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6-2017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 物试卷   一、选择 1.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5(即 RuBP)→2C3.为测定 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 与 14CO2 的反应, 并检测产物 14C3 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 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 14C3 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 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 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H]在基粒产生到叶绿体基质被利用 B.过程②→①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 C.①→②合成的(CH2O)大于②→①消耗的(CH2O),植物表现生长现象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都来自水 3.如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 C3 和 C5 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 物在工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 低 CO2 浓度中的某一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 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 ATP 的积累 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4.为研究提高大棚内 CO2 浓度对油桃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得自然种植的大棚和 人工一次性施加 CO2 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时[H]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B.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 CO2 的最佳时间是 l0 时 C.7﹣8 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8~13 点的有机物积累量 5.从水体中取得一定水样,测定初始溶氧.将水样灌入两个相同瓶子中,一个 白瓶完全透光,另一个黑瓶完全不透光,然后放回原水层.24h 后取出,分别测 量白瓶和黑瓶中溶氧量,可以计算水体生物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和呼吸量.某次 实验中意外损坏黑瓶,则无法获得的数据是(  ) ①总光合量②净光合量③呼吸量④黑瓶盛水量.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下列大棚种植蔬菜相关措施中,不利于产量 增加的是(  ) A.用绿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 B.白天适当增加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C.冬天时在大棚内少量焚烧秸杆 D.一定时期进行松土透气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完成了 DNA 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 2 条姐妹染色 单体 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 DNA 数目不变 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8.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 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 DNA 数目关系变 化 . 下 列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 (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 DE 段、图丙中的② B.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图乙中 BC 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 9.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10.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所表达基因的数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器官或细胞 眼 唾液 腺 皮肤 甲状 腺 血细 胞 心脏 所表达基因的数目 1932 186 3043 2381 23505 9400 A.人体各器官所表达的基因数目不同,种类也完全不同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说明不同细胞内所含基因不同 D.细胞种类不同表达的基因不同,这与细胞完成不同的功能相适应 11.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1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13.如图 1 和图 2 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有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 2 中 a 对应图 1 中的 A→B 段,c 对应图 1 中的 E→F 段 B.图 1 中 D→E 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含量不变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 1 的 C→D 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 2 中 d 所示的情况 1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15.下列有关生物学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③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 ATP 的速率大大超过其合成速率; ④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识别、运输、催化等; ⑤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中心体都只复制一次; ⑥乳腺细胞比肌肉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A.④⑤ B.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 16.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D.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1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 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 B.同一双亲的子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 GH 段和 LM 段有关 C.图中 M 点细胞中的 DNA 数正好是 L 点细胞中的两倍 D.图中 GH 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和 CD 段相同 18.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核 DNA 数目加倍 C.正常情况下,带两条母链的染色体不会进入同一细胞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两倍 19.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 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 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 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a 峰中 B.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 C.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 20.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均需要借助染色剂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是(  ) ①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③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④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⑤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⑦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A.①③⑥ B.③④⑧ C.②⑤⑦ D.①④⑧ 21.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B.该细胞无叶绿体,所以该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该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D.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2.对如图曲线横坐标与纵坐标对应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细胞外物质浓度 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 速率 B 细胞呼吸强度 植物根细胞吸收 K+的速率 C 细胞体积大小 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 D 反应物浓度 酶浓度一定时的酶促反应速率 A.A B.B C.C D.D 23.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人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B.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量 C.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 D.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 24.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 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 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②用 100W 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 20 厘米处, 15 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 15 分钟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通过  进行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①B 点与 A 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  点, 指针偏转的方向  . ②C 点表示的是  . ③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与 C 点相比较,D 点指针向  偏转. ④若此曲线与横轴相交于 E 点,则 E 点的含义是  .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  处理,如果 此时水浴温度下降,指针的偏转会受影响,从内在因素分析是因为  . 25.根据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  ,图甲表示纸层析分离色 素的结果,图甲滤纸条上 3 的位置,其主要吸收的光颜色是  . (2)如图乙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 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 12 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 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a 和 b(单位:g).则 b﹣a 所代表的是 12 小时右侧截 取部分  . (3)图丙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 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 E<B 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  ; 当 B<E<C 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  ; 当 E>C 时,可采取  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   2016-2017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高二(上)第二次 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 1.在光合作用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 CO2+C5(即 RuBP)→2C3.为测定 RuBP 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 C5 与 14CO2 的反应, 并检测产物 14C3 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 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RuBP 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测定 RuBP 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单位时间内 14C3 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RuBP 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 CO2 固定的酶,能够催化 CO2+C5→2C3.暗 反应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解答】解:A、菠菜叶肉细胞内 RuBP 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 CO2 固定的酶, 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 正确; B、CO2+C5 2C3 的反应需要在二氧化碳供应和五碳化合物存在条件下进 行,B 错误; C、测定该酶活性的方法用到了 14C3,属于同位素标记法,C 正确; D、根据题意,单位时间内 14C3 生成量越多说明 RuBP 羧化酶活性越高,D 正 确. 故选:B.   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 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H]在基粒产生到叶绿体基质被利用 B.过程②→①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茎等细胞内 C.①→②合成的(CH2O)大于②→①消耗的(CH2O),植物表现生长现象 D.②→①产生的[H]和①→②产生的[H]都来自水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物质从左到右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从右到左可以 表示有氧呼吸的过程.梳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针对选项稳态,即 可分析作答. 【解答】解:A、①→②过程,可以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H]在类囊体的基粒产 生,在叶绿体基质被利用,A 正确; B、过程②→①可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需要氧气参与,可以发生在植物体的根、 茎等细胞内,B 正确; C、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才能积累,植物才能表现出生长现象,C 正 确; D、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还原氢来自于水,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还原氢来自于葡萄糖、 丙酮酸和水,D 错误. 故选:D.   3.如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 C3 和 C5 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 物在工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 低 CO2 浓度中的某一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 ATP B.图中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Ⅱ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 ATP 的积累 D.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产物为氧 气、还原氢和 ATP,还原氢和 ATP 可以参与暗反应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 可以分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据此分析题图即可作 答. 【解答】解:光合作用过程中,降低光照强度,ATP 与还原氢生成减少,三碳化 合物还原受阻,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利用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五碳化合物的含量下降,故甲是三碳化合物,乙是五碳化合物.若降低 CO2 浓度, 三碳化合物的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少,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降低,去路暂时不变,导 致三碳化合物含量下降,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故甲是五碳化合物,乙是三碳化 合物. A、若甲是三碳化合物,乙是五碳化合物,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还原氢, 若甲是五碳化合物,乙是三碳化合物,需要消耗二氧化碳,A 错误; B、Ⅱ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或降低 CO2 浓度,B 错误; C、根据分析,Ⅱ阶段甲上升不一定是因为叶绿体中[H]和 ATP 的积累,C 错误; D、Ⅱ阶段改变的调节主要影响暗反应的进行,所以Ⅱ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 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D 正确. 故选:D,   4.为研究提高大棚内 CO2 浓度对油桃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得自然种植的大棚和 人工一次性施加 CO2 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光照时[H]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B.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 CO2 的最佳时间是 l0 时 C.7﹣8 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8~13 点的有机物积累量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 CO2 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从 8 点~13 点,人工一次性施加 CO2 的大 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快于自然种植的大棚. 【解答】解:A、光照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H],暗 反应阶段 C3 的还原消耗[H],故[H]的运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A 错误; B、从 8 点开始,人工一次性施加 CO2 的大棚内油桃光合速率快于自然种植的大 棚,说明人工施加 CO2 的最佳时间是 8 时,B 错误; C、早上由于光照强度低,故 7﹣8 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C 正确; 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人工施加 CO2 后,油桃多积累有机物的量,D 错误. 故选:C.   5.从水体中取得一定水样,测定初始溶氧.将水样灌入两个相同瓶子中,一个 白瓶完全透光,另一个黑瓶完全不透光,然后放回原水层.24h 后取出,分别测 量白瓶和黑瓶中溶氧量,可以计算水体生物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和呼吸量.某次 实验中意外损坏黑瓶,则无法获得的数据是(  ) ①总光合量②净光合量③呼吸量④黑瓶盛水量.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白瓶是透光瓶,里面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瓶是不透光瓶,只 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 常的呼吸耗氧量,白瓶中氧气的变化量是净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的产氧量与 呼吸作用的差量),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 【解答】解:①根据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由于呼吸耗氧量 无法获得数据,故总光合作用量无法获得数据,①正确; ②白瓶中氧气的变化量是净光合量,②错误; ③黑瓶损坏了,呼吸耗氧量无法获得数据,③正确; ④根据题意,黑瓶盛水量等于白瓶盛水量,故可通过测定白瓶盛水量确定黑瓶盛 水量,④错误. 所以,①③正确. 故选:A.   6.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下列大棚种植蔬菜相关措施中,不利于产量 增加的是(  ) A.用绿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 B.白天适当增加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C.冬天时在大棚内少量焚烧秸杆 D.一定时期进行松土透气 【考点】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 素. 【分析】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1、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 2、控制温度的高低; 3、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解答】解:A、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色吸收很少,用绿色塑料薄 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只允许绿光透过,反而会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A 错 误; B、白天适当增加温度,提高酶的活性,增强光合作用;夜晚适当降低温度,能 降低呼吸酶的活性,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有利于产量增加, B 正确; C、冬天时在大棚内少量焚烧秸杆,可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农作 物的产量,C 正确; D、一定时期进行松土透气,能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 元素吸收供应能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 正确. 故选:A.   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完成了 DNA 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 2 条姐妹染色 单体 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 DNA 数目不变 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 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最大特征是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 胞有适度的增长,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 段. 分裂期 (1)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此时 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同时 核仁解体,核摸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 面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 (4)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 仁、核模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 二. 【解答】解:A、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了 DNA 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 度的生长,A 正确; B、有丝分裂前期时,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 2 条姐妹 染色单体,B 正确; C、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内的 DNA 数目不变, C 正确; D、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分裂末期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 胞,而在植物细胞中,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 D 错误. 故选:D.   8.如图甲~丙依次表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 不同分裂时期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染色体 DNA 数目关系变 化 . 下 列 叙 述 中 正 确 的 是 (     ) 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 DE 段、图丙中的② B.图甲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核糖体、中心体代谢活跃 C.图丙中与图乙中 BC 段对应的只有②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甲图:着丝点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 分析图乙:AB 段形成的原因 DNA 的复制;BC 段存在染色单体,细胞可能处于处 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 段 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丙:①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DNA 含量=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 的 2 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 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③中无染色单 体,染色体:DNA 含量=1:1,且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相等,所以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末期. 【解答】解:A、图甲所示细胞对应于图乙中的 DE 段、图丙中的①,原因是着 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没有染色单体,A 错误; B、甲细胞分裂时期线粒体代谢活跃,核糖体在分裂间期因为染色体的复制而活 跃,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因复制而活跃,在前期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此时也 比较活跃,B 错误; C、图丙中与乙图 BC 段对应的只有②,每条染色体上 2 个 DNA,2 条染色单体, C 正确; D、图丙中引起②→①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 错误. 故选:C.   9.下列关于细胞及其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全面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 C.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核体积变小、色素含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人体是多 细胞个体,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人体衰老和死亡不同步,而个体衰老的过程就是组 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 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 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解答】解:A、人、动物体的遗传物质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 因突变为癌基因,A 错误;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提高细胞代谢的效率,B 错误; C、细胞衰老最终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变大,C 错误; D、细胞凋亡受遗传物质的严格控制,并且在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表达,D 正 确. 故选:D.   10.下列数据是人体部分器官中所表达基因的数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器官或细胞 眼 唾液 腺 皮肤 甲状 腺 血细 胞 心脏 所表达基因的数目 1932 186 3043 2381 23505 9400 A.人体各器官所表达的基因数目不同,种类也完全不同 B.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数目最多,说明其遗传物质相对含量较高 C.人体各器官表达的基因数目有差异,说明不同细胞内所含基因不同 D.细胞种类不同表达的基因不同,这与细胞完成不同的功能相适应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同一个体中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都含有 相同的遗传物质(基因).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 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 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 mRNA 和蛋白质种类有所不同.细胞 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于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据 此答题. 【解答】解:A、人体各器官所表达的基因种类有所不同,而不是完全不同,如 人体所有器官都表达呼吸酶基因,A 错误; B、人体所有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相对含量相同,B 错误; C、人体所有体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C 错误; D、细胞种类不同表达的基因不同,使细胞趋于专门化,这与细胞完成不同的功 能相适应,D 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考点】细胞的无丝分裂. 【分析】细胞的无丝分裂: 概念 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过程 细胞核延长→核缢裂→细胞质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特点 (1)核膜和核仁都不消失; (2)没有染色体的出现和染色体复制的规律性变化; (3)染色质、DNA 也要进行复制,并且细胞要增大. 实例 蛙的红细胞 【解答】解:A、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之一,不是低等生物细胞特有 的分裂方式,A 错误; B、无丝分裂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B 正确; CD、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CD 正确. 故选:A.   1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 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 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 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 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 的增殖. 【解答】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 发生改变,A 错误;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为控制细胞正常分裂的基因,故在正常细胞中会表达,B 错误; C、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方式之一,C 错误; D、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故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 有关的基因,D 正确. 故选:D.   13.如图 1 和图 2 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有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 2 中 a 对应图 1 中的 A→B 段,c 对应图 1 中的 E→F 段 B.图 1 中 D→E 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含量不变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 1 的 C→D 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 2 中 d 所示的情况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分析图 1:图 1 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 DNA 之比,其中 BC 段 表示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由 1 个变为 2 个,是由于间期 DNA 的复制;CD 段表 示每条染色体含有 2 个 DNA 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 表示每条染色 体上的 DNA 由 2 个变为 1 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EF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 期和末期. 分析图 2:a、c 表示染色体:DNA=1:1;b 表示染色体:DNA=1:2;d 表示染 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解答】解:A、图 2 中 a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 1 中的 E→F 段,c 表示 G1 期或有丝分裂末期,对应图 1 中的 A→B 段或 E→F 段,A 错误; B、图 1 中 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含量不变,B 正确;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 佳时期,对应于图 1 的 CD 段,C 正确; D、图 2 中 d 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D 正确. 故选:A.   1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D.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 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 2、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 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解答】解:A、一般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A 错误; B、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也需细胞增殖,B 错误; C、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凋亡与个体的衰老凋亡不是一回事,C 错 误; D、癌细胞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即癌细胞能无限增殖,D 正确. 故选:D.   15.下列有关生物学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可以通过分裂繁殖后代;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③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 ATP 的速率大大超过其合成速率; ④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识别、运输、催化等; ⑤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和中心体都只复制一次; ⑥乳腺细胞比肌肉细胞含有较多的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A.④⑤ B.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 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 后代.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3、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 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根据内质网膜上有 没有附着核糖体,将内质网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两种.滑面内质网 上没有核糖体附着,这种内质网所占比例较少,但功能较复杂,它与脂类、糖类 代谢有关;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核糖体,其排列也较滑面内质网规则,功能主要 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解答】解: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分裂繁殖,①错误;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无核糖体,②错误; ③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消耗 ATP 的速率和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③错误; ④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识别、运输、催化等,④正确; ⑤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但细胞分裂两次, 但中心体复制两次,⑤错误; ⑥乳腺细胞能够分泌乳汁,其中的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 高尔基体的加工,故比肌肉细胞含较多内质网和高尔基体,⑥正确. 故选:B.   16.如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 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D.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考点】细胞的分化;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解答】解:A、卵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而来,其中的 DNA 含量减半,并且成熟 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无核 DNA),A 错误; B、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各细胞的形态、功能不同,B 错误;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红细胞吸收方式为协助扩散, C 错误; D、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水,D 正确. 故选:D.   17.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 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 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 B.同一双亲的子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 GH 段和 LM 段有关 C.图中 M 点细胞中的 DNA 数正好是 L 点细胞中的两倍 D.图中 GH 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和 CD 段相同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 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变化, 其中 AC 段表示分裂间期,CD 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E 点之后表示末期.b 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变化,其中 FG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GH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IJ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c 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其中 LM 表示受精作用,MN 表示有丝分裂间期、 前、中期,OP 表示后期,Q 之后表示末期. 【解答】解:A、图中 GH 段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等;OP 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是体细胞的两倍,A 错误; B、GH 段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LM 段不同配子随机组合,所以同一双亲的子 代多样性主要原因与 GH 段和 LM 段有关,B 正确; C、由于受精卵中线粒体只来自于卵细胞,所以图中 M 点细胞中的核 DNA 数正 好是 L 点细胞中核 DNA 数的两倍,C 错误; D、图中 GH 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CD 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所以染色体 行为变化不同,D 错误. 故选:B.   18.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核 DNA 数目加倍 C.正常情况下,带两条母链的染色体不会进入同一细胞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两倍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 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 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都与体细胞相同. 【解答】解:A、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 错误; B、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 DNA 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 错误; C、由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正常情况下,带两条母链的染色体在 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因而不会进入同一细胞,C 正 确; D、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D 错误. 故选:C.   19.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 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 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 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a 峰中 B.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 C.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 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2、每个细胞周期又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 准备,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 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 3、分析题图:由题干可知,用某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试验组细 胞,不用抗癌药物处理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为对照组细胞,两题图中对照组和试 验组的细胞数目在 a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40,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 为 80. 【解答】解:A、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中 DNA 是加倍 的,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b 峰中,A 错误; B、在 a 峰与 b 峰之间细胞内的 DNA 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 DNA 分子的复 制,B 正确; C、由以上分析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细胞数目在 a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40, 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均为 80,所以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 C 正确; D、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 b 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 DNA 复制 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 DNA 复制有抑制作用,D 正确. 故选:A.   20.下列生物学实验中,均需要借助染色剂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是(  ) ①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③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④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 ⑤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⑦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A.①③⑥ B.③④⑧ C.②⑤⑦ D.①④⑧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检测蛋白质的实验;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 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本题是高中教材实验中,实验工具和是否需要染色的考查,先回忆相关 实验的实验原理,然后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DNA 和 RNA 本身没有颜色,不容易观察,要用甲基绿和吡罗红 染液进行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①正确; ②蛋白质的检测需要用双缩脲试剂染色,但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②错误; ③叶绿体本身含有颜色,不需要染色,③错误; ④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同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④正确; ⑤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不需要染色,也不需要用显微镜观察,⑤错误; 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选用的实验材料都是有颜色的,不需要染色, ⑥错误; ⑦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既不要显微镜,也不需要染色,⑦错误; ⑧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染色,同时需要用 显微镜观察,⑧正确. 故选:D.   21.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B.该细胞无叶绿体,所以该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该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D.该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种高等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该细胞含有线粒体, 能进行有氧呼吸;该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含有液泡,说 明其已经高度分化.据此答题. 【解答】解:A、该细胞含有核膜、核仁,没有染色体,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 中期,A 错误; B、该细胞无叶绿体,可能是根尖细胞,不能说明该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B 错误; C、该细胞含有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C 正确; D、该细胞在低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D 错 误. 故选:C.   22.对如图曲线横坐标与纵坐标对应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细胞外物质浓度 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 速率 B 细胞呼吸强度 植物根细胞吸收 K+的速率 C 细胞体积大小 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 D 反应物浓度 酶浓度一定时的酶促反应速率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细胞表面 积与体积的关系.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呼吸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细 胞体积大小、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根据 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所 以当细胞外物质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载体的运输能力达到饱和,物质通过协 助扩散进入细胞的速率不再增加,A 正确; B、植物细胞对 K+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所以当细胞外 物质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载体的运输能力达到饱和,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 细胞的速率不再增加,B 正确; C、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C 错 误; D、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呈正相关,但由于酶浓度一定,所以酶促反应速 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大,D 正确. 故选:C.   23.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人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B.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量 C.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 D.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光反应、暗反 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肌肉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 2C3H6O3+能量. 【解答】解:A、人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肌 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等 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A 错误; B、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 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 量,这 样才有有机物的积累,B 正确; C、细胞中的水主要以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所以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 量,C 正确; D、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所以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D 正 确. 故选:A.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 24.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 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 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②用 100W 的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 20 厘米处, 15 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过 15 分钟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光照强度 ,通过 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 进行 调控. (2)请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①B 点与 A 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 A 点, 指针偏转的方向 右 . ②C 点表示的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 ③CD 段形成的原因是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与 C 点相比较,D 点指针向  左 偏转. ④若此曲线与横轴相交于 E 点,则 E 点的含义是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 用消耗到和实验开始时的氧气浓度相同 . (3)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 遮光 处理, 如果此时水浴温度下降,指针的偏转会受影响,从内在因素分析是因为 温度影 响了呼吸酶的活性 .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为: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 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分析实验装置图:以 100W 灯泡为光源,不断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即降低光 照强度来改变光合作用强度. 分析曲线图:B 点指针偏转较 A 点明显,所以 B 点光合作用强度大;C 点之后指 针开始回偏,说明 C 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C 点之后呼吸强度大于光 合作用强度,即有机物出现负增长. 【解答】解:(1)题中以 100W 灯泡为光源,不断加大灯泡与装置间距离,即 降低光照强度,通过指针的偏转来观察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可见该实验的自变 量是光照强度. (2)①题中看出,灯泡距离不断增大,因此光合作用逐渐减弱.并且 B 点指针 偏转的幅度减小,说明光合作用减慢,因此是 A 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指针向右 偏转. ②C 点之后指针开始回偏,说明此时从装置中消耗氧气,因此 C 点时光合作用与 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③与 A 点相比较,D 点时,光照减弱,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 ATP 和[H] 减少,故 C3 还原量减少,二氧化碳浓度未变,合成速率未变,C3 含量增加,C5 含量由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量减少而来源减少,CD 段表示天平指针开始回偏, 说明此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与 C 点相比较,D 点指针向左偏转. ④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到和实验开始时的氧气浓度相同 (3)因为水稻植株在有光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要测定其幼苗的呼吸 强度,应对装置进行遮光处理,如果此时水浴温度下降,指针的偏转会受影响, 从内在因素分析是因为温度影响了呼吸酶的活性.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改变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 (2)①A 右 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③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左 ④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到和实验开始时的氧气浓度相同 (3)遮光 温度影响了呼吸酶的活性   25.根据下列各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 类囊体薄膜 ,图甲表示纸 层析分离色素的结果,图甲滤纸条上 3 的位置,其主要吸收的光颜色是 红光和 蓝紫光 . (2)如图乙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 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 12 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 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a 和 b(单位:g).则 b﹣a 所代表的是 12 小时右侧截 取部分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 (3)图丙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 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 E<B 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 增大光 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 当 B<E<C 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 二氧化碳浓度 ; 当 E>C 时,可采取 遮光 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影响 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图甲: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由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甲)、黄色 的叶黄素(乙)、蓝绿色的叶绿素 a(丙)、黄绿色的叶绿素 b(丁). 图丙,a 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a 点对应的值可表示呼吸速率;A 点时, 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为 0,表明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 点时达到光饱和 点. 【解答】解:(1)光合作用色素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滤纸条上 色素带有四条,由上到下分别是胡萝卜素(甲)、黄色的叶黄素(乙)、蓝绿色的 叶绿素 a(丙)、黄绿色的叶绿素 b(丁),其中叶绿素 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 光. (2)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 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 耗,因此 b﹣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 (3)曲线中,当光照强度小于光饱和点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光 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 CO2 浓度.当 光照强度>C 时,可采取遮光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 红光和蓝紫光 (2)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3)增大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二氧化碳浓度 遮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