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隔离 C.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A错误;‎ B.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高山上低温诱导的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但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所以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错误;‎ C.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 C错误;‎ D.共同进化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发展的过程, D正确。‎ 故选D。‎ ‎2.尺蛾的体色(黑色和浅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色的比例越来越高。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污染得到了治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黑尺蛾为了适应地衣的颜色体色逐渐变浅 B. 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不定向的改变 C. 黑尺蛾与白尺蛾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 D. 该变化是由于黑尺蛾迁离,白尺蛾迁入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黑尺蛾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而其数量减少是因为大气污染得到治理以后的环境对灰尺蛾进行了选择,逐渐淘汰了黑尺蛾,A错误;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B错误;黑色尺蛾和灰色尺蛾 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该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3.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 B.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 C. 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D. 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 ‎【答案】D ‎【解析】‎ 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ABC正确。由题目所给信息“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 ‎【考点定位】群落结构 ‎【名师点睛】没注意到害虫和植物之间不会存在竞争关系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4.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则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丁为年龄组成,可用于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必须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正确;‎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 C、丁为年龄组成,通过年龄组成预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来预测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 D、调查蚜虫、跳蝻等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群密度用样方法,D错误。‎ 故选:D。‎ ‎5.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 A. 1%、2% B. 1%、10% C. 2%、10% D. 10%、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运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雌性果蝇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的平方,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雄果蝇的X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同时,注意雌雄性比为1:1,因此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占总的一半。‎ ‎【详解】1、按照遗传平衡定律计算,雌性果蝇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的平方,即4%,但雌雄性比为1:1,则XbXb的频率为4%×1/2=2%。‎ ‎2、由于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则雄果蝇的X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为20%,但雌雄性比为1:1,则XbY的频率为20%×1/2=10%。‎ 故选:C。‎ ‎6.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传到伸长区,使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弯曲 B.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温特借助琼脂块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 ‎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但不弯曲。‎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 詹森 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拜尔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温特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 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详解】A、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传到伸长区,使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弯曲,A正确;‎ B、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某种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错误;‎ 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 D、温特借助琼脂块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D正确。‎ 故选:B。‎ ‎7.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B.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等 C. 血浆中的各种成分应保持动态平衡,如脂肪,蛋白质等 D. 组织液中的大部分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小部分进入淋巴管 ‎【答案】B ‎【解析】‎ 组织液与血浆相互渗透,并不断流入到淋巴中,保持着动态平衡,A正确;生成和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不等,生成的里面含氧多、二氧化碳少,回流的含氧少、二氧化碳多,B错误;血浆中的某些物质可以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到组织液中,而组织液中大部分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少部分进入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最后汇流到血浆中,其中各种成分始终保持动态平衡,C正确、D正确。‎ ‎【名师点睛】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的不同点:‎ 成分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8.下列哪项不是人体血浆中的蛋白质具有的功能 A. 降低血糖浓度 B. 维待血浆渗透压 C. 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D.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 人体血浆中有胰岛素,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A错误;血浆中血浆蛋白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功能,B错误;血浆中有抗体,抗体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C错误;运输氧气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在血浆中,D正确。‎ ‎9.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子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乙分别表示兔子和狼的数量变化 B. 狼的K值接近B点对应的数值 C. 兔子的K值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 D. 第3年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 ‎【答案】B ‎【解析】‎ A.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甲的数量最先达最大值,随着乙数量的增加,甲的数量在减少,推测甲为被捕食者兔子,乙为捕食者狼,A正确;‎ B.K值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 B错误;‎ C.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从图上分析,兔子的K值应该接近C点和D点对应的数值,C正确;‎ D.据图分析可知,第3年时兔子的数量在下降,因此狼的数量会因缺乏食物而下降,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借助图形考查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和环境容纳量的含义,解答此题首先要能够识图,根据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其次是正确理解环境容纳量的定义: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 ‎10.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和c成分的差异是c中不含大分子物质 B. 细胞1种类最多 C. c中的物质是稳定不变的 D. 细胞2有的种类不消耗氧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由题图可推断出:a为淋巴,b为血浆,c为组织液。‎ ‎【详解】A. b血浆和c组织液最重要的差别在于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c中较少, A错误;‎ B. 组织液(c)中的细胞种类最多,B错误;‎ C. 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含量都是相对稳定的,处于动态平衡中,而不是稳定不变,故C错误;‎ D. 在血浆中,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D正确。‎ 故选:D。‎ ‎11.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A. 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B. 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 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 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答案】B ‎【解析】‎ 由于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而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因此设置该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的操作应为:取出50粒黄粒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然后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由于抓取的白粒数占总抓取数的比例等于50粒白种子数占烧杯中总种子的比例,可求出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即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B正确。‎ ‎【点睛】学生对标志重捕法理解不清 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密度估算公式 ‎=。‎ ‎12.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一种生物都可以被多种生物捕食 B.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C. 每一个营养级都有多种生物 D. 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详解】A、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不能被捕食,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B正确;‎ C、每一个营养级可能有多种生物,也可能只有一种,C错误;‎ D、有些动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因此一种生物可能位于多条食物链上,D错误。‎ 故选:B。‎ ‎13.现有四个刚制备的蛙坐骨神经肌肉标本(如图),给予一定强度的电刺激,肌肉均能收缩。现将标本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任氏液中分别进行实验。现给蛙坐骨神经各一个适宜的刺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标本编号 标本1‎ 标本2‎ 标本3‎ 标本4‎ 任氏液中添加的化学物质 无 肉毒杆菌毒素 马拉松 箭毒 作用机制 为肌肉提供等渗环境 阻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关闭Na+通道 A. 任氏液能够保持肌肉的正常活性 B. 标本1、标本2和标本4中的肌肉均保持松弛 C. 突触中乙酰胆碱含量最少和最多的分别为标本2、3‎ D. 标本3中的肌肉持续收缩直至疲劳 ‎【答案】B ‎【解析】‎ 任氏液为细胞的等渗溶液,能够保持肌肉的正常活性,A项正确;给蛙坐骨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标本1的肌肉会收缩;标本2在肉毒杆菌毒素作用下,突触前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肌肉保持松弛;标本4在箭毒作用下,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肌肉保持松弛,B项错误;标本3中胆碱酯酶活性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被分解,突触中乙酰胆碱含量最少和最多的分别为标本2、3,C项正确;标本3中的肌肉在乙酰胆碱作用下持续收缩直至疲劳,D项正确。‎ ‎【点睛】突触传递中的相关知识归纳 ‎(1)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泌与线粒体有关。‎ ‎(3)突触间隙内液体属于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 ‎(4)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5)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完成兴奋的传递后,会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少数可以回收至突触前膜内重复利用),以便受体能空出来接受下一次兴奋传递的神经递质。‎ ‎14.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 - 349 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 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人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 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 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会增大 ‎【答案】A ‎【解析】‎ 大熊猫属于栖息地原有的物种,所以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不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大熊猫的放归会导致栖息地内被大熊猫捕食的生物、天敌等的数量、分布等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B正确;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C正确;放归的大熊猫中可能具有与栖息地大熊猫不同的基因和基因型,所以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D正确,所以选A。‎ ‎15.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中磷脂含量丰富 B. 神经细胞在受到特定刺激时,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瞬时开放 C.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 D.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答案】D ‎【解析】‎ 神经细胞具有大量的生物膜,如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等,它们都含有磷脂,所以神经细胞中磷脂含量丰富,A正确;神经细胞在受到特定刺激时,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瞬时开放,钠离子瞬时大量内流,导致膜上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正确;神经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C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 ‎16.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依赖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艺术节演节目时你会感到心脏砰砰乱跳,仅仅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C.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详解】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过程中均存在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 B、突然遇到紧急情况时你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B错误;‎ C、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C正确;‎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 故选:B。‎ ‎17.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 ‎ ‎ A.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 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C. 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D. 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利用药物I阻断Na+通道,膜外钠离子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乙;‎ ‎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膜内钾离子不能外流,兴奋过后的动作电位不能恢复为静息电位,对应图丙;‎ ‎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加固了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丁图;‎ ‎④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则受刺激后膜外钠离子内流极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度极低,对应图甲。‎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8.对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 B. 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 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一定是外负内正 D. 若没有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将无法完成反射 ‎【答案】A ‎【解析】‎ 刺激强度小于阈值不能引发膜电位发生逆转,只有刺激强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产生兴奋,A正确;动作电位产生主要是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瞬时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B错误;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还是外正内负,C错误;虽然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但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低级中枢同样可以调节完成一些非条件反射,D错误。‎ ‎1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细胞膜外K+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B. 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能够引起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 C.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 神经元受到神经递质的作用时,一定产生兴奋 ‎【答案】B ‎【解析】‎ ‎【分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详解】A、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形成的,因此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A错误;‎ B、反射弧的效应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因此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B正确;‎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 D、神经元受到神经递质的作用时,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B。‎ ‎20.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 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 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C. ATP的合成和分解 D. 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A正确; ‎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B正确;‎ C.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涉及ATP的合成和分解,C正确;‎ D.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D错误。‎ 故选D。‎ ‎21.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学本质不都是有机物 B. 有些激素也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 C. 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信息传递方式相似 D.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相邻的细胞间起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释放的,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 ‎【详解】A、化学本质不都是有机物,如无机物NO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A正确;‎ B、有些激素也能起到神经递质的作用,如肾上腺素可作为神经递质,B正确;‎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在细胞间以信号分子的形式传递信息, C正确;‎ D、神经递质在相邻细胞间发挥作用,但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远距离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D。‎ ‎2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 感觉不属于反射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定是双向的 D. 神经递质的合成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A、当神经元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会释放出来,若刺激强度过小,神经递质不会释放出来,A错误;‎ B、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 C、兴奋在体内经过神经纤维时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 D、神经递质是在细胞内合成,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故选:B。‎ ‎23.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即时反应之一是皮肤起“鸡皮疙瘩”。该反应属于( )‎ A. 神经—体液调节 B. 由大脑皮层控制的反应 C. 条件反射 D. 非条件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起鸡皮疙瘩是恒温动物为保存一定体温而特有的生理现象。当大脑感知到寒冷、紧张或恐怖时,紧张与兴奋时工作的交感神经产生作用,牵动体毛的立毛筋收缩,从而导致鸡皮疙瘩出现。‎ ‎【详解】A、鸡皮疙瘩是以在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做出的反应。没有体液调节,A错误;‎ B、鸡皮疙瘩是由较低级神经中枢完成的,而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B错误;‎ C、鸡皮疙瘩是由较低级神经中枢完成的非条件反射,C错误;‎ D、人受温度刺激就会出鸡皮疙瘩,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D。‎ ‎24.根据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 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 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答案】D ‎【解析】‎ 饭后的血糖浓度会升高,但血液经过肝脏后,有一部分血糖会在肝脏处转换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中,所以B处的血糖浓度较低,A正确;饥饿时,为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B处血糖浓度较A处高,B正确;若器官为肾脏,尿素经过肾之后,会有很大一部分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尿素浓度变低,C正确;若组织为胰岛,则饭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就会分泌胰岛素来降血糖,所以B处高于A处,D错误。‎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器官模型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相关知识,模型同学们并不陌生,接触到的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模型的建构,建构模型的方法,是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学生提出的高于初中水平的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要求,所以在高中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对模型构建有比较全面的学习和了解。‎ 一、建构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的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 二、建构概念模型,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帮助梳理知识间内在关系,有利于综合题的解决。‎ 三、建构数学模型,用数学形式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揭示问题本质。如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酶的活性随p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9:3:3:1的比例关系等。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使学生认识到在生物学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讲,模型构建和理解模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在此点基础上,更有效地学习生物科学。‎ ‎2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C.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蝕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所以下丘脑与呼吸调节无关,A错误;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有主要作用,所以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正确;内环境渗透压越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越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才越强,C正确;突触间隙也有少量蛋白质,如分解神经递质的酶,D正确。‎ ‎26.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及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K+‎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A、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基本相同,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A正确;‎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 C、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Na+和Cl-在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C错误;‎ D、由于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所以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D正确。‎ 故选:C。‎ ‎27. 切除狗的胰腺,狗会出现糖尿病。被切除胰腺后,狗的生理活动变化是 A. 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不变 B. 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幅度增大 C. 促胰液素的调节作用能正常进行 D. 体内不再产生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 由于该小鼠的胰腺被切除后,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即血糖升高,则可以表明胰腺可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功能,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被切除胰腺后,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幅度增大,B正确。‎ ‎28.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份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 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 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 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 D. 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种间关系等。‎ ‎【详解】A. 根据表格数据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种群数量,然后甲种群数量下降导致甲种群数量少于乙种群数量,但是不能判断出两种群的增长模式,A错误;‎ BC.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前三年甲种群数量与乙种群数量的比值大于1,三年后该比值小于1,且越来越低,说明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前三年甲种群数量多于乙种群数量,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B错误,C正确;‎ D. 根据表格数据甲种群数量下降,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错误。‎ 故选:C。‎ ‎29.小学生小明因一次意外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 ‎ ①抗利尿激素分泌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 ‎ ③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④生物节律控制受到影响 ‎ ‎ ⑤水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受到影响,①正确; ‎ ‎②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②正确; ‎ ‎③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言语活动功能不受影响,③错误; ‎ ‎④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④正确; ‎ ‎⑤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⑤正确; ‎ ‎⑥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⑥正确。‎ 综上①②④⑤⑥正确。‎ 故选:D。‎ ‎3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 进行酵母菌数量统计取样时,未震荡试管,直接取培养液上层计数 D. 用样方法计数蒲公英数量时统计每个样方方格内和四个边上的个体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详解】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判断实验所得到数值可能会比实际数值偏大,A错误;‎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以社会群体为调查对象,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计算得出的发病率会偏大,B错误;‎ C、由于酵母菌往往沉在底部较多,测量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的上层吸出培养液前没有振荡试管,会导致实验所得数据偏小,C正确;‎ D、正常统计时,要统计每个样方方格内和两条相邻边及其夹角中的个体数,所以用样方法计数蒲公英数量时统计每个样方方格内和四个边上的个体数,会导致实验所得数据偏大,D错误。‎ 故选:C。‎ ‎31.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神经纤维)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静息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 B. 若减小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C. 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的速度加快 D. 若减小模拟环境中的Na+浓度,则动作电位峰值变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钠离子的内流有关。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A、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A正确;‎ B、减小模拟环境中K+浓度,K+外流增加,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B错误;‎ C、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刺激引发动作电位速度加快,C正确;‎ D、由于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所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D正确。‎ 故选:B。‎ ‎32.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包括: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A、a-生产者包括d-蓝藻和其他自养原核生物,分解者包含e-腐生细菌,d-蓝藻和e-腐生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c-原核生物不全是生产者和分解者,还有消费者,d-蓝藻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e-腐生细菌全是分解者,B错误;‎ C、b-分解者与a-生产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d-蓝藻是自养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不是腐生细菌,腐生细菌均属于c-原核生物,且属于b-分解者,C错误;‎ D、e-腐生细菌是b-分解者,不是a-生产者,d-蓝藻属于a-生产者,不属于b-分解者,D错误。‎ 故选A。‎ ‎33.下图是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抑制自身的活动 B. 闰绍细胞兴奋时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的兴奋性 C. 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D. 闰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之间的环状联系可使运动神经元1由兴奋状态恢复为抑制状态,A正确;‎ B.由于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当运动神经元1‎ 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的兴奋性,B正确;‎ C.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能够迅速调整神经元的状态,属于一种负反馈调节,从而提高神经调节的准确性,C正确;‎ D.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闰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的兴奋性受到抑制,但并不刺激其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D。‎ ‎【定位】突触的结构,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点睛】注意:对于D选项中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34.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吞噬细胞不参与过程是 A. 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 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 C. 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D. 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答案】C ‎【解析】‎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吞噬细胞参与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A正确;第三道防线产生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D正确;在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过程中,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吞噬细胞,C错误。‎ ‎3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 B. 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 E细胞 C. 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可导致靶细胞裂解 D. 体液免疫也能对侵入人体的病毒发挥相应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具有识别功能,只是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故A正确;图中M是记忆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可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E细胞),故B正确;E细胞是浆细胞,通过合成分泌抗体发挥免疫作用,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故C错误;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部,消灭侵入人体的病毒,需经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作用,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6.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一中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B. 实验二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 C. 若实验前不剪除脑将观察不到蛙的屈腿反射 D. 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完成某些反射 ‎【答案】C ‎【解析】‎ A.反射弧完整是出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皮肤中有感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实验二去除皮肤后,不出现屈腿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B正确;‎ C.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所以即使实验前不剪除脑也能观察到蛙的屈腿反射,C错误;‎ D.根据实验一与实验三的对照可知,屈腿反射中枢在脊髓,不需要大脑的参与,D正确;‎ 答案选C。‎ ‎37.下列与调查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目测估计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 B. 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土壤中某些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 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蚜虫、跳蝻等昆虫的种群密度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的土壤小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A、用抽样检测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A错误;‎ B、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B正确;‎ C、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昆虫的种群密度,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査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C错误;‎ D、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D错误。‎ 故选:B。‎ ‎38. 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丙株保留幼叶,并将甲株的叶柄横 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为排除顶芽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要去掉顶芽,要证明幼叶产生生长素需要设计一组去掉叶并涂抹生长素,另一组去掉幼叶进行对照。故实验需共设三组。‎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处理的能力。‎ ‎39.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初次接受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 突触小泡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轴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C. 人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 在单细胞动物、人及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②突触是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的部位。‎ ‎③体液免疫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④单细胞生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 ‎【详解】过敏反应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A错误;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轴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B错误;人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调节,D错误。‎ ‎40.图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A. a>b>c B. c>b>a C. c=b>a D. a>c=b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解者分解落叶形成无机物,森林中土壤有机物是落叶供给量分解后形成的有机物,所以根据落叶供给量与土壤有机物量的差值可判断分解者的作用强弱,即a地区森林中分解者作用最强,c地区森林中分解者作用最弱,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1.在人体内,酶、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四类物质共同的特征是 A. 均在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B. 均由活细胞产生 C. 均是蛋白质 D. 均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酶和受体在起作用后不被灭活,A错误; B、酶、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均由活细胞产生,B正确; C、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一部分是蛋白质,有的不是蛋白质,如性激素是脂质;神经递质极少是蛋白质,C错误; D、酶只具有催化作用,不具有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B。‎ ‎42.下面是有关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有关促胰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入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肠黏膜+稀盐酸+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静脉入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 ①组与③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C.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 D. 上述实验说明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只有体液调节 ‎【答案】B ‎【解析】‎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A项错误;①组与③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B项正确;①与③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存在神经调节以外的调节途径,C项错误;实验不能排除神经调节的存在,D项错误。‎ ‎43.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B. 种群数量大于K/2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减小 C. 培养瓶中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 D. 鱼类养殖过程中,在种群数量接近K/2时进行捕捞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数量包括种群增长、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增长包括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S增长曲线是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的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所能允许的最大值,又叫K值,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增长速率为0,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种群数量达到K值,会在K值处上下波动,A错误;种群数量大于 K/2,小于K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培养瓶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密度就对其增长有了制约作用,C正确;若要有利于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产,在种群数量大于 K/2时捕捞,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种群增长的S曲线的类型、分析S型增长曲线不同阶段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应应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44.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实验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10-10‎ A.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 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 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一定相同 D. 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吲哚乙酸就是生长素,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的作用,同时它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看出,实验设置了以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因此生根数高于对照组即为促进作用,而低于对照组即为抑制作用;图中还看出,10-8‎ mmol/L的生长素促进生根数最多,说明该浓度最接近最适浓度。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详解】A、分析本题的信息,因为本实验是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影响,自变量是吲哚乙酸,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所以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相同,A错误;‎ B、本实验中必须有蒸馏水作对照,否则无法说明高浓度有抑制作用,B错误;‎ C、从柱状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有两个不同的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影响相同,C错误;‎ D、与对照组相比,在溶液浓度在10-10mmol/L和10-6mmol/L之间时,生根数大于对照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插枝生根;而在10-5mmol/L以上时生根数量下降,说明浓度过大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实验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其他无关变量应相同,另外用蒸馏水处理起空白对照作用,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从图中可以看出,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45.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 B. 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 C. 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 D. 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因此图中纵坐标所示的因变量的名称既可用生根数量表示,也可以用根长度表示,A错误;‎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换言之,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B正确;‎ 因2,4-D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甲组的2,4-D浓度不一定高于乙组,C错误;‎ 由曲线图可以看出甲浓度对生根的促进作用高于乙浓度,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应该甲组处理的时间短于乙组,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以实验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理解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实验设计的原则等相关知识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由题意准确把握实验目的(研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据此找出自变量(2,4-D浓度不同)、因变量(插枝生根的数量或长度)、无关变量(溶液处理的时间等),进而结合题意,采取对比法认真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46.某同学设计了“探究2,4-D对黄豆芽胚轴伸长作用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观察项目 组别 第1组 ‎(清水)‎ 第2组 ‎(2.5×10-7g/L)‎ 第3组 ‎(2.5×10-5g/L)‎ 第4组 ‎(2.5×10-3g/L)‎ 处理前胚轴的平 均长度(cm)‎ ‎3.27‎ ‎3.16‎ ‎3.40‎ ‎3.20‎ 处理5天后胚轴的平均长度(cm)‎ ‎3.96‎ ‎4.52‎ ‎5.11‎ ‎4.15‎ A. 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2,4—D B. 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胚轴伸长量 C. 2,4—D对黄豆芽胚轴伸长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 每组设置重复实验求胚轴平均长度的目是降低偶然性,减少误差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分析图表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胚轴的伸长量,1号清水为对照组,其余是实验组,其中2、3、4号伸长量大于1号,表示2,4-D能促进胚轴的伸长,5、6号伸长量小于1号,表示2,4-D能抑制胚轴的伸长。‎ ‎【详解】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处理时间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A正确;实验的因变量是胚轴伸长量,因此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胚轴伸长量,B正确;与对照组对比,2、3、4号伸长量大于1号,只能说明促进作用,C错误;每组设置重复实验求胚轴平均长度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偶然性,D正确。‎ ‎【点睛】分析实验题必须首先抓住实验的目的、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和一些无关变量,进而确定实验思路,是否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4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 H1N1 流感 B. HIV主要侵染人的辅助性T细胞 C. 与HIV感染者拥抱、握手不会传染艾滋病 D. HIV病毒是一种RNA自我复制型病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HIV感染人群中多种免疫细胞损伤,导致免疫力下降,即对H1N1流感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正确;‎ B、HIV主要侵染人的辅助性T细胞,B正确;‎ C、与HIV感染者拥抱、握手没有接触到患者的体液,不会传染艾滋病,C正确;‎ D、HIV病毒一种逆转录病毒,RNA逆转录成DNA再进行复制,D错误。‎ 故选:D。‎ ‎48.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能合理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特点及与R关系的是( )‎ A. 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B.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 从图中可知O~D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D. 田鼠种群数量在A~D间先升后降,而C~D间一直在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当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当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详解】A、据图可知,A、B两点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相等,但田鼠种样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由于种群的数量不相同,所以两点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等,A错误;‎ B、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在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错误;‎ C、在O~D范围内,种群数量只能体现出一个变化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C错误;‎ D、在A~D之间,依据R值先大于1后小于1的变化可推知:田鼠的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在C~D期间时,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理解R值的含义,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49.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 B.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 异养型生物全是分解者 D. 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有些细菌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有的细菌的同化作用的类型是自养型,如铁细菌、硝化细菌等属于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另外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也属于分解者。‎ ‎【详解】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A错误;‎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对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B正确;‎ C、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C错误;‎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蚯蚓,D错误。‎ 故选:B。‎ ‎5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 B.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C. 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 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或消费者或生产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详解】A、动物大多属于消费者,少数腐生动物如蚯蚓等属于分解者,A错误;‎ 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B错误;‎ C、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 D、细菌可以属于分解者(如腐生细菌)、消费者(如寄生细菌)、生产者(如硝化细菌),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51.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图解(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______。‎ ‎(3)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该处膜内电位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 ‎(4)据图可知,bdnf具有________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大脑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6)另用一只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某研究人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右侧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刺激蛙右腿,若右腿不收缩而左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____神经。‎ 刺激蛙右腿,若__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请帮其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胞吐(外排) (2). 表达(转录和翻译) (3). 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4). 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5). 减少 (6). (新)突触 (7). ①传出 (8). ②左右腿均不收缩 (9). 刺激左腿,观察右腿是否收缩 若右腿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未受损伤;若右腿不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伤 ‎【解析】‎ ‎【分析】‎ ‎1、突触分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a过程是指bdnf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 ‎(3)b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该处膜内电位的变化为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4)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则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的数量减少;‎ ‎(5)根据突触蛋白c能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说明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6)刺激蛙右腿,若右腿不收缩而左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传出神经。刺激蛙右腿,若左右腿均不收缩,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刺激左腿,观察右腿是否收缩。 若右腿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未受损伤;若右腿不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伤。‎ ‎【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2.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下丘脑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其中有一种途径是通过化学物质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这些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若抗体结合到消化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腹泻呕吐,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___。‎ ‎(4)当人体感染H7N9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的功能加强,往往会发烧。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可以改变下丘脑中_______的功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发出信息,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答案】 (1). 神经递质 (2). 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答出两个即得满分) (3). 过敏反应 (4). 自身免疫病 (5). 体温调节中枢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递质、激素、免疫活性物质参与,说明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一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进行调节的。‎ ‎【详解】(1)由图1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其中有一种途径是通过化学物质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如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 ‎(3)若抗体结合到消化道上皮细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腹泻呕吐,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过敏反应.‎ 若抗体与自身红细胞结合,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4)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改变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点睛】本题结合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过程;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掌握几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能结合图中信息答题。‎ ‎53.龙牙楤(又名刺老芽、树头芽)小乔木,春季采嫩芽嫩叶食用,也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有补气安神、祛风活血等功效。‎ ‎(1)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楤的嫩芽,但是幼芽的数量仍在增加,原因是_________。‎ ‎(2)为了大量栽培龙牙楤,研究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浓度的2,4—D对其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将龙牙楤插条浸入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后,分别放在4种溶于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的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回答:‎ ‎①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______。‎ ‎②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ppm的2,4—D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___________。‎ ‎③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____和____。‎ ‎④与沾蘸法相比,用浸泡法处理插条,所用的2,4—D浓度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所需处理时间_____(填“较长”或“较短”)。‎ ‎(3)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理是______,如图乙曲线_____(填“Ⅰ”或“Ⅱ”)可表示单子叶植物。‎ ‎【答案】 (1). 解除了顶端优势(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 ①插条中内源激素 ‎ ‎ (3). 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 (4). ②促进生根的作用减弱 (5). ③实验温度 (6). 插条处理的时间(类似物溶液的pH、是否有光照等答案合理即可) (7). ④较低 (8). 较长 (9).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10). (曲线)Ⅱ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2,4-D溶液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组,2,4-D溶液浓度在0~12ppm时,随着2,4-D溶液浓度的升高,生根数逐渐增多;2,4-D溶液浓度在12~20ppm时,随着2,4-D溶液浓度的升高,生根数逐渐减少。2,4-D溶液浓度在20ppm时,抑制生根;2,4-D溶液浓度在8、12和15ppm时,均促进生根。‎ ‎【详解】(1)春季,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槐的嫩芽,解除了顶端优势,幼芽的数量仍在增加。‎ ‎(2)①插条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插条中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 ‎②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8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5ppm的2,4-D溶液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减弱。‎ ‎③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如实验温度、插条处理的时间、类似物溶液的pH、是否有光照等。‎ ‎④用浸泡法处理插条,与沾蘸法相比,所用的2,4-D浓度较低,所需处理时间较长。‎ ‎(3)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因此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乙曲线I可表示双子叶植物,曲线II可表示单子叶植物。‎ ‎【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探究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柱形图的分析,要求考生明确2,4-D溶液浓度为0时作为对照组,其它组需与其对照后才能确定相应浓度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难度适中。‎ ‎54.血糖平衡的意义在于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提供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引起靶细胞瞑上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为保证血糖平衡,此时人体物质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 ‎(3)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缺陷等。一些Ⅱ型糖尿病患者,进食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的分泌量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Ⅰ.该实验原理是:a. 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 Ⅱ.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_________。‎ ‎【答案】 (1).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2). 高 (3). 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进食后则相反 (4). 肝糖原分解加强,同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加快 (5). 患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较少,血糖浓度升高,机体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持续较高 (6). Ⅰ.a.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7). b.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8). Ⅱ.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解析】‎ ‎【分析】‎ ‎【详解】(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正常人在刚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而饥饿状态下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因此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升高。此时人体内肝糖原分解加强,同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加快。‎ ‎(3)Ⅱ型糖尿病患者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较少,血糖浓度升高,机体反馈调节使胰岛素持续较高,故进食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的分泌量持续高于正常水平。‎ ‎(4) Ⅰ. 分析可知该实验原理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Ⅱ. 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生理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糖症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55.“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绝的可能性,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特征。‎ ‎(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回答问题。‎ 初始种群规模/只 ‎10‎ ‎20‎ ‎25‎ ‎28‎ ‎30‎ ‎40‎ ‎50‎ ‎70‎ 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 ‎0.412‎ ‎0.132‎ ‎0.076‎ ‎0.065‎ ‎0.041‎ ‎0.010‎ ‎0.002‎ ‎0‎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是_______只。‎ ‎(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如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_________,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初始模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______只。‎ ‎(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两个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数量 (2). 28~30 (3). 增大 (4). 增大 (5). 160 (6). 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或逐步恢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将偷猎和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解析】‎ ‎【分析】‎ ‎1、根据表格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初始种群规模,随着初始种群规模的增加,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逐渐降低,在初始种群规模为70只时,灭绝的概率最低,则存活率最高。‎ ‎2、种群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详解】(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初始种群规模为28只时,种群灭绝概率为6.5%,初始种群规模为30只时,种群灭绝概率为4.1%,因此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是28~30只。‎ ‎(3)据图分析,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的灭绝概率越来越高,即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增大,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初始规模会增大;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由曲线图可知,该种群的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160只。‎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影响存活率的因素有限制压、初始种群规模,因此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为: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将偷猎和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看懂题图,高中生物试题中的曲线坐标图的解题思路如下:‎ ‎1、识标:在解曲线坐标图时,首先要认真识别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前提。‎ ‎2、明点:在生物曲线坐标图中一些特殊点包括: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明确这些特殊点含义是解题的基础。‎ ‎3、析线:正确分析曲线形状,在识标、明点的基础上,对曲线形状进行正确分析,得出曲线上升、平缓、转折、下降的原因等,这是解题的关键。‎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