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 2019年2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9年春季高2017级 高二下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命题人:周世先 审题人:陈海 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 B. 各种变异均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 迁入和迁出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 D. 捕食者的存在减缓被捕食者种群的进化 ‎2.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a′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①②④‎ B.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①②都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3.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履虫也具有与人体相似的内环境 B. A液含较多蛋白质,如抗体、载体 C. 2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 D. 若3为肝细胞,则D处葡萄糖浓度高于E处 ‎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局部电流都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时不需消耗能量 C. 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也可能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D.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能抑制兴奋产生 ‎5.下列有关人体内两种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受损,特异性免疫功能不会受影响 B.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与抗原结合,再由吞噬细胞完成清除 C.体液免疫过程中呈递抗原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 D.侵入机体细胞内的病原体,依靠效应T细胞将其清除 ‎6.下表是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较高 B. 血糖浓度比正常水平的低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弱 ‎7.前段时间,我国多个省市出现非洲猪瘟疫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只感染猪不感染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猪瘟病毒侵染进入人体内后,可在内环境中增殖 B. 一旦发病死亡率达100%,说明猪体内无免疫反应 C. 吞噬细胞特异性摄取和处理猪瘟病毒,暴露抗原 D.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型多样,不利于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婴幼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 B.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 动物体内的神经递质和激素都不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 D. 人体的免疫调节相对独立,不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影响 ‎9.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斯他林和贝利斯——促胰液素的发现 B. 达尔文——植物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C. 高斯——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D. 林德曼——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 ‎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是由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 环境因子影响激素合成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C. 施用过量赤霉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进而使水稻植株疯长 D. 木瓜的各个部位均可产生乙烯利,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11.根据种群数量增长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保持持续的经济效益,被捕后鱼群的种群数量应保持在K/2左右 B.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C. 只要空间足够大、食物充足、气候适宜,种群数量就会表现为J型增长 D. J型增长模型中“λ”代表的含义是种群的出生率 ‎12.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一定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多样性 C.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D.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14.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其原理或预期结果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用黑光灯诱捕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B.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 桑基鱼塘——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15.右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也能为某些微生物提供碳源 B.牛肉膏和蛋白胨能为微生物同时提供氮源、碳源和无机盐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17.关于消毒与灭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灭菌 ‎ B.消毒是灭菌的俗称,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 C.灭菌就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 D.接种环、培养皿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的充分燃烧层灼烧 ‎18.有关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制备,错误的是 ‎ A.制备过程包括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五步 B.溶化琼脂时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C.培养基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条件下,灭菌15~30min D.培养基灭菌后直接倒入培养皿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倒过来放置 ‎19.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法接种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种前可采用干热灭菌法或紫外线照射对培养基灭菌 B.在每次划线前及划线结束后需要灼烧接种环 C.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在培养基上获得单个目的细菌 D.培养后的菌落最少处是接种划线的起始位置 ‎20.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应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 菌液分别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B.稀释涂布平板法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C.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 D.培养某种细菌的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水、无机盐等,‎ 其中可为细菌提供氮源的是淀粉 Ⅱ卷(非选择题) ‎ 二、非选择题:本题40分。 ‎ ‎21.(7分)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人体血糖平衡受____________的调节(填调节方式),其中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的变化,血糖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该过程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反馈调节。‎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经过突触结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在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排尿的低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平时,膀胱逼尿肌(位于整个膀胱壁)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贮存的尿液不致外流。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充盈时,膀胱壁内的牵张感受器产生________,其在A、B间的传导是________(双向/单向)的。‎ ‎(2)正常人在没有合适的时机或场所时能够憋尿,这是因为脊髓排尿中枢受________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具有________调节的特点。这个过程中,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和突触后膜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 ‎ ‎23.(11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至少存在________条食物链,蛇和鹰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2)假设蛇所获得的能量中,1/3来自蟾蜍,2/3来自鼠。若蛇的同化量增加a,至少需要消耗草的同化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3)图甲中在蟾蜍的繁殖季节,雄性个体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信息求偶;雌性个体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样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该蟾蜍卵块的密度。‎ ‎(4)图乙中的A属于图甲中________的同化量,C为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若该生态系统中草的同化量为E ‎,则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E。‎ ‎(5)除题中图示体现出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外,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导致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24.(11分每空1分)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回答:‎ ‎(1)腐乳的生产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以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 和 。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左右。‎ ‎(2)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为_______,该物质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3)蓝莓富含花青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保护视力、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某同学尝试用蓝莓来制作蓝莓果酒和蓝莓果醋。‎ 酿制蓝莓果酒时,并不需要对蓝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这是因为在___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抑制。在果醋制作时,醋酸菌在________供应和糖源都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________生成醋酸。为鉴定蓝莓果醋是否酿制成功,除可以通过观察菌膜、尝、嗅之外,还可以通过检测和比较发酵前后________作进一步的鉴定。‎ ‎25.(6分)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相关内容:‎ 材料和用具:同种、发育状态相近的健康兔子若干,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蒸馏水,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注射器若干等。‎ ‎(1)实验原理:碘是合成________激素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可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2)在材料和用具的选择上存在一个明显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步骤中,应先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并测定各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再分别给各组兔子注射适量且等量的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 ‎(4)实验结果:2 d后,分别测定不同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与对照组相比,应该是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而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组别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 高二下期入学考试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5 CCCAB 6--10 DDCBB ‎11--15 ACCBD 16--20 AADBC 二、非选择题:本题40分。 ‎ ‎21.(7分)‎ ‎ (1)神经—体液(1分) 血糖浓度(1分) 下丘脑(1分) ‎ 拮抗(1分) 存在(1分)‎ ‎(2)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识别神经递质并引起膜电位变化(2分)‎ ‎22.(5分每空1分) ‎ ‎(1)兴奋(动作电位、神经冲动)  单向 ‎ ‎(2)大脑皮层(高级中枢) 分级 外正内负 ‎23.(11分每空1分)‎ ‎(1)3 竞争和捕食 (2)b=175a/3 (3)物理 等距取样 ‎(4)草 生长发育和繁殖 大于 ‎ ‎(5)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生物的种间关系  负反馈(或反馈)‎ ‎24.(11分每空1分)‎ ‎(1)毛霉 肽 氨基酸  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变质 12%  ‎ (2) 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亚硝胺 ‎ ‎(3)缺氧、呈酸性 氧气  酒精  pH ‎25.(6分每空1分) ‎ ‎(1)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2)“蒸馏水”不妥,应改为“生理盐水” (3)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 (4)无放射性促甲状腺激素  无放射性甲状腺激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