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8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西藏林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林芝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高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生物体内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TP中有3个磷酸基团,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B.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ATP的水解,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ATP的合成 C.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 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是永无休止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1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ATP的合成,在线粒体基质中也会进行ATP的合成,B错误;酶的催化作用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C错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是永无休止的,D正确;故选D。 2.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 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C. 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 D. 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 【详解】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错误;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B错误;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错误;由图可知,蓝藻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故选D。 3.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18O分别标记CO2和H2O,使它们分别成为C18O2和H218O,通过分组试验追踪18O在化学反应中的去向.关于该实验结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H218O的标记元素会出现在O2中 B. 证明了C18O2中的标记元素进入有机物中 C. C18O2中的标记元素进入了O2 D. 该实验研究的是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光反应中水光解会产生O2,O2全来自于水。 2.同位素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也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 【详解】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只来自于水,故H218O的标记元素会出现在O2中,A正确;该实验未证明C18O2中的标记元素进入有机物中,B错误;该实验只是研究了氧气中的氧的来源,C18O2中的标记元素没有进入产生的氧气中,C错误;氧气是光反应的产物,该实验研究的是光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D错误。 故选A。 4.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 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 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 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俩安心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主要完成染色体的均分,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 【详解】a是分裂间期、b是分裂期,二者组成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c是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结束后DNA加倍,B正确;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即b或d段,C正确;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该图中一个细胞周期是a+b或c+d,不能是b+c,D错误,故选D。 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与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肿瘤细胞的无限生长是肿瘤细胞调亡受抑制的结果 B. 正常细胞不含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C. 黄曲霉毒素属于物理致癌因子 D. 发生癌变的细胞不受基因控制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有机体是有利的。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其中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肿瘤细胞的凋亡受到了抑制,导致肿瘤细胞可以 无限生长,A正确;正常细胞都含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错误;黄曲霉毒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C错误;发生癌变的细胞仍然受基因控制,D错误。 6.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含量加倍 B. 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 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 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论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都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通过DNA复制使其含量加倍,中期都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含染色单体;分裂后期,均有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动物细胞在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是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详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均有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 B.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周围发出的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错误; C.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列在赤道板上,都含染色单体,C正确; D.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都不含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B。 7.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B. 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 C. 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 D. 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详解】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属于基因的表达,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是由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所启动的,C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而抑癌基因的突变属于隐性突变,D错误。 8.下列叙述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 A.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B.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 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 【详解】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A错误;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如A选项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虽然与概念中说法相同,但还有明确同源染色体是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一号染色体。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 B. 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 D. DNA复制时 【答案】A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10.基因型为HH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Hh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两头有角羊交配,生了一头无角小羊,所生无角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为( ) A. 雄性,hh B. 雌性,Hh C. 雄性,Hh D. 雌性,hh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基因型和性状之间的关系: 表现型 基因型(公羊) 基因型(母羊) 有角 HH、Hh HH 无角 hh Hh、hh 【详解】根据现有一只有角(HH)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说明其所生小羊一定是H_,而且此H_的小羊无角,一定不是公羊(公羊H_表现为有角),所以其基因型也不可能是HH,如果是HH,则表现为有角,由于Hh的母羊是无角的,因此此小羊是基因型为Hh的雌性个体。 故选:B。 11.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 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 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 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 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而雌配子Xb可育。 【详解】由于父本无法提供正常的Xb配子,故雌性后代中无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故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植株中,A正确;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若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当雌株基因型为XBXb时,子代中可能会出现窄叶雄株XbY,B正确;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由于雄株提供的配子中Xb不可育,只有Y配子可育,故后代中只有雄株,不会出现雌株,C错误;若杂交后代中雄株均为宽叶,且母本的Xb是可育的,说明母本只提供了XB配子,故该母本为宽叶纯合子,D正确。故选C。 12.用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全是黄色豌豆,再用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绿色豌豆481株,则理论上黄色豌豆有( ) A. 1443株 B. 481株 C. 962株 D. 160株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知,黄色子叶豌豆与绿色子叶豌豆杂交,F1为黄色子叶,说明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绿色子叶是隐性性状,F1自交,产生的F2中会发生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3:1。 【详解】设黄色子叶由A基因控制,绿色子叶由a控制,则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F1基因型为Aa,F2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AA、Aa表现为黄色、aa表现为绿色,F2中绿色子叶豌豆有481株,黄色子叶豌豆(AA、Aa)的总数是481×3=1443株。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13.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l与纯隐性个体间进行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将分别为( ) A. 1∶3,1∶2∶1和 3∶1 B. 1∶3,4∶1和1∶3 C. 1∶2∶l,4∶l 和3∶1 D. 3∶1,3∶1和l∶4 【答案】A 【解析】 【分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实验的杂交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 根据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 和 15:1,推测亲本的杂交类型,从而判断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 (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 (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 【详解】①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1A_B_:(1A_bb+1aaB_+1aabb)=1:3;②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1A_B_:(1A_bb+1aaB_):1aabb=1:2:1;③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1A_B_+1A_bb+1aaB_):1aabb=3:1。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14.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Ⅲ7的致病基因来自 A. Ⅰ1 B. Ⅰ2 C. Ⅰ3 D. Ⅰ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的解答关键是判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因为红绿色盲的遗传属于伴X隐性遗传,假设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 有关红绿色盲基因型和性状关系: XBXB XBXb XbXb XBY XbY 女正常 女性携带者 女性患者 男性正常 男性患者 则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如下: 【详解】1号个体是外公,外公的基因型是XBY,不含Xb基因,A错误;2号个体是外婆,外婆的基因型是XBXb,传给其女儿5号个体(XBXb),5号个体将Xb传给7号个体,B正确;而6号个体传给7号个体的是Y染色体,不会将Xb传给7号个体,所以爷爷(3号)和奶奶(4号)不会将Xb基因传给7号个体,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色盲的遗传特点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系谱图,判断图中各代个体的基因型,利用传递规律分析后代的基因型,这是突破该题的方法。 15.下列属于纯合子的是 ( ) A. AaBb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答案】C 【解析】 【分析】 纯合子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杂合子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Aa。 【详解】A、AaBbCc中三对基因杂合,所以是杂合子,A错误; B、aabbCc中两对基因纯合一对杂合,所以仍是杂合子,B错误; C、aaBBcc中三对基因都纯合,所以是纯合子,C正确; D、aaBbCC中两对基因纯合一对杂合,所以仍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6.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 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 B. F2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C. 亲本中高茎豌豆作父本或母本实验结果不同 D. 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清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流程等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均为高茎豌豆,说明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A、D正确;F1自交所产生的F2中,高茎∶矮茎=3∶1,即F2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此现象叫做性状分离,B正确;亲本中高茎豌豆作父本或母本的实验结果相同,C错误。 17.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 每对基因独立遗传但是A对a完全显性,D对d完全显性),其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接近于 A. 9:3:3:1 B. 3:3:1:1 C. 1:2:1 D. 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依题意可知: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后,其后代性状表现的比例约为A_bbCCD_∶A_bbCCdd∶aabbCCD_∶aabbCCdd=9∶3∶3∶1,A正确,B、C、D均错误。 18.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四个概念的比较,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b、c图中都有2条染色体,且都有染色单体 B. a、b、c图中都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C. c图中有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 D. a图中有2个DNA分子,b、c图中均有4个DNA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但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细胞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a、b、c图中都有2条染色体,其中a细胞不含染色单体,b和c细胞都含有染色单体,A错误;a、b、c图中都有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因此c图中有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C正确;a图中有2个DNA分子,b、c图中均有4个DNA分子,D正确。 【点睛】正确识别三个细胞图中染色体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基因型为RrYy与rrYy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子代中基因型为RrYy个体的概率为 A. 1/4 B. 1/8 C. 1/16 D. 3/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 【详解】将基因型为RrYy和rrYy的个体杂交,求子代表现型可以把亲本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Rr×rr→1Rr:1rr;Yy×Yy→1YY:2Yy:1yy;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RrYy个体的概率为:1/2×1/2=1/4,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已知两亲本杂交(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基因型是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那么,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YYRR与YYRr B. Yyrr与YyRr C. YYRr与YyRr D. YyRr与YyRr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 2、根据题干: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YY:Yy=1:1,亲代为YY×Yy;其子代RR:Rr:rr=1:2:1,亲代为Rr×Rr。 【详解】两个亲本杂交,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其子代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基因逐对考虑,其子代YY:Yy =1:1,亲代为YY×Yy;其子代RR:Rr:rr=1:2:1,亲代为Rr×Rr,综合考虑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应用能力。解答这一类题目,一般是把两对等位基因分开,一对一对地加以考虑,然后再把两部分结果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正常通气品种A 正常通气品种B 低氧品种A 低氧品种B 丙酮酸(u mol/g) 0.18 0.19 0.21 0.34 乙醇(u mol/g) 2.45 2.49 6.00 4.00 (1)黄瓜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________(能/不能)生成ATP。 (2)由表中信息可知,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低氧胁迫下,黄瓜___________________受阻。 (3)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的最可能是品 种__________。 (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质基质 (2). 不能 (3).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4). 有氧呼吸 (5). A (6).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影响主动运输过程 (7).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解析】 【分析】 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整个过程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题中涉及到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O2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详解】(1)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能产生。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正常通气情况下,也有乙醇产生,但与低氧情况相比,乙醇量很少,因此可以确定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而在低氧胁迫下,黄瓜有氧呼吸受阻,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乙醇增多。 (3)低氧胁迫条件下,品种A和品种B相比,品种A产生的乙醇多,说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的最可能是品种A。 (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另外无氧呼吸有机物氧化不彻底,释放的能量少会影响无机盐的主动运输过程,使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两种类型的过程和场所,也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的能力。 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物、产物即场所完全相同。 2. 有氧呼吸是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无氧呼吸有机物氧化不彻底,释放能量少。 3.植物吸收无机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需要载体和能量。 22.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E、F,是在_________(填细胞器)中进行的。 (2)图中A是_______,其功能主要是吸收__________光和________光。 (3)在E阶段中物质的变化有:将水分解成B:_________和_________ ;ADP和Pi生成______ 。 (4)在F阶段中,CO2被C5固定生成D:________,D最终被还原生成C5和(CH2O)。 (5)光合作用中,F阶段利用的能源是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 (2). 色素 (3). 红 (4). 蓝紫 (5). O2 (6). [H] (7). ATP (8). C3 (9).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关于光合作用的题目,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图中E、F分别表示光反应和暗反应,A表示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表示水光解产生的氧气,C表示ATP,D表示C3,由图像可知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因此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是连续的过程。 【详解】(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图中E表示光反应,F表示暗反应,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因此整个光合作用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 (2)图中A能够吸收光能,因此表示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而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E阶段表示光反应阶段,在该阶段中物质的变化有:将水分解成还原氢和氧气;ADP和Pi生成ATP。 (4)F表示暗反应阶段,在该阶段中,CO2被C5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而C3最终被还原生成C5和(CH2O),该过程中需要[H]作为还原剂,ATP提供能量。 (5)光合作用中,F阶段为暗反应阶段,该阶段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以及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能量变化是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因此该过程利用的能源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点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有能量变化,都有还原氢的产生,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阶段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为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氢是还原型辅酶II,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为还原型辅酶I,是不同的物质。 23.图甲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乙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甲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A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时期(填数字)。 (3)图乙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请在图甲中画出与图乙中B细胞对应的3时期的柱形图____。 【答案】 (1). c (2). 2 (3). 后 (4). 8 (5).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柱形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一和图二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 【详解】(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而DNA和染色体不会消失,所以图甲中c表示染色单体。 (2)图乙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一个染色体有两个染色单体和两个DNA,对应于图甲中的2时期。 (3)图乙中B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向两极移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4)图乙中B细胞8条染色体,8个DNA,没有染色单体,依次为依据画柱形图, 【点睛】关键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要么是染色体的二倍、要么与染色体数目相等;染色单体不是一直都有。 图二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析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24.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白花 405 411 二 白花×白花 0 820 三 紫花×紫花 1240 413 (1)组合一中亲本基因型:紫花______,白花______。 (2)表中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的杂交组合是______。 (3)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 (4)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组合一的遗传图解:_________。 【答案】 (1). Dd (2). dd (3). 三 (4). 测交 (5). 2/3 (6). 【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详解】(1) 组合三中,紫花与紫花杂交,F1中紫花∶白花=1240∶413≈3∶1,说明双亲均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因此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组合一中,紫花与白花杂交,F1中紫花∶白花=405∶411≈1∶1,此交配类型为测交,在结合对组合三的分析可推知:组合一中亲本紫花的基因型为Dd,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dd。 (2) 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组合一为测交,其结果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因此只依据组合一不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组合二中的白花与白花杂交,F1 均为白花,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所以只依据组合二无法判断显隐性的关系;依据组合三的结果可推知紫花双亲均为杂合子,进而说明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 (3) 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测交。 (4) 组合三中,紫花双亲的基因型均为Dd,F1显性类型植株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1∶2,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5) 在书写遗传图解时,要注意写清亲代、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亲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等相关的过程需用箭头连接,如图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以及常见分离比的应用,测交不能用来判断显隐性,但能检验待测个体的基因组成,因此可用测交法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5.根据某家庭遗传病的系谱回答。(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 (1)该病属于___(常、X)染色体___(显、隐)性遗传病。 (2)Ⅰ1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3)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Ⅱ5与Ⅱ6(纯合子)婚配,其子女患病概率为_____。 【答案】 (1). 常 (2). 隐 (3). Aa (4). aa (5). AA或Aa (6). 0 【解析】 本题考查系谱图中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及发病率的计算,要求考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推断出图中的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进而利用分离定律推理并进行计算,此题难度不大。 (1)分析系谱图可知,Ⅰ1和Ⅰ2正常但其女儿Ⅱ4是患者,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Ⅱ4的基因型为aa,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 (3)由于Ⅰ1和Ⅰ2的基因型均为Aa,而且Ⅱ5为正常个体,因此Ⅱ5基因型即比例为AA:Aa=1:2,若Ⅱ5与Ⅱ6(纯合子)(基因型为AA)婚配,其子女患病(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