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2016-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2016-12)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题1分,共45分)‎ ‎1.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验证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2.绵羊面部的毛色有白面和灰面两种,这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遗传实验发现,让多对白面绵羊和灰面绵羊杂交,子一代绵羊的面色比例为1:1, 让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杂交,子二代面色比例仍为1:1,下列推断和分析,错误的是 A.绵羊的灰色是显性性状 B.子二代与子一代中灰面绵羊的基因型不同 ‎ C.子一代灰面绵羊为杂合子 D.可能是含灰面基因的雄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3.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4.下图表示利用二倍体西瓜(2N)培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3N)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B.②过程可能产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C.图中只包含有两个不同的物种 D.三倍体无子西瓜可能产生极少量可育的配子 ‎5.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 ‎6.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 ②③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⑦ D. ③⑤⑥⑧⑨‎ ‎7.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8.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9.血液中K+浓度极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10.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符合图中方式乙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钾离子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11.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性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B.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C.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原因是Na+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D.针刺引起的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细胞间传递是单向的 ‎12.下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13.下列各级中枢功能的相关叙述,下列正确的有几项 ‎(1)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2)脊髓是条街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3)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些特定的生理功能 ‎(4)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5)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6)饮酒过量的表现为语无伦次,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A.4项 B.3项 C.2项 D.1项 ‎14.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存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其放电频率随体温变化而改变,如下图所示,S点(曲线a与b的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分别表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下丘脑温度变化的曲线 ‎ B.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S点将右移,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导致体温升高 ‎ C.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时,体温高于正常值 ‎ D.体温持续偏低虽会降低体内酶的活性,但体温升高后可恢复,故对人体基本无害 ‎15.如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致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 C.浆细胞识别致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 ‎ D.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 ‎16.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17.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18.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由下丘脑合成并由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19.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后,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 ‎20.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2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B.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C.抗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 ‎22.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曲线不能正确反映该过程中某些因素变化的一项是 ‎ ‎23.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不 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番茄的这种自我保护方式与与下列人体内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 A.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24.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侵染过程需要经过特异性识别 B.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 C.不会降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D.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复制增殖 ‎25.HIV侵入人体后只与T细胞相结合,是因为只有T细胞表面含有CCR5的特殊蛋白质(由CCR5基因编码)。某医疗团队从一名天生具有HIV抵抗力、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赠者(甲)身上取得骨髓,并将其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并患有HIV(感染HIV十多年)的患者身上。结果不但治愈了白血病,而且彻底清除了患者身上的所有HI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只通过增殖就能产生血细胞补充到血液中 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下降 C.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细胞,是因为没有编码CCR5的基因 D.捐赠者(甲)感染HIV后,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不能发生细胞免疫 ‎26.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27.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28.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含糖的磷酸盐溶液(对照组)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为对比实验 B.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10 mg/L 之间 C.浓度大于1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D.生长素应溶解于清水中,以得到5种浓度溶液 ‎29.为研究脱落酸对果实内乙烯的生物合成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外源脱落酸(ABA)和脱落酸生物合成抑制剂(ABAI)分别处理桃果实,以ACC合成酶(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为观测指标,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实验期间ABAI处理组的ACC合成酶活性最低 B.ABAI处理有利于桃果实的贮藏 C.ABA处理可延缓桃果实的成熟 D.前3天乙烯释放量随外源ABA浓度增大而增大 ‎30.如图所示一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有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位置停止,则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不弯曲 ‎31.下列植物在开花期间, 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 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产量未受影响的是 A.向日葵、玉米、南瓜、花生 B.西瓜、番茄、小麦、水稻 C.西瓜、茄子、辣椒、西葫芦 D.番茄、玉米、茄子、辣椒 ‎3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子房,可获得四倍体番茄 B.生长素由专门的器官产生,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把器官 C.生长素和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能影响靶细胞内基因的表达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种子的形成,从而形成无子果实 ‎3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的合成不仅仅受内部因素的制约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乙烯的作用只有促进果实的成熟 C.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也能合成生长素 D.喷洒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芦苇的增产 ‎34.为了验证燕麦胚芽鞘中的IAA在极性运输时是否以重力为动力,有人利用燕麦幼苗、刀片、放射性14C检测仪器、含14C-IAA的琼脂块(供体块)和空白琼脂块(受体块)进行四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35.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 A.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36.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 ‎ B.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作用有关 ‎ C.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 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 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微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38.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所示。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浸没在某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a 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4μmol/L和16μmol/L。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b cm。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16μmol/L B.若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4μmol/L 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来促进幼苗切段的生长 D.当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大于18μmol/L时,离体的茎段生长量可能小于d cm ‎39.资源的合理使用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一定面积的生态系统内,某动物种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该动物种群在S3点时的种内竞争比S5点时更激烈 ‎4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C.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 ‎41.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 ‎42.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B.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43.有关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高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人口的年龄组成(结构) ‎ ‎44.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5分)‎ ‎46.(10分)近几年“霾”作为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霾”主要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有毒有害等具有无污染性的颗粒物,它们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颗粒物进入人体,容易被吸附在呼吸道黏膜上进而被阻挡在体外,此时是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在发挥免疫作用;当某些病原体随颗粒物通过肺部进入血液时,会被吞噬细胞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 ‎____________的功能;颗粒物进入人体后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过敏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__(2分)。 ‎ ‎(2)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后,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血浆呈酸性,因为人体内环境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霾”含有的有害颗粒物较多,也易致癌,当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时,_______________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体现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2分)。‎ ‎47.(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进进食可刺激小肠K 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1~4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 ‎ ‎(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图中结构___________ 1~4 是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结构)。进食后,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 1、2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2)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让二者血糖浓度变化相当。 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更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现有甲、乙两个糖尿病患者,甲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 2 的抗体(此抗体还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乙体内检测出能作用于结构3 的抗体。 ‎ ‎①患者的抗体由___________细胞产生,这两种糖尿病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 ‎②两个患者中,通过注射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浓度的是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4)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 ‎ ‎(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类植物激素类似物。 ‎ ‎(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下图甲、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 ‎ ‎ ‎ ‎①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 。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_(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②已知生长素能影响乙烯合成,通过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能_________(促进/抑制)乙烯的合成。 ‎ ‎(3)在生产实践中,用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的降低有关。‎ ‎(4)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调查时应注意:①______;②__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完成后,若该地区突然出现了更多的蛇猫头鹰,经一段时间,重捕后计算得到估计值,重捕时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实际值与该估计值相比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 ‎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经繁殖n代后D点种群数量是原来的k倍,则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投药后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乙能代表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点年龄组成。‎ ‎(3)田鼠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生态系统成分),随着田鼠活动的日益猖獗,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2016—2017学年度高二12月份测试 生物试题答案 选择题 ‎1—10 ABDAB BDDDB 11—20 DCDBD DCDBD 21—30 ABCAD DABBB ‎31—40 CCBDA ACDCC 41—45CABCC ‎46.(10分)‎ ‎(1)一 防卫 抗体和淋巴因子 ‎(2)不会 缓冲物质 ‎ ‎(3)效应T 监控和清除 ‎47.(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摄取、利用和储存 受体 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 ‎ ‎(2)高 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肠K 细胞分泌的GIP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2分) ‎ ‎(3)①浆 自身免疫 ‎ ‎②乙 乙体内有结构 3 的抗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乙体内无结构 2 的抗体,注射的胰岛素能与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浓度(2分)‎ ‎(4)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48.(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细胞分裂素 ‎ ‎(2)①发育的种子  不需要  不能 ②促进 ‎ ‎(3)赤霉素 脱落酸 ‎(4)相互作用、共同调节(2分)‎ ‎(5)①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2分)‎ ‎49.(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宜(或取足够多的样方,任选两点) 标志重捕法 (2分)‎ ‎(2)①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 2分 ak/2(2分) ‎ ‎②经鼠药的选择作用,田鼠种群中抗药个体不断增加,所以投药后田鼠的数量先下降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2分) ③A、B、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