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半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半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半月考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2018年1月11日 一、单选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 B. 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 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 D. 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2.图A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成分,还包括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甲→丙 C.图B所示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维持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D.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 ‎3.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的pH﹣般都在5.6左右 B.臭氧的增加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C.酸雨会破坏土壤的肥力,使河流、湖泊、水源酸化 D.防治酸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SO2和NO的排放量 ‎4.建设生态茶园的关键是调控茶园群落,降低病虫危害.下表中的措施与原理不匹配的是 选项 措施 原理 A 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以便适时防治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B 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 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 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 阻止害虫进入茶园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 能量的逐级递减 A.A B.B C.C D.D ‎5.下列哪些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①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  ②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 ‎③鸟类的栖息地  ④工业用水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在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栖息地受到严重破坏后,对大熊猫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B.用信息素、黑光灯诱捕农作物害虫,提倡生物防治 C.为明党参建立种子库,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规律恢复 ‎7.下列关于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对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好方法 ‎8.“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 ‎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 ‎①过程的依赖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生态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 D.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信息传递双向进行 ‎10.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根据右图所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增加自养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11.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鳌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1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必要加以控制 B.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人口数量不宜过多 C. 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有限,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D. 生物圈可以承载80亿人,目前没有必要控制人口 ‎13.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是能量循环流动的载体 B.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C.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能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D.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4.某生物小组考察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部分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具有的能量最多 ‎ B.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 D.农民拔草、治虫的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15.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16.下列关于泡菜和亚硝酸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橘黄色染料 B.绿色食品中不会含有亚硝酸盐 C.盐水倒入泡菜坛前要煮沸冷却,防止微生物污染 D.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17.苹果醋的制作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时间不会对发酵产物产生明显的影响 B.过程①和过程②常用的微生物相同 C.过程①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过程②‎ D.整个制作过程需在无菌、无氧的环境中进行 ‎1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具有细胞结构 B.ATP的合成通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ATP的水解通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C.在同一细胞内不可能出现淀粉→葡萄糖→糖原的变化 ‎ D.制作果酒、果醋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都在细胞质基质 ‎19.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 )‎ A.酒精发酵前榨汁时榨出的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 B.是红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色素 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D.随着酒精度数的升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20.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 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 ‎21.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22.关于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动作要迅速小心 B.加入腐乳浸液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C.因为其内有盐,一定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 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23.关于腐乳、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C.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酵母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果酒发酵装置的排气口通过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这不能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24.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要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B.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和氯化钡 ‎25.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的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的乳酸菌数目逐渐增多,杂菌数目减少,以下相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乳酸菌发酵的初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 B.杂菌数目的减少使乳酸菌和其他菌的种间斗争减弱,因此乳酸菌可以一直增长下去 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D.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6.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A.乳酸菌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 B.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变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C.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27.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D.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 ‎28.关于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类似于植物的垂直结构 B.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内部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C.种群的各特征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 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地得到来自于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29.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是以鸭子捕食害虫代替农药,以鸭子采食杂革代替除草剂,以鸭子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代替化肥,以鸭子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混水效果来刺激水稻生长的稻田种养生态系统。在管理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之处:如在鸭子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定期召唤回橱以便坊雨、防高温等的管理。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适当放鸭增加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并延长了相关食物链,但没有增加新的食物链 B.稻鸭共作改变了稻田群落的垂直结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实现了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C.利用鸭子捕虫除草可对害虫及杂草种群进行持续控制,控虫除草效果比使用农药更为显著 D.叫声换回鸭群,与物理信息传递有关,体现了该生态系统中人的因素仍起主导作用 ‎30.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C.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31.某区域植被茂密并栖息着大量的棕头鸥。为打造棕头鸥旅游品牌,计划在岛上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改种棕头鸥喜居的树种,并增设大量人工设施,改善该区域的居住环境。若此计划得以实施,将使该区域 A.物种丰富度增加,棕头鸥种内斗争加剧 ‎ B.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物质循环加快,实现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 D.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32.关于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细菌适宜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生长,取样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铲去3-8cm表层土 B.取土样的小铁铲、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采取干热灭菌措施 C.称取土样时不能再酒精灯火焰旁,因为会使分解尿素的细菌死亡 D.某些细菌将尿素分解后产生氮气和二氧化碳 ‎33.下图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物质更新 ‎34.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该“生态农业”涉及的原理有物质循环再 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等 B.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为获得最大经济 效益,鱼的放养量最好控制在左右 C.施用河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也 能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利于农作物增产 D.沼气池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35.人工鱼塘里的某种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鱼在捕食浮游动物的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B.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C.成鱼和幼鱼食性与生活空间的分化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藻类等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6.研究发现,浮萍不但能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净化水质,还能分泌有关物质促进水中藻类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表面,使藻类处于被遮光状态,从而减少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不正确的是 A.浮萍能分解有机污染,所以浮萍既是分解者又是生产者 B.浮萍可以通过影响藻类的生理功能来抑制其生长 C.浮萍与藻类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非互利共生关系 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37.下列有关“不一定”和“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转录不一定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一定在细胞质中进行 B.细胞膜上的受体不﹣定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需要信息分子 C.叶肉细胞中O2的产生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H]的消耗不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 D.变形虫、蚯蚓、蛔虫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它们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均为有氧呼吸 ‎3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物质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黄花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100﹣200厘米.关于黄花蒿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黄花蒿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 B.调查某大面积草地上黄花蒿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C.人为大量砍伐黄花蒿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黄花蒿固定的太阳能除自身呼吸外,剩余部分约10%~20%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39.槲寄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它的根特化,导管直接与其他植物如榆、杨的导管相连,从榆、杨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它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榆、杨顶枝枯死,叶片早落,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充足阳光。棕头鸦雀以槲寄生果实为食,同时为槲寄生传播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榆树(杨树)槲寄生棕头鸦雀是一条食物链 B.槲寄生和榆、杨也存在竞争关系 C.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是消费者 D.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植物激素 ‎40.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甲               乙 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C.若甲和乙中玉米的数量相同,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甲能养活10000人,则乙能养活500人 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DDT,则甲中的人比乙中的人体内DDT低 二、简答题(50分)‎ ‎41.(8分)下面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城市生活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为了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态,还要引进 以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 ‎(2)敞开式的污水处理塘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净化污水,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的途径有 、 和化学分解。处理后的出水和流入污水相比,明显减少的元素是 。氧化塘每天处理污水的量是一定的,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3)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 ,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 (成分)。‎ ‎42.(14分)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2分)。‎ ‎(2)氮元素以N2、NO3-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 。‎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2分)。‎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2分) 。‎ ‎43.(12分)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泡菜的制作主要与乳酸菌有关,该菌进行 呼吸将葡萄糖分解生成 。‎ ‎(2)制备泡菜的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需冷却的原因是 。(1分)‎ ‎(3)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胺,该物质属于 致癌因子。(1分)‎ ‎(4)下图是某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图。‎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与 、 有关。‎ ‎②比较三条曲线,从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和口味综合分析,用 浓度的食盐溶液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在发酵时间达 天以后比较适宜。‎ ‎44.(16分)某研究小组利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和果醋.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从成品果酒中分离的普通酵母菌进行了品种改良,得到一株“优选”酵母菌.探究与普通酵母菌相比,用“优秀”酵母菌在果酒制作过程中酒精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合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表.‎ 酒精菌种 及温度 含量 发酵 时间/天 普通酵母菌 ‎“优选”酵母菌 ‎1℃ ‎ ‎2℃ ‎ ‎3℃ ‎ ‎…‎ ‎15℃‎ ‎1℃ ‎ ‎2℃ ‎ ‎3℃ ‎ ‎…‎ ‎15℃‎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酵母菌应使用  培养基.果汁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 ‎(2)该实验的自变量除酵母菌类型外还有 .在酸性条件下 可用来检测发酵产物酒精.‎ ‎(3)苹果汁装入发酵瓶制作果酒时,要留约  的空间,目的是  .‎ ‎(4)研究发现“优选”酵母菌制作的果酒品质非常好.为了方便后续年级使用可用甘油管藏法保存菌种,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菌种转移到甘油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  (填温度)的冷冻箱中保存.‎ ‎(5)若进一步制作苹果醋,需适时通入  .当缺少糖原时,醋酸菌生产苹果醋的反应式为  .‎ 生物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C A A D B B B C C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D D C B C B C B C D C A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B D B D D D B D ‎41.(8分,每空1分)‎ ‎(1)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有的能量,藻类固定的太阳能(答不全不得分) 以藻类为食的动物。‎ ‎(2)物理沉降 微生物分解(或藻类吸收) N、P 自我调节能力 ‎(3)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分解者 ‎ ‎42.(14分)‎ ‎(1)生物固氮,闪电固氮 植物和微生物 ‎(2)NH4+ 蛋白质 核酸 ‎(3)对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 ‎(4)①丧失了植被对硝酸盐的吸收 ‎②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硝酸盐进入小溪 ‎(5)T—A U—A ‎(6)通过细胞的作用将硝酸盐最终变成N2反回大气 ‎(7)涵养水源,同化无机环境中的N ‎4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无氧(1分) 乳酸(1分)‎ ‎(2)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1分)‎ ‎(3)化学(1分)‎ ‎(4)①盐的浓度 腌制时间 ②5% 11‎ ‎44.(1)选择(或固体)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特殊营养物质 ‎(2)发酵温度和时间 重铬酸钾 ‎(3) 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O2后再进行无氧呼吸(成留空间避免发酵液溢出)‎ ‎(4)﹣‎‎20℃‎ ‎(5)无菌空气 C2H5OH+O2→CH3COOH+H2O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