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天津市四合庄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天津市四合庄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55分) 1. 当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片段多于另一条染色体时,那么在配对时就会有一部分片段无法配对而形成弧状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正常体细胞内等位基因A、a位于该对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出现弧状结构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B. 1号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一定多于2号染色体 C. 1号染色体上可能不存在A(或a) D. 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2个A(或a) 2.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D.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3.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又叫DNA拼接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 B. 所有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形成重组质粒时,用DNA连接酶将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D. 基因工程育种能克服生殖隔离且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4. 下列关于各种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属于单倍体 B. 多倍体育种能集中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 C. 诱变育种能产生新基因,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 D. 杂交育种能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 5.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条件和试剂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②酒精:与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的使用方法相同;③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NaOH”的作用相同;④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的使用目的相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 A. 蜂王、工蜂和雄蜂都是褐色 B. 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C. 褐色﹕黑色=3﹕1 D. 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2. 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引起这4种果蝇变异的原因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B. 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2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条 C. 若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产生了图中一所示变异红眼后代,则是由于母本减数分裂产生异常配子所致 D. XRXrY的个体会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精子 3.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B.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 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 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 B.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 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 C.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其基因型,提高效率 D.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1. 1993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抗棉铃虫的棉花品种,采用的核心技术是( ) A. 基因工程 B. 杂交育种 C. 诱变育种 D. 单倍体育种 2. 某三倍体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下图表示正常体细胞的是 A. B. C. D. 3.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 B.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依据是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C. 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D. 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4. 下图是患甲病乙病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1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对该家系描述 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由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C. 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1/16 D. Ⅲ-1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1/16 5. 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 A. 3/8 B. 3/16 C. 3/32 D. 5/16 1. 根据下图中人类遗传病系谱图中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②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 ③可能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④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 2.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苯丙酮尿症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 青少年型糖尿病可能是受两对及以上等位基因控制 C. 可通过基因诊断技术检测致病基因来监测21三体综合征 D.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5号染色体不完整 3.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 C. 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2种可能 D. 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4.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 B.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C. 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B.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变异的结果 C. 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定向进化实质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 生物进化理论在生物进化的原因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同观点 1. 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表示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改变,②表示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④表示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 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并逐步形成生殖隔离 D. ③表示自然选择学说,其中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A. 突变和基因重组 B. 自然选择 C. 生存斗争 D.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3. 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如果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表明该性状对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B. 目前基因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 使用农药后,某种农业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而越冬后存活的大多是对农药敏感的个体,原因可能是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不耐低温 D. 若某病毒的毒性越来越强,则人类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就越来越弱 4.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 B. 群落 C. 细胞 D. 种群 5.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 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说明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C. 基因型为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a 基因的频率 D. 一个种群中,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基因型频率之和都为1 1.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 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 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 农药对害虫的定向选择导致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2. 如图表示自Q点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 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Q后基因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 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 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得该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D.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3.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某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个体占19%,那么种群中该性状的杂合子的频率是( ) A. 1% B. 18% C. 9% D. 81% 4. 据研究,抗青霉素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野生型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来的葡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的抗性明显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球菌进化的实质是其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B. 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葡萄球菌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C. 葡萄球菌的定向突变提高了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 D. 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是在接触青霉素后产生的 5. 下列关于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B.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因为存在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改变 C.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D.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6.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是指自然界中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多种多样 B.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D. 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更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 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 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C.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D.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CO2、血红蛋白、H+ B. 呼吸氧化酶、抗体、H2O C. Na+、O2、葡萄糖 D. Ca2+、载体蛋白、激素 3.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的成分可能有抗体、H2O2酶、神经递质和氨基酸 B. 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C. 甲中含有血浆蛋白、胰岛素、O2和葡萄糖等成分 D. 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4.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②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③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 ④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⑤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组织水肿.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5. 下列有关胰岛素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B. 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C.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D. 加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1. 下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与曲线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 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 C. 曲线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只依靠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就能完成 D. 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2.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 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 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 D. 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3.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只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B.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机体反射中的只能单向传递 D. 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4.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B.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5. 下列为反射弧示意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 在②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B. 在③中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 D. 以上说法都对 1. 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ab=bd,若分别刺激b、c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 A. b点2次,c点1次 B. b点1次,c点1次 C. b点1次,c点2次 D. b点2次,c点0次 2.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 A. 不会发生偏转 B. 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 发生一次偏转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 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也能看书看报.其受伤的中枢是( ) A. W区 B. S区 C. H区 D. V区 5.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手指接触到针尖产生痛觉在大脑皮层 B. H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C.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 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都不受大脑皮层中最高级中枢的调控 1. 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沃泰默将稀盐酸注入血液,排除了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 B. 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C. 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作用于小肠,促进食物消化 D.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 人体内酶、激素、神经递质三类物质的共性是() A.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 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 C. 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D.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3. 如图为甲状腺分泌活动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激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激素甲~激素丙都是通过血液运送至靶器官 C. a~d所表示的作用相同,都是促进或抑制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具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 4. 某同学刚吃完中午饭时,胰岛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①的合成、加工、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B. ①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 ②为靶细胞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D. ①与②结合后不分解 1.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 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2.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 B. 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的是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四大系统 C. 目前认为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3. 临床上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反映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A. 微量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D. 直接参与细胞内生命活动 4.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有高效的催化作用 B.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 C. 激素由体液专门运输到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D.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多少,只受到下丘脑的控制 5.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C处,A、D点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刺激A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 刺激A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活动属于反射 D. 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膜,A、B、C表示膜上结构物质,a-g表示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时,Ⅰ侧的电位是负电位 B. b过程无法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但能判断出膜外b物质浓度高于膜内 C. 若某细胞膜上的C物质大量减少,则该细胞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 该细胞为肝细胞,当处于低血糖时,胰岛B细胞可释放激素g (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该细胞,促进e (肝糖原)水解为f(葡萄糖)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2. 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如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示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B. 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4条 C. 如果图2所示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则该细胞应来自于雄峰 D. 基因型为AD的雄峰可能是由图l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发育来的 3. 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下列技术可行的是( ) A.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四倍体杂种植株 B. 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C. 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 D. 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1.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 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 染色: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 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2. 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B. 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C. 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D.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但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不一定相等 3. 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调查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 B. 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则7为患病男孩的几率是1/4 C.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7患病的几率是1/2 D. 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3均为杂合子 4. 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尝试多种育种方式,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⑤→⑥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 过程①②③所示育种方式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 C. γ射线使a基因发生了定向突变 D. 个体AAbbC的产生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物种 1. 根据遗传变异原理,目前关于育种成果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 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选育的青霉素高产菌株 C. 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 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的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2.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 d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 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肓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C. 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纯合子基因型频率越来越大 D.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4.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B. 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相同 C. 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含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不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的多少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组织液、血浆的成分最相似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 D. 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2. 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⑤处给予适宜刺激,可以在③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B. 一定强度的刺激才能导致b处的电位变化 C. a、c处电位形成的原因是Na+外流 D. 完成反射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⑥的数量 3. 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C. 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突触的结构 D. 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1. 如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B.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增加 C. 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D. 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细胞 2. 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高浓度的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C. 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拮抗作用 高二理科生物月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55分) 1. A 2. B 3. D 4. C 5. C 6. D 7. A 8. C 9. C 10. A 11. A 12. A 13. C 14. B 15. D 16. C 17. D 18. C 19. B 20. D 21. C 22. D 23. D 24. D 25. D 26. C 27. B 28. B 29. D 30. A 31. C 32. C 33. C 34. B 35. B 36. B 37. C 38. A 39. A 40. B 41. A 42. C 43. D 44. B 45. A 46. C 47. D 48. C 49. D 50. B 51. B 52. B 53. B 54. B 55. 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56. AC 57. ABD 58. BC 59. AC 60. ABD 61. AB 62. AC 63. ABD 64. CD 65. AD 66. AB 67. BD 68. AD 69. BC 70. B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