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或结构中,不含磷元素的是 A. RuBP B. 细胞膜 C. 染色体 D. 脱氧核苷 【答案】D 【解析】RuBP是1,5-二磷酸核酮糖,组成元素只含有磷元素,A错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的组成元素中含有磷元素,B错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中含有磷元素,C错误;脱氧核苷由碱基和脱氧核糖组成,组成元素中没有磷元素,D正确。 2. 下列结构中存在核糖体的是 A. 线粒体 B. 溶酶体 C. 高尔基体 D. 光面内质网 【答案】A 【解析】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RNA和核糖体,A正确;溶酶体中不含核糖体,B错误;高尔基体中不含核糖体,C错误;光面内质网上不含核糖体,粗面内质网上含有核糖体,D错误。 3.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烟草 B. 噬菌体 C. 酵母菌 D. 肺炎双球菌 【答案】D 【解析】烟草属于高等植物,是真核生物,A错误;噬菌体是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肺炎双球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正确。 4.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纤维状 B. 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组成 C. 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可以产生丰富的氨基酸 D. 人的毛发和指甲主要是由球状的角蛋白组成的 【答案】B 【解析】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A错误;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组成,B正确;蛋白质经高温蒸煮后,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都是并没有产生丰富的氨基酸,C错误;人的毛发和指甲主要是由纤维状的角蛋白组成的,D错误。 5.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容易在组织间转移 B. 衰老细胞中有部分酶活性降低 C.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凋亡的现象 【答案】C 【解析】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所以容易在组织间转移,A正确;衰老细胞中大部分酶活性降低,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错误;细胞凋亡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凋亡,D正确。 6. 下列有关人群的ABO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间存在共显性 B. 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C. 基因间存在完全显性 D. 基因间存在不完全显性 【答案】D 【解析】人类的ABO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的,其中IA与IB之间是共显性关系,AB正确;IA、IB与i之间是完全显性,C正确、D错误。 7. 猫叫综合征的起因是 A. 基因突变 B. 染色体数目变异 C. 基因重组 D. 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D 【解析】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类的一条5号常染色体短臂缺失导致的,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缺失,故选D。 8. 下列关于单倍体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排除显隐性干扰 B. 培育出的品种高度不育 C. 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 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答案】B 【解析】单倍体育种获得的个体肯定是纯合子,可以排除显隐性干扰,A正确;单倍体育种获得的是可育纯合后代,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的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为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D正确。 9. 下列不属于细胞生物中RNA功能的是 A. 催化作用 B. 转运氨基酸 C. 翻译的模板 D. 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起催化作用,A正确;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B正确;翻译的模板是mRNA,C正确;所有的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10. 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光合作用是吸能反应 B. 核苷酸合成核酸是吸能反应 C. 麦芽糖的水解属于吸能反应 D. ATP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需要吸收光能,为吸能反应,A正确;核苷酸合成核酸需要消耗能量,是吸能反应,B正确;麦芽糖的水解属于放能反应,C错误;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ATP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D正确。 11.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 遗传病患者体内都能检测到致病基因 C. 多基因遗传病不易与后天获得性疾病相区分 D. 单基因遗传病具有种类多、发病率低的特点 【答案】B ..................... 12. 在去掉苗尖端的燕麦幼苗切面上放置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进行如下图实验,预期实验现象为 A. 直立生长 B. 向左弯曲生长 C. 向右弯曲生长 D. 不生长也不弯曲 【答案】A 【解析】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图示尖端已经被切除,所以单侧光不起作用;在去掉尖端的燕麦幼苗切面上放置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素可以通过琼脂快向下运输,促进下面的生长,所以植物表现为直立生长,故选A。 13.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 B.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 将S型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 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揽拌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答案】D 【解析】R型菌转化为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但是不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B错误;将S型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不会导致小鼠死亡,将活的S菌(或S型菌的DNA+R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会导致小鼠死亡,C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揽拌的目的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正确。 14. 下列有关厌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需要氢的还原,形成ATP B. 不需要氢的还原,形成ATP C. 需要氢的还原,不形成ATP D. 不需要氢的还原,不形成ATP 【答案】C 【解析】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2分子丙酮酸和数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需要氢的还原,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但是不产生能量,无ATP生成,故选C。 15. 下图为温度对甲、乙两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酶比甲酶更加耐髙温 B. 乙的最适温度范围比甲宽 C. 甲酶的活性始终髙于乙酶 D. 酶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来表示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乙酶比甲酶更加耐髙温,A正确;甲酶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比乙酶宽,B错误;40度以后乙酶的活性比甲酶高,C错误;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来表示酶促反应速率,D错误。 16.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及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组型可用于人类遗传病的诊断 B. 性^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 全部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都具有一致性 D. 染色体可分为7组,将同源染色体X和Y列入G组 【答案】A 【解析】染色体组型可用于人类遗传病的诊断,A正确;性染色体上的具有不一定与性别有关,如色盲基因,B错误;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具有一致性,而线粒体中的基因没有,C错误;染色体可分为7组,其中X属于C组,Y属于G组,D错误。 17. “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不能看到的是 A. 叶绿体的彤态和大小 B. 叶绿体的分布和运动 C. 叶绿体的基粒和类襄体 D. 叶绿体的数目和颜色 【答案】C 【解析】“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可以看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大小,A正确;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分布和运动情况,B正确;叶绿体的基粒和类襄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C错误;可以看到叶绿体的数目和颜色,D正确。 18. 某同学在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绘制了如下所示细胞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是细胞壁,③是细胞核 B. 据图可推测溶液浓度⑦<⑥ C. ②④⑤组成的结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D. 若此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则为活细胞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细胞壁,③是细胞核,A正确;图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不清楚细胞是正在失水还是吸水,因此无法判断⑦与⑥的浓度的大小关系,B错误;②细胞膜、④细胞质、⑤液泡膜共同构成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C正确;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D正确。 19. 下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②方式比图①方式运输物质的速率要快 B. 图①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C. 图④排出细胞的物质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 D. 图③方式中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形状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①表示协助扩散,图②表示自由扩散,图③表示主动运输,图④表示胞吐。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速率取决于物质的浓度差,A错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通过胞吐排出细胞的物质可以是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C正确;主动运输中,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形状发生的改变是可逆,D错误。 20. 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安静时主要由骨髂肌收缩产热 B. 在寒冷环境中脂肪合成速率会加快 C. 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流量会增加 D. 在气温和体温接近时主要靠辐射散热 【答案】C 21.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S期不合成蛋白质 B. G1期细胞核中进行蛋白质合成 C. 动物细胞处于G2期时已有两对中心体 D. G2期DNA的部分区段可能处于解旋状态 【答案】D 【解析】在细胞周期中,S其主要进行DNA的复制,A错误;蛋白质合成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B错误;动物细胞处于G2期时已有一对中心体(两个中心粒),C错误;G2期DNA的部分区段可能处于解旋状态,D正确。 22.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 B. 原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在末期Ⅱ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 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和a的分离遵循分离定律 D.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B 【解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条染色单体构成一个四分体,A错误;原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在末期Ⅱ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B正确;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23. 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嘧啶的是 A. ATP B. RNA 聚合酶 C. D. 【答案】D 【解析】ATP中含有腺嘌呤,不含嘧啶,A错误;RNA 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不含嘧啶,B错误;图示为核苷酸,从形态看其中的含氮碱基是嘌呤,C错误;图示为转运RNA,可能含有嘧啶,D正确。 2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两个以上的遗传密码 B. 遗传密码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氮基酸 C. 一个DNA分子通过转录可形成许多个不同的RNA分子 D. 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结合只能使一个基因的双螺旋解开 【答案】C 【解析】每种氨基酸有一个到多个遗传密码,A错误;遗传信息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翻译形成氨基酸,B错误;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不同的基因表达产生的RNA不同,C正确;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结合,既可以使基因的双螺旋解开,还能催化RNA链的形成,D错误。 2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都可以体现在分子水平上 B. 研究的结构层次越基础,越能发现生物的统一性 C. 只有到了生物大分子的层次上,才能发现生物界的统一性 D. 生物多样性体主要现在类型上,而统一性体主要现在模式上 【答案】C 【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都有几个层次的体现,它们都可以体现在分子水平上,A正确;在不同的层次上,体现的差别和一致性是不同的,越是最基本的结构层次,越能体现作为生命的高度一致,B正确、C错误;生物多样性体主要现在类型上,而统一性体主要现在模式上,D正确。 26. 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饱和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三个品种中最适应较高光强的是S3 B. 增加环境中的C02浓度将导致S2的光饱和点可能显著提高也可能基本不变 C. 若要研究S1的光饱和点是否由遗传因素决定,可用S1的后代为实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 D. 若S2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则其在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S3光饱和点最高,说明其最适应较强的光照,A正确;增加环境中的C02浓度将导致S2的光饱和点可能显著提高,也可能基本不变,B正确;若要研究S1的光饱和点是否由遗传因素决定,可用S1及其后代为实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C错误;若S2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则其在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D正确。 27. 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c两点表示两个动作电位 B. 由此图可知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 C. a点时神经纤维膜对膜内多数负离子的通透性为零 D. 电流表两电极均置于膜内或均置于膜外所测得的电位变化相同 【答案】C 【解析】b点为动作电位,c点为静息电位,A错误;图示只能体现动作电位向一个方向传导,B错误;a点时神经纤维膜对膜内多数负离子的通透性为零,C正确;电流表两电极均置于膜内或均置于膜外所测得的电位变化不同,D错误。 28. 下图是甲(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致病基因用B或b表示)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家系中没有突变的发生且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5号的基因型是AaXBXb,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 B. 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下只患一种病儿子的概率为5/12 C. 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若7号的基因型为AaXbY且含a的精子会有1/3死亡,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9/20 【答案】B 【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5号和6号表现型正常,生有患甲病的女儿,故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病、乙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2号患乙病,有正常的女儿5号,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9号患甲病为aa,则其表现正常的母亲5号为Aa;2号男性患乙病为XbY,则其表现正常的女儿5号基因型为XBXb,因此5号的基因型是AaXBXb。8号患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不患乙病,有患乙病的哥哥,相关基因型为XBXb,因此8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A正确;7号不患甲病,有患甲病的妹妹,故7号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2/3AaXbY,9号患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5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9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其中一半是儿子、一半是女儿),因此后代只患一种病儿子的概率=1/3×3/4×1/2+2/3×1/4×1/2=5/24,B错误;若7号的基因型为AaXbY且含a的精子会有1/3死亡,其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3AXb、3AY、2aXb、2aY,则7号与9号(1/2aaXBXB、1/2aaXBXb,)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3/5)×(1-1/4)=9/20,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5、6、9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再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进而结合提示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作概率计算。 二、非选择题 29. 研究人员为探究2,4—D对枝条生根的影响,在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将一定浓度的2,4—D溶液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2,4—D用量(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的 生根数(条)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天) A 0 50 12 75 B 0.5 50 40 30 C 1.0 10 43 25 D 1.5 50 39 30 E 2.0 鱗論'碰?舰邊碰_麵雜總麵 50 39 30 F 3.0 50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业生产及试验中经常使用2,4一D,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 (2)据表可知,2,4—D溶液对枝条生根具有_____________作用,表中的最佳用量为_____________。 (3)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进一步比较D、E两组的作用效果,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在A组中也有部分枝条生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 (2). 促进 (3). 0.Omg/枝 (4). 根的长度 (5). 2,4—D用量 (6). 枝条自身含有少量生长素等植物激素,促进枝条生根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用量,因变量是生根数和首次出根需要要点天数。A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均为实验组;随着2,4—D用量的增加,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先增多后减少但是都表现为促进生根;首次出根所需天数先减少后增多,但是也都少于对照组;2,4—D用量为1.0(mg/枝)时,生根数最少,首次出根所需天数最少。 (1)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2,4—D溶液对枝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最佳用量为1.Omg/枝。 (3)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还需提供的观测指标有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等。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用量;A组是空白对照组,但是枝条自身含有少量生长素等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所以在A组中也有部分枝条生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根据与对照组相比找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最佳的2,4—D溶液用量。 30.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与碳反应,光反应又包括许多个反应。下图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PSⅠ和PSⅡ位于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2)从物质的变化角度分析,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光反应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 (3)光反应涉及电子(e-)的一系列变化,电子(e-)的最初供体为___________。 (4)从图中ATP的产生机制可以判断膜内H+浓度____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膜外浓度。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吸收(转化)光能/传递电子 (3). ATP (4). NADPH (5). 光能转化为ATP、NADPH中活跃化学能 (6). H20 (7). 大于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PSⅠ和PSⅡ都吸收了光能,水分解后产生的电子先传给了PSⅡ,又传给了PSⅠ,电子与质子氢、NADP+反应生成NADPH。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PSⅠ和PSⅡ不仅参与吸收光能,还传递了电子,属于光反应阶段,因此PSⅠ和PSⅡ都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ATP和[H],用于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反应的能量变化为光能转化为ATP、NADPH中活跃化学能。 (3)根据图形分析可知,电子是水的光解以后产生的,因此电子的最初供体是水。 (4)据图分析,ATP生成需要的能量来自于H+的顺浓度梯度,因此膜内H+浓度大于膜外浓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分析判断PSⅠ和PSⅡ的功能,根据ATP合成与H+的浓度差的关系判断膜内外H+浓度。 31. 某昆虫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昆虫和黑眼黑体昆虫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则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为验证以上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请写出该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2)若正交和反交结果有差异,且红眼黄体的雄虫与黑眼黑体雌虫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眼黄体♀:黑眼黑体♀:红眼黄体♂:红眼黑体♂:黑眼黄体♂:黑眼黑体♂=6:2:3:1:3:1,则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让子二代中的黑眼黄体雌、雄昆虫随机交配,则后代中黑眼黄体昆虫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答案】 (1). 红眼黑体 (2). aabb (3). 全部为红眼黄体 (4). (5). bbXAXA (6). 7/9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以红眼黄体和黑眼黑体为亲本,子一代全部为黑眼、黄体,说明黑眼、黄体为显性性状;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9:3:4,是9:3:3:1的特殊情况,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亲本为aaBB、AAbb。 (1)若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而实验结果没有出现,可能是因为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没有表现为红眼黑体,而是表现为黑眼黑体,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aaBB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aabb或A_bb)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部为红眼黄体,则该推测成立,遗传图解如下: 。 (2)若正交和反交结果有差异,且红眼黄体的雄虫与黑眼黑体雌虫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黑眼黄体♀:黑眼黑体♀:红眼黄体♂:红眼黑体♂:黑眼黄体♂:黑眼黑体♂=6:2:3:1:3:1,则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子一代基因型为BbXAXa、BbXAY,若让子二代中的黑眼黄体雌、雄昆虫(B_XAX_、B_XAY)随机交配,则后代中黑眼黄体昆虫所占的比例=(1-2/3×2/3×1/4)×(1-1/2×1/4)=7/9。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亲本和子一代的表现型判断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确定子一代和亲本的基因型。 32.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及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X、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___。 (3)下表为V基因在甲、乙两个蜥蜴种群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就V基因而言,甲种群比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更___________(高/低),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型 甲种群(个) 乙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4)上表基因Va中的___________即为基因Va的遗传信息,下列关于基因Va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基因V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B.基因Va的转录产物有mRNA、tRNA、rRNA等三种 C.基因Va的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D.基因Va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均需要形成磷酸二酯键 (二) 某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的晶体结构。GLUT有多个成员,如GLUT1、GLUT2、GLUT3、GLUT4等,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下图为胰岛素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和胰髙血糖素共同的靶组织(细胞)是___________。 (2)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和______等物质运进细胞的作用,引起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GLUT1一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4)由图可知,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5)下列选项中不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___。 A.控制蛋白M的基因发生突变 B.胰岛细胞受到损伤 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 D.胰髙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答案】 (1). (可遗传)变异 (2). 生殖隔离 (3). 基因库 (4). 高 (5). 甲种群中有5种V基因的等位基因,而乙种群只有4种,故甲种群基因型多 (6). 与乙种群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7). D (8). 肝 (9). 氨基酸 (10). 高血糖 (11). 胰高血糖素 (12). 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 (13). 含GLUT4的獎泡 (14). D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小岛上蜥蜴进化及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其中X表示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Z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Ⅰ.(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X表示可遗传变异,Z表示生殖隔离。 (2)种群内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3)根据表格分析,甲种群中有5种基因型,而乙种群只有4种,故甲种遗传多样性更高。 (4)基因V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基因Va的遗传信息。基因Va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错误;不同的基因转录产物不同,基因Va的转录产物不可能有三种,B错误;蜥蜴是真核生物,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同时进行,C错误;基因Va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均需要形成磷酸二酯键,D正确。 Ⅱ.(1)胰岛素和胰髙血糖素都可以作用于肝细胞,分别促进合成肝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 (2)胰岛素具有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运进细胞的作用,血糖浓度升高和胰高血糖素都会引起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3)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4)据图分析可知可知,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5)控制蛋白M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M蛋白不能形成,则胰岛素不能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利用,可能引起糖尿病,A错误;胰岛B细胞受到损伤,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发糖尿病,B错误;信号转导蛋白缺失导致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减少,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组织细胞,可能引起糖尿病,C错误;胰髙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会导致血糖浓度不能升高,不会引起糖尿病,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进化的过程,根据图示各个环节判断X、Y、Z代表的内容的名称。 33. 为研究中心体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是否起关键作用,以海拉细胞为实验树料,并以染色体倍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可指示细胞分裂是否变化)为观测指标,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实验材料:海拉细胞悬液,细胞培养瓶等 (要求与说明:①中心体可用激光处理破坏;②染色体倍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可用流式细胞术测量;③实验思路涉及的具体操作过程不做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思路: 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若破坏中心体能引起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下图为实验后对照组的柱状图,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实验组的情况。 (3)分析与讨论 ①中心体被激光破坏后可引起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②若要得到大量的S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 ①将海拉细胞悬液均分为A,B两组,罝于细胞培养瓶中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②用流式细胞术测量染色体倍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并记录; ③用激光破坏A组中部分细胞的中心体;B组不做相应处理,作为对照; ④将A、B组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后,重复步骤②; ⑤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2). (3). 中心体被破坏后纺锤体不能形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不能一分为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4). 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处理 (5). S期进行DNA的复制,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后可以使细胞停留在S期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中心体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是否起关键作用,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中心体是否被破坏,因变量是染色体倍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实验设计应该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 (1)根据以上分析和实验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 ①将海拉细胞悬液均分为A,B两组,罝于细胞培养瓶中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②用流式细胞术测量染色体倍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并记录; ③用激光破坏A组中部分细胞的中心体;B组不做相应处理,作为对照; ④将A、B组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后,重复步骤②; ⑤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2)若破坏中心体能引起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则中心体破坏后不会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细胞相对数量比对照组少,如图: 。 (3)①中心体被破坏后导致纺锤体不能形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不能一分为二,最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由于S期进行DNA的复制,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后可以使细胞停留在S期,因此若要得到大量的S期细胞,可采用的方法是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处理。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根据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提供的素材设计实验,还要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