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 、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 1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一种疾病使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兔子几乎全部死亡,首先受害的是( ) A、生产者 B、一级消费者 C、分解者 D、二级消费者 (2009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第 7 页 共 7 页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 ) A.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B.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C.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第 7 页 共 7 页 如图所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的变化曲线图,Ⅰ和Ⅱ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 A.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B.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C.Ⅰ和Ⅱ既可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 ) A.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 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 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 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 ( )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第 7 页 共 7 页 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一 、填空题 科学家曾用来自文献上的基因序列,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特异性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适宜条件下,科学家将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DNA与催化DNA转变为RNA的酶相混合,并将所产生的RNA链加入到许多化学制剂的混合物中去,这些化学制剂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典型地侵犯人体细胞中的化学物质很相似。用含有完整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所酿造的饮料在细胞与动物实验中证实是有传染性的。为了区别合成的病毒与实验品系的病毒,研究者将微妙的变化引入到病毒的遗传密码中去,而不会改变病毒编码的蛋白质。 (1)若用某一种酶降解一种特异性脊髓灰质炎病毒 的遗传物质,得到的成分如表所示: 成分 腺嘌呤 鸟嘌呤 尿嘧啶 胞嘧啶 含量 a% b% c% 20% 数目 1 500 2 250 未知 未知 其他数量关系 a+b=50 ①求值: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②使用的酶是________。 A.蛋白酶 B.核糖核酸酶 C.脱氧核糖核酸酶 D.核糖核酸酶或脱氧核糖核酸酶 (2)根据材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生物活性 B.人工合成DNA时,必须与生物自然状态条件相同 C.催化DNA转变为RNA的酶是逆转录酶 D.“化学制剂的混合物”应包括多种氨基酸 E.“微妙的变化”属于基因突变,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如果全球性消灭脊髓灰质炎运动获得成功的话,是否可以消灭脊髓灰质炎病毒标本?为什么? 人吃牛肉获得能量 3.4×103KJ 人吃苜蓿获得能量 5×106KJ 苜蓿由光合作用获得能量 6×107KJ 太阳照在苜蓿叶上的辐射能 26×1010KJ 有人做过草原某一食物链的能量转换测定,其结果如右图所示: (1)本图所示的能量流动是从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7 页 开始的,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KJ。 (2)能量在本食物链的流动中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7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B C B 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①是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②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因次级消费者自身的生命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②>③+④。 C 解析: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B没有体现空间特征。 答案:B A B A 解析:A项中的装置可造成类似高温、明亮的效果,对土壤动物造成不利刺激,使其趋向收集瓶,比较而言,是最合理的装置;其他三个装置对土壤动物造成的影响均不如A装置明显。 A 解析:Ⅰ曲线表明,从20℃降到0℃的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增多,这是恒温动物才有的特性。Ⅱ曲线表明,从20℃降到0℃的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减少,可能是生产者或变温动物(消费者)。 D 第 7 页 共 7 页 解析: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竞争对手,使光能更多流向农作物;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可以减少农作物的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不能减少能量的损失。 A 解析:光照直接影响植物群落的演替,而动物以植物为食,植物群落变化,动物群落也会发生变化。 答案:D 一 、填空题 (1)①20 30 30 ②B (2)BCE (3)否。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考虑,我们不应人为消灭一个物种。(或是。如果再需要脊髓灰质炎病毒时,我们可以人工合成。) (1)苜蓿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光能 6×107 (2)各级营养级生物由于进行各项生命活动通过呼吸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并不能全部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获得。 第 7 页 共 7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