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后分层检测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后分层检测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课后分层检测案 13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 152 页 【基础巩固练】 1.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再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 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细胞膜成分是( ) A.蛋白质 B.磷脂分子 C.糖蛋白 D.糖脂 解析:将两种细胞融合时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说明细胞之间能够识别其他细 胞是同种还是异种细胞,而与细胞之间的识别有关的物质是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答案:C 2.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蛋白质分子覆盖、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C.膜物质是固定不动的 D.膜物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解析:在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论点中,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覆盖、 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答案:C 3.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 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蛋白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解析:细胞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密切相关。 答案:B 4.人体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 成依靠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 C.流动性 D.扩散 解析:变形运动是由结构特点决定的,结构特点主要指流动性。 答案:C 5.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 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作实验材料,与此结 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解析:大肠杆菌细胞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磷脂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因 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而人的肝细胞、蛙的红细胞、洋葱 鳞片叶表皮细胞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各种细胞器膜。 答案:D 6.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气味受体有多少,就有多少类型的嗅 觉受体细胞。每一种受体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当气味物质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 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物质分子可以黏附在细胞膜上的特殊气味受体上;人体基 因的 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________分子,C代表________。 (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 ]________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 (3)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 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的完整化学 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细胞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 表示多糖,D表示糖蛋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1)蛋白质 多糖 (2)D 气味受体 (3)磷脂双分子层 【能力提升练】 7.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 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 因为( ) 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解析:磷脂占细胞膜总量的 50%左右,并形成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与 胆固醇、脂肪酸、维生素 D等物质都属于脂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脂质分子容易通过细胞膜。 答案:C 8.如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在细胞膜上大多不是静止的 B.细胞识别与①有关 C.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D.③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所有膜面积的两倍 解析:该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③的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的细胞膜面积的两倍, 但细胞中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 答案:D 9.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 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 得到的结论是( ) A.当温度增加到 15℃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低温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较小,温度适宜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较 高;15℃以上时细胞膜的流动性明显发生变化;从图中无法得出融合比例与时间的具体关系。 答案:D 10.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 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 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 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________。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是( ) (3)由脂质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同时也可推测水分子 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物质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阿格雷 试图从人血红细胞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脂质体形成的原理是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单层脂质分子在水面上搅拌 后就形成了球形脂质体。 答案:(1)稳定性 (2)B (3)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 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素养养成练】 11.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两块马铃薯进行对照实验,所得到 的结果如下: 在 40℃时,随着时间增加,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 外渗造成的。 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实验原理: 随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会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溶液电导度的大小 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 CO2,温度会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与药品:电导仪、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 4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 10 mL蒸馏水,编号为 A、B、C、D; 第二步:取 2块质量为 10 g且形态相同的马铃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用滤纸将水吸 干,再分别放入 A、B两烧杯中,C、D两烧杯作为对照;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1.5 h后取出烧杯中的马铃薯,使烧杯中的溶液保持或恢复至 20℃; 第五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步骤中设计 C、D组作为对照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确定实验目的。证明 40℃时,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内 容物外渗造成的。 (2)明确实验原理。①膜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 ②电导度大小与外部溶液浓度成正相关,外部溶液浓度与膜通透性成正相关。因此电导 度大小可表示膜通透性大小。 (3)结果预测。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与实验目的一致。由于空气中 CO2也会影响电导度大小, 因此实验结果预测时,应排除空气中 CO2的影响。 答案:第三步:A和 C烧杯置于 20℃下;B和 D烧杯置于 50℃的恒温水浴中(只要答案 合理即可) 第五步: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结果 结果预测:B烧杯中溶液电导度减去 D烧杯中溶液电导度的值大于 A烧杯中溶液电导度 减去 C烧杯中溶液电导度的值(只要答案合理并与第三步的答案对应就可) 讨论:排除空气中的 CO2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