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人教版免疫调节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人教版免疫调节作业

‎2020届 一轮复 人教版 免疫调节 作业 ‎1.(2018盐城市三模)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 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 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C 解析:B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为骨髓,则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A正确。成熟的B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则其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B正确。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B细胞,无需抗原的刺激,C错误。丙(浆细胞)只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D正确。‎ ‎2.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中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 D.用类固醇使病人T细胞增殖分化受阻,器官移植成功率会明显提高 C 解析:B细胞增殖、分化需要抗原刺激,也需要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协助,因此大多数B细胞必须依靠某种T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 ‎3.(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C.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D.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B 解析:A错: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是T细胞,而不是效应T细胞。B对:受到抗原的再次刺激后,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效应细胞,从而完成二次免疫应答。C错:效应T细胞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可移植给肿瘤患者,以提高患者免疫力,T细胞不具有此功能。D错: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经免疫的单一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4.(2017全国Ⅰ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C 解析: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而后再注射少量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症状,说明是过敏反应,而不是胰岛素作用的结果,A错误;若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加强而不是减弱,B错误;发生过敏反应,说明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C正确;呼吸抑制剂是作用于细胞呼吸,而不是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D错误。‎ ‎5.(2018浙江卷)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消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B 解析: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的“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说明对该皮肤片发生排斥反应的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B正确,A、C、D均错误。‎ ‎6.(2019长春模拟)下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细胞的代谢,但是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缓解。‎ ‎7.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蛇毒素是淋巴因子,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 ‎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B 解析:蛇毒素属于抗原,促进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蛇毒素,A项错误;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马的体内,使马的体内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和抗蛇毒素,B项正确;抗蛇毒素属于抗体,其作用是和蛇毒素结合,使其失去毒性,C项错误;蛇毒素不会侵染细胞,不会使马产生细胞免疫,D项错误。‎ ‎8.‎ 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的,病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图示中浆细胞一定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C.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中,胰岛B细胞属于效应器 D.Y1、Y2、Y3导致的糖尿病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 B 解析:自身产生抗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中,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正确;Y1、Y2、Y3分别破坏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胰岛B细胞、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其中①②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D正确。 ‎ ‎9.(2019泰安市期末)下列关于大气污染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粘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B.污染物中的病原体吸入人体后,可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 C.污染物中病原体一旦侵人人体细胞内,依靠细胞免疫才能将其清除 D.污染物中含有的病原体可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D 解析:人体呼吸道黏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一道防线,大气污染损害人体呼吸道粘膜,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A正确。污染物中的病原体吸入人体后,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可摄取和处理病原体,暴露其抗原,B正确。细胞免疫作用的对象是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C正确。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因此病原体不能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10.(2019宁德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表示吞噬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c与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 A 解析:a是吞噬细胞,d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浆细胞,e是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的加工,因此浆细胞比B细胞内质网更丰富。‎ ‎11.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细胞是浆细胞,a细胞及分泌的抗体均具有识别功能 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 C.b细胞是效应T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 D.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 B 解析:a细胞是分泌抗体的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正确;b细胞是吞噬细胞,C错误;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不同,D错误。‎ ‎12.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a、b、c等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__。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参与其合成分泌的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__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解析:(1)造血干细胞转变为其他类型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出现差别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由图可知a是T细胞,c是B细胞,X是抗原,e是记忆细胞,d是浆细胞,Y是抗体,在抗原和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淋巴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这属于体液免疫。④过程是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等,较③过程此过程的应答特点是反应更快、更强。(3)Y是抗体,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在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全程需要线粒体供能,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所以参与抗体合成分泌的有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禽流感病毒入侵到细胞内,需要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掉,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场所,最终与抗体结合。HIV病毒攻击的是人的T细胞,即图中的a,因为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所以艾滋病患者几乎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功能。‎ 答案:‎ ‎(1)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体液免疫 反应更快、更强 (3)蛋白质(球蛋白)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靶细胞(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 a ‎13.(2019黑龙江大庆质检)乙酰胆碱是一种可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乙酰胆碱受体。当人体被银环蛇咬了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在图甲中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发生在____________中。‎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细胞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细胞,③是B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⑤是浆细胞;物质A是淋巴因子,物质B是抗体;B细胞通过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2)浆细胞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物质B抗体与抗原α银环蛇毒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属于神经调节,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属于体液调节,所以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突触小体时,Na+内流,其膜内的电位是正电位。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答案:(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或分裂、分化)‎ ‎(2)⑤ 内环境 ‎(3)神经—体液调节 (4)正电位 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 ‎14.下图表示某种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据图回答:‎ 图1‎ ‎(1)该种APC能表达TLR蛋白,进而激活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如果使TLR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功能,小鼠就不能探测到细菌的存在。据此推测________(多选)。‎ A.TLR蛋白在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 B.TLR蛋白位于细胞膜上 C.TLR蛋白的合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细菌细胞也有TLR基因 ‎(2)受病原体刺激后,APC会启动核内相关基因,合成某种免疫活性物质,以_______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直接杀死入侵的多种病原体,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上述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填“抗体”“淋巴因子”或“溶菌酶”)。APC还能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可见APC又是________免疫的启动者。‎ ‎(3)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数万种病原体,任意一种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浆细胞均能产生特定的抗体以对付不同的病原体,可能的机制为________。‎ A.浆细胞中具有数万种抗体基因 B.不同的浆细胞在合成抗体时,对mRNA进行了不同的剪切和加工 ‎ C.B细胞在不同抗原刺激下发生了相应的基因突变,产生了不同的浆细胞 ‎(4)实验室用LCM病毒感染小鼠,几天后分离该小鼠的淋巴细胞进行如下所示的实验:‎ ‎ ‎ 图2‎ 离心测定实验组上清液中51Cr释放量,上清液中放射性高于对照组(提供淋巴细胞的小鼠未接受LCM病毒刺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去除提供淋巴细胞小鼠的APC细胞,推测上清液51Cr释放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可知,TLR存在能激活小鼠的免疫反应,若TLR不存在,小鼠就不能探测到细菌的存在,所以TLR在免疫中具有识别作用,A正确;具有识别作用的蛋白质属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B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是分泌蛋白,但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然后再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正确;据题意APC能表达TLR蛋白,说明TLR基因位于抗原递呈细胞(APC)内,细菌细胞无TLR蛋白,也无TLR基因,D错误。故选:ABC。‎ ‎(2)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这些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直接杀死入侵的多种病原体。该过程能对所有的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一般情况下,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活性物质只有溶菌酶,因此上述免疫活性物质最可能是溶菌酶。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才会对病原体进行摄取、加工病原体蛋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因此APC又是特异性免疫的启动者。‎ ‎(3)人体的不同的浆细胞的基因都是相同的,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人体内不同的浆细胞产生不同的抗体,即不同的浆细胞在合成抗体时,对mRNA进行了不同的 剪切和加工,由于mRNA的不同,导致合成的抗体也不同。故选:B。‎ ‎(4)离心测定实验组上清液中51Cr释放量,上清液中放射性高于对照组,说明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细胞凋亡,最终使细胞中带有51Cr的物质暴露在细胞外。若去除小鼠的APC细胞,靶细胞将无法裂解,51Cr不会释放到细胞外,推测上清液51Cr释放量将下降。‎ 答案:(1)ABC (2)胞吐/外排 非特异性 溶菌酶 特异性 (3)B (4)实验组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诱导靶细胞凋亡,最终使病毒暴露在细胞外(对照组中没有针对LCM病毒的效应T细胞) 下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