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Word版)
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生物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 试题满分: 考查范围:必修3第1、2、3章和第4章第1、2节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 1.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的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2.在下列物质中,一般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A.葡萄糖 B.C02和02 C.氨基酸 D.血红蛋白 3.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C.人体所有的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4.血浆中水的来源可恰当的描述为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 5.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性描述是 A.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7.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强刺激c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不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8.下列关于兴奋性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B.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C.递质到达突触后膜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D.依靠形成局部电流回路进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 9.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10.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 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 C. 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D. B细胞和T细胞产生的场所主要是骨髓 11.某成年人由于脑部受伤出现了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却不会讲话的症状,这说明此人受损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中言语区中的S区 B.大脑皮层中言语上中的H区 C.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底部 D.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顶部 12. 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13.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 14.人体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通过突触实现。下列对这种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变成电信号 C.突触处兴奋是能单向传递的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兴奋是同步的,没有延搁 15.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时发现,有气味的物质会首先与气味受体结合,使受体细胞产生兴奋,该过程中的变化是 A.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化学信号→电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1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B.在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增大,则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动作电位增大 D.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主要依靠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的神经递质 18.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Q处受损,仍可产生感觉 B.该反射弧中包括三个神经元 C.在神经中枢中表示有两个突触 D.若P处受损,电刺激Q处肌肉不收缩 19.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0.如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常人体内激素Z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靶细胞识别激素Z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脂蛋白 C.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D.激素Z主要促进靶细胞加速合成肝糖原 2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A.抗体 B.抗原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22. 植物具有向光性,是因为 A.单侧光抑制了生长素的产生 B.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C.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D.单侧光破坏了生长素的结构 23.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 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抑制 25.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其基本原理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生长的影响,则其中①②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分别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A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C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2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B.b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最佳浓度 C.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D.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2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B.根的向地生长和茎的向光生长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C.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 D.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脱落和种子的萌发 28.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9.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A.88只 B.86只 C.90只 D.92只 30.下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甲、乙、丙、丁都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处于K值时的种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大量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能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显著降低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31.(13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突触小体的__________中有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__________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__________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_________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________;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 (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2.(12分)下图为人体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①~④代表生理活动,a~d代表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 (1)受寒冷刺激后皮肤起鸡皮疙瘩、骨骼肌不自主地战栗,调节该生命活动的中枢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内体内激素a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中虚线所示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 (2)下丘脑通过④调节胰岛的分泌活动,信息分子d是__________。激素b和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都能使血糖升高。 (3)激素a由腺体分泌后,通过__________与肝细胞、骨骼肌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与神经调节相比,上述过程体现出的激素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6)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 34.(19分)下图是动物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 (1)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若刺激某人下丘脑中的某区域,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则该区域是________中枢;出汗后会导致此人血浆渗透压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的释放。 (2)为了解下丘脑和其他激素的关系,某科研小组切断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测定并记录实验前、后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二者的含量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3)下丘脑内存在着中间神经元。若使用某种药物使分解某种神经递质的酶失活,则会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___。若另一药物能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的传递,已知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原因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神经递质与________ 上 ________的结合。 (4)寒冷时激素B的分泌会________,产生冷觉的部位在________, 寒冷时人体体温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激素B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渤海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生物学科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5CDCBC 6--10BDDBD 11--15ADBDB 16--20BCDAA 21--25CBABD 26--30DABAD 二、非选择题 31.(1)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2)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激素 (3)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 (4)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5)神经—体液—免疫 32.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反馈调节 (2)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3)体液运输 作用范围广 33. 34.(1)体温调节 升高 抗利尿激素 (2)减少、减少 (3)持续兴奋或抑制 突触后膜 (特异性)受体 (4)增多 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 (几乎)全身的细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