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临川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考试 临川二中实验学校 高二年级生物试卷 一 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碳元素是各种生物大分子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 B. 性激素、维生素D、胰岛素分子中都含有肽键 C. 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 D. 水稻细胞中由C、G、T、A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7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蛋白质、脂质、核酸的种类及结构的理解。明确蛋白质、脂质、核酸的种类及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碳元素不一定是生物大分子中质量分数最多的元素,如淀粉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A项错误;性激素、维生素D均属于脂质,分子中不存在个肽键,B项错误;有机分子在不同物种中可能相同,如ATP,C项错误;T仅参与DNA组成,C、G、A可参与DNA和RNA的组成,因此水稻细胞中由C、G、T、A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7种,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对碳元素的重要作用理解不准确。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不是指各种生物大分子中碳的含量最多,而是碳原子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并无限增殖 B.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 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由水、无机盐、核糖体、脂质和多种酶等组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核。‎ ‎【详解】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与无限增殖无关,A错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核糖体合成,B错误;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C正确;细胞质基质不包括细胞器如核糖体,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共同组成细胞质,D错误。故选C。‎ ‎【点睛】易错点: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水解酶合成场所不是溶酶体,而是核糖体。‎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相同 B. 氧气进入线粒体内膜的方式与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相同 C. 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与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相同 D. 酵母菌排出乙醇的方式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时的方式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有被运输的物质浓度差;协助扩散的影响因素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能量。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吐和胞吞。‎ ‎【详解】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都是胞吐,A正确;氧气进入线粒体内膜的方式与性激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正确;神经细胞静息时K+外流的方式与兴奋时Na+内流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C正确;酵母菌排出乙醇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生长素极性运输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4.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呼吸的底物葡萄糖可来自细胞内乳糖的水解 B. 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暗反应阶段消耗 C. 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高 D. 真核细胞中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贮存于细胞核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 ‎【详解】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植物细胞不含有,A错误;叶肉细胞既可以通过细胞呼吸产生[H],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H],光反应产生的[H]在暗反应中消耗,有氧呼吸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消耗,B错误;氧气在线粒体内膜消耗,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产生,氧气进入线粒体和二氧化碳出线粒体均为自由扩散,故人体细胞内,线粒体中O2与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低,C错误;D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库,其储存着细胞的大部分遗传信息,D正确。‎ 故选D。‎ ‎5.科学家通过观察过氧化氢酶(CAT)的抑制剂氨基三唑(ATZ)对酒精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影响,从而判断CAT在酒精性肝损伤中可能具有的作用,将大鼠分成四组进行如下实验。各组实验肝组织CAT活性和H2O2水平检测结果如下图,4号组肝损伤减轻。下列解释不合理 A. CAT可能在酒精性肝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致病作用 B. ATZ可以一定程度减轻酒精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 C. ATZ预处理可显著抑制酒精处理条件下的CAT活性 D. ATZ预处理可以升高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H2O2水平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3号乙醇处理组,与1号空白对照组相比,CAT活性上升,H2O2水平升高。因为乙醇会造成肝损伤,故推测CAT会促进肝损伤。4号乙醇处理前,先用ATZ处理组,CAT活性下降,H2O2水平下降,肝损伤减轻,说明ATZ可以缓解乙醇诱导的肝损伤。‎ ‎【详解】1号和3号对比,3号CAT 活性上升,故推测CAT可能在酒精性肝损伤中发挥了一定的致病作用,A正确;4号ATZ预处理组,肝损伤减轻,故推测ATZ可以一定程度减轻酒精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B正确;由图可知,ATZ预处理可显著抑制酒精处理条件下的CAT活性,减轻肝损伤,C正确;由图可知,3号与4号对比可知,ATZ预处理可以降低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H2O2水平,D错误。故选D。‎ ‎6.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B. 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C.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生命活动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D. 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类型,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进行,使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进一步增大,意义是使细胞选择性的吸收或排放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脊髓是低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指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机体能够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不同的中枢之间分级调节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详解】A. 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因此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A正确;‎ B. 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不会使膜内外的物质浓度趋于一致,B错误;‎ C.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生命活动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的进行,C正确;‎ D. 细胞凋亡又叫做细胞编程性死亡,对于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是有利的,D正确。‎ ‎7.为研究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二氧化硅颗粒大小(目值越大,表示颗粒越细)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 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提取均有益 C. 据表可知,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 D. 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由表格信息可知,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的提取有益,但会使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 ‎【详解】提取光合色素是利用了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加入二氧化硅会使叶绿素b的含量减少,故对叶绿素b的提取无益,B错误;据表可知,用2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53+0.08=0.61,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61+0.09=0.70,用10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48+0.11=0.59,用20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为0.47+0.12=0.59,故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C正确;碳酸钙可保护叶绿素,防止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被分解,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D正确。‎ 故选B。‎ ‎8.下图①至⑥中属于同一种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序列是 ‎ ‎ ‎ A. ⑤③④① B. ⑤③①⑥ C. ⑤①④⑥ D. ①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不含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②着丝点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的后期;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④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⑤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⑥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根据染色体数目可知,①②③⑤⑥可表示同种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其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①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分离等现象)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9.下列关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B. 判断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胎儿细胞中的染色体来确定 C. 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生物性状的基因 D.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相对性状是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用显微镜检查胎儿细胞中染色体,可以确定是否患21三体综合症;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促进R菌转化成S菌的转化因子是DNA,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 相对性状是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黄色对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对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 21三体综合征比正常人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可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胎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来确定胎儿是否患该病,B正确;‎ C. 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C错误;‎ D.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遗传物质,D错误。‎ ‎10.鹦鹉控制绿色(A)、黄色(a)和条纹(B)、无纹(b)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两纯合亲本杂交,F1全为绿色条纹,F2的表现型比例为7:1:3:1,研究得知F2表现型比例异常是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表现型是绿色无纹和黄色条纹 B. 不育的雄配子和基因组成是Ab或aB C. F2中纯合子占1/4,杂合子占3/4‎ D. 对F1中的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F1全为绿色条纹,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F1基因型为AaBb,若无致死现象,则F2的表现型比例应为9(A-B-):3(A-bb):3(aaB-):1(aabb),又知后代出现7:1:3:1的异常比例是某种基因型的雄配子不育导致的,根据数量差异,可推知不育的雄配子基因型应为Ab或aB。‎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不育的雄配子类型为Ab或aB,而亲代为纯合亲本,故不可能为绿色无纹(AAbb)和黄色条纹(aaBB),A错误、B正确;因雄配子类型Ab或aB致死,以Ab致死为例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 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1/16)四种类型的个体, F2中共有12种基因型,纯合子占3/12=1/4,杂合子占3/4,C正确; F1中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AaBb,因其配子均正常,故进行测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比例为1:1:1:1,D正确。‎ ‎【点睛】做对此题关键要把握题干信息“雄配子致死”,而后根据后代的异常比例与9:3:3:1的关系进行推导。‎ ‎11.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图甲中A/a基因可能突变成D/d或E/e基因 B. 图乙染色体上的d基因一定来自基因突变 C. 图甲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定不能发生自由组合 D. 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甲图可知,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乙图为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的D基因变成了d基因,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 ‎【详解】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但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故A/a基因不可能突变成D/d或E/e基因,A错误;图乙染色体上的d基因可能来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错误;图甲中的非等位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C正确;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 ‎【点睛】自由组合适用范围:(1)真核生物;(2)有性生殖;(3)细胞核遗传;(4)两对以上基因的独立遗传(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基因之间)。‎ ‎12.某自然人群中,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p,则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男性和女性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均为p ‎②人群中,色盲男性占p/2,色盲女性占p2/2‎ ‎③男性中,a基因的频率>p,女性中,a基因的频率

”“=”或“<”)y。‎ ‎【答案】 (1). 线粒体(基质) (2). CO2→C3→(CH20) (3). 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 (4). 减少 (5). 大于 (6). 温度升高,樱桃番茄和食用菌呼吸强度增加,食用菌呼吸释放的CO2的量大于樱桃番茄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7). >‎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CK组的光合速率均大于T1和T2组,且随着遮光率增加,光合速率降低。实验期间分别于11时和15时打开和关闭通风口,打开通风口后TK组和T1组的光合速率均有所增加,而T2组的光合速率降低变得缓慢,说明随着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可抑制光合速率。‎ ‎【详解】(1)食用菌属于真核、异养生物,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CO2‎ 主要产生于食用菌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二氧化碳可在樱桃番茄细胞的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首先由二氧化碳和C5固定形成C3,然后C3被还原形成有机物,即CO2在樱桃番茄细胞叶绿体内的转化途径为CO2→C3→(CH20)。‎ ‎(2)图中T1和T2组在8时-10时植物光合速率不同,说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且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光合速率增加的速率减慢,说明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还有二氧化碳浓度。另外大棚中的温度变化也会影响光合速率。10时-11时,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细胞内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的速率减慢,而C3的还原速率短时间不变,故C3的含量减少。‎ ‎(3)图中16时-17时T1组大棚内樱桃番茄净光合速率仍大于0,说明该时段T1组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16时-17时由于温度升高,樱桃番茄和食用菌呼吸强度增加,食用菌呼吸释放的CO2的量大于樱桃番茄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故大棚内CO2浓度升高。‎ ‎(4)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形成的还原氢在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形成水,若反应物为2mol丙酮酸(C3H4O3)与反应物为1mol葡萄糖(C6H12O6)在彻底氧化分解时,1mol葡萄糖(C6H12O6)形成的还原氢比2mol丙酮酸(C3H4O3)形成的还原氢多,故2mol丙酮酸(C3H4O3)消耗氧少于1mol葡萄糖(C6H12O6)消耗氧,由于1mol葡萄糖(C6H12O6)能形成2mol丙酮酸(C3H4O3),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形成二氧化碳,故1mol葡萄糖(C6H12O6)和2mol丙酮酸(C3H4O3)形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所以若反应物为2mol丙酮酸(C3H4O3)时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x,反应物为1mol葡萄糖(C6H12O6)时的比值为y,则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准确识记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27.果蝇的野生型是红眼,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个朱眼突变纯系(纯合子),分别为A系和B系,野生型纯合子为C系。用A、B、C三个系做如下杂交实验,得到以下实验结果:‎ 实验一:A、B系的雄性分别与C系的雌性杂交,F1全为红眼。‎ 实验二:A系雌性和B系雄性杂交,F1的雌性是红眼,雄性是朱眼。‎ 实验三:B系雌性和A系雄性杂交,F1全为红眼。‎ ‎(1)依据实验一,A、B系为__________(显性、隐性)突变纯系。‎ ‎(2)依据实验二和实验三,A、B纯系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将实验二中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的F2‎ 中产生很多品系。其中D系中的任何个体与A或B系的个体杂交,其子代个体全是朱眼。则这个D系的雌性和C系的雄性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 ‎(4)将实验三中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请利用A、B、C系果蝇设计实验判断F2中某只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隐性 (2). AAXbXb、AAXbY (3). aaXBXB、aaXBY (4). 6 (5). 雌性是红眼,雄性是朱眼 (6). 将该红眼雄果蝇与B系雌果蝇交配,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无论雌雄全为红眼,则该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若子代无论雌雄既有朱眼也有红眼,则该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果蝇的红眼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B是朱眼纯合子(突变型),C是红眼纯合子(野生型),实验一A、B系的雄性分别与C系的雌性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朱眼是显性性状,且A、B同时存在时为红眼,其他为朱眼;实验二A系雌性和B系雄性杂交,F1的雌性是红眼,雄性是朱眼,说明A系雌性基因型为AAXbXb,B系雄性基因型为aaXBY;实验三B系雌性基因型为aaXBXB,A系雄性基因型为AAXbY,后代为AaXBXb、AaXBY,全部为红眼。‎ ‎【详解】(1)实验一子代全为红眼,所以红眼为显性,则A、B系为隐性突变纯系。‎ ‎(2)实验二F1不同性别表现型不同,说明亲本X染色体上的B/b基因雄性为显性纯合子,雌性为隐性纯合子,又因为突变系是隐性突变纯合子,所以A系雌性基因型为AAXbXb,雄性基因型为AAXbY,而B系雄性基因型为aaXBY,雌性基因型为aaXBXB。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_XBX_,有2×2=4种,红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_XBY,有2种,因此红眼的基因型共计6种。‎ ‎(3)D系中的任何个体与A或B系的个体杂交,其子代个体全是朱眼,说明D系两对等位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所以D系的雌性和C系的雄性个体杂交为aaXbXb与AAXBY,则子代为AaXBXb和AaXbY,表现型为雌性是红眼,雄性是朱眼。‎ ‎(4)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Y或者AaXBY,所以应选择含有aa基因的B系,若AAXBY与aaXBXB杂交,子代无论雌雄全为红眼;若AaXBY与aaXBXB杂交,子代无论雌雄既有朱眼也有红眼。‎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实验一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进而根据实验二、三的亲子代表现型情况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28.对某一地区分别使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两块农田的土壤小动物物种数和密度进行调查,每平方米土壤中4类生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动物类群 跳虫类 蟀螨类 线虫类 线蚓类 样地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农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无机肥农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回答:‎ ‎(1)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是因为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土壤小动物大多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因为___________。‎ ‎(3)两块样地中,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是___________;进一步调查发现,样地中栽种农作物的高凸的垄台与用于排水、施肥、治虫和除草的低凹的垄沟内种群的种类有差别,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4)调查发现,植绥螨在农田土壤中也有栖息,而植绥螨是叶螨、瘿螨等植食性害虫的主要捕食者,据此推测植绥螨占据的最可能是___________营养级。植绥对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有显著的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价值。‎ ‎【答案】 (1). 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 (2). 土壤中4类动物大多物种存在于有机肥农田土壤中 (3). 有机肥农田 (4). 水平 (5). 第三 (6). 间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群落、生态系统,考查对土壤小动物的调查方法、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的理解。明确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不同含义、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 由于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因此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由于其身体微小,不宜进行标记,因此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2)据表可知,有机肥农田中,各种小动物的物种数明显多于无机肥农田,据此可推知土壤小动物大多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3)两块样地中,有机肥农田中,各种小动物的物种数明显多于无机肥农田,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较高;样地中栽种农作物的高凸的垄台与用于排水、施肥、治虫和除草的低凹的垄沟内种群的种类有差别,这是由地形起伏、光照明暗导致的生物的镶嵌分布,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4) 叶螨、瘿螨等为植食性害虫,属于第二营养级,植绥螨是叶螨、瘿螨等的主要捕食者,应是第三营养级,植绥螨对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有显著的效果,体现了植绥螨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方面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点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别 实质 保持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的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 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二者 联系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 ‎29.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下图是研究人员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部分实验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应用______溶解土壤.培养基A的成分为纤维素粉、Na2HPO4·7H2O、K2HPO4、MgSO4·7H2O、KCl、酵母膏、水解酪素和水。培养基B是培养基A中加入某种成分制得,该成分为______.用培养基A进行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B________(选填“有”或“无”)选择作用,请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来验证你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培养基B中的菌落1按照严格无菌操作接种于培养基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出现两种单菌落a和b,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菌落a中纤维素分解菌所产纤维素酶的活力进行了探究,结果如下。‎ 一个酶活力单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菌落a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秸秆,则pH和温度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菌水 (2). 琼脂 (3).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4). 有 (5). 将培养基A培养的菌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比较该培养基上与培养基B上的菌落数 (6). 菌落1是由两个纤维素分解能力不同的菌繁殖而成 (7). 最适反应条件下,1min转化1mmol底物所用的酶量 (8). 6 20℃‎ ‎【解析】‎ ‎【分析】‎ 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金属接种工具常用灼烧灭菌;刚果红染液与纤维素呈红色,纤维素分解菌在含有刚果红染液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会出现透明圈,可以用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1)溶解土壤样品时,应用无菌水。培养基A为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培养基B的目的是分离菌种,应用固体培养基,需要在液体培养基A中加入琼脂。由于培养基B中有大量的纤维素粉,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多数是能分解纤维素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选择作用,因此可用完全培养基即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来检验其是否有选择作用,理论上若培养基B有选择作用则在完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数和种类会较多。‎ ‎(2)理论上菌落是由一个活菌繁殖形成的,但实际情况有可能有的菌落是由2个或多个活菌一起繁殖而成,若是这种情况,则对菌落中的菌作进一步分离,可看到不同菌形成的菌落。根据题意分析,取培养基B中的菌落1按照严格无菌操作接种于培养基C,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出现两种单菌落a和b,说明菌落1是由两个纤维素分解能力不同的菌繁殖而成。‎ ‎(3)一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温度和pH等最适条件下,1min转化1mmol底物所用的酶量。从图中可看出纤维素酶活力最大时对应的pH为6,温度为2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基成分、作用以及菌种分离相关知识点,意在强化学生对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分离实验的操作理解,提高实验技能。‎ ‎30.植物中瞬时表达检测是一种快速的分析系统,它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基因功能,如基因表达、蛋白活性及蛋白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等。常用的植物瞬时表达系统有洋葱表皮细胞、愈伤组织、烟草叶片及原生质体等。原生质体处于相同的分离周期,导入的外源基因表达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同时不需进行长时间的组织培养,因而对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1)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在无菌条件下,取无菌苗叶片,放入含有一定浓度____酶的酶解液,水浴加热处理一段时间后过滤,将滤液采用1000×g离心力离心两分钟,纯化得到原生质体。该过程中,请概述3个影响原生质体产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生质体活性检测:原生质体活力以一个视野中发绿色荧光的原生质体占该视野中原生质体总数的百分数来表示。在进行原生质体转化时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标记基因、复制原点、_______________。若在某原生质体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基因在该原生质体中完成了________和_____过程。‎ ‎(3)一般来说,植物各个器官,如:根、茎、叶、花及愈伤组织等都可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其中_______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适合用于研究光合活性。‎ ‎【答案】 (1). 纤维素酶和果胶 (2). 酶解液中酶的浓度,酶解时间,离心力大小 (3). 启动子、终止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4). 转录 (5). 翻译 (6). (新鲜)叶肉细胞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活性检测为背景,考察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的相关内容。‎ ‎【详解】(1)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为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这层细胞壁。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的酶浓度、酶解时间和离心力大小等都会对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力产生影响。‎ ‎(2)基因表达载体包括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目的基因,这里的目的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若在某原生质体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原生质体中完成了转录和翻译过程。‎ ‎(3)适合用于研究光合活性的原生质体中必须含有叶绿体,因此新鲜叶肉细胞是最合适的材料,而根、茎、花等器官中基本不含有叶绿体,愈伤组织的培养在暗处且不含叶绿体,也不合适。‎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表达载体的结构、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知识点,明确植物细胞融合前必须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能够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的成分和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的方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