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7-2018学年陕西省榆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A. Na+、Cl- B. K+、Cl- C. Fe2+、Cl- D. Ca2+、Cl- 【答案】A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故选A。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名师点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 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 B.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C.牛奶被饮入胃中 D.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答案】B 【解析】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中即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B正确;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氧气进入红细胞是从内环境进入组织细胞,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内坏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A. 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 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 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 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答案】C 【解析】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药物或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 ↓ 组织水肿 ↑ 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4.实验时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用针刺激后肢趾部,可观察到后肢的收缩活动。该活动的感受器及神经中枢位于 A.趾部神经相连的肌肉 脑 B.趾部的皮肤 脑 C.趾部神经相连的肌肉 脊髓 D.趾部的皮肤 脊髓 【答案】D 【解析】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题中用针刺激脊蛙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说明其感受器在后肢趾部的皮肤中;如果神经中枢在脑中,则脊蛙不能作出反射,而脊蛙(无脑)能够出现收缩活动,说明神经中枢在脊髓中。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5.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 D.在b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B 【解析】图中①为突触小泡,其中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②突触间隙中,依靠膜的流动性,A错误;②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③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的结合,B正确;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C错误;b处为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 【考点定位】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递 【名师点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a、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c、神经递质的去向:迅速地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d、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e、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f、传递特点:单向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g、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慢。 6.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 脊髓、大脑、小脑 B. 脑干、脊髓、大脑 C. 大脑、脊髓、大脑 D. 脊髓、脊髓、脑干 【答案】B 【解析】在神经调节中,人体的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指数在脊髓,阅读中枢在大脑皮层,故选B。 7.下列激素中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 B.抗利尿激素 C.孕激素 D.肾上腺激素 【答案】B 【解析】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A项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分泌的,B项正确;孕激素是由卵巢的黄体细胞分泌的,C项错误;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D项 错误。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 8.切除狗的甲状腺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 ) A.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 B.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 D.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 【答案】A 【解析】(1)切除狗的甲状腺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当甲状腺激素过少时,会反过来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代谢活动减弱.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名师点睛】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促进幼小的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9.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 【答案】D 【解析】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A错误;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减少尿量,降低渗透压,C错误; 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 【考点定位】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0.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叙述是 A.体液调节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为反射弧 B.神经调节迅速,而体液调节比较缓慢 C.神经调节作用时间长,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短 D.神经调节准确但具有局限性,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答案】C 【解析】体液调节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神经调节作用途径为反射弧,A项正确;神经调节迅速,而体液调节比较缓慢,B项正确;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长,C项错误;神经调节准确但具有局限性,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项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名师点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作用时间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3、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11.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 C. 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答案】D 【解析】A、血液中氧气含量多少不会刺激了呼吸中枢,二氧化碳增多时会刺激了呼吸中枢,故A错误; B、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所以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仍为弱碱性,故B错误; C、肝糖原能够直接分解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故C错误;D、钾离子在细胞内,钠离子在细胞外,分别维持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渗透压,所以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故D正确。 故选:D. 12.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受细菌感染,受损的主要是( )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解析】皮肤及粘膜组成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皮肤受损后,病原体容易侵入,发生感染.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具体表现为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13.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HIV时 A. 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做出反应 B. 吞噬细胞能识别侵入机体的HIV C. 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中和HIV D. HIV能抑制T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 【答案】B 【解析】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体感染HIV时,机体依靠免疫系统作出反应,A错误;吞噬细胞能识别侵入机体的在HIV,B正确;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只有抗体可以与HIV特异性结合,C错误;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能够产生抗体的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D错误。 14.下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细胞②④⑦分别是T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B. 二次免疫反应主要与图中细胞④增殖分化产生的细胞有关 C. 如果图中细胞②全部失去,则该图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 D. 图中细胞②和细胞⑦可以识别抗原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细胞⑦能够分泌抗体,为浆细胞,则④是B细胞,②是T细胞,A错误;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中的细胞④的增殖分化有关,B正确;如果T细胞全部失去,则体液免疫仍可以部分发生,C错误;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错误。 【考点定位】特异性免疫 15.下列有关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B.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C.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D.细菌感染后人体产生的抗毒素属于抗体 【答案】D 【解析】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B错误;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C错误;细菌感染后,刺激人体产生的抗毒素属于抗体,D正确.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1)体液免疫过程: (2)细胞免疫过程: 16.有关人体内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者都能在组织液中找到 B. 三者都能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 C. 三者都是机体受外界刺激后才产生的 D. 三者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 【答案】A 【解析】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运输作用于相关的细胞,神经递质分泌后进入组织液,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故均能在组织液中找到,A正确;神经递质是传递兴奋,抗体起免疫作用,B错误;激素不是机体受外界刺激后才产生的,C错误;有些激素和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中合成,D错误。 17.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 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 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C 【解析】解:A、给以右侧光照,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左侧分布多,长得快,因此植物会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 B、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离顶芽越近,生长素浓度相对越高,所以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B>C>D>A,C错误; D、根部主根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侧根部位,其生长也能表现顶端优势,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有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长素的分布与生长的关系、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及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 18.下列生产或实验过程中,不能使用吲哚乙酸的是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B.处理西瓜花蕾育出三倍体无子西瓜 C.处理去雄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 D.处理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使其继续生长 【答案】B 【解析】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生根,A正确;三倍体无籽西瓜是通过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的,B错误;吲哚乙酸能促进果实发育,C正确;吲哚乙酸能促进茎的生长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 【名师点睛】几种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生长素 幼根、幼叶,幼芽及发育中的种子 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根 赤霉素 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的组织和器官里 ①促进细胞生长,引起植株长高; ②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如幼嫩根尖) 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②延缓衰老 乙烯 植物各部位,成熟的果实中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与脱落 1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 B. 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植物体任何部位 C.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 D.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答案】B 【解析】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A正确;细胞分裂素在植物体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如根尖、茎尖,B错误;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C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D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作用 【名师点睛】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20.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池塘中共约有鲫鱼( ) A.25条 B.390条 C.394条 D.360条 【答案】D 【解析】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100=90:25,N=360条. 【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名师点睛】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21.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较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答案】B 【解析】根据出生率的计算应该是20/100=20%,自然增长率才是(110-100)/100=10%,A错误;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保证所有个体都有配偶参与生殖,则出生率较高,B正确;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低,C错误;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特征 【名师点睛】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2.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 A.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 在血球计数板中央先滴一滴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答案】C 【解析】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A正确;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正确;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C错误;血球计数板加样后,需静置片刻再使用显微镜计数.这是因为计数室中的菌悬液有一定的高度(0.1mm),需要让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的网格线中,避免细胞分布在不同液层深度,导致计数时被遗漏,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名师点睛】1、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动试管,使试管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 2、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盖玻片下,培养液厚度为0.1mm,可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的公式:2.5×104x(x为小方格内酵母菌数)。 23.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 (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 (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3、初生演替是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则经历时间漫长。故选B。 考点:群落演替。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 24.研究人员调查了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下图的X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第4〜6年兔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第2〜4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C. 第6〜8年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 D. 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大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 【答案】D 【解析】第4~6年λ=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正确;第2~4年λ﹤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B正确;6~8年λ﹥1,即当年种群数量﹥上一年种群数量,种群的增长率﹥0,兔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C正确;若刚开始的种群密度为N0,则由题图可知,第1年的种群密度为0.5N0,第2年的种群密度为0.5×0.5N0=0.25N0,同理,第8年种群密度为0.25N0×0.75×1.0×1.0×1.0×1.25×1.5≈0.35N0,即第8年兔的种群密度小于刚开始的种群密度,D错误。 评卷人 得分 二、新添加的题型 2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稳态是所有生物体所具有的调节机制 B.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C. 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D.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C 【解析】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控下,使得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没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低等生物不是通过这种调节机制保持机体相对稳定,A错误;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三位一体的调节网络,B错误;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相对稳定;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C正确;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不是绝对静止,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D错误,所以选C。 26.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调节就是指激素调节的过程 B. 血糖不足时,肝糖原与肌糖原可再次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C. 患糖尿病是因为饮食含有糖分高所引起的 D.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答案】D 【解析】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A错误;体内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胰岛素一方面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物质,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进入血液,促进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最终使血糖含量升高。在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血糖时,肌糖原分解供能,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须先分解产生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再在肝脏内转变为肝糖原或合成为葡萄糖,B错误;患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或者胰岛素受体异常,并不是因为饮食含有糖分高所引起的,C错误;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运输、微量和高效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等三个特点,D正确,所以选D。 【点睛】容易误以为血糖不足时,肝糖原与肌糖原都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的不足,导致错选B。 27.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减少 B. 下丘脑的活动主要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正反馈调节 C.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终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答案】B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A正确;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过多时,会反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是使之分泌的激素减少,对相关腺体的作用减弱,导致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量不会过高,这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B错误;体温调节过程如下图: 从图中可知,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代谢加强,产热增加,C、D都正确,所以选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2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 海南岛上所有的金环蛇 B. —个湖泊中的所有藻类和鱼类 C. 一棵枯树和其上面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 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答案】D 【解析】生物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海南岛上所有的金环蛇,只是一个种群,A错误;—个湖泊中的所有藻类和鱼类,没有包括其他动植物及微生物,B错误;一棵枯树和其上面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包括了自然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了该草原上所有生物种群,D正确,所以选D。 29.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婢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A. 互利共生、寄生 B. 寄生、寄生 C. 竞争、寄生 D. 捕食、互利共生 【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蜱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血液为食,蜱与牛的关系为寄生;血孢子虫生活在牛的血液中,也以牛的血液为食,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也为寄生。故选:B。 考点:种间关系 点睛: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1、种内关系 ①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 ②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食物、空间、水分、养料等也会发生斗争。 2、种间关系 ①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②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③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30.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食物 B. 温度、光照 C. 湿度、温度 D. 光照、食物 【答案】D 【解析】引起森林群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因为光照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分层。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不同层次的植物为不同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因而动物因食性和栖息场所不同而分层。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错误。 【点睛】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成因分析 (1)影响地上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地面上,也表现在地下,但地下分层现象主要与水分和矿质元素有关。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食物、含氧量等。 (2)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镶嵌分布。而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非选择题 31.当轴突末梢有兴奋传来时,会触发突触前膜中的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使更多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回答问题: (1)神经元未受到外界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当受到一定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 (2)当轴突末梢有兴奋传来时,Ca2+顺浓度梯度流人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不会持续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正常生理条件的基础上,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流人,将会使____________,从而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4)使用一定浓度的Mg2+处理突触小体后,检测到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含量迅速减少,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K+外流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胞吐 受体(或“糖蛋白”) 神经递质会被相应的酶分解(或“神经递质被运回突触前神经元”) 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增加 Mg2+可能使Ca2+通道关闭,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或“Mg2+可能抑制了Ca2+的作用,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 (1)神经元未受到外界刺激时,K+外流,使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处于静息状态;当受到一定刺激后,使Na+内流,膜内外电位变为内正外负,产生兴奋; (2)当轴突末梢有兴奋传来时,Ca2+顺浓度梯度流人突触小体,神经递质合成后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a2+进入突触小体后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这种方式叫胞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在传递信号之后,会被相应的酶分解或被运回突触前神经元; (3)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流人,使Ca2+进入突触前膜内,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的速度加快,将引起神经冲动的传递加快; (4)使用一定浓度的Mg2+处理突触小体后,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迅速减少,可能是Mg2+使Ca2+通道关闭,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也可能是Mg2+抑制了Ca2+的作用,从而抑制了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也可能是Mg2+与Ca2+竞争突触前膜的通道,导致Ca2+进入突触小体减少。 32.下图表示人体下丘脑参与调节的部分示意图,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神经垂体没有激素分泌能力,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 表示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属于腺垂体的是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已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物质c的量将___________。 (2)物质c对下丘脑和甲的活动起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导致物质d的分泌量___________,在该过程中,感受器、神经中枢分别位于___________。 (4)A点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该点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电流表将发生的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 【答案】 甲 促甲状腺激素 不变 (负)反馈 增多 下丘脑、下丘脑 由负变正 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下丘脑和垂体功能的有关知识。 (1)由于神经垂体没有激素分泌能力,据图分析,甲为腺垂体,乙为神经垂体,据图中甲状腺与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推知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若物质a是蛋白质类激素,若给动物饲喂含有物质a的食物,那么a在消化道被分解为氨基酸,不能起到a的作用; (2)物质c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的一定程度时,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别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减弱对甲状腺的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这种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3)当人体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将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下丘脑渗透压调节中枢,经分析和综合,作用于垂体,使之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加强; (4)A点受到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故该点细胞膜内的电位由负变为正;当兴奋传到左边电极处,膜外变为负电位,右边电极是正电位,电流从右流向左,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传到左右电极之间时,左右电极均为正电位,指针回到中间;当兴奋传到右边电极时,右边电极膜外变为负电位,电流从左电极流向右电极,指针向右偏转,所以电流表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通过局部电流造成膜内外电位变化,正确分析出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3.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果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记是__________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答案】 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促进 F或D 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2~6 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解析】分析图1曲线看出,甲曲线代表的植物对生长素浓度更敏感; 图2曲线实验探索的是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或生根长度。 (1)①从图1中看出,横轴代表2.4-D的浓度,随着2.4-D的浓度的升高,对甲乙两种植物的生理作用均是先促进后抑制,说明2.4-D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位于横轴以上,即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农作物的作用效果均是促进.2.4-D作为除草剂应该对甲植物起抑制作用,而对乙植物起促进作用,因此最佳使用浓度是F或D点所对应的浓度,此浓度对甲植物的抑制效果较强,对乙植物的促进作用也最强; ③由于生长素的两重性,导致作物绝产可能是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2)①根据题意可知,实验探索的是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或生根长度,因此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图2中看出,2,4-D相对浓度为4时生根数最高,因此可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2--6之间;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5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34.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___,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 (2)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___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鱼在t2时期后,种群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 “S”型 N/2 增长型 t1 在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获该鱼获得的产量较大,且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 不增加(或“保持稳定”) 种内斗争加剧 捕食者数量增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结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1)图示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t0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t0-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加快;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种群数量为N/2;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减慢;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为N,t0-t2时间内,为“S”型曲线; (2)种群在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因此捕捞应在t1和t2之间,既能保证捕获量较大,又不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 (3)在t2时期后,该种鱼的数量达到鱼塘的环境容纳量,鱼群争夺食物、空间和配偶等,种内斗争加剧、以该种鱼为食的捕食者因食物增多,其数量也随之增多。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将增长速率的变化和种群数量变化联系起来分析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