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湛江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 高二级生物科试卷(A卷)‎ ‎1.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 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 D. 内环境中Na+不足,不利于动作电位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主要为钠盐和钾盐)和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的含量,A正确。血红蛋白属于红细胞成分,不是内环境成分,B错。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血浆,通过血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C正确。动作电位的产生与膜外Na+内流相关,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时,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素分泌,从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样可以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会过多。‎ ‎【详解】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即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A正确;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只能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活动,而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即可以作用于多种器官,C正确;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刺激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既属于分级调节,又属于反馈调节,从而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 ‎3. 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 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 C. 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 D. 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共性:‎ ‎(1)都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激素具有靶细胞,神经递质也具有靶细胞,即突触后神经元.‎ ‎(2)作用完后都被分解.‎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发生改变,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重新利用.‎ ‎(3)本质上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 激素与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 解:A、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A正确;‎ B、乙酰胆碱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后由突触小泡摄取并贮存,B正确;‎ C、激素不提供能量,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只起信号分子的作用,C错误;‎ D、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D正确.‎ 故选:C.‎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血糖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B. 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C. 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D.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还能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A错误;下丘脑具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体温感觉中枢,B正确;血糖调节中枢在下丘脑,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下丘脑的功能,所有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而不在下丘脑,再根据题意作答。‎ ‎5. 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则尿量增加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解:A、大量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错误;‎ B、渴觉中枢兴奋,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 C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减少,C错误,D正确.‎ 故选:D.‎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C.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答案】B ‎【解析】‎ A、人体体温的主要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而不是大脑皮层,A错误;B、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时肝脏的产热量最多,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剧增,B正确;C、温度感受器有的在体表,有的在体内,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都有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的分布,C错误;D、不同环境下,体温调节方式有所不同,在寒冷环境下,通过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中,主要是通过增加散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在炎热环境中若主要通过降低新陈代谢来维持体温,则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B.‎ ‎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直接关系 B. 体液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 神经调节某种情况下可看成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D. 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只受神经或体液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 兴奋性降低。‎ ‎【详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这两者之间有直接关系,A错误;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正确;神经调节不可以看成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C错误;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再根据题意作答。‎ ‎8.人体的体温之所以维持稳定,依赖于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在夏季高温环境中,热量散出的主要途径为(  )‎ A. 汗液的蒸发 B. 呼气 C. 排尿 D. 排便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详解】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A正确;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B、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散热的途径,其中汗液的蒸发是主要的途径,再根据题意作答。‎ ‎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B. 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 C. 人体的体温是一个定值 D. 人体的热量来源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人体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体温的恒定对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详解】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A 正确;体温调节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的参与,也有神经参与,因此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过程,B正确;人体的体温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而不是一个定值,C错误;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内环境的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稳定不变的状态,体温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一个方面。‎ ‎10.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B. 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D. 图示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a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d是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详解】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A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B正确;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C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的机制,但图示未体现出来,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也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但是图示未体现出负反馈调节,只能看出分级调节过程。‎ ‎11. 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 海水浓度高,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12. 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后不会引起 A. 水盐调节紊乱 B. 性腺发育停止 C. 血糖浓度逐渐降低 D. 体温调节紊乱 ‎【答案】C ‎【解析】‎ 垂体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是有关体温调节的重要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发育,所以CD正确。参与水盐调节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页释放,故垂体损伤后水盐调节会紊乱。血糖浓度调节跟垂体无关。故选C ‎13.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0‎ ‎1‎ ‎2‎ ‎3‎ ‎4‎ 胰岛素含量(μU·mL)‎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 ‎65‎ ‎100‎ ‎153‎ ‎220‎ ‎420‎ A. 胰岛B细胞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的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从表格中数据可知,运动员长时间运动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胰高血糖含量逐渐增多,两者在调节血糖方面呈拮抗的关系。‎ ‎【详解】分析表格可知,胰岛B细胞增多,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降低,A错误;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血糖浓度会暂时降低,但是有胰高血糖素的调节,血糖浓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B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共同调节血液中血糖的浓度,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错误;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的转化而升高血糖,从而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14. 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 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 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方式①②是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是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传递迅速,A正确;‎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突出间隙的液体是体液,B错误;‎ C、体温调节包括神经体液调节,包括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C正确;‎ D、方式①②属于激素调节,传递的途径是体液,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调节的方式是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15.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激素分泌的多少是受机体调节的,下列关于激素分泌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垂体能分泌促激素,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 垂体是在大脑的直接影响下分泌促激素的 C. 下丘脑能直接控制各种内分泌腺,所以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 通过反馈作用使血液中的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垂体分泌的很多激素是受下丘脑的控制的,AB错;下丘脑不一定是直接控制各种内分泌腺的,C错误;通过反馈作用使血液中的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6.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腹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家兔的胰岛B细胞受损会导致血糖浓度不能降低。‎ ‎【详解】要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的功能,可以在兔饱腹的状态下,如果胰岛B细胞未受损,可以降低血糖,如果胰岛B 细胞受损,可能会出现糖尿的症状,而兔在空腹的情况下,胰岛B细胞是否受损,现象不明显,因此,C和D均错误;判断胰岛B细胞是否受损,测定血糖含量比测定尿液中是否含糖更可靠,因为尿糖可能是其它原因引起,A错误;判断胰岛B细胞是否受损,也可以直接测定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因此,B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再根据题意作答。‎ ‎17.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性激素能专一性的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B. 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 垂体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 性腺分泌的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具有反馈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性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分泌性激素,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抑制其分泌活动,从而维持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详解】性激素能促进生物体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因此性激素能专一的作用于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A正确;下丘脑能分泌激素,也是水盐平衡、血糖平衡和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B正确;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C错误;性腺的分泌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一样存在着负反馈调节的机制,D正确,因此,本题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而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再根据题意作答。‎ ‎18. 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B.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 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故A错误;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故B错误;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故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如图表示的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其中不符的是(  )‎ A. 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B. 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是分泌细胞 C. 若该图表示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 D. 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激素可以运输到全身各处,传递着各种信息;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详解】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A错误;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一些神经作用的靶细胞是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都属于分泌细胞,B正确;若该图表示人体的激素调节,能分泌激素的是内分泌细胞,C正确;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后,会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正确。因此,与示意图不符的是A选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再结合激素调节的特点作答。‎ ‎20.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细胞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 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C. 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D. 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答案】D ‎【解析】‎ 如果甲是感受器,会产生神经递质,但神经递质不经过血管,A错误。如果甲是下丘脑细胞,X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激素,B错误。如果甲是胰岛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但不能让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C错误。如果甲是甲状腺细胞,会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甲状腺激素能加快肝细胞的新陈代谢,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稳态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1.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一)图2l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______,其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2)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________;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二)人类以及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舌和软腭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其基部与相应的味觉神经相连(图22)。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质膜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质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图23),后者经味细胞基部的味觉神经传递至脑部味觉中枢,最终产生味觉。猫科动物在早期进化阶段缺失了针对甜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T1R2,因此表现出对糖类食物的冷漠行为。‎ ‎(3)据上所述,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为________:味细胞质膜表面受体激活离子通道打开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 ‎(4)据上所述,若要使小鼠对苦味物质产生“甜”的喜好感,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__。‎ A.抑制小鼠苦味神经之间的冲动传递 B.刺激并打开甜味细胞质膜上的离子通道 C.阻断小鼠苦味细胞与其味觉神经之间的联系 D.将识别苦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导入小鼠甜味细胞中表达 ‎【答案】 (1). 受体 (2). 蛋白质 (3). B (4). C (5). BC (6). 20 (7). 化合物与受体结合 (8). D ‎【解析】‎ ‎【分析】‎ 图2l中的A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B表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C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图23表示某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质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钠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从而产生兴奋。‎ ‎【详解】(1)据图分析,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受体,其化学成分都为蛋白质,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具有特异性。‎ ‎(2)由图可知,激素调节对应的是B图;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对应的是C图;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加速收缩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心肌细胞收缩),又有激素的分泌(如高度紧张时会分泌肾上腺素),因此,对应的是图B和C。‎ ‎(3)‎ 人类以及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舌和软腭分布着丰富的卵状味蕾,每个味蕾约含100个味细胞,每个味细胞只负责感应酸、甜、苦、咸、鲜五大主体味觉中的一种,因此每个味蕾中对应一种味觉的平均味细胞数为100÷5=20;由题干信息“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质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可知,味细胞质膜表面受体激活离子通道打开的前提条件是:化合物与受体结合。‎ ‎(4)味细胞质膜表面受体激活离子通道打开的前提条件是:需要相对应的化合物与受体结合。若要使小鼠对苦味物质产生“甜”的喜好感,合理的做法是要将苦味物质与小鼠甜味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因此,可将识别苦味化合物的受体编码基因导入甜味细胞中表达,A、B、C均错误,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味细胞靠其特殊的质膜表面受体感应相应的化合物,当一种化合物被一种味细胞的质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并打开附近的离子通道,离子的跨膜流动导致膜电位的改变”,再根据题意作答。‎ ‎22.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动物生殖机能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双酚A对中国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的影响”实验。主要过程是:将性成熟雄蛙分组,实验组置于含双酚A的水体饲养,同时作空白对照。一段时间后检测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并对精巢进行制片镜检。结果显示,实验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精子发育异常。请回答:‎ ‎(1)已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据此推测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使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____,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为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另设置一水体中含____的实验组。‎ ‎(2)对精巢镜检时,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_________的形态和数目,以区分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子发育异常比例。‎ ‎(3)林蛙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后经___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的____结合产生调节作用。‎ ‎【答案】 (1). 升高 (2). 雌性激素 (3). 染色体 (4). 体液 (5). 受体 ‎【解析】‎ ‎【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详解】(1)由题意可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双酚A进入雄蛙之后,芳香化酶水平升高,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因此,雄蛙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为比较双酚A和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可另设置一水体中含雌性激素的实验组。‎ ‎(2)区分减数分裂过程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子发育异常的比例,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3)激素是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的,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推测双酚A与芳香化酶的关系,而芳香化酶又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 ‎23.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通过___________运输。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有一种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TSH的效应,则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比正常值________。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________部位发生了病变。‎ ‎(2)下丘脑的________细胞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激素,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刺激作用_________、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TSH含量的稳定。TH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_________接受信息。‎ ‎【答案】 (1). 体液 (2). 高 (3). 垂体 (4). 神经分泌 (5). 相互拮抗 (6). 胞内受体 ‎【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是: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详解】(1‎ ‎)根据题意可知,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有一种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TSH的效应,因此,该患者血液中TSH含量会比正常值高。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TSH后,TH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分泌TSH的器官发生病变,即垂体发生了病变。‎ ‎(2)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激素调节,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会抑制垂体分泌TSH,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会促进垂体分泌TSH,因此两者是相互拮抗的关系。TH能进入垂体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说明TH的受体在垂体细胞内,表明该细胞能通过胞内受体接受信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再根据题意作答。‎ ‎24.下图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 ‎(1)途径①中,兴奋传至神经元①时,兴奋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其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 ‎(2)人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 ________________ ,激素C作用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 。‎ ‎(3)临床上,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等损伤引起途径③中激素D分泌不足,导致尿崩症(尿特别多等症状)。则激素D是________________其分泌不足会导致( )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答案】 (1).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 神经递质 (3).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TRH) (4). 甲状腺 (5). 抗利尿激素 (6). 肾小管和集合管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表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激素A由胰岛B细胞分泌,表示胰岛素;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C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D为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途径①中,兴奋传至神经元①时,兴奋部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兴奋再传至神经元②时,其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 ‎ ‎(2) 人在寒冷环境中,通过途径②使人代谢增强,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则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激素C为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3) 因为下丘脑或垂体等损伤引起途径③中激素D分泌不足,导致尿崩症(尿特别多等症状)。则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其分泌不足会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图示中的下丘脑、垂体和胰岛B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种类,再根据题意作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