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湖南省常德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2.下列物质中,属丁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血浆蛋白 ③葡萄糖 ④尿素 ⑤生长激素 ⑥尿液 ⑦细胞内液 ⑧泪液 ⑨维生素 ⑩氨基转移酶. A.②③④⑤⑨ B.②③④⑤⑩ C.①⑥⑦⑧⑨ D.①③④⑤⑥ 3.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在夹触间隙中移动消耗ATP B.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静息电位状态消耗ATP C.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D.当细跑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感受这种刺激后,在下丘脑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 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C.激素发挥作用后灭活,需不断产生 D.若靶细胞为肌细胞,则激素刺激可促使糖原分解 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聚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胰岛素受体可能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D.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缺陷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B.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 C.记忆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所以其产生抗体更快、更多 D.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8.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尿量减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和①→③→⑤ D.②→①→④和②→①→③→⑤ 9.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B.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T细胞 C.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D.细胞c是效应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 10.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②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③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④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⑤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11.如图为去掉某棉花植株顶芽前后,其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供芽长度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激素甲为细胞分裂素,激素乙为生长素 C.图示过程说明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 D.两种激素在高浓度时对侧芽的萌动均起促进作用 12.某课题组研究不同浓度某激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关于实验中使用的激素类似物的浓度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A.X>Y B.X=Y C.Y>Z D.Y<Z 13.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无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后,浸没在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 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a与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乙图中的B浓度稀释至30%.对半边茎外侧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B.弯曲角度a的大小可能与外、内侧细胞中生长素的浓度有关 C.弯曲角度a的大小可能与外、内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有关 D.选择无叶和无芽的茎段是为了排除它们产生的生长素对该实验的影响 14.如图是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结果可反映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B.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互助 C.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的增加而增加 D.此图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15.对下列四种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①的纵坐标代表种群的增长率,则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S”型增长 B.若②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 C.若③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则A点对应K值,B点对应 D.曲线④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长速率 16.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段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17.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天敌、空间、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 B.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细菌和真菌 D.营寄生生活的生物都是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都是分解者 19.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可能依次是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 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同化能量的 D.改图反映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0.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B.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22.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是物理模型 B.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的K值的是N2和P2 C.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D.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23.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生物多样性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C.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含量 NaCl 6.5 KCl 0.14 CaCl2 0.12 NaHCO3 0.2 NaH2PO4 0.01 葡萄糖 2.0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其Na+/K+比与体液中 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 27.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 由图1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为 nM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 (2)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2. 图2表明BL可以 (促进/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28.为探究培养液中醉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 ,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 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 (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 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 的活动能力,而且身边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是 ; 二是 . 29.如图1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该草原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 .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填生理过程).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 法. (2)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3所示,鼠种群数量将会出现变动,该变动将直接导致 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 . (4)能量流动具有 特点;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 (5)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图4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据图4回答: (6)已知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7)已知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的能量在传递给两种或两种以上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时,各生物获得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本题所有计算数据保留整数). 2016-2017学年湖南省常德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各种成分和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不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糖尿病,D错误. 故选:C. 2.下列物质中,属丁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血浆蛋白 ③葡萄糖 ④尿素 ⑤生长激素 ⑥尿液 ⑦细胞内液 ⑧泪液 ⑨维生素 ⑩氨基转移酶. A.②③④⑤⑨ B.②③④⑤⑩ C.①⑥⑦⑧⑨ D.①③④⑤⑥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凡是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是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人体内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的器官内的液体不是体液,也不是内环境. 【解答】解: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是组成成分,①错误;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的组成成分,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 ③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 ④尿素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④正确; ⑤生长激素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⑤正确; ⑥尿液是由尿道直接排出体外,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⑥错误; ⑦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⑦错误; ⑧泪液由泪腺直接排出体外,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⑧错误; ⑨维生素可以存在内环境中,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⑨正确; ⑩氨基转移酶位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⑩错误. 故选:A. 3.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及温度. 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概念:是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变化过程,包括峰电位和后电位. (2)形成机制:峰电位的上升支是由大量Na+快速内流形成,其峰值接近Na+平衡电位;峰电位的下降支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 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它们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正后电位时还有Na+泵的作用,从膜内泵出3个Na+,从膜外泵入2个K+. 【解答】解: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水从细胞内更多的流向细胞外,A错误; B、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 C、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是组织液中的水过多引起,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反而会导致组织液中的水含量下降,C错误; D、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钾离子外流的量减少,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下降,D错误. 故选:B.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在夹触间隙中移动消耗ATP B.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静息电位状态消耗ATP C.感受器和效应器应该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D.当细跑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感受这种刺激后,在下丘脑产生渴觉,进而调节对水的摄入量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动物细胞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过程一般与ATP水解相偶联,放能过程一般与ATP合成相偶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下丘脑是水盐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 【解答】解:A、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 B、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外流,需要消耗ATP,B正确; C、感受器和效应器大多数不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错误; D、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 故选:B. 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C.激素发挥作用后灭活,需不断产生 D.若靶细胞为肌细胞,则激素刺激可促使糖原分解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据图分析:刺激X为血糖含量降低,通过①→②→胰岛A细胞过程,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素,此过程为非条件反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靶细胞上“受体”的物质基础是糖蛋白. 【解答】解:A、刺激X可能使血糖含量降低,A错误; B、刺激X→①→下丘脑→②→胰岛A细胞是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 C、激素的特点是发挥作用后灭活,需不断产生,C正确; D、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错误. 故选:C. 6.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聚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胰岛素受体可能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D.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 (1)胰岛素的作用:①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②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③促进肝脏、肌肉组织合成糖原;④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⑤抑制肝糖原的分解;⑥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①促进肝糖原分解;②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解答】解: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共同调节血糖平衡,A错误; B、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又有内分泌部,其中的外分泌部分泌水解蛋白质、脂肪和淀粉、核酸等的酶原颗粒,该分泌要通过导管;而内分泌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则无需导管,B错误; C、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必须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胰岛素受体正常,不是患者的自身抗原,C错误; D、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D正确. 故选:C. 7.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缺陷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B.切除胸腺的个体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 C.记忆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所以其产生抗体更快、更多 D.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免疫缺陷病是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 2、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解答】解:A、免疫缺陷病患者失去了特异性免疫,A错误; B、切除胸腺的个体,抑制T细胞的生成,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B正确; C、记忆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C错误; D、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错误. 故选:B. 8.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尿量减少.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②→④和①→③→⑤ D.②→①→④和②→①→③→⑤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答】解: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使摄水量增加,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另一方面传至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使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这样就达到平衡. 故选C. 9.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B.细胞a只能为B细胞,细胞b只能为T细胞 C.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D.细胞c是效应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据图分析:Ⅰ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细胞a是B淋巴细胞,细胞c是浆细胞;Ⅱ是细胞免疫过程,b是T淋巴细胞,d是效应T细胞. 【解答】解:A、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若是二次免疫反应,细胞a和细胞b可以分别为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B错误; C、由题意知,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 D、由题图可知,细胞c是效应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D正确. 故选:B. 10.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②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③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④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⑤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大部分是蛋白类,而性激素是类固醇.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解答】解:①激素起调节作用,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①正确; ②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是由小肠粘膜分泌的,②错误; ③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没被破坏,抗原刺激T细胞大量增殖、分化,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③正确; ④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④正确. ⑤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⑤正确. 故选:C. 11.如图为去掉某棉花植株顶芽前后,其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供芽长度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激素甲为细胞分裂素,激素乙为生长素 C.图示过程说明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 D.两种激素在高浓度时对侧芽的萌动均起促进作用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侧芽部位,甲激素在去掉顶芽后,含量降低,属于生长素,乙激素在去掉顶芽后浓度升高,随着一激素浓度升高,侧芽萌动并以较快速度生长,因此乙是细胞分裂素. 【解答】解:A、由于侧芽在生长素浓度较高时,生长受到抑制,而在生长素浓度较低时萌动,所以图示过程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 B、去掉棉花植株顶芽后,其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应降低,所以激素甲为生长素,激素乙为细胞分裂素,B错误; C、生长素在高浓度时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C错误; D、图示过程说明高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低浓度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A. 12.某课题组研究不同浓度某激素类似物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关于实验中使用的激素类似物的浓度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A.X>Y B.X=Y C.Y>Z D.Y<Z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 【分析】据图分析:该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生根的影响,由题图曲线可知,Z浓度和Y浓度条件下月季生根量大于空白对照组,说明Y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促进作用,X浓度条件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根数量少,说明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该激素作用的两重性. 【解答】解:X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对月季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确定Y和Z的浓度大小,所以三者的关系可能是X>Y>Z或X>Z>Y. 故选:B. 13.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无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处后,浸没在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 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a与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乙图中的B浓度稀释至30%.对半边茎外侧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B.弯曲角度a的大小可能与外、内侧细胞中生长素的浓度有关 C.弯曲角度a的大小可能与外、内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有关 D.选择无叶和无芽的茎段是为了排除它们产生的生长素对该实验的影响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分析题图:甲图表示茎段的半边茎向内侧弯曲生长及形成的弯曲角度,图乙表示茎段的半边茎向内侧弯曲生长的角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生长素浓度在0~13μmol/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茎段半边茎向内侧弯曲角度逐渐增大;生长素浓度超过13μmol/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茎段半边茎向内侧弯曲角度逐渐减小. 【解答】解:A、由图可知,若将乙图中的B浓度稀释至30%,对半边茎外侧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A错误; B、弯曲角度a的大小可能与外、内侧细胞中生长素的浓度有关,B正确; C、弯曲角度a的大小可能与外、内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有关,C正确; D、选择无叶和无芽的茎段是为了排除它们产生的生长素对该实验的影响,D正确. 故选:A. 14.如图是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结果可反映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B.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互助 C.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的增加而增加 D.此图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考点】种间关系. 【分析】据图分析,随着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种内互助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解答】解:A、此结果可反映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即反馈信息和输入的信息起相同作用,使得输入的信息进一步加强,A错误; B、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内关系的种内互助,B错误; C、此图说明鸽的捕食者鹰的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鸽的增加而减少,C错误; D、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两者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D正确. 故选:D. 15.对下列四种曲线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①的纵坐标代表种群的增长率,则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S”型增长 B.若②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 C.若③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则A点对应K值,B点对应 D.曲线④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长速率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增长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增长前的值 增长速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时间 “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是定值,而S型曲线的增长率持续下降; S型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J”型曲线增长速率持续上升 【解答】解:A、若①的纵坐标代表种群的增长率,则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A错误; B、增长速率=(增长后的值﹣增长前的值)÷时间,②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此曲线可对应种群的“J”型增长,B正确; C、若③的纵坐标代表种群增长速率,则为S性曲线的增长速率,则A点对应值,B点对应K值,C错误; D、曲线④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长率,③可表示随时间变化的“S”型增长速率,D错误. 故选:B. 16.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段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都为S型曲线,甲种群t3时达到K值,乙种群t5时达到K值;t1~t2时时间内两种群的种群数量都在增加,所以两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t3~t5 时甲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可能为稳定型,而该时间段内乙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属于增长型. 【解答】解:A、t4时种群增长率最大,防止害虫应选择种群数量最少时,即t1时,A错误; B、t3~t5时间段内,甲种群增长速率等小于,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表现为衰退型,乙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表现为增长型,B正确;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 D、由图得知,甲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乙种群数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甲、乙种群的关系可能为竞争,也可能为寄生,D错误. 故选:B. 17.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受天敌、空间、食物等因素的影响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 【分析】在种群生态学中,最高环境容纳量(简称“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解答】解: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的种群数量,A错误;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只与环境的变化有关,如天敌、空间、食物等因素,B正确;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C错误;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夏季最大,D错误. 故选:B.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 B.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细菌和真菌 D.营寄生生活的生物都是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都是分解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成分 构成 作用(主要生理过程) 营养方式 地位 非生物 成 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光、热、水、土,气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生物成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 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用) 自养型 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 动物、寄生微生物、 根瘤菌 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 异养型 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分解者 腐生微生物、蛔虫 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解答】解:A、菟丝子属于消费者,A错误; B、苍蝇属于分解者,B错误; C、苍蝇属于动物,也是分解者,C错误; D、营寄生生活的细菌、病毒、动物、植物都是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动物都是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19.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图所示,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可能依次是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 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同化能量的 D.改图反映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如果该图所示的是食物网,在食物网中只应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如果该图所示的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的特点是双向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双向循环,带有全球性. 【解答】解:A、如果该图所示的是食物网,①②③如依次是植物、植食性昆虫、青蛙,则说明了青蛙能以植物为食,但青蛙不能以植物为食,A错误; B、如果该图所示的是信息传递,由于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可在①②③之间相互交流,B错误; 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传递效率按20%计算,食物链的长度按最短的考虑,即①→③,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C正确; D、该图可反映能量流动,因为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而不能反映物质循环,因为物质循环是双向的,D错误. 故选:C. 20.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 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解答】解:A、由图可知,A=G+D;B=E+H;C=F+I,A错误; B、狼的粪便中的能量未被吸收,即不属于C中的能量,故兔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B正确; C、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C错误;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D错误. 故选:B. 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B.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的输入: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流入到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中. 2、能量的传递:(1)传递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3、能量的转化: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4、能量的散失: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热能不能重复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解答】解:A、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反复被利用,A错误; B、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流入兔子体内的能量=摄入量﹣粪便量,因此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并没有都流入兔子体内,B错误;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正确; D、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而不是两个个体之间同化量的比值,D错误. 故选:C. 22.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是物理模型 B.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的K值的是N2和P2 C.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 D.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1、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3、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4、据图分析,该模型是用曲线表示构建的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在高时会调节其值降低,在低时会调节升高,反映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捕食者数量在P2处上下波动,猎物数量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猎物K值为N2,捕食者K值为P2. 【解答】解:A、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该图属于数学模型,A错误; B、分析该模型,如果捕食者数量下降到某一阀值以下,猎物数量种数量就上升,而捕食者数量如果增多,猎物种数量就下降,反之,如果猎物数量上升到某一阀值,捕食者数量就增多,而猎物种数量如果很少,捕食者数量就下降.即猎物种群数量超过N2,则引起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种群数量超过P2,则猎物数量即减少,两者相互作用,使猎物和捕食者的数量在N2和P2水平上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 C、图中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在N1~N2段,猎物数量减少时,捕食者的数量也在减少,捕食者的种群数量会随着猎物种群数量的增加而不增加;在N2~N3 段,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当捕食者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猎物又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 D、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D正确. 故选:A. 23.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在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分析题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当鹰迁入并在栖息于林中后,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鹰. 【解答】解:A、鹰的迁入使黄雀的数量减少,这导致蝉的天敌(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不可流向生产者,B错误; C、营养级越多,能量消耗就越多,因此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C正确; D、鹰的迁入不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能量依然按照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D错误. 故选:C. 24.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解答】解: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 D、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正确. 故选:B. 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生物多样性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C.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4、注意事项:(1)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并不意味禁止开发和利用;(3)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 【解答】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利用,A错误; B、生物多样性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体现了其直接价值,B错误; C、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C正确;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26.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含量 NaCl 6.5 KCl 0.14 CaCl2 0.12 NaHCO3 0.2 NaH2PO4 0.01 葡萄糖 2.0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 NaHCO3、NaH2PO4 ,其Na+/K+ 比与体液中 细胞外液(组织液) 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 细胞失水 .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 传出神经、效应器 .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 产生动作电位 、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 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解答】解:(1)分析表格中的成分可知,NaHCO3、NaH2PO4是弱酸强碱盐,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显碱性,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显酸性,进而维持PH的相对平衡;组织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任氏液模拟的是神经细胞生活的组织液,因此Na+/K+比与体液中组织液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浓度如果过高,渗透压升高,神经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神经细胞活力下降,甚至失去活性. (3)由题意知,制取的标本包括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没有神经中枢,没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发挥作用必须经过神经中枢,因此发挥作用的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兴奋,传至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前膜的提出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 (5)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一经发挥作用就会被分解、灭活,如果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则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会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突触前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不能发挥作用,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 故答案为: (1)NaHCO3和NaH2PO4 (细胞外液)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27.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一: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1. 由图1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 ;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为 0﹣10 nM时,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IAA浓度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抑制作用减弱 . (2)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于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2. 图2表明BL可以 促进 (促进/抑制)生长素运输,且对 极性运输(尖端向中部) (运输方向)的作用更显著.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 【解答】解:(1)图中上面那条曲线未加BL,代表IAA 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根据起点和变化趋势,可得出答案“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而下面那条曲线加了BL,每一个IAA 浓度下,根的长度都小于未加BL 的情况,所以BL 一定是抑制了主根的伸长.其中,0﹣10时抑制作用在增强,10﹣100 抑制作用在减弱. (2)从图中看出,两种实验情况下,都检测到了放射性碳标记的IAA,故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双向”.而加了BL 的(阴影)检测到的IAA(放射性)都多于对照组(空白),可以看出BL 促进了生长素的运输.但是右面的情况,阴影高出空白更多,故BL 对尖端到中部的运输过程促进作用更强. 故答案为: (1)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 0﹣10 抑制作用减弱 (2)促进 极性运输(尖端向中部) 28.为探究培养液中醉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 温度、营养物质 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 抽样检测法 ,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 15 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2.88×108 . (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 取样器取样法 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 较强 的活动能力,而且身边 微小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是 记名计算法 ; 二是 目测估计法 . 【考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实验变量有培养液与无菌水、温度有20℃和5℃,所以该实验探究的是营养和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抽样检测法.酵母菌在计数时,计数原则为“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因此计数相邻两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15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18÷25×400×104×100=2.88×108个. (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故答案为: (1)温度、营养物质 抽样检测法 15 2.88×108 (2)取样器取样法 较强 微小 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29.如图1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该草原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光合作用 (填生理过程).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 标志重捕法 法. (2)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3所示,鼠种群数量将会出现变动,该变动将直接导致 牧草 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 负反馈调节 . (4)能量流动具有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特点;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未被利用的能量 . (5)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能力.图4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据图4回答: (6)已知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3250 千克. (7)已知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的能量在传递给两种或两种以上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时,各生物获得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1935 千克(本题所有计算数据保留整数).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 3、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 【解答】解:(1)该草原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主要是光合作用.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如鼠)的种群密度. (2)分析图解可知,图丙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因此该鼠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是增加,该变动将直接导致牧草被大量捕食,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可见狼和兔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4)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特点;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表示用于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未被利用. (5)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6)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通过戊→庚→丁,这条食物链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5×10×10=500;通过戊→甲→丁,这条食物链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 ,通过戊→己→甲→丁,这条食物链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即所以共需生产者的量为:500+250+2500=3250千克. (7)已知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的能量在传递给两种或两种以上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时,各生物获得的生物量相等,假设需要消耗生产者X千克,则,需消耗生产者1935千克. 故答案为: (1)生物群落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光合作用 标志重捕法 (2)牧草 (3)负反馈调节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 (5)自我调节 (6)3250 (7)193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