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调研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调研生物试题

高二年级九月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血浆中的水可来自于()‎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比较全面,血浆中的水除了来自消化道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是可以互相进入的),还有一部分来自淋巴,淋巴管中的的淋巴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考点:考察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内在联系。意在考察学生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的关系。‎ ‎2.下列不是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A. 浮肿 B. 手足抽搐 C. 镰刀形贫血症 D. 尿毒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化学成分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若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则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如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而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 ‎【详解】A、浮肿一般因为血浆蛋白减少所致,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疾病,A错误;‎ B、手足抽搐因为缺钙造成,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疾病,B错误;‎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遗传病,C正确;‎ D、尿毒症因为肾脏病变,氨等代谢废物增多所致,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疾病,D错误.‎ 故选C。‎ ‎3.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B.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C.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 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A、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在成分上基本相同,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错误; B、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故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 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1)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1)(4)(5),D正确. 故选D。‎ ‎4.下图表示正反馈和负反馈的过程及其特点。在正常人体内,以下生理过程属于正反馈的是 A. 体温的调节 B. 受精卵分裂过程的启动 C. 血糖浓度的稳定 D. pH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在负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 ‎2、正反馈: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在正反馈情况时,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生命活动中常见的负反馈有:激素调节。‎ ‎【详解】A、体温调节中,当温度偏高时,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体温回到正常水平,因此属于负反馈,A错误;‎ B、受精卵分裂的启动是正反馈调节,因为一分裂就会持续进行下去直到婴儿发育完全,而不是回到原来的状态,B正确;‎ C、当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会通过相应的神经和体液调节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属于负反馈,C错误;‎ D、当人体的pH偏高时,人体内存在的缓冲物质会调节pH回到相应正常的范围,因此属于负反馈,D错误。‎ 故选B。‎ ‎5.某人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做尿液检查时,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 )‎ ‎①取稀释尿液2ml ‎ ‎②加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 ‎③加5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 ‎ ‎④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该人可能患 A. 糖尿病 B. 肾小球炎 C. 脂肪肝 D. 过敏性皮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染色剂小结:‎ ‎【详解】双缩脲试剂是用来鉴定蛋白质的试剂,使用时向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通过观察是否发生紫色反应判断蛋白质是否存在。‎ 由题干可知,该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正常人尿液中几乎不含蛋白质,患有肾小球肾炎的病人由于肾小球不能正常发挥过滤作用,所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 故选B。‎ ‎6.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 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 D. 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正确;由图甲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正确;据图乙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正确;局部麻醉药不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7.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 B. 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C. 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 D. 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 ‎【答案】C ‎【解析】‎ 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越高,A错误;白蛋白增多,血浆的渗透压增多,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稳态,C正确;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通成,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两种调节方式的特点:‎ 神经调节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随血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而发挥调节作用,因此神经调节比体液调节的速度更快、更准确。‎ ‎【详解】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暂,A正确;‎ 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B正确;‎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C正确;‎ 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错误。‎ ‎9.如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形成静息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 ‎【详解】A、由图可以知道,左图为神经细胞膜内电位变化图,膜电位是指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从概念中可以知道,膜电位应该是测的细胞膜内和细胞膜外的电位差值,刚开始的电位差为负值,符合题干中的膜电位变化图,A正确,‎ B、B项导线的两个极均在细胞外,刚开始电位差应该为零,与图示膜电位变化不符,B错误;‎ C、C项导线的两个极均在细胞内,刚开始电位差应该为零,与图示膜电位变化不符,C错误;‎ D、b处化学信号,所测也不是膜电位,与图示膜电位变化不符,D错误。‎ 故选A。‎ ‎10.将两个灵敏电位仪以相同的方式分别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所示)、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所示),每个电位仪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所示神经纤维的p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差变化如图3所示。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a点到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电位差变化图,下列选项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a点对应图5 B. b点对应图3‎ C. c点对应图3 D. d点对应图4‎ ‎【答案】D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神经信号传导和传递、膜电位变化,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图解,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详解】在a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所以没有电位变化,A错误;在b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但方向与刺激p点两次方向相反,所以b点不对应图3,B错误;在c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电位发生两次变化,但窜地过程中有突触结构,发生突触延搁,所以c点不对应图3,C错误;在d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由于突触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电位只发生一次变化,所以d点对应图4,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某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⑥为基本结构,a与b为可测膜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在实验前后细胞始终保持活性,反射弧的结构保持正常状态,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刺激①后,引起⑥收缩的直接因素为神经递质 B. ③处可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C. 分别刺激②和⑤,a、b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相同 D. ④为突触,其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为突触,⑤是传出神经,⑥是效应器。‎ ‎【详解】A、刺激①(感受器)后,兴奋最终到达传出神经末梢,末梢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⑥(肌肉),引起⑥收缩,A正确;‎ B、③是神经中枢,可产生兴奋并对传入信息分析和综合,B正确;‎ C、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方向为①→②→③→⑤→⑥,刺激②,a、b电流计均发生2次方向相反编转,刺激⑤.a电流计不偏转,b电流计发生2次编转,C错误。‎ D、④为突触,兴奋在突触结构上只能单向传递,故其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等。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1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 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示过程为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参与,体液调节通过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参与。‎ ‎【详解】A、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为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 B、人手被针扎属于神经调节,通过A→B→E实现,B正确; C、水盐平衡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通过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器官,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C错误; D、体温调节里有神经调节,可通过A→B→E来实现;也有神经-体液调节,通过A→B→C→D→E来实现,D正确. 故选C。‎ ‎13.某位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此判断,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 B. 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 C. 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 D. 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是对照组,②~④是实验组,A正确;‎ B、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B正确;‎ C、该实验能证明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C正确;‎ 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具有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 ‎14.如图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用序号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可判断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B. 若谷氨酸长时间作用,可能会造成细胞内液渗透压增大 C. NMDA与谷氨酸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 图中③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触的结构: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轴突→树突或胞体)‎ ‎【详解】A、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 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因此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A项正确;‎ B、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Na+过度内流,而Na+过度内流,会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B项正确;‎ C、谷氨酸能与NMDA发生特异性结合,C项正确;‎ D、图中③过程表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将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与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有关,D项错误。‎ 故选D。‎ ‎15.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 B. 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C. 图中物质X和激素Y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D. 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物质X和激素Y都作用于胰腺,说明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A正确;物质X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C正确;激素Y是促胰液素,和神经递质一样,都是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D错误。‎ ‎1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离子 神经元内 神经元外 a ‎5~15(mmol·L-1)‎ ‎145(mmol·L-1)‎ b ‎140(mmol·L-1)‎ ‎5(mmol·L-1)‎ A. 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形成的局部电流又使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兴奋 B. 如表是哺乳动物神经元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分别是Na+和K+‎ C.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原因 D. 将溶液S换成纯水,给予神经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也能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A、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造成膜内外电位变化,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的局部电流;形成的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兴奋,从而使兴奋以电信号形成在神经纤维上传导,A正确; B、静息电位时,Na+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膜外,K+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膜内;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Na+内流,导致膜内Na+浓度增大,形成电位变化,B正确; 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形成膜内外电位差,同时与相邻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并发生电荷移动,因而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原因,C正确; D、将溶液S换成纯水,给予神经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没有钠离子内流,膜电位无法形成内正外负,因而也就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D。‎ ‎17.一氧化氮气体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中的精氨酸在相应酶的作用下转化而来,它进入下一个细胞后会激活某些酶,可使平滑肌舒张。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氮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 B. 一氧化氮能提高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C. 一氧化氮作用后会被灭活或清除 D. 一氧化氮传递信息需要经过内环境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经过突触间隙(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一旦起作用就会被灭活或清除。某些神经元内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该酶能使精氨酸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从一个神经元弥散到另一神经元中,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并提高其活力,可使平滑肌松弛,降低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详解】A、一氧化氮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可以很快渗透出细胞膜向下扩散进入平滑肌细胞,其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A正确;‎ B、一氧化氮进入下一个细胞后会激活某些酶,可使平滑肌舒张,降低肌肉细胞的兴奋性,B错误;‎ C、一氧化氮气体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一旦起作用就会被灭活或清除,C正确;‎ D、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要经过突触间隙(组织液),D正确.‎ 故选B。‎ ‎18.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 BD段是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C. 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 AB段和BD段分别是K+外流和Na+外流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AB段是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由K+外流引起;BD 段是在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由Na+内流引起。‎ ‎【详解】A.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即图中AB段,K+外流,A正确;‎ B.BD段产生了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B正确;‎ 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会使Na+内流的量增多,动作电位增大,D点将上移,C正确;‎ D.BD段产生了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9.进行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时,人体仍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劳动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进入血浆,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B. 胰岛A细胞的表面既有胰岛素的受体,又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内环境中的C02刺激大脑的呼吸中枢,加快呼吸,维持pH稳定 D. 在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下,他的排尿量约等于饮水量 ‎【答案】B ‎【解析】‎ 劳动后肌肉酸痛是因为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进入血浆,但是内环境中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因此内环境稳态没有遭到破坏,A错误;根据血糖浓度的调节过程可知,胰岛A细胞的表面既有胰岛素的受体,又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呼吸中枢在脑干,C错误;在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下,人体的排尿量减少,D错误。‎ ‎20.如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 B.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所以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相应的离子通道打开,C正确;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若兴奋则Na+内流,若抑制,则Cl-内流,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D。‎ 考点:兴奋在突触的传递 ‎21.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Ⅰ表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Ⅱ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钠离子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B. 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钠离子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C. 曲线Ⅱ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钠离子的浓度有关 D. 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2、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详解】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中除了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K+的浓度也会发生变化,A错误; B、图中a点后,Na+开始内流,而不是细胞膜内Na+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B错误; C、曲线Ⅱ的峰值形成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所致,所以其大小与培养液M中Na+‎ 的浓度有关,C正确; D、图中c点时为动作电位,此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错误. 故选C。‎ ‎2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人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可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导致水中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蛋白类激素 B. 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水中毒 C. 静脉滴注0.5%盐水可迅速减轻组织水肿,改善症状 D. 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蛋白类激素,A错误;‎ B、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少,则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B错误;‎ C、静脉滴注射0.5%低渗盐水液,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加重组织水肿,C错误;‎ D、人体产生口渴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该过程只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没有构成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正确.‎ 故选D.‎ ‎23.某种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活性受抑制,某种蝎毒会抑制 Na+通道的打开。下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其中a为突触前膜,b为突触后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Na+内流且不需要消耗 ATP B. 处于③与④之间的轴突膜, Na十通道大量开放 C. 若使用该种有机磷农药,则b处不能兴奋 D. 若使用该种蝎毒,则导致肌肉抽搐(持续收缩)的症状 ‎【答案】A ‎【解析】‎ 轴突膜处于②状态时,钠离子顺浓度内流,方式是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ATP,A正确;处于③与④之间为复极化过程,恢复为静息电位,此时K+通道大量开放,导致K+外流,B错误;有机磷农药能使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所以不影响a处释放的乙酰胆碱的作用,b处能兴奋,C错误;蝎毒会抑制Na+通道的打开,不能产生兴奋,肌肉不会收缩,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的相关知识,理清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B.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可通过注射进入人体 C. 促胰液素是胰腺分泌可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激素 D. 胸腺既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也是重要的内分泌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激素,它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血液)中,‎ ‎3.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固醇类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给实验动物!固醇类或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口服也可注射!‎ ‎【详解】A、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A项正确;‎ B、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可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其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作用,只能注射进入人体,B项正确;‎ C、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C项错误;‎ D、胸腺为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能分泌胸腺激素,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D项正确。‎ 故选C。‎ ‎25.图甲、乙分别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信号分子A、B、C均为某种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信号分子A,信号分子B对该细胞无调节作用 B. 三种信号分子在合成后均被定向运送到特定靶细胞处而发挥调节作用 C. 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与图甲所示机制相似 D. 雄性激素通过影响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激素调节的特点、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细胞膜上 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而发挥作用,分析图甲可知,信号分子A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信号分子B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此对细胞具有调节作用的是信号分子A,信号分子B对该细胞无调节作用,A正确;信号分子A、B、C均为某种激素,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定向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调节作用,而非定向运送,B错误;人体内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其作用机制与图甲所示机制相似,C正确;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可通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与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影响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D正确。‎ ‎【点睛】以图示中的“箭头指向和文字信息”为切入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图甲所示为信息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图乙所示的信息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质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调节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过程,进而调节细胞代谢。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选项。‎ ‎26. 当快速牵拉下图中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d构成了完成该反射的完整反射弧 B. 兴奋到达b点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同 C. 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D. 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中神经节(b上的)所在的位置可知:a是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位于脊髓神经中枢中的突触,d为传出神经,因缺少为效应器,图中a-d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项错误;电流是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兴奋到达b点时,b点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所以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B项错误;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能够传到脊髓中的c处,但在此处不会形成痛觉,因为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C项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产生的兴奋能够传递到c即突触处,进而引起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因此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项正确。‎ 考点: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 ‎27.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 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 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 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b产生的激素③可以作用与a、c,则b为甲状腺,c为下丘脑、a为垂体,故A正确;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靶器官是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故B正确;当甲状腺激素较低时,会导致激素①和②分泌增多,故C错误;幼年时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生长发育受阻,故D正确。‎ ‎【考点定位】激素调节 ‎28.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沃泰默实验中的对照组排除了稀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 C.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将神经切除。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A错误;‎ B、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B正确;‎ C、斯他林和贝丽斯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C正确;‎ D、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D正确.‎ 故选A.‎ ‎29.下列有关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激素都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 B. 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大分子有机物 C. 激素都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 激素都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 ‎【答案】B ‎【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A项正确;激素的化学本质,有的是大分子有机物(如胰岛素),有的是小分子有机物(如性激素),B项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项正确;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因此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D项正确。‎ ‎30.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甲处低于乙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D. 如果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甲处高于乙处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据此答题。‎ ‎【详解】A、饭后血糖浓度会升高,但血液经过肝脏后,有一部分血糖会被肝脏转换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所以乙处的血糖浓度较低,A正确;‎ B、饥饿时,为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乙处血糖浓度较甲处高,B正确;‎ C、血液经过肾之后,尿素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最后经肾小管排出体外,所以乙处的尿素浓度较低,C正确.‎ D、饭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随血液从乙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乙处高于甲处,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掌握血液经过不同器官,会进行哪些物质交换。比如饭后一小时,血液流经小肠,主要是增加营养物,经过肝脏,主要是降低血糖;饭后四小时流经肝脏,主要是升高血糖。血液流经肺部,增加氧气,减少二氧化碳;流经组织细胞,减少营养物质,增加代谢废物;流经肾脏,减少尿素等代谢废物。‎ ‎31.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图表示糖尿病患者(甲)和健康人(乙)体内血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AB段与乙DE段相比,甲的胰岛B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活动可能较弱 B. 用斐林试剂对B、E点时尿液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均出现砖红色 C. 乙FG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大量参与氧化分解 D. 在D点若改为摄取等量的淀粉类食物,DE段斜率会变小 ‎【答案】B ‎【解析】‎ 甲为糖尿病患者,乙为健康人,甲AB段与乙DE段相比,甲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导致其胰岛B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的活动较弱,分泌的胰岛素较少,A正确;葡萄糖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当血糖的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mg.dL-1)时,多余的血糖会随尿排出,出现糖尿,B点对应的血糖浓度已经超过肾糖阈,而E点对应的血糖浓度低于肾糖阈,所以用斐林试剂对B、E点时尿液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出现砖红色,B错误;运动时细胞呼吸加强,血糖大量参与氧化供能,导致乙FG段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在D点,若改为摄取等量的淀粉类食物,因淀粉需经消化分解为葡萄糖之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DE段斜率会变小,D正确。‎ ‎32.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B. 胰岛素激活InR后,可抑制因炎症因子释放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C. 若糖尿病病人体内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会导致神经元摄取葡萄糖速率下降 D. 若糖尿病病人体内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会减弱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可知,胰岛素激活InR后:1、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从而促进突触后神经元对钙离子的吸收;2、抑制细胞凋亡;3、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减弱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4、促进GLUT的作用,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详解】A. 由上分析可知,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A正确;‎ B. 胰岛素激活InR后,可抑制因炎症因子释放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B正确;‎ C. 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若糖尿病病人体内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神经元摄取葡萄糖速率下降,C正确;‎ D. 胰岛素激活InR后,会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会减弱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若糖尿病病人体内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会增加炎症因子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要能够读懂图,通过箭头和加减符号判断该过程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33.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μL·mL-1)‎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μL·mL-1)‎ ‎65‎ ‎100‎ ‎153‎ ‎220‎ ‎420‎ A.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的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 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详解】A. 由表分析可知,胰岛素分泌增多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多,A错误;‎ B.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 C. 为维持血糖浓度在相对平衡状态,需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作用,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 D. 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需分解血糖氧化供能,血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不断降低,但不会持续下降的,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血糖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4.如图所示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的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 B. 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C. 图示表明,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运回上一个神经元 D. 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含有神经递质多巴胺,A正确;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B正确;多巴胺作用完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载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防止神经元持续兴奋,C正确;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从图示中找出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再根据题意作答。‎ ‎35.下图是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 W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讲话,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C. 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 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W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S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H区,此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 ‎【详解】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正确;W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写字,B错误;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C正确;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四个区的功能,以及损伤后会导致特有的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再根据题意作答。‎ ‎36.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 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C. 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D. 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GSK蛋白激酶活性与轴突和树突形成相关,而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总是从轴突到树突或者细胞体,故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A正确。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神经元会没有轴突,而突触前膜为轴突末梢突触小体膜,就不能形成突触,B错。利用药物降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C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7.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小 B. 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C. 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 D. 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C ‎【解析】‎ 测定动作电位应该把电位计的两电极分别放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观察有无电势差,若表现为外负内正即是动作电位,A项错误;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使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造成钾离子外流的数量减少,使得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B项错误;发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使得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项正确;兴奋的传导具有“全或无”和“不衰减”的特点,前者指在神经元细胞膜上任意一点施加的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后者指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那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一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也即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受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影响,D项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明白“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与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运输的关系,然后结合物质跨膜运输和兴奋传导的知识进行解答。‎ ‎38.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 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c、b B. 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 C. 当饮入0.9% 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 D. 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答案】B ‎【解析】‎ 正常人在快速饮入500mL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将降低,c代表饮清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当快速饮入500mL等渗盐水(0.9%NaCl)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b代表饮入等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A正确;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错误;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所以当饮入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C正确;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即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此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正确。‎ ‎39.下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 B. 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C. “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 D. 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 ‎【答案】D ‎【解析】‎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故A正确;图中①→③→④→⑤过程需要下丘脑、大脑皮层和相关激素的参与,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故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因此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故C正确;寒冷时增加产热量,减少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但产热和散热是相等的,故D错误。‎ ‎【点睛】解答D选项,要注意只要体温保持相对稳定,人体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就保持相等。‎ ‎40.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 B. 静息状态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 C. B处兴奋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 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静息状态时膜外都是负电位,A、B两点是相等的,故A错误。静息状态时,因为任氏液与细胞外液是相同的,所以任氏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内,故B错误。B处兴奋时,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故C错误。如果阻断了钠离子的内流,刺激后A、B都不能产生兴奋,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1.如图表示人体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手术切除a,则c分泌的激素会增加,b分泌的激素会减少 B. ①②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③④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 C. 若c为体液调节中枢,则还可以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 D. a可通过c分泌的激素从而调节b对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a是内分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该图可表示下丘脑、垂体和分泌腺之间的分级调节过程,其中a为垂体;b为分泌腺;如甲状腺、性腺等,c为下丘脑,;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③④表示负反馈调节.据此答题 ‎【详解】A、由图可知,a 是垂体,b 是相关腺体,c 是下丘脑.切除垂体 a 则 b 分泌的相关激素减少,通过反馈调节使c分泌的激素增加,A 正确;‎ B、①②过程可表示分级调节,③④过程可表示反馈调节,B 正确;‎ C、c 是下丘脑,下丘脑可以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C 正确; ‎ D、c 可通过自身分泌的激素调节 a 对相应激素的分泌,从而调节 b 对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故 c 是内分泌的枢纽. D 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种内分泌腺之间的关系,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等)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性腺等)——垂体或下丘脑体现了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根据这个关系理清图示数字所代表的含义,这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42. 恒温动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30℃室外进入0℃冷库中,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30℃进入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非条件反射现象 B.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觉形成在大脑皮层 C. 从30℃进入0℃环境,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抗利尿激素也增加 D.‎ ‎ 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的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答案】C ‎【解析】‎ 人为恒温动物,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而冷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当人从30℃进入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应属于非条件反射现象;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汗腺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 ‎43.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实验目的是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而胰岛B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分泌胰岛素,降血糖.因而应选取饱足状态下的兔(血糖含量高)进行实验,实验观测指标为:血糖浓度、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来判断STZ是否成功的破坏胰岛B细胞.‎ ‎【详解】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兔饱足状态下即血糖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其分泌增多,故①正确;‎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弱,故选择在兔饱足状态下进行实验,故②错误;‎ ‎③设计注射STZ和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实验,通过测定血糖含量的变化,若注射STZ和生理盐水的血糖浓度相同,则胰岛B细胞没有破坏,故③正确;‎ ‎④家兔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一次性吃糖过多,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也可能是肾脏重吸收能力病变,一般不作为观察的指标,故④错误;‎ ‎⑤测定两组家兔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若注射STZ的家兔体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说明胰岛B细胞被破坏,故⑤正确。‎ 综上,①③⑤正确,②④错误。‎ 故选B。‎ ‎44.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依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下图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I表示,起对照作用 B. 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Ⅱ表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 C. 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Ⅲ表示,其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但含量与正常人相同 D. 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 ‎【答案】C ‎【解析】‎ 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分析曲线可知图中曲线Ⅰ的尿液渗透压较高,可推知曲线Ⅰ代表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起对照作用,A项正确;曲线Ⅱ和Ⅲ代表患者,尿液渗透压较低,曲线Ⅱ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说明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的,原因是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量不足,故为中枢性尿崩症,B项正确;曲线Ⅲ为肾性尿崩症,因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并未改变,说明不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减少导致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受体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与正常人相比抗利尿激素偏高,C项错误;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由此可推知尿崩症患者尿量偏大,由于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会导致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 故D项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分析曲线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中枢性尿崩症注射抗利尿激素,症状能得到缓解,但肾性尿崩症患者注射抗利尿激素,症状得不到缓解,结合图示可判断Ⅰ为正常人的、Ⅱ为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Ⅲ为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肾性尿崩症的病因是肾脏相应细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的受体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所以肾性尿崩症患者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较正常人的偏高。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据此答题。‎ ‎45. 图甲为某一种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电流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 B. 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 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A、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当兴奋传递至a处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而b电极外侧依然为正,指针左偏,同理,当兴奋传递至b处时,指针右偏,A错误; B、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错误; C、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正内负,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D错误。‎ ‎46. 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 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 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 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C ‎【解析】‎ 轴突末端细胞膜对钙离子通透性瞬间增大促进了过程①即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故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膜需要融合,故B正确。过程②是钠离子内流,但不是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是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后导致的动作电位的产生,故C错误。过程③是将神经递质重新摄入到突触前膜内,所以可以避免神经递质一直存在突触间隙中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关于兴奋传递的3个易错点 ‎(1)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为促进或抑制。‎ ‎(2)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3)在一个反射的完成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 ‎47.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D.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A、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A正确;‎ B、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突触结构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C错误;‎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完成“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8.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但是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又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 B. 去甲肾上腺素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相同的 C. 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属于反馈调节 D. 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范围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和突触前膜,所以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都有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A正确;去甲肾上腺素和不同的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B错误;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属于反馈调节,C正确;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在一定的浓度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49.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 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释放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 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 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②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由c促进血糖升高;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水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 点评:本题结合图,综合考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水调节、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50.下面是正常人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B段引起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 B. AB段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 C. BC段皮肤血管血流量基本不变,机体的散热速率等于产热速率 D. 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的,受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控,A正确;引起肾上腺素分泌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错误;皮肤血管血流量基本不变,说明机体的体温相对恒定,机体的散热速率等于产热速率,C正确;CD段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D点以后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D正确。‎ 二、非选择题 ‎51.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布氏田鼠体内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体温调节的问题:‎ ‎(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据图可知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 ‎(3)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抑制ATP的合成,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布氏田鼠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维持体温稳定的生理调节过程是布氏田鼠通过____________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________加快和合成ATP减少,以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5)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可以通过运动抵御严寒。如果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将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 ‎【答案】 (1). 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甲状腺激素和cAMP (4). 热能 (5). 神经—体液 (6). 脂肪分解 (7). 升高 (8). 抗利尿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明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促进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中脂肪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而参与有氧呼吸以达到增加产热的目的.‎ ‎【详解】(1)寒冷刺激一方面使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导致BAT细胞中cAMP增加,cAMP的直接作用是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脂肪酸,以及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另一方面下丘脑合成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2)据图分析,布氏田鼠体内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内的甲状腺激素和cAMP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 ‎(3)根据酶的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是ATP合成酶.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合成ATP,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如果无法合成ATP,则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转化成热能。‎ ‎(4)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于BAT细胞,促进BAT细胞中脂肪的分解和减少ATP合成,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5)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将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52. 下图为抗利尿激素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通透性变化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不同的结构或物质。a、b代表含水通道蛋白囊泡的不同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 ‎(1)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能防止B________(填名称)和原尿混合,维持二者的渗透压梯度。‎ ‎(2)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水通道蛋白在__________中合成,最终经过___________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 ‎(3)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C___________(名称)结合后,启动a过程,使囊泡膜与管腔侧细胞膜融合,增加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从而使细胞膜_____________‎ ‎(4)当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约过半小时后,尿量就开始增加。其调节过程是①→②→③。请完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然后形成内陷囊泡,b过程增强,‎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组织液 ‎(2) 核糖体 高尔基体 ‎(3)受体 对水的通透性增强 ‎(4)①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③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对水通透性。‎ ‎【解析】‎ 试题分析:‎ ‎(1)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结构A紧密连接而封闭了细胞间隙,该细胞间隙为组织液,因此防止B组织液和原尿混合。‎ ‎(2)通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通过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并转移至囊泡膜上。‎ ‎(3)抗利尿激素可以与细胞膜上C受体特异性结合,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①饮用100mL清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感受器不兴奋→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能力减弱→尿量增加。③管腔侧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的凹陷处集中,通道蛋白数量减少,降低了对水运输。‎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水平衡调节、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 ‎53. 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2)①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②突触前膜根本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解析】‎ 仔细审读题干及示意图可知,本题以脊蛙为材料进行生理实验,(1)若刺激电位计ⓑ和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出现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出现屈肌反射,但电位计ⓐ没波动,可以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或者突触前膜根本不能释放神经递质。‎ ‎54.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 ,激素乙通过 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 。‎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 ,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 。‎ ‎(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 。‎ ‎【答案】(8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运输 ‎(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38.5 ℃)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 ‎(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示增加产热量的方式有骨骼肌战栗和甲状腺激素调节,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图示增加产热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即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高温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 ‎(5)体温上升期,由于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因此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判断图中两种激素的名称以及各自的作用,明确任何条件下只要体温恒定,则产热量一定与散热量相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