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20 届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1.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能量驱动,不同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噬菌体从宿主获取原料,依靠自身结构完成呼吸作用 B. 大肠杆菌没有线粒体结构,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C. 植物在叶绿体合成葡萄糖,并直接运输到线粒体中氧化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供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合成 ATP。在有氧呼 吸的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无 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它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细胞供氧不足时, 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可将糖类氧化为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从宿主细胞中获取原料和能量,A 错误; B、大肠杆菌无线粒体,但细胞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B 错误; C、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被线粒体利 用,C 错误;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等细胞器,依靠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正确。 故选 D。 2.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 框号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 - A 核酸 DNA RNA 转运 RNA 核糖体 RNA 信使 RNA B 减数分裂 减Ⅰ 减Ⅱ 同源染色 体分开 非同源染色 体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 体交叉互换 C 生命活动调节 植物的激 素调节 动物生命 活动调节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D 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 量 生物群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 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 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 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 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详解】A、核酸包括 DNA 和 RNA 两种,RNA 又分为 mRNA(信使 RNA)、rRNA(核糖体 RNA)、 tRNA(转运 RNA)三种,A 正确 B、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Ⅰ和减Ⅱ,减Ⅰ前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 3 - 减Ⅰ后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Ⅱ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B 错误; C、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和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主要 是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 错误; D、生态系统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 物可构成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 错误。 故选 B。 3.某兴趣小组探究土壤湿度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对照组正常浇水,实验组不浇水,结 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B. 2—4 天,实验组净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C. 2—8 天,实验组的植株叶片中有机物的含量仍然在增加 D. 综合分析,土壤湿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没有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 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光反应的场所位于类囊体膜,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反应的发生需要叶绿体类囊体 膜上的色素、酶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两大重要的代谢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作用。 【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湿度,因变量是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A 错误; - 4 - B、从图乙可知,2—4 天,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并未下降,不是引起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 B 错误; C、2—8 天,实验组的植株净光合速率大于 0,叶片中有机物的含量仍然在增加,C 正确; D、综合分析,2—4 天,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并未下降,但净光合速率下降,土壤湿度对植物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有影响,D 错误。 故选 C。 4.如图为哺乳动物下丘脑与垂体调节活动的示意图,①、②、③均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元,A、 B、C 均为血管。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①与②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 B. 图中“某内分泌腺”和②分泌的激素都可能调节垂体的生命活动 C. ③分泌的激素在垂体释放进入血管,定向运输至肾脏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D. 机体失水过多,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将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很多类型的体液调节,是通过神经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行调节的方式,也 被称为神经-体液调节。如寒冷刺激导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传 至腺垂体,导致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再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至甲状腺,导致甲状腺释放甲 - 5 - 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促进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多。 【详解】A、兴奋在两个神经元①与②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A 正确; B、图中“某内分泌腺”和②分泌的激素都可能调节垂体的生命活动,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 激素对下丘脑起调节作用,B 正确; C、③分泌的激素在垂体释放进入血管,不能定向运输至肾脏,C 错误; D、机体失水过多,机体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将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 渴觉,D 正确。 故选 C。 5.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 残翅(aabb)果蝇杂交,杂交后代作为第 0 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 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 7 代,检测每一代 a、b 的基因频率, 结果如图所示。已知 A、a 与 B、b 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 2 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 9∶3∶3∶1 B. 种群数量越大,a 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 C. a、b 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 基因频率为 0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表信息可知,直毛基因为 A,分叉毛基因为 a,长翅基因为 B,残翅基因为 b,直毛长 - 6 - 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翅(aabb)果蝇杂交,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AaBb,将其作为 0 代放 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 所以自由交配的后代中残翅个体的生存率会降低,b 基因的频率会降低。 【详解】A、已知 A、a 和 B、b 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那么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亲本杂交的第一代表现型均为直毛长翅,第二代性状分离比 为 9∶3∶3∶1。题中说杂交后代作为第 0 代,那么应是第 1 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且 残翅个体会被淘汰,所占残翅比例会下降,第二代也不满足 9∶3∶3∶1 的性状分离比,A 错 误; B、由题意可知,只会将残翅个体淘汰,对 A、a 基因无影响,该等位基因比例始终为 1∶1, 种群数量越大,得到的结果与理论比例越接近,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越小,B 正确; C、a 基因不受所创设的外界环境干扰,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基因受人为 干扰,残翅个体被选择性淘汰而无法与长翅个体进行交配,所以其基因频率的变化不是自然 选择的结果,C 错误; 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仍有可能存在基因型为 Bb 的个体,b 基因频率不为 0,D 错误。 故选 B。 6.丹顶鹤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科学家研究了江苏北部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 布动态变化,获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2015 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 B. 2000 年后,栖息地数量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 D. 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 【答案】D - 7 - 【解析】 【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 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受食物和空间资源以及天敌的限制,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为 S 型,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 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 K 值,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在 K/2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A、据图分析,2015 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半,A 正确; B、2000 年后,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小或增加,导致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随之发生变化,B 正确; C、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 正确; 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分析曲线图,理解 种群数量变化的一般规律。 7.西瓜在栽培中常受到弱光逆境胁迫,研究发现,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暗适应的西瓜 叶片后,弱光逆境下的西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有所提高。 (1)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___具有吸收、传递、转换光能的作用,转换后的光能可储存到 ________和[H]中,前者为暗反应中___________提供能量。 (2)光能被吸收后有三个去路: ①储存于光反应的产物中 ②以热的形式散失 ③以更长波长的叶绿素荧光散失 实验研究中常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描述光合作用生理状况。其中 F0 是在只引发荧光不引起光反 应的很弱的光照下测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0 的大小可以反映叶绿素含量的多少,Fm 是在关闭 光反应时的叶绿素的最大荧光参数;(Fm-F0)/ Fm 表示光反应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经检测, ALA 处理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数值如下表,遮荫显著影响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_______(F0 值 或 Fm 值),说明遮荫条件下_________含量增加,但 ALA 处理对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___________ (“显著提高”或“显著降低”或“无显著影响”)。 处理 F0 Fm (Fm-F0)/ Fm 未遮荫 0.3126 1.6187 0.8068 - 8 - 遮荫 0.3689 1.7271 0.7859 ALA 处理+遮荫 0.3634 1.6789 0.7831 (3)用 ALA 处理西瓜,测定其净光合作用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说明,AL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以上研究分析遮荫条件下西 瓜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研究 ALA 对盐胁迫下的无土栽培的西瓜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组的处理为______ A. 正常营养液中加入氯化钠,保持其浓度为75mmol/L B. 正常营养液中加入 ALA,保持其浓度为 50mg/L C. 正常营养液中加入氯化钠(浓度保持在 75mmol/L)和 ALA(浓度保持在 50mg/L) D. 正常营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 (5)研究发现 ALA 是叶绿素合成的前体,请结合以上研究判断 ALA _____(“是”或“不是”) 植物激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色素分子 (2). ATP (3). 糖类的合成 (4). F0 (5). 叶绿素 (6). 无显著影响 (7). ALA 可以减弱遮阴对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的影响 (8). 遮阴条件下西瓜叶片的气孔开度不受影响,但遮阴条件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 应酶的活性,导致碳同化减弱,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9). ABC (10). 不是 (11). 因为 ALA 在植物细胞内参与了叶绿素的合成反应,不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解析】 - 9 - 【分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 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 ATP 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 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 C3 的还 原。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子具有吸收、传递、转换光能的作用,光能被转换后变成活 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 中,用于暗反应中 C3 的还原。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遮荫条件与未遮荫相比,F0 增大的更明显,由于 F0 的大小可以反映 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故可说明遮荫条件下叶绿素的含量增加,ALA 处理+遮荫组与遮荫组相比, 各组数值变化均不大,说明 ALA 处理对西瓜叶片叶绿素荧光无显著影响。 (3)分析 ALA 对西瓜净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柱形图,由遮荫处理与 ALA 处理+遮荫对照可知, ALA 可以减弱遮阴对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影响;分析 ALA 对胞间 CO2 浓度影响的柱形图,由 遮荫处理与 ALA 处理+遮荫对照可知,ALA 可以减弱遮阴对胞间 CO2 浓度升高的影响。遮阴条件 下西瓜叶片的气孔开度不受影响,但遮阴条件影响了光合作用暗反应酶的活性,可导致碳同 化减弱,胞间 CO2 浓度升高。 (4)若要研究 ALA 对盐胁迫下的无土栽培的西瓜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组应分为三组进 行相互对照,即正常营养液中加入氯化钠,保持其浓度为 75mmol/L,A 正确;正常营养液中 加入 ALA,保持其浓度为 50mg/L,B 正确;正常营养液中加入氯化钠(浓度保持在 75mmol/L) 和 ALA(浓度保持在 50mg/L),C 正确,故选 ABC。 (5)ALA 在植物细胞内参与了叶绿素的合成反应,不是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不符合植物激素的概念,故不是植物激素。 【点睛】本题通过 ALA 对西瓜光合作用和盐胁迫下的影响,考查对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理解 和运用能力,以及对实验设计、结果的处理能力。 8.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某些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近年来医学研究表明, 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下降相关。下图表示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局部 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0 - (1)①表示_________,细胞 X 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_________。 (2)蛋白 M 是 Y 细胞膜上的一种_________,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与蛋白 M 结合,会导致细胞 Y 兴奋,比较结合前后细胞 Y 的膜内 Na+浓度变化和电位的变化:_________。 (3)单胺氧化酶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 抗抑郁药。据图分析,该药物能改善抑郁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 (4)根据上述资料及突触的相关知识,下列药物开发思路中,也能改善抑郁症状的有 _________。 A.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B.阻止神经递质与蛋白 M 结合 C.促进兴奋传导到脊髓产生愉悦感 D.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 【答案】 (1). 突触前膜 (2). 胞吐 (3). 受体 (4). 膜内 Na+浓度由低变高, 膜内电位由负变正 (5). MAOID 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 提高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起抗抑郁作用 (6). AD 【解析】 【分析】 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 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或抑制。 【详解】(1)①能将突触小泡中的物质释放出来,①表示突触前膜。细胞 X 释放神经递质的 方式是胞吐。 - 11 - (2)蛋白 M 可以和神经递质结合,是 Y 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若图中的神经递质与蛋白 M 结 合,会导致细胞 Y 兴奋,膜外 Na+内流,细胞 Y 的膜内 Na+浓度增大,原来膜外为正电位膜内 为负电位,兴奋后细胞 Y 的电位变为膜外为负膜内为正,因此膜内的电位的变化由负变正。 (3)据图分析,MAOID 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提高了突触 后神经元的兴奋性,起抗抑郁作用,该药物能改善抑郁症状。 (4)根据上述资料及突触的相关知识,患者某些脑神经元兴奋性下降,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 经递质、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绝对值的药物都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阻止 神经递质与蛋白 M 结合不利于提高兴奋性,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下列药物开发思路中, 也能改善抑郁症状的有 AD。 【点睛】本题以图形及文字信息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了解,考查学生对神经 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9.生态工程控害技术是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耕作习惯来提高生物防控或对害虫的直接控制,包 括改变大面积单一耕作模式、减少害虫的迁入量和种群发生数量,以及提高天敌的自然控害 作用。 (1)稻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自我调节能力_____,原因是______。 (2)构成水稻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___________,水稻害虫与水稻的关系是 ______。 (3)为解决病虫害问题,有人建议在稻田中投放一定量的水生昆虫。常见本地水生昆虫的食 性如下: 类别 豆娘 螳水蝇 摇蚊 蕈蚊 食性 肉食性 食腐或食肉 水底有机物 或植食性 植食性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稻田里蕈蚊属于_________。你认为可以投放的昆虫类别是 _______________。 (4)水生昆虫种类非常多,对环境水质和底质污染物敏感性高,是水生生态系统中良好的指 示生物,常被用作监测水生生态系统变化。下图是生态工程技术防控区与农民自防区稻田中 豆娘在水稻不同发育阶段的数量变化情况: - 12 - 据图分析,生态工程技术防控区豆娘数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而农民自防区豆娘数量都 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弱 (2). 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3). 水、矿质元素、阳光 (4). 捕食(寄生) (5). 第二营养级 (6). 豆娘、螳水蝇 (7). 2009、2010 年与农民自 防区没有显著变化,2011 年孕穗期豆娘数量明显增多 (8). 农民自防区稻田中使用了农药 和化肥等 【解析】 【分析】 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是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 来维持生活,从而对寄主造成危害。寄生生物在寄主那里吸取的营养物质一般是寄主体内的 汁液、血液或寄主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如果一种生物吃掉另一种生物或其某一部 分,是捕食关系。 【详解】(1)稻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物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 弱。 (2)构成水稻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包括水、矿质元素、CO2、O2 等,能量有阳光。有些水 稻害虫以水稻为食,与水稻的种间关系为捕食;有些水稻害虫吸食水稻的汁液,与水稻的种 间关系为寄生。 (3)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看,稻田里蕈蚊以植物(第一营养级)为食,属于第二营养级。 为解决病虫害问题,可以投放以害虫为食的肉食性昆虫豆娘、螳水蝇。 (4)由生态防控区和农民自防区图示对比可知,2009、2010 年生态防控区与农民自防区豆娘 - 13 - 数量没有显著变化,2011 年孕穗期豆娘数量明显增多。农民自防区稻田中使用了农药和化肥 等,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水质和底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故豆娘的数量低。 【点睛】本题通过稻田生态工程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结构、种间关系等相关 知识,意在考查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图表的分析能力。 10.鸭喙具有黑、黄、花三种颜色,为探索鸭喙颜色表型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利用两个家系 (甲和乙)中的黑喙鸭与某纯种黄喙鸭(无色素)为材料设计不同的杂交组合,为鸭的育种 提供理论依据。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第一 组 家系甲(黑喙)x 纯种黄喙鸭 F1 中多数为黑喙鸭、少数为黄喙鸭 第二 组 家系乙(黑喙)x 纯种黄喙鸭 F1 中多数为黑喙鸭、少数为花喙鸭 第三 组 第一组 F1 中黑喙鸭 x F1 中黑喙鸭 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 =9:3:4 第四 组 第一组 F1 中黑喙鸭 x F1 中黄喙鸭 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 = 3:1:4 (1)已知鸭喙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上述四组实验中的第_________组可以判断鸭喙色由两 对基因控制,符合__________规律。 (2)若控制鸭喙色性状的两对基因中 A 基因控制黑色素的生成,B 基因可以使黑色素在整个 喙部沉积,则第四组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推测花喙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信息可知,第一、二组杂交结果的出现可能与家系甲、乙种混有不同基因型的 个体有关。据此分析一、二组结果出现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组亲本中黄 喙鸭与第二组 F1 中花喙鸭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三和四 (2). 基因的自由组合 (3). AaBb 和 aaBb (4). 花喙鸭 具有 A 基因,能够生成黑色素;但不具有 B 基因,因此无法使黑色素沉积在整个喙部,造成 喙部黑黄相间,表现为花喙 (5). 家系甲与家系乙中的鸭大部分为基因型为 AABB 的纯种 - 14 - 黑喙鸭;此外家系甲中还混有少量基因型为 AaBB 的黑喙鸭,家系乙中还混有少量基因型为 AABb 的黑喙鸭 (6). 黑喙鸭:花喙鸭:黄喙鸭 = 1:1:2 【解析】 【分析】 若鸭的喙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 F1 中不同喙色个体进行杂交,F2 最多有两种表现型,与 表中杂交组合三、四呈现的信息不符,说明鸭的喙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再依据杂交组合 三的 F2 的性状分离比为黑:花:黄=9:3:4 和杂交组合四的 F2 的性状分离比为黑:花:黄=3: 1:4 可进一步推知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且黑喙鸭为 A_B_。 【详解】(1)已知鸭喙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上述四组实验中第三组实验 F2 的性状分离比为 黑:花:黄=9:3:4(为 9:3:3:1 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此外,第四组的 F2 有三种表现型的个体,也能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 (2)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黑喙鸭为 A_B_,黄喙鸭 aabb 或 aaB_,后代黑喙鸭:花喙鸭: 黄喙鸭 = 3:1:4,则亲代黄喙鸭 aaBb。故 B 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 基因影响黑色素在 喙部的沉积,由此推测花喙(aaB_)形成的原因:能合成黑色素,但色素未能沉积在整个喙部, 造成喙部黑黄相间。 (3)已知本实验亲代黄喙鸭的基因型为 aabb。分析图示:aabb 与品系甲或乙中的黑喙鸭杂 交,F1 中有极少数的黄喙鸭,其余均为黑喙鸭,说明品系甲的黑喙鸭中有少量杂合子,其基因 型为 AABB 和 AABb。第四组亲本中黄喙鸭 aaBb 与第二组 F1 中花喙鸭 Aabb 杂交,后代基因型及 其比例为 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喙鸭:花喙鸭:黄 喙鸭 = 1:1:2。 【点睛】表中杂交组合呈现的“F1 喙色的表现型、F2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切入点,明辨相关基 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再依据题意明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围绕基因的自由组 合定律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 l] 1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 l]酵母菌是酿酒和食品生产等多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微生 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反应式),该过程中,影 响酵母菌酒精发酵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 Ⅱ.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_________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 - 15 - 鲜的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胡萝卜因含多种营养成分备受人们青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胡萝卜组织培养的 MS 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前者一般还含有植物激素。 (2)为了更容易榨取胡萝卜汁,提高澄清度,需要加入___________酶。从该酶的高产微生 物的发酵液提取此酶时,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 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下图所示,常用_____________法将它们进行分离,其中移动速度 最慢的分子是_______。 【答案】 (1). C6H12O6 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2). 氧气、温度、pH 等 (3). 橘子皮 (4). 芳香油含量高 (5). 前者含大量无机营养成分,后者以有机营养成分为 主 (6). 果胶 (7). 凝胶色谱 (8). 甲 【解析】 【详解】Ⅰ.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的原理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其反应式为 C6H12O6 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在该过程中,影响酵母菌发酵的主要因素是 氧气浓度、温度、pH 等。 Ⅱ.橘子果实含有的芳香油主要贮藏在橘皮部分,因此通常可用橘子皮作为材料提取芳香油。 新鲜的橘子皮中芳香油含量高,所以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 Ⅲ.(1)胡萝卜组织培养的 MS 培养基与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含大量无机营养成 分,后者以有机营养成分为主;前者一般还含有植物激素。 (2)果胶酶能分解果胶,提高果汁的澄清度和出汁率,所以为了更容易榨取胡萝卜汁,提高 澄清度,需要加入果胶酶。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常用凝胶色谱法。用凝胶色谱柱 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时,相对分子量小的蛋白质移动较慢,图示中甲的分子量最 小,所以甲移动速度最慢。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的制作、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蛋白质技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 - 16 - 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生物——选修 3] 12.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 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A 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C 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 (4)如果利用 DNA 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 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__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 量比为 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_。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 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___%。 【答案】 (1). 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 (2). 具有标记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复 制并稳定保存 (3). 卡那霉素 (4). 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 (5). 非转基因植株 (6). 3:1 (7). 100 【解析】 【详解】(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首先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然后再 用 DNA 连接酶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质粒连接成重组质粒。 (2)B 过程是培养并选择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其中“选择”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 必须具备具有标记基因;“培养”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 存。 (3)C 过程为诱导选择,既要诱导出愈伤组织还要进行筛选,筛选出被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 17 - 侵染的叶片细胞,淘汰掉普通细胞,则放在含有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 (4)若利用 DNA 杂交技术检测再生植株中是否含有抗虫基因,一般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 分子)标记的抗虫基因作为探针与再生植株 DNA 进行杂交,如果显示出杂交带,则表明目的 基因已经导入受体细胞。 (5)①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1:1.说明此杂交方式为测交,抗 卡那霉素型为显性杂合体(Aa),卡那霉素敏感型为隐性纯合子(aa),杂交后代表现型抗卡 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 1:1。 ②抗卡那霉素型植株是显性杂合体(Aa),该类型植株自交,即 Aa×Aa,后代性状分离比是抗 卡那霉素型:卡那霉素敏感型=3:1。 ③如果培养基不加卡那霉素,那么其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再生植株中有一半是卡那霉素敏感型, 另一半是抗卡那霉素型,所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含有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时, 卡那霉素对再生植株群体起到一个选择作用,将卡那霉素敏感型全部淘汰,只留下抗卡那霉 素型,因此培养基中全部是抗卡那霉素型,占总数的 100%。 【点睛】考查植物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及遗传规律。属于考纲综合运 用层次。 - 1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