常,故A项错误。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故D项正确。 2.(2016江苏单科,2分)如图1、图2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个体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图2个体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图1个体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图2个体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答案:B 解析:图1个体的变异属于缺失,影响表现型,故A项错误。图2个体发生的变异是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故B项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不育的,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故C项错误。图2个体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表现型异常,故D项错误。 3.(2018黑龙江模拟,6分)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图1、图2、图3、图4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答案:C 解析:图1中个别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三体;图2中染色体片段4增加;图3中染色体组有3个,可能为三倍体;图4中一条染色体缺失3、4片段,故C项正确。 4.(2019江苏期末,2分)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杂合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如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是由于含R的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 B.2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C.3是由于缺失了含R的染色体片段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 D.4是由于R基因突变成了r基因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1为含R的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中如果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则不会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3是缺失了含R的染色体片段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是由于R基因突变成了r基因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经典题,6分)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如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 答案:B 解析:由于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因此同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A项错误。由于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即含有8条染色体,故B项正确。由于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所以卵细胞中应含有4条染色体,故C项错误。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所以胚胎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应含有6条两种形态(每种各3条)的染色体,故D项错误。 B组(冲刺满分) 6.(2017江苏单科,2分)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答案:B 解析:图示为联会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故A项错误。由异常联会图示可知,同源染色体中的三条染色体可移到一个细胞中,而另一条染色体可移到另一个细胞中,因此,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中有的染色体数目异常,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个体,故B项正确。该玉米产生的正常配子基因型为Aa和aa,同时还会产生异常配子,则自交形成的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可能不同,故C项错误。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不一定为纯合子,如正常植株花药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基因型为Aa和aa,加倍后的个体基因型为AAaa和aaaa,前者是杂合子,后者是纯合子,故D项错误。 7.(2019浙江期中,2分)如图为某果蝇及其一个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为雌性,图示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 B.图示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Ⅱ、Ⅲ、Ⅳ、Ⅹ C.果蝇体内的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一个染色体组携带有能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根据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可知,该果蝇为雌性,细胞内含有6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总共8条染色体,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由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可知,该细胞中的8条染色体可分成2个染色体组, 一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分别为Ⅱ、Ⅲ、Ⅳ、Ⅹ ,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果蝇体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一个染色体组携带有控制果蝇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8.(2017江苏单科,8分)某研究小组以同一品种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开展芹菜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图1、图2是从两种材料的30个显微图像中选出的两个典型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 m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中处理,以提高根尖细胞中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期细胞的比例,便于染色体观察、计数。 (2)实验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分别处理根尖、花粉母细胞,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再用低浓度的KCl处理一段时间,使细胞适度膨胀,便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细胞____________。 (3)图1是_____________细胞的染色体,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 (4)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图像中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人工配对;根据图1、图2能确定该品种细胞中未发生的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填下列序号)。 ①基因突变 ②单体 ③基因重组 ④三体 答案:(1)中(1分) (2)去除细胞壁(使细胞分离)(1分) 染色体(1分) 吸水涨破(1分) (3)花粉母(1分) 同源染色体联会(1分) (4)同源染色体(1分) ②④(1分) 解析:(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故应设法提高此时期细胞的比例。 (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故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能去除根尖、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壁,使组织间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去除细胞壁后,在低浓度的KCl溶液中,花粉母细胞会吸水适度膨胀,使细胞内染色体更好地分散。但处理时间不能过长,否则无壁的细胞会吸水涨破。 (3)图1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应是进行减数分裂的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 (4)在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核型时,需将同源染色体进行人工配对,以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但不能观察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故不能确定该品种细胞是否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观察图 1 、图 2,该品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常,没有出现单体或三体。 9.(经典题,7分)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1、图2、图3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1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2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图3所示的基因组成。 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1分)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1分) (2)答案一: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2分) ②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 ∶1(1分) Ⅱ.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 ∶1(1分)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 ∶1(1分) 答案二: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杂交(2分) ②Ⅰ.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 ∶1(1分) Ⅱ.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1分) Ⅲ.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 ∶1(1分) 解析:(1)Hh植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基因型应为HH或hh,出现了一部分基因型为Hh的细胞(题干问的是最可能原因,根据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可排除基因突变),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产生的配子应有含H和不含H两种,若出现基因型为HH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4号染色体未分离。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推断该突变体基因组成的最好方法是测交法,即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mr)杂交。分析可知:该窄叶白花植株可产生mr和O(不含mr)的配子,若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为图1所示,其可产生MR和Mr两种配子,杂交后代为MmRr ∶Mmrr ∶MR ∶Mr=1 ∶1 ∶1 ∶1,表现型为宽叶红花 ∶宽叶白花=1 ∶1;若为图2所示,其可产生MR和M两种配子,杂交后代为MmRr ∶Mmr ∶MR ∶M(幼胚致死)=1∶1 ∶1 ∶1,表现型为宽叶红花 ∶宽叶白花=2 ∶1;若为图3所示,其可产生MR和O两种配子,杂交后代为MmRr ∶mr ∶MR ∶OO(幼胚致死)=1 ∶1 ∶1 ∶1,表现型为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另外,也可让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mR)杂交,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也可判断该突变体的类型,结果见答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