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解析版)‎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d为四个细胞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只有细胞a,细胞c一定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 作为合成蛋白质场所的结构只分布在细胞a、b、d代表的生物中 C. a、b的细胞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而c、d的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 D. 若c细胞营寄生生活,则它合成蛋白质必需依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细胞壁、液泡,属于植物细胞;b细胞没有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c细胞是细菌细胞,d细胞是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生物。‎ ‎【详解】A. a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细胞虽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在图中a、b、c、d代表的生物中均有分布,B错误;‎ C. 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a、b细胞均是真核细胞,细胞中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而c、d细胞均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C正确;‎ D. c是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自身能合成蛋白质,D错误。‎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D. 德国科学家菲(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答案】D ‎【解析】‎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A项错误;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B项错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C项错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成员通过研究光合细菌和人体肝细胞而归纳的,其中“●”表示“有”,“○”表示“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光合细菌和肝细胞的归纳均有误 B. 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肝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 C. 光合细菌因为有叶绿体和藻蓝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光合细菌与肝细胞内DNA分布位置不同,前者DNA都在拟核中,后者都是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可知,光合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不含染色体(质)和溶酶体,肝细胞是真核生物,无光合色素和液泡。‎ ‎【详解】A. 对光合细菌的归纳有误,对肝细胞的归纳正确,A错误;‎ B. 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肝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 光合细菌是原核细胞,无叶绿体,C错误;‎ D. 光合细菌是原核细胞,肝细胞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其次是线粒体,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拟核,其次是质粒,D错误。‎ ‎4.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的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 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 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C ‎【解析】‎ 图中a、b、c、d表示物镜,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其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物镜a的放大倍数最大,物镜d的放大倍数最小,物镜b的放大倍数比物镜c的放大倍数大,所以物镜为b时比物镜为c时看到的细胞数少,A项错误;物镜a的放大倍数比物镜d大,前者的视野较暗,B项错误;物镜a的放大倍数最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最小,若转换为高倍镜之前,未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则可能观察不到细胞,C项正确;由物镜d转变为物镜c下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乙图中的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项错误。‎ ‎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 组成各种化合物中的化学元素都有C,故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C. 不同细胞中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是相同的,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D. 占人体细胞干重和鲜重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O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也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心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细胞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组成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人体细胞鲜重的元素相对含量:O>C>H>N,人体细胞干重的元素相对含量:C>O>N>H。‎ ‎【详解】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 B. 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B错误;‎ C. 不同细胞中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是相同的,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C正确;‎ D. 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鲜重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D错误。‎ ‎6. 如图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丙的基本单位 B. 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一定是乙的基本单位 C. 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 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答案】B ‎【解析】‎ 甲是核苷酸,是乙和丙的基本单位,乙是DNA,丙是RNA。如果甲中的m是U,则甲一定是丙RNA的基本单位,A正确;如果甲中的m是G,则甲可能是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核糖核苷酸,是DNA或RNA的基本单位,B错误;如果甲中的a是脱氧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是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也可以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正确;如果甲中的a是核糖,则甲物质聚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是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中也有,D正确。‎ ‎【考点定位】DNA与RNA的分子组成 ‎【名师点睛】比较DNA与RNA的异同:‎ ‎7.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B. DNA、RNA、ATP和酶的组成中一定都有糖类 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D. 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青少年应适量增加摄入 ‎【答案】B ‎【解析】‎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其中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NA中含脱氧核糖,RNA、ATP中含有核糖;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详解】A. 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葡萄糖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正确;‎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故酶的组成中不一定都有糖类,B错误;‎ 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C正确;‎ D. 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都参与动物细胞膜的建构,胆固醇还与脂质的运输有关,青少年应适量摄入,D正确。‎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 ‎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先用清水漂洗然后再镜检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蛋白质的鉴定需要双缩脲试剂,该试剂在使用时要先加NaOH溶液然后再加CuSO4溶液,①错误;还原糖的鉴定需要斐林试剂,该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才能看到砖红色沉淀,②正确;淀粉的鉴定需要碘液,不需要加热,可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液中,③正确;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漂洗后放在显微镜下镜检,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检测蛋白质、还原糖、脂肪的实验 ‎【名师点睛】此题可从各种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等方面切入思考解答,蛋白质常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脂肪常用苏丹Ⅲ试剂检测。‎ ‎9.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要用到麦芽浆,对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 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呈紫色 ‎【答案】B ‎【解析】‎ 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A正确;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B错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C正确;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呈紫色,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理清生物组织中各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总结如下:‎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10.某多肽长链分子式为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下3种氨基酸,则此多肽中含有赖氨酸的个数为 A. 2个 B. 3个 C. 5个 D. 8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这三种氨基酸中都含有一个羧基,形成多肽时每个肽键中含有1个氧元素,一端含有一个羧基,故肽键数=9-2=7,因此共含有8个氨基酸组成,由于只有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其余都含有一个氨基,即赖氨酸分子式中含有两个氮元素,因此赖氨酸的个数为11﹣8=3(个),故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某三十九肽中共有甘氨酸4个,现用某种水解酶去除其中的甘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下图,甘氨酸结构式如下图),如将原来多肽与4条多肽总的原子数或结构数进行比较时,会出现下列4种情况中的 ‎①肽键数目减少7个 ②C原子减少8个 ③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④O原子数目减少1个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三十九肽中含有38个肽键,而这4条肽链中共有35个氨基酸,即共有31个肽键,因此肽键数减少7个,即①正确;由于每个甘氨酸中含有2个C原子,因此四条肽链比原三十九肽少了8个C原子,即②正确;四条肽链中,每个肽链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而原三十九肽中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因此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了三个,即③正确;据图可知,甘氨酸的位置在第8、18、27、39,共形成了7个肽键,因此需要7个水分子才能将该多肽分解成4条肽链,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三十九肽+7个水分子=四条肽链+4个甘氨酸,由于每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因此四条多肽中的氧原子比原来少了1个,即④正确,故D正确。‎ ‎【考点定位】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12.图中a、b、c、d为细胞器,3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合成3H-X,且细胞器c为该过程提供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中,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有a、b、d B. 3H-X分泌到细胞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 图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是a、c D. 细胞器c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分析题图: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d为高尔基体、c为线粒体。‎ ‎【详解】A. 图示过程表示的是分泌蛋白的合成以及分泌,过程中会发生膜面积的变化的细胞器是b内质网、d高尔基体,而a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错误;‎ B. 3H-X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 a为核糖体,c为线粒体,都含有RNA,C正确;‎ D. 细胞器c是线粒体,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D正确。‎ ‎13.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 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答案】D ‎【解析】‎ 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而小肠粘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有的酶存在于生物膜上,有的酶不分布在生物膜上,如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但由于功能不同,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C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合成场所是滑面内质网,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名师点睛】1.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14. 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结构②中的磷元素主要分布于DNA中 B. 结构①、③、⑥中都含有RNA C. 结构②、④、⑤都具有双层膜 D. 结构②、⑤的基质中都能产生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图,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详解】A. 结构②是线粒体,磷元素主要分布在膜上,A错误;‎ B. 图中①③⑤分别为细胞核、核糖体、叶绿体,结构中都含有RNA,B正确;‎ C. ④是内质网,为单层膜,C错误;‎ D. 结构②⑤分别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基质中消耗ATP,D错误。‎ ‎15. 下列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和蔗糖 B. 在蓝藻细胞中有甲、乙同时存在而无丙结构 C. 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 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答案】D ‎【解析】‎ 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蔗糖是植物细胞的,只有乙有。‎ B.在蓝藻细胞中有无甲乙丙结构。‎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都具有双层膜,丁没有 D.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同时存在甲(线粒体)、乙(叶绿体)、丙(细胞核)三种结构 ‎16.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B. 细胞膜至少由C、H、0、N、P五种元素参与组成 C. 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可通过将鸡的红细胞放入淸水中获得 D.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其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A正确;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磷脂的组成元素包括C、H、0、N、P,B正确;鸡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干扰,不适合制备纯净的细胞膜,C错误;当细胞衰老时,细胞中水的含量降低,代谢变慢,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正确。‎ ‎17.下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 B. 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 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 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答案】C ‎【解析】‎ a细胞是植物细胞,b细胞是动物细胞,c细胞是细菌,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1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其是原核细胞,无核膜和细胞器膜,所以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B. 因其无原生质层,所以将它置于蒸馏水中不会发生渗透作用,但可吸水涨破 C. 因其执行的功能是运输氧气,所以它会不断合成大量血红蛋白 D. 因其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因此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即没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 ‎【详解】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A错误;‎ B. 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会发生渗透作用,B错误;‎ 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大量蛋白质,C错误;‎ D.‎ ‎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含细胞膜,所以将它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原细胞膜面积的两倍,D正确。‎ ‎19.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含有放射性的结构有 ‎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③叶绿体 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 ⑥高尔基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胸苷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与DNA的复制有关。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含有DNA的结构只有细胞核和线粒体,所以含有放射性的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内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腺细胞: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 B.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增加吸收面积 C. 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 D. 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D ‎【解析】‎ 胰腺细胞能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所以含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向肠腔突起形成皱褶,增加了吸收面积,B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可以为运输氧气提供更多的空间,C正确。卵细胞体积大,储存的营养物质多,但不利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点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决定了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21.关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 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 C. 该实验常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是因为有紫色中央大液泡 D. 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复原 ‎【答案】A ‎【解析】‎ 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之间增加,则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正确;该实验前后构成自身对照,B错误;该实验常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是因为有紫色的大液泡,C错误;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过度失水而死亡,滴加清水后不能复原,D错误。‎ ‎22. 如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以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 B. 图乙中液面不再上升时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 C. 图丙中①②③组成原生质层 D. 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半透膜两侧的溶液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A正确;图乙液面不再上升的直接原因是相同时间内从漏斗进入烧杯中的水与从烧杯进入漏斗内的水的量相同,考虑到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a的浓度仍小于b;B错误;图丙中③细胞膜、④细胞质、⑤液泡膜组成原生质层,C正确;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就相当于动物细胞,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渗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3.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 B. 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 C. 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 D. 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是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浓度趋于平衡 ‎【答案】D ‎【解析】‎ 某些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A项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中的固醇,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运输的,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所以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B项正确;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进入人体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即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C项正确;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不会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平衡,D项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误认为只有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以胞吐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而忽略了诸如小分子的神经递质也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的特例。‎ ‎24.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 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 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 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图戊代表的方式相同 ‎【答案】ABD ‎【解析】‎ 图甲所示物质是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的一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能量,为自由扩散;图乙所示物质是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图丙显示,物质运输速率随细胞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据此可判断为自由扩散;图丁显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细胞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细胞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戊中的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分泌到细胞外,此方式为胞吐。综上分析,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均为自由扩散,A项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B项正确;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甲和丙所代表的运输方式没有影响,C项错误;抗体和神经递质均以胞吐的方式释放,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掌握情况以及图文转换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几方面考虑,同时要注意对相关实例的记忆;同时还需明确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的出入细胞的方式。‎ ‎25.下图是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载体①能够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 载体②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 C. 载体①和②转运溶质分子方式不同 D. 载体②转动溶质分子不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载体①运输钠离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载体②运输的物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是协助扩散。载体①运输钠离子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即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A正确;载体②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因此不具有ATP酶活性,B错误;由分析可知,①是主动运输,②是协助扩散,C正确;②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物质运输方式的实例以及判断方法,总结如下:‎ ‎(1)根据分子大小与对载体、能量的需要进行判断 ‎(2)根据运输方向进行判断 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26.图甲表示某植物淀粉酶与人的肠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图乙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两种淀粉酶的活性相同时pH可以不同 B. 若pH由中性变为酸性(pH=5),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C. 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相同 D. 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0℃‎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植物淀粉酶和人的肠淀粉酶均受pH影响,且植物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5,而人的肠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7;分析乙图: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均受温度影响,其中B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5℃,A酶和C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还在升高,故不能确定A酶和C酶的最适温度。‎ ‎【详解】A. 由图甲可知,植物淀粉酶最适pH约为5,人的肠淀粉酶最适pH约为7,在最适pH两侧有两个相同的酶活性,故两种淀粉酶的活性相同时pH可以不同,A正确;‎ B. 图中人的肠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约为7,若pH由中性变为酸性,淀粉酶的活性渐渐降低,B错误;‎ C. 由图乙可知,25℃前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是相同的,即低温抑制酶的活性,而25℃后当A、B酶活性相同时,温度对酶的影响是不同的,此时低温抑制A酶的活性,但高温破坏了B酶的空间结构,C错误;‎ D. 由乙图可知,C酶的活性在40℃前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可推知C酶活性的最适温度等于或大于40℃,D错误。‎ ‎27.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 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 ‎ ‎ a ‎ b ‎ c ‎ d ‎ ‎① ‎ 淀粉溶液2mL ‎ 蔗糖溶液2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 2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 2mL ‎ ‎②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 10 min ‎ ‎③ ‎ 将c倒入a,将d倒入b ‎ ‎④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 10 min ‎ ‎⑤ ‎ 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 2 mL ‎ ‎⑥ ‎ ‎37℃恒温水浴 ‎ ‎⑦ ‎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 A. 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 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 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 ④和⑥的顺序有误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淀粉酶的用量属于无关变量,所以A项不正确;②和④温度超过最适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B项正确;应取消②因加热能使淀粉酶失活,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应先进行⑥再进行④,所以C项不正确;先提供最适温度,再检测淀粉酶分解淀粉的情况,因此④和⑥的顺序有误,所以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28. 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B. 曲线I作为对照实验 C. 化合物X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D. 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使酶完全失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当加入化合物X后,酶的最适温度不变,故A错误;曲线I没有加入化合物X,为对照组,故B正确;加入化合物X后,酶促反应速率降低,说明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故C错误;化合物X能够抑制淀粉酶的活性,但化学反应速率并没有降低到0,因此酶没有完全失活,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9.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为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实验,其中乙组为对照组 B. 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温度和pH是无关变量 C. 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快慢来比较两组实验CO2的产生速率 D. 若向A、B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B瓶内的溶液会变为橙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甲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NaOH作用是吸收空气中CO2,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测呼吸产生的CO2。‎ ‎【详解】A. 该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甲、乙两组互为对照,A错误;‎ B. 实验中甲条件是有氧,乙条件是无氧,故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不是无关变量,B错误;‎ C. 实验的观测指标是溶液的颜色变化,由于有氧呼吸释放的CO2比无氧呼吸多,所以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比较CO2的产生速率,C正确;‎ D. B瓶内进行的是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若向A、B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只有B瓶内的溶液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错误。‎ ‎30.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A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 B. 物质B产生的过程中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 物质C是[H],物质E是酒精 D.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③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②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A是丙酮酸,B是CO2,C是[H],D是O2,E是酒精。‎ ‎【详解】A. 物质A是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 ②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④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B正确;‎ C. 据分析可知,C是[H]、E是酒精,C正确;‎ D.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③过程,D正确。‎ ‎31.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 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 丙试管内有大量的ATP产生 D. 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上清液含的是细胞质基质,能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加入试管甲中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故A错误。乙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不会发生反应,故B正确。丙中含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但因为是无氧条件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ATP较少,故C错误。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32. 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主要是 A. 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B.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C.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D. 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好氧型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说明该区域产生的氧气多,而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叶绿体,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A正确。因为只能看到叶绿体,不能得出是叶绿体的类囊体释放氧气,故B错误。也不知道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只能看到叶绿体,故C错误。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是该实验的前提而不是结论,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3.RuBP羧化酶催化C5与C02结合生成C3。将某种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的细胞间隙CO2浓度下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得到下图所示结果。据图作出的推测不合理是 A. A→B,叶肉细胞吸收C02速率增加 B. B→C,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 A→B,暗反应消耗ATP的速率增加 D. B→C,RuBP羧化酶量限制了光合速率 ‎【答案】B ‎【解析】‎ A→B,随叶肉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叶肉细胞吸收CO2‎ 速率增加,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五碳化合物消耗增多,含量下降,A正确;B→C,叶片叶肉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五碳化合物含量维持基本不变,表示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错误;A→B,随叶肉细胞间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三碳化合物生成增多,还原加快,消耗ATP的速率增加,C正确;B→C,RuBP羧化酶量和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数量限制了光合速率,D正确。‎ ‎34.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加入的丙酮太多②用无水乙醇代替丙酮③研磨时没有加入CaCO3④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⑤选取的叶片的叶脉过多,叶肉细胞过少⑥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⑦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A. ①②③⑦‎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⑥⑦‎ D. 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SiO2和CaCO3,其中无水乙醇或丙酮的作用是溶解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在实验中,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原因可能是滤液中色素含量少,或者在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的次数太少,或者加入的提取液太多,使滤液中色素浓度降低等。‎ ‎【详解】①加入的丙酮太多,色素的浓度低,则色素带颜色较淡,①正确; ‎ ‎②无水乙醇和丙酮都能提取色素,结果相同,②错误; ‎ ‎③研磨时没有加入CaCO3,使部分色素被破坏,③正确; ‎ ‎④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导致研磨不充分,色素没有充分提取,④正确; ‎ ‎⑤取的叶片的叶脉过多,叶肉细胞过少,绿叶中所含色素少,⑤正确; ‎ ‎⑥在画滤液细线时,应等滤液干燥后再重复两到三次,画滤液细线次数太少,会使滤纸上的色素量少,也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⑥正确; ‎ ‎⑦使用放置数天的波菜叶,部分色素已经被破坏,叶片中所含色素少,会导致色素带颜色较淡,⑦正确;故符合题意的有①③④⑤⑥⑦,C正确。‎ ‎35.如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曲线变为Ⅱ。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与y点相比,x点叶绿体中的C3含量较低 B. 在y点时,升高温度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 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 制约z点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CO2浓度 ‎【答案】D ‎【解析】‎ 在x点的光照强度比y点弱,所以x点的C3含量较y点处高,A错误;本来处于适宜温度下的y点,升高温度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则曲线Ⅱ应在曲线Ⅰ的下方,B错误;x点限制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错误。在大于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处增加CO2浓度,会提高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 ‎36.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圆叶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圆叶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玻璃皿中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 在bc段,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 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D. 因NaHCO3溶液中不含O2,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观察题图,甲图中圆叶片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部分O2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圆叶片上浮,上浮至液面的时间越短,说明圆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越大;乙图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 溶液浓度的关系,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减少;在bc段已经达到CO2饱和点,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不能缩短圆叶片上浮的时间;c点以后,NaHCO3溶液浓度过高,造成质壁分离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增加。‎ ‎【详解】A. 由图乙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释放的氧气量增多,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减少,A错误;‎ B. 由乙图中可以看出,在bc段,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不能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B错误;‎ C. 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产生氧气量减少,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增加,C正确;‎ D. 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都在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37.下面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b段 B. 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B→B C. 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D. 图1中的b、图2中A→B时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a和c段表示分裂间期,b和d段表示分裂期,其中a+b、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B→A表示分裂间期,A→B表示分裂期,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详解】A.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故图1中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a、c段,A错误;‎ B. 图2中B→A都表示分裂间期,A→B都表示分裂期,B→B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正确;‎ C. 图1的中a、图2中B→A都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 图1的中b、图2中A→B都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后期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D正确。‎ ‎38.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 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 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 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 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答案】B ‎【解析】‎ 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染色体复制和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细胞板出现发生在末期,纺缍体出现发生在前期,染色体加倍在后期,染色单体形成在间期,所以B选项正确。‎ ‎39.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加倍 B. 图中的b和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 图中的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 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答案】A ‎【解析】‎ 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不变,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且复制后DNA数目加倍,B正确; 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分裂后期,C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遗传物质DNA的数量加倍,D正确。‎ ‎【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细胞增殖的相关问题。分析题图: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b表示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c表示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d表示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 ‎40.如图1和图2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 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 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 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答案】C ‎【解析】‎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于图1的CD段,A正确;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B正确;图2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E→F段,c表示G1期或有丝分裂末期,对应图1中的A→B段或E→F段,C错误;图2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分析图1:图1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之比,其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41.图甲表示衡阳市一中高一545班杨志明同学开展的一项实验结果:杨志明同学选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天竺葵,保持温度(25℃)、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图乙表示生物体内光合作用的过程;图丙表示生物体内呼吸作用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1)从图甲可知,在光照强度为8 klx时植物合成的葡萄糖的速率为________g·m-2·h-1,若光照12 h,再黑暗12 h,交替进行,则天竺葵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乙分析,植物体生活的环境中Ⅲ物质突然减少,则细胞内物质Ⅰ、C5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丙分析,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丙图特有的步骤是_________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答案】 (1). 240 (2). 12 h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正好被12 h黑暗时消耗掉 (3). 增加、增加 (4). ②③ (5). 线粒体的基质和内膜(或线粒体)‎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只有CO2的释放,说明只进行呼吸作用;光照强度为4klx时,测得的O2和CO2的释放量是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乙图中Ⅰ是[H],Ⅱ是O2,,Ⅲ表示CO2‎ ‎,Ⅳ表示糖类等有机物;丙图中①表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Ⅴ是[H],Ⅵ是O2,Ⅶ是CO2。‎ ‎【详解】(1)据甲图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CO2的释放量是4mol·m-2·h-1,说明呼吸作用是4mol·m-2·h-1,光照强度为8 klx时O2的释放量即净光合作用是4mol·m-2·h-1,则植物的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是8mol·m-2·h-1,根据光合作用计算方程式:6CO2+12H2O→C6H12O6+6O2+6H2O,计算可知产生的葡萄糖是8/6×180=240g·m-2·h-1;若光照12 h,再黑暗12 h,交替进行,天竺葵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12 h光照时积累的有机物被12 h黑暗时消耗掉。‎ ‎(2)据图乙分析,Ⅲ表示CO2,若植物体生活的环境中CO2突然减少,则CO2固定减弱,产生的C3减少,则C3还原过程消耗的[H]减少,但光反应仍继续产生[H],则细胞中的[H]增加;CO2固定减弱,消耗的C5减少,但C5仍在生成,细胞中的C5增加;故细胞内物质Ⅰ、C5变化趋势分别是增加、增加。‎ ‎(3)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相比之下,丙图中特有的步骤是②③,②③过程发生在线粒体的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中。‎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正确判断图中各阶段的反应和物质变化。‎ ‎42.下图甲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细胞中几种大分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形成过程,①~⑤表示过程,其中单体1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图乙中大分子物质2是在图甲中[6]结构中合成的。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结构4中释放的气体到结构3中利用共经过_____层生物膜。‎ ‎(2)若图乙中大分子物质1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该物质形成场所是图甲中的[ ]_________。‎ ‎(3)据图乙分析,若在形成大分子物质2的过程中,有a个单体2参与,并脱去(a-n)个水分子,由此分析大分子物质2中至少含有______个游离的氨基。‎ ‎(4)若图乙中大分子物质3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则该物质所含的含氮碱基是______________。‎ ‎(5)写出发生在图甲结构3基质中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5 (2). 7高尔基体 (3). n (4). A、T、C、G (5). 2C3H4O3+6H2O→20[H]+6CO2+能量 ‎【解析】‎ ‎【分析】‎ 观察题图,图甲中1~9分别表示细胞膜、液泡、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壁、细胞核,图乙中单体1表示单糖,单体2表示氨基酸,单体3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大分子物质1是多糖,大分子物质2表示蛋白质,大分子物质3表示DNA,大分子物质4表示RNA,过程④、⑤分别是转录和翻译。‎ ‎【详解】(1)图甲结构4是叶绿体,产生O2的部位在类囊体膜,结构3是线粒体,利用O2的部位在线粒体内膜,结构4中释放的气体到结构3中利用需经过1层类囊体膜,2层叶绿体膜,2层线粒体膜,共5层生物膜。‎ ‎(2)若图乙中大分子物质1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大分子物质1是纤维素,其形成场所是图甲中的7即高尔基体。‎ ‎(3)据图乙分析,若在形成大分子物质2的过程中,有a个单体2参与,并脱去(a-n)个水分子,由此可知大分子物质2即蛋白质有n条链,故大分子物质2中至少含有n个游离的氨基。‎ ‎(4)若图乙中大分子物质3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即DNA,则该物质所含的含氮碱基是A、T、C、G。‎ ‎(5)图甲结构3基质即线粒体基质中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反应式为:2C3H4O3+6H2O→20[H]+6CO2+能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识别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尤其是常见生物大分子及基本单位。‎ ‎43.下图甲表示部分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特点。图乙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氨基酸、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Na+细胞内外浓度差是靠_______________(填“自由扩撒”、“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维持的。‎ ‎(2)据图乙分析,若细胞ATP充足,氨基酸跨膜运输最大速率由图乙中_______物质数量决定。‎ ‎(3)乙图中C物质具有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丙图是表示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运输速率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图,则决定P点高低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 主动运输 (3). A (4). 保护、润滑和识别的作用 ‎ ‎ (5). 载体蛋白数量的多少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是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是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上皮细胞中Na+进入组织液是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乙图中A表示载体蛋白,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丙图中物质运输的速率和浓度有关,此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故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详解】(1)据分析可知,氨基酸、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而Na+细胞内外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维持的。‎ ‎(2)据图甲可知,氨基酸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据图乙分析,若细胞ATP充足,氨基酸跨膜运输最大速率由图乙中A即载体蛋白的数量决定。‎ ‎(3)乙图中C物质是糖蛋白,具有保护、润滑和识别的作用。‎ ‎(4)据甲图可知,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若丙图是表示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运输速率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图,则决定P点高低的因素是载体蛋白数量的多少。‎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的因素。‎ ‎44.衡阳市一中高一545班刘芊同学开展下列探究活动:用枯草杆菌纤维素酶制剂分解秸秆粉末匀浆。实验操作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操作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1‎ 加酶溶液(ml)‎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10‎ ‎0‎ ‎2‎ 加秸秆粉末匀浆(g)‎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3‎ 控制温度(℃)‎ ‎15‎ ‎15‎ ‎25‎ ‎25‎ ‎15‎ ‎15‎ ‎25‎ ‎25‎ ‎15‎ ‎15‎ ‎25‎ ‎25‎ ‎4‎ 调节pH ‎4‎ ‎4‎ ‎4‎ ‎4‎ ‎5‎ ‎5‎ ‎5‎ ‎5‎ ‎6‎ ‎6‎ ‎6‎ ‎6‎ ‎5‎ ‎?‎ ‎6‎ 反应时间(min)‎ ‎60‎ ‎60‎ ‎60‎ ‎60‎ ‎60‎ ‎60‎ ‎7‎ 残渣比例(%)‎ ‎68‎ ‎58‎ ‎75‎ ‎69‎ ‎81‎ ‎72‎ ‎(注:残渣比例指降解后残留的干物质和反应前干物质的质量比。)‎ ‎(1)本探究活动的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步骤5的操作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根据表格,在试验所列举的条件中最适宜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产中通常要对秸秆进行高温消毒后再进行酶解,某工作车间错误的先加入酶制剂后才进行消毒。你认为消毒结束恢复常温后是否还需要重新加酶?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探究温度和酸碱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2). 秸秆水解后留下残渣的比例 (3). 将A和B(C和D、E和F、G和H、I和J、I和L)试管内的试剂两两混合并摇匀 (4). 温度为25℃,pH为4 (5). 需要重新加酶。因为高温使酶变性失活,降温无法恢复,原先的酶已经没有作用了,所以要重新加入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有温度、pH,操作1和2是分别将酶和秸秆置于特定环境中保温或pH处理,以使酶和底物都达到设定的反应条件,因变量是残渣比例或残留的干物质量,据此分析。‎ ‎【详解】(1)实验自变量是温度、pH,故本探究活动的课题名称是探究温度和酸碱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2)据表格可知,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秸秆水解后留下残渣的比例。 ‎ ‎(3)实验步骤5的操作应是:将A和B(C和D、E和F、G和H、I和J、I和L)试管内的试剂两两混合并摇匀。‎ ‎(4)根据表格,编号D组的条件为25℃、pH=4,此条件下残渣比重最小,为58%,说明该条件为表格中各条件中最适宜的。‎ ‎(5)消毒结束恢复常温后还需要重新加酶,因为高温使酶变性失活,降温无法恢复,原先的酶已经没有作用了,所以要重新加入。‎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活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格中信息,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是解题的关键,对于实验过程的分析是本题的重点,尤其注意酶相关实验中需要提前将酶和反应物分别置于设定条件下保温或pH处理后才能混合。‎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