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19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②③均为高能磷酸键 B. ②断裂后形成ADP C. 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D. ②和③都断裂后所形成的产物中有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ATP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普通化学键,②③表示高能磷酸键,其中③很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据此答题。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②③表示高能磷酸键,A正确; B、②断裂后形成AMP,B错误; C、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 D、图中②和③都断裂后所形成的AMP含有一个腺苷(腺嘌呤和核糖)和一个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衰老与基因表达无关 B. 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 C. 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 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回忆和梳理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点,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详解】A、细胞衰老与基因表达有关,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是通过基因的表达过程实现的,D正确。 故选A。 3.能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是 A.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 B.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D. 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是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据此答题。 【详解】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 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方式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 D、神经纤维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的机理是钠离子内流,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D。 4.关于DNA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 B.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C. 碱基数等于脱氧核糖数 D. 每个脱氧核糖与两个磷酸相连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DNA是由两条链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A正确; B、由于嘌呤只能与嘧啶配对,因此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正确; C、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而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因此DNA分子中碱基数等于脱氧核糖数,C正确; D、每个脱氧核糖可能与一个或两个磷酸相连,D错误。 故选D。 5.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分泌到膜外的过程不消耗ATP B. 葡萄糖的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 脂肪细胞缺氧会直接影响葡萄糖的转运 D.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在胰岛素的作用下,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而葡萄糖的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可确定此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A、胰岛素分泌到膜外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ATP,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由于受载体数量的限制,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不可能随血糖浓度升高而永远不断的增大,B错误; C、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缺氧不会直接影响葡萄糖的转运,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D正确。 故选D。 6.某高等动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为该动物体内的某种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C. 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该细胞分裂后一定会产生两个不同的成熟生殖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Aa,结合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过交叉互换。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 B、该细胞包含同源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C正确; D、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因此不一定能够形成成熟生殖细胞,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弄清楚每一个时期的典型特征,结合图形判断其所处的时期和可能的细胞种类,明确其等位基因出现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 7.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Aa的一对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不一定为3︰1 B.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D. 基因与性状在数量上呈线性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基因型为Aa的一对亲本杂交,由于统计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完全显性等原因,后代表现型之比不一定为3︰1,A正确; B、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如果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 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一对性状可能受多对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A。 8.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能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B. 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模板、能量等由细菌提供 C. 用含15N标记的细菌可培养出含15N标记的噬菌体 D. 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并导致其裂解,但不感染肺炎双球菌,A错误; B、噬菌体增殖过程所需的原料、酶、能量等由细菌提供,而模板由自身提供,B错误; C、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若要给噬菌体标记上15N,应该用含15 N标记的细菌培养,C正确; D、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D错误。 故选C。 9.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B.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 染色体变异可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重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 【详解】A、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A正确; B、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 C、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可能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B。 10.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②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者的种群进化 ③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然导致新物种形成 ④种群是进化的单位,因此,有些种群可以单独进化 ⑤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①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正确; ②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因此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者的种群进化,②正确; ③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然导致生物进化,但是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③错误; ④种群是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种群不能单独进化,④错误; ⑤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⑤错误。 故选D。 11.下列均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尿素、糖原 B. 血红蛋白、H+ C. 淋巴因子、神经递质 D. DNA聚合酶、抗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A、糖原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 B、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C、淋巴因子、神经递质都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DNA聚合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 故选C。 12.关于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不能进行信息交流 B. 神经细胞膜上存在钾离子通道蛋白,与动作电位的形成有关 C. 神经细胞中有较多线粒体,能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提供能量 D. 神经细胞膜表面的突起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形成多个突触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前膜,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蛋白位于突触后膜;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连,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详解】A、肌肉细胞可以作为反射弧的效应器,因此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可以通过神经递质交流信息,A错误; B、神经细胞膜上存在钾离子通道蛋白,与静息电位的形成有关,B错误; C、神经细胞中有较多线粒体,能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C错误; D、神经细胞膜表面的突起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之间形成多个突触,D正确。 故选D。 13.据图分析,纵坐标不能表示的是 A. 进食后血浆中的胰岛素含量 B. 寒冷刺激导致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C. 食物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D. 抗原初次入侵机体时抗体的产生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纵坐标的含量在刺激前保持相对稳定,而受到刺激后纵坐标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最后维持相对稳定,据此答题。 【详解】A、进食后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因此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A正确; B 、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间接调节,所以寒冷刺激导致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B正确; C、食物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通过调节使得渗透压又下降到正常水平,C正确; D、抗原初次入侵机体时,抗体的产量应该是从0作为起点的,D错误。 故选D。 1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 尿量增加 B. 下丘脑产生渴感 C.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A、当人体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尿量减少,A错误; B、由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错误; C、当人体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正确;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方式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15.艾滋病是由于人类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造成的免疫缺陷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IV进入T淋巴细胞后将其核酸DNA注入其中 B. HIV在血液中增殖,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C. HIV致病性极强,一旦感染人体即表现出艾滋病的各种症状 D. HIV进入机体后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答案】D 【解析】 【分析】 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 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A、HIV是RNA病毒,其没有DNA,A错误; B、HIV是RN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在血液中增殖,B错误; C、HIV侵入人体后有较长的潜伏期,不会立即表现出艾滋病的各种症状,C错误; D、HIV进入机体后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正确。 故选D。 16.下图表示两种动物呼吸作用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环境温度升高,甲的耗氧量不断增大 B. 甲乙均为变温动物 C. 10 ℃时乙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相等 D. 环境温度影响乙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耗氧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题图表示两种动物呼吸作用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图解,作为恒温动物其体温不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但在低温环境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需增加产热,代谢增强,氧气消耗量较多;而变温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酶活性减弱,代谢减慢,氧气消耗量较少。由此判断题图中的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 【详解】A、据图分析,随环境温度升高,甲的耗氧量先不断增大后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是变温动物,乙是恒温动物,B错误; C、乙是恒温动物,所以10 ℃时乙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相等,C正确; D、乙是恒温动物,体温维持相对稳定,因此环境温度不影响其体内酶的活性,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明确恒温动物的体温是相对平衡的,其平衡状态下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应该是相等的,并能够据图分析出两种生物的种类。 17.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神经元形成的突触结构,a、d为电流表的两个接线点,均接在神经元膜外侧,刺激点b为ad的中点,刺激点c在神经元C上。下列哪项可能正确 A. 刺激b处,电表指针可能会发生2次偏转,神经元A产生兴奋 B. 刺激c处,电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神经元B产生兴奋 C. 刺激b处,电表指针可能发生2次偏转,神经元C不产生兴奋 D. 刺激A神经元,电表指针一定会发生2次偏转,神经元B、C均产生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含有3个神经元细胞A、B、C,其中A与B之间含有一个突触,B与C之间含有一个神经元;图中电流表的两极连接在B、C的细胞膜外侧,据此答题。 【详解】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若刺激b处,产生的兴奋会先后传到a点和d点,因此电流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是兴奋不能由神经元B传到神经元A,所以神经元A不会兴奋,A错误; B、刺激c处,兴奋可以传到d点,但是不能通过突触传到神经元B,所以电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神经元B不兴奋,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刺激b处,电表指针可能发生2次偏转,但是若神经元B释放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电流表则只偏转一次而神经元C不产生兴奋,C正确; D、刺激A神经元,若其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电流表不会发生偏转,神经元B、C也不会产生兴奋,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兴奋产生、传递与传导的机理,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进而能够结合题图分析不同的刺激条件下电流表发生的偏转情况。 18.小王同学为了研究某溶液的成分,先后两次对某只小狗注射了等量的该溶液,第一次注射后没有明显症状,第二次注射后很快出现了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该溶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狗血糖浓度降低 B. 该溶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狗呼吸系统 C. 该溶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狗发生过敏反应 D. 该溶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狗骨骼肌活动减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当人体内血糖含量低于50-60mg/dL时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低血糖晚期症状,原因是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原极少,需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用来氧化分解供给能量;当血糖含量很少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生理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糖症状。 2、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3、一般情况下,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会作出恰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常见的过敏反应如花粉过敏引起哮喘、少数人吃虾、鱼等食物会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详解】A、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错误; B、给正常小鼠第一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B错误; 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 D、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会使小狗骨骼肌活动增强,D错误。 故选C。 19.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正确的是 A. 2,4-D用作除草剂利用了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理 B.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主要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C.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落花落果 D.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储存时间 【答案】A 【解析】 【分析】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 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脱落;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 【详解】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4-D用作除草剂利用了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理,A正确; 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错误; C、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防止果实脱落,C错误; D、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打破其休眠时间促进发芽,D错误。 故选A。 20.为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扦插的迎春花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缺少空白对照组 B. 纵坐标可以表示生根数量或根的长度 C. 促进该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甲 D. 无法判断甲、乙、丙的浓度大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扦插的迎春花枝条生根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溶液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或根的平均长度,据此答题。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还缺少浓度为0的对照组,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纵坐标可以表示生根数量或根的长度,B正确; C、图中曲线只能说明三种浓度中甲的浓度 对生根最适宜,但是不能说明促进该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甲,C错误; D、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丙的浓度大小,D正确。 故选C。 21.下图所示为多种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分别代表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 B. ①与③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幼苗生长 C. 乙烯是唯一的气体激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D. 幼苗的生长不只受激素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多种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作用示意图,其中①表示赤霉素,②表示生长素,③表示乙烯,b浓度为低浓度,a浓度为高浓度,据此答题。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表示赤霉素,②表示生长素,③表示乙烯,A错误; B、赤霉素促进细胞生长,乙烯抑制细胞生长,两者表现为拮抗关系,B正确; C、乙烯是唯一的气体激素,能促进果实成熟,C正确; D、幼苗的生长不只受激素调节,还受其化学物质的调节,D正确。 故选A。 22.如图所示为草原上生活的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则其种间关系为 A. 寄生 B. 竞争 C. 捕食 D. 互利共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同的生物之间存在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竞争等,其中竞争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指的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详解】据图分析,图中两条曲线代表的生物表现出非同步性变化,因此两者之间为捕食关系,其中先增加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为捕食者。 故选C。 23.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A. 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计酵母菌的种群数量 B. 为了计数更准确,应先轻轻振荡试管,再取样 C. 取样后先稀释再计数 D. 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酵母菌的种群密度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详解】A、酵母菌的种群密度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A正确; B、为了计数更准确,应先轻轻振荡试管,再取样,B正确; C、培养后期酵母菌数量较多,因此取样后先稀释再计数,C正确; D、先盖盖玻片,再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D错误。 故选D。 【点睛】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 (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24.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不断增大,K值时达最大 B. 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则应在a点开始控制 C.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K值一定会下降 D. 当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则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在a以前时,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加快;种群数量为a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可见虫害的防治应在a点之前;种群数量在a以后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率在减小,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减慢。 【详解】A、该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先增加后降低,K值时为0,A错误; B、东亚飞蝗为农业害虫,因此应在a点以前就开始控制,B错误; C、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K值可能会下降,C错误; D、当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若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则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D正确。 故选D。 25.为调查某人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数量,小明第一次捕获草鱼80条,做上标记后全部放回池塘,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共捕获50条,其中有标记的10条。已知被捕一次后的草鱼更难捕捉,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鱼塘中草鱼的实际种群数量最可能为 A 等于400条 B. 大于400条 C. 小于400条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调查兔子的种群数量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数量的公式是: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据此答题。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第一次捕捉了草鱼80条,第二次捕捉了草鱼50条,其中第二次捕捉的草鱼中被标记的有10条,则该鱼塘中草鱼的实际种群数量理论上为80×50÷10=400条,由于被捕一次后的草鱼更难捕捉,导致第二次捕捉的草鱼中被标记的个体减少,所以该鱼塘中草鱼的实际种群数量最可能为小于400条。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6.现有一玻璃瓶内正常生长的小球藻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 (2)将装有小球藻的透明玻璃瓶由无色换成红色,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细胞内的C5含量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若向装有小球藻的玻璃瓶内加入18O2,可在小球藻内检测到含放射性18O的葡萄糖。试写出18O最短的转移途径________(用箭头表示)。 (4)当光照强度减弱时,CO2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CO2浓度)将________(填“右移”“左移”或“不确定”)。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 减少 (4). 装小球藻的玻璃瓶由无色换成红色,只有红光被滤过,导致光反应减弱,短时间产生的[H]和ATP减少,C3还原合成C5的速率变慢,但C5消耗的速率不变,因此C5含量减少 (5). 18O2 →H218O →C18O2→(CH218O) (6). 右移 【解析】 【分析】 小球藻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其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能量;其通过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1)小球藻是真核生物,其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2)将装小球藻的透明玻璃瓶由无色换成红色,只有红光被滤过,导致光反应减弱,产生的ATP和[H]减少,进而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三碳化合物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但是不影响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因此短时间内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减少。 (3)根据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18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含有放射性18O的水,该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含有放射性18O的二氧化碳,该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生成含放射性18O的葡萄糖,因此18O最短的转移途径是18O2 →H218O →C18O2→(CH218O)。 (4)当光照强度减弱时,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受影响,因此二氧化碳补偿点将向右移动。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详细过程,弄清楚两个反应过程中具体的物质变化,进而合理分析玻璃瓶内加入的18O2中的氧元素的转移途径。 27.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此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____,该反射属于________(条件/非条件)反射。 (2)若b处兴奋,则肌肉________(一定/不一定)收缩。c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某人踩到地雷,大脑通过分析综合,做出判断,并“下达指令”给脊髓,使效应器处于抑制状态。说明神经系统存在________调节。 (4)某病人体内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较低,可能导致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______(高于/低于)正常人;若某病人体内缺乏分解γ-氨基丁酸的酶,则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________(升高/降低)。 【答案】 (1).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2). 非条件 (3). 不一定 (4). 化学信号→电信号 (5). 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没有 “神经递质”“释放”“作用于” 等关键词不给分) (6). 分级 (7). 高于 (8). 降低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中肌肉是效应器、c是突触、b或a是传入神经。 【详解】(1)图示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所以为非条件反射。 (2)若突触c处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则效应器没有反应,即肌肉不一定收缩;由于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c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的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3)若某人踩到地雷,大脑通过分析综合,做出判断,并“下达指令”给脊髓,使效应器处于抑制状态,说明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 (4)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低于正常人,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抑制作用较正常人小,故兴奋性高于正常人;若分解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酶缺乏,则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处于持续抑制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再找我反射与反射弧的结构,弄清楚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机理,准确判断图中反射弧各个部分的名称,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28.已知图a表示某人被毒蛇咬伤后体内发生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其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免疫细胞;图b表示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致病机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a分析,若物质X初次进入机体内,则图a中有一处箭头多余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细胞乙的作用有________(至少答两点)。细胞中含较多高尔基体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 (2)据图b分析,糖尿病患病的机理可能有多种情况,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的作用对象,都能导致糖尿病。从免疫失调角度看,这三类糖尿病均属于________。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1). 丙→丁 (2).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3). 丁 (4). 防卫 (5). 自身免疫病 (6). ③ 【解析】 【分析】 据图a分析,甲、乙、丙、丁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X、Y分别为抗原和抗体。初次免疫,产生记忆细胞。据图b分①表示抗体与胰岛B细胞表面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②表示抗体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之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③表示抗体与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血糖升高。 【详解】(1)若物质X初次免疫时,体内还没有记忆细胞,所以不会发生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的过程,即不会发生丙→丁;细胞乙是T细胞,其能够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浆细胞中高尔基体比较多;图a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 )图示三种糖尿病都是自身产生的抗体与自身细胞结构表面的受体结合,因此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③表示抗体与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所以其是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液免疫过程,准确判断图a中各个细胞或者物质的名称,并能够分析图b中三种抗体作用的受体类型和引起糖尿病的机理。 29.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测量每组切段平均长度,结果见下表。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生长素浓度(mg/L) 待测样液 0 0.001 0.01 0.1 1 10 100 切段平均长度 10 6.5 6.8 8.2 10 12 10 5.5 (1)上述实验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项),由上述结果可初步判断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lmg/L还是10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2). 0.1mg•L-1〜10mg•L-1 (3). 能 (4). 本实验既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也体现了高浓度抑制生长(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既表现出促进作用,也表现出抑制作用) (5). 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注: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 (6). 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1;反之则为10mg•L-1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切根平均长度,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其余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详解】(1)生长素浓度为0mg/L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属于实验组,据表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切根平均长度,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因此上述实验遵循的原则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在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1〜10mg/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因此最适浓度范围应在0.1~10mg/L之间。 (2)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其余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以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3)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还是10mg/L,可以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反之就为10mg/L。 30.从“退耕还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说明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该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研究发现,该地段上层、中层、下层的动植物种类各不相同,这种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 (2)对不同退耕年份的林地树种数量及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退耕时间(年) 树种数量(种) 平均胸径(cm) 平均高度(cm) 7 22 8.7 6.3 25 81 10.4 8.4 50 96 11.8 9.2 150 128 13.7 10.5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环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环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系数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 种名 山桃 丁香 油松 刺槐 山桃 1 0.12 0.13 0.14 丁香 012 1 0.73 0.76 油松 0.13 0.73 1 0.88 刺槐 0.14 0.76 0.88 1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植被竞争最激烈的两个种群是________。原因是阳坡光照较强,温度较高,导致植物对________的竞争较激烈。 【答案】 (1). 次生 (2). 物种丰富度 (3). 垂直结构 (4). ①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林地的物种数量增加、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度不断增加。(或林木生长) (5). ②前50年内,林地树种种类增长比较快,而50年~150年之间增长速度变缓。 (6). 油松和刺槐 (7). 水分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从退耕7年到150年的林地树种数量由22种增加到128种,平均胸径和株高均呈上升趋势,但前50年增长速度快,后100年增速变缓;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油松和刺槐资源的重叠系数最大,所以两者的竞争最强烈;阳坡光照充足,能够满足较多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而但温度较高,缺乏水分 ,所以物种间竞争水分比较激烈。 【详解】(1)退耕还林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植物上层、中层、下层分布的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根据表格分析可知: ①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林地的物种数量增加、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平均高度不断增加(或林木生长)。 ②前50年内,林地树种种类增长比较快,而50年~150年之间增长速度变缓。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油松和刺槐资源的重叠系数最大,所以两者的竞争最强烈;由于阳坡光照充足,能够满足较多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而但温度较高,缺乏水分 ,所以物种间竞争水分比较激烈。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群落演替、群落的结构等知识点,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并能够根据物种之间的重叠度判断竞争最激烈的两种生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