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生物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选修一测试: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 水平测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生物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选修一测试: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 水平测试

专题 4 水平测试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 RNA 答案 C 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故果胶酶只分解果胶,A 错误;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 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B 错误;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而不特指某一种 酶,C 正确;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探究温度和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相比,在探究果胶酶用量 实验中,虽然实验的自变量发生了变化,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的实验思 路是不变的 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D.人们使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 答案 C 解析 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参照“探究温度和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采用梯度测定法,只是将原实验中的 pH 梯度、温度梯度改成酶的用量梯度 而已,基本实验思路不变,A 正确;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都能产生果胶酶, B 正确;在制作果汁过程中,由于果胶、纤维素的存在,影响榨出的果汁量及果汁 的透明度,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后,果汁榨出量及透明度均有提高,D 正确; 在使用梯度测定法测定酶的用量及活性时,可以通过榨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或 果汁的澄清度来判断,C 错误。 3.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液的 pH 必须相同 B.底物浓度一定时,酶用量越大,滤出的果汁越多 C.应该控制在适宜温度和 pH 条件下 D.实验时可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 答案 B 解析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温度和 pH 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实验应 保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 pH,A、C 正确;底物浓度一定时,滤出的果汁体积一 定,B 错误;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使用相同的体积,D 正确。 4.某同学在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转换成如下曲线图。 关于该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同学的实验数据中有错误 B.该同学设置的温度梯度不合理 C.从该曲线中判断不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从曲线中可判断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为 40 ℃ 答案 D 解析 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选 30 ℃、35 ℃、40 ℃、45 ℃、50 ℃ 的系列温度梯度的水温为宜,在此温度梯度下,最适温度只有一个,因此,过滤 到的果汁量应只有一个最大值(即波峰),而图中不止一个波峰说明该同学绘制的曲 线有错误,且从该曲线 35~40 ℃的温度变化趋势分析,判断不出果汁量最大值的 点对应的温度,因此,从该曲线中判断不出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5.蛋白酶能将其他蛋白质类的酶分解,但加酶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并没有将其 他几种酶分解。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其他几类酶不是蛋白质 B.蛋白酶处于抑制状态 C.蛋白酶具有识别作用,不分解起酶作用的蛋白质 D.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作了保护性修饰 答案 D 解析 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由于缺少水环境或各种酶在添加前已经作了保护性 修饰,所以没有被其他酶分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B.加酶洗衣粉能够有效去除油渍、汗渍和血渍 C.衣服的洗涤只考虑洗涤效果就可以 D.科学探究中,研究变量的思路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具体 做法不同 答案 C 解析 衣物的洗涤,不仅要考虑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 成本等因素。 7.某品牌加酶洗衣粉的产品使用说明中,明确提出“水温以 30~50 ℃为宜, 切忌用 70 ℃以上的热水”。一同学为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提出如下实验思路,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实验自变量为水的温度,设置温度为 0 ℃、20 ℃、40 ℃、60 ℃、80 ℃、 100 ℃ B.实验因变量是污布的清洁程度,洗涤结束后应先用清水漂洗污布再晾干、 比较 C.实验无关变量有水量、衣物的质地与大小、洗衣粉的用量、浸泡与洗涤时 间等 D.实验预期结果是某温度下洗涤后污布最干净,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污渍残 留多 答案 A 解析 该实验自变量为水的温度,因题中已明确提出“切忌用 70 ℃以上的热 水”,A 错误;因变量为污布的清洁程度,需要将污布上的洗衣粉和污渍漂洗后 晾干再比较观察,防止污水影响观察效果,B 正确;无关变量有水量、衣物的质地 与大小、洗衣粉的用量、浸泡与洗涤时间等,C 正确;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 强,洗涤效果最好,污布最干净,但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有所降低, 洗涤效果也有所降低,污布的污渍残留会多一些,D 正确。 8.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加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毛料衣服 B.一般先用热水泡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C.水温太低使洗衣粉中的酶丧失活性后不能再恢复 D.使用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衣服后应立即冲洗双手 答案 D 解析 毛料衣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碱性蛋白酶会损伤衣物,A 错误;高温 会使酶失活,故不能用热水泡开,而应用适宜温度的水冲泡,B 错误;低温抑制酶 活性,但不变性,C 错误;手上皮肤中含蛋白质,也会被蛋白酶水解,故应及时洗 手,D 正确。 9.下列关于酶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包埋法将果胶酶固定化后,其活性明显增强 B.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C.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 D.加酶洗衣粉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其目的是促进酶的活性 答案 C 解析 用包埋法将果胶酶固定化后,果胶酶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其活性并未 增强,A 错误;尿糖试纸是用来鉴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只能使用一次,B 错 误;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而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因此,较长时间保持酶活 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C 正确;加酶洗衣粉中加入的表面活性 剂可优先吸附在各种界面上,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的状态,去除衣 物的污渍,但不能促进酶的活性,D 错误。 10.关于固定化酶中的酶说法正确的是( ) A.酶的种类多样,可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 B.酶被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可反复利用 C.酶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结构不改变,所以固定化酶可永远利用下去 D.固定化酶由于被固定在载体上,所以丧失了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特点 答案 B 解析 酶不论固定与否,高效性和专一性特点仍将保持,D 错误;固定化酶 一般为一种,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A 错误;酶被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 形成固定化酶,一般能多次反复利用,但不能永久使用,B 正确,C 错误。 11.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所用的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吸附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吸附牢固 B.包埋法操作复杂,条件温和,对细胞无毒性 C.物理吸附法对酶活性的影响较大 D.凝胶包埋常用的凝胶种类有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明胶和聚丙 烯酰胺等 答案 D 解析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常用的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物理吸附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对酶活性的影响较小,但由于酶或细胞与载 体的作用力小,吸附不牢固,容易脱落,A、C 错误;包埋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 对细胞无毒性,B 错误;凝胶包埋常用的凝胶种类有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 素、明胶和聚丙烯酰胺等,D 正确。 12.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干酵母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放置一段时间,使酵母细胞活化 B.采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溶化时发生焦糊 C.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加入海藻酸钠溶液,轻轻搅拌,以免产生气泡 D.用注射器滴加溶液时要接近 CaCl2 溶液的液面,快速地滴加到 CaCl2 溶液 中 答案 D 解析 干酵母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放置一段时间,使酵母细胞活化,A 正 确;采用小火或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溶化时发生焦糊,B 正确;将活化 的酵母细胞加入海藻酸钠溶液,轻轻搅拌,以免产生气泡,C 正确;用注射器滴加 溶液时要接近 CaCl2 溶液的液面,以恒定速度缓慢滴加至 CaCl2 中而形成凝胶珠, D 错误。 13.在探究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需要制备不同 pH 的溶液。用 来调节 pH 的溶液一般是( ) A.0.1 mol/L 冰乙酸 B.0.1%的 NaOH 或 HCl C.10% NaCl D.95%的乙醇 答案 B 解析 在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制备 pH 梯度溶液需用质量分数 为 0.1%的 NaOH 或 HCl,B 正确。 14.一般不作为果胶酶活性检测指标的是( ) A.等量的果泥产生等量的果汁所用的时间 B.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出汁量 C.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的澄清度 D.等量的果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气泡的数量 答案 D 解析 等量果泥在相同时间内果汁的澄清度、出汁量以及生产等量果汁所用 的时间都可作为果胶酶活性的检测指标。果胶被果胶酶分解的过程中不产生气体, 因此气泡的产生量不可作为果胶酶活性的检测指标。 15.一同学拟探究温度对某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下列有关研究思路合理 的是( ) A.选择 5 ℃、15 ℃、25 ℃、35 ℃水温进行实验 B.选择污染程度一致的衣物比布料好 C.用手洗比全自动洗衣机洗更有利于变量控制 D.实验用水量越多效果越好 答案 A 解析 因为所选温度是根据当地一年四季的实际气温来确定的,对生活实际 有指导意义,A 正确;选择用布料比用衣物更容易控制相关的变量,B 错误;用全 自动洗衣机比用手洗更有利于变量的控制,C 错误;实验用水量对洗涤效果有影响, 但并非用水量越多效果越好,D 错误。 16.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 CaCl2 和杂菌 答案 C 解析 酶的固定方法通常有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前者可能引起酶分子结 构发生改变而改变酶的活性,后者则不会,A 正确;消化酶在消化道中起作用, 因此蛋白酶制剂经特殊处理以口服方式给药,B 正确;尿糖试纸是用来鉴定尿液中 是否含有葡萄糖的,只能利用一次,C 错误;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 2~3 次的目的是洗去 CaCl2 和杂菌,D 正确。 17.某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图 1 表示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 2 是进行葡萄糖发酵的装置(a 是固定化酵母 细胞,b 是反应柱,c 是分布着小孔的筛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 1 过程 X 溶液可用自来水配制 B.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仅是作为反应底物 C.图 1 中 X 溶液为 CaCl2 溶液,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迅速注入 CaCl2 溶液中,会观察到有凝胶珠形成 D.图 2 装置中的长导管主要是排出 CO2,防止空气中的杂菌进入反应柱 答案 D 解析 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CaCl2 溶液用蒸馏水配制,A 错误; 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除了作为反应底物外,还为酵母菌提供营养 和能量,B 错误;图 1 中 X 溶液为 CaCl2 溶液,将与酵母细胞混匀的海藻酸钠溶液 用注射器缓慢滴加到 CaCl2 溶液中,会观察到有凝胶珠形成,C 错误;图 2 装置中 的长导管主要用于排出 CO2,并能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反应柱,D 正确。 18.下列有关果胶酶实验探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时,pH、温度应保持适宜且相同 B.与探究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相比,在探究果胶酶用量实验中,虽 然实验变量发生了变化,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定最适值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 C.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的体积可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D.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温度、苹果泥、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 都是自变量 答案 D 解析 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苹果泥、果胶酶用量 及反应时间等都是无关变量,D 错误。 19.关于生物技术操作注意事项或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橙子做“探究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应去掉橙皮 B.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较差 C.探究洗涤效果时,洗涤结束后应先用清水漂洗污布再晾干、比较 D.固定化酵母细胞时,最好小火或间断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 答案 A 解析 用橙子做“探究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时,不需去掉橙皮。 2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活力除受温度和 pH 等因素影响外,还受抑制剂的影响 B.在果胶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使用加酶洗衣粉在任何条件下洗衣效果都比普通洗衣粉好 D.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成本高,不适用于实际生产过程 答案 A 解析 酶是生物催化剂,受温度和 pH 及抑制剂等因素的影响,A 正确;果胶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向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溶液变成紫色,B 错误; 酶具有专一性且需要适宜的条件,所以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并不一定总比普通 洗衣粉好,C 错误;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细胞的技术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 所以更适用于实际生产过程,D 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21.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首尾相连而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 物的根、叶,有时要对纤维素进行相应处理。 (1)在生产果汁时要用纤维素酶、________等处理。 (2)目前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是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过 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菌悬液涂布到有特定选择作用的培养 基上→挑选单个菌株→发酵培养→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①人们在筛选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 ②与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相比,该培养基中应添加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纤维素分解菌能反复利用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它与普通酶相比 优点有:_________。 (4)下图方法中更适合用于酶的固定的是( ) 答案 (1)果胶酶 (2)①刚果红染色法 纤维素被分解后,就无法形成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 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②纤维素' 刚果红 (3)固定化细胞' 成本低,易操作,可以反复利用 (4)AB 解析 (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二者均影响果汁的出汁率 和澄清度,根据酶的专一性,在生产果汁时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处理。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原理是纤维素能与刚果红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 被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 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与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相比,纤维素分解菌的碳源为有纤维 素,鉴定试剂为刚果红。 (3)为了使纤维素分解菌能反复利用可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它与普通酶相比, 能使生物受外界影响较小,而且成本低,易操作,可以反复利用。 (4)由于酶分子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 法。 22.果粒除了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作为配料加入到酸奶、冰淇淋、果冻等食品 中。果粒的硬度和形状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如酸奶用果粒必须符合以下 质量标准:a.果粒含量高;b.相同的果粒分布和正确的黏稠度。但大部分果粒经高 温处理或机械泵出后成型果粒量少,且果粒硬度不够,这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生 产。果胶酶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助剂,可将果粒的组织结构损坏程度减到最小,最 大限度地提高成型果粒的含量。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果胶酶作为一种果粒加工助剂,它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由 酶的________性可知,组成果粒的另一成分________不会被分解。 (3)在果粒制作时按“2 mL 酶/kg 水果”的量加入酶制剂,加热至 40~45 ℃, 缓慢搅拌处理 10~15 min。最后加热到 90~92 ℃,再冷却罐装。在此过程中按“2 mL 酶/kg 水果”的量加入酶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在 40~45 ℃温度下搅拌 处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升温到 90~92 ℃再冷却罐装 的目的是________。 (4)下面左图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如果纵坐标表示果粒的生成速率, 横坐标表示温度,请在下面右图中画出果粒生成速率的曲线图(所绘制的曲线大体 符合事实即可)。 答案 (1)分解果胶的一类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2)半乳糖醛酸 专一 纤维素 (3)控制好酶的用量,一方面使果胶酶充分利用,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达到最 适酶用量使反应速率最大 在 40~45 ℃温度下果胶酶活性最高同时不断搅拌使 反应充分 消毒 (4)如图 解析 (1)果胶酶是指分解果胶的一类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 酶和果胶酯酶等。 (2)果胶在果胶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半乳糖醛酸,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组 成果粒的另一成分纤维素不会被分解。 (3)在此过程按“2 mL 酶/kg 水果”的量加入酶的意义在于控制好酶的用量, 一方面使果胶酶充分利用,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达到最适酶用量使反应速率最快; 在 40~45 ℃温度下搅拌处理的原因是果胶酶在 40~45 ℃温度下活性最高同时搅 拌使反应更充分;最后升温到 90~92 ℃再冷却罐装的目的是消毒。 (4)果粒生成速率的曲线图与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大致相似。 23.目前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实际生产生活中,请回答 下列有关问题: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固定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其中酶更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固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 的活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酵母细胞。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注意小火或间断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海 藻酸钠溶液浓度过高时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包埋法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 酶分 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2)包埋法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 mol/L 的 CaCl2 溶液 海藻酸钠溶液与 酵母细胞混合 (3)防止海藻酸钠焦糊 很难形成凝胶珠 解析 (1)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固定方式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物理 吸附法等,其中酶分子较小,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细胞较 大,更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 (2)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采用的方法是包埋法,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 化→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 mol/L 的 CaCl2 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 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小火或间断加热是为了防止海藻酸钠焦糊,海藻酸钠 溶液浓度过高时不容易形成凝胶珠,浓度过低时凝胶珠中包埋的酵母细胞过少。 24.加酶洗衣粉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但如何使用加酶洗衣粉,尤其是水 温是多少才算合适,却不为人们所熟知。多数人认为用的越多,衣服洗的越干净、 越快;有人看到洗衣粉袋上标有“冷水洗衣粉”的字样,便用冷水洗衣服,却洗 不干净;还有人无论什么污渍都用一种加酶洗衣粉,结果无法去除污渍。下面我 们就对某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进行探究。 实验原理:略。 实验器材:烧杯(500 mL)、温度计、天平、加酶洗衣粉、植物油、蓝墨水、牛 奶、玻璃棒、秒表、棉布料和水浴锅。 实验过程: (1)用天平称取加酶洗衣粉若干份,每份 5 g; (2)分别用植物油、蓝墨水、牛奶处理同种棉布料各若干份(污渍大小以滴管滴 数为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浴锅中的水温依次为 20 ℃、30 ℃、40 ℃、50 ℃、60 ℃、70 ℃、 80 ℃。在不同水温下再重复步骤(3)、(4),分别记录除去污渍所需要的时间。结 果如下表: 不同温度下除去不同污渍所需要的时间(s) 水温 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植物油 48 39 30 20 11 13 17 20 蓝墨水 93 86 80 72 67 68 81 105 牛奶 48 43 28 12 4 7 12 17 ①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以上实验可得出酶具有________。 答案 (3)在 3 个编号为甲、乙、丙的烧杯中分别注入 200 mL 水和一份称量好 的加酶洗衣粉,放入 0 ℃水浴锅中并搅拌 (4)将 3 块分别用植物油、蓝墨水、牛奶处理过的同种棉布料各一份分别同时 放入上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并记录除去污渍的时间 (5)①加酶洗衣粉必须在适宜温度下,即 50 ℃左右时才会达到最佳洗涤效果; 该加酶洗衣粉对牛奶污渍的洗涤效果最佳,其次是植物油污渍,对蓝墨水污渍的 洗涤效果最差 ②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油渍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蓝墨水的主要 成分是胶体,而加酶洗衣粉中主要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 ③专一性 解析 (3)在 3 个编号甲、乙、丙的烧杯中分别注入 200 mL 水和一份称量好的 加酶洗衣粉,放入 0 ℃水浴锅中并搅拌。 (4)将 3 块分别被植物油、蓝墨水、牛奶处理过的相同布料各一份分别同时放 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并用秒表记录除去污渍的时间。 (5)由图分析可知,加酶洗衣粉必须在适宜温度下,即 50 ℃左右时才会达到最 佳洗涤效果,在此温度下,对奶渍的洗涤效果最好,然后是油渍,对蓝墨水的洗 涤效果最差。原因是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蓝墨水的主要成分是胶体, 而加酶洗衣粉中主要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从以上实验可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25.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啤酒酿造实验,请根据其实验过程,回答下列相关 的问题。 实验原理:利用固定化啤酒酵母分解麦芽汁,生成啤酒。 实验步骤: 第一步:啤酒酵母细胞活化。取 1 g 干酵母,放入 50 mL 的小烧杯中,加蒸馏 水 10 mL,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放置 1 h,使其活化。 第二步: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取 0.7 g 海藻酸钠,放入另一只 50 mL 的小烧杯 中,加蒸馏水 10 mL,并搅拌,直至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 10 mL。加热时,注意 火候。 第三步:海藻酸钠与啤酒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 温,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充分搅拌均匀。 第四步: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将上述混合液滴加到 0.05 mol/L CaCl2 溶液中, 制成凝胶珠。 第五步:倒去 CaCl2 溶液,加无菌水洗涤三次后,将凝胶珠放入 500 mL 的三 角瓶中,加入 300 mL 麦芽汁溶液,置于 25 ℃下封口,发酵五天后,倒出发酵后 的麦芽汁即为啤酒,品尝其口味。 (1)啤酒酵母细胞活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中注意火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中为什么要等海 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固定化细胞的方法 称为________,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________色。 (3)与固定化酶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 (1)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啤酒酵母细胞恢复到生活状态 用小火或间断加 热,反复几次 防止高温杀死啤酒酵母细胞 (2)固定啤酒酵母细胞 包埋法 浅黄 (3)可以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省去酶的分离、提纯等工序,同时酶的活性更 稳定 解析 (1)活化啤酒酵母细胞,目的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啤酒酵母细胞恢复到 生活状态。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防止焦糊。 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才能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目的是防止 高温杀死啤酒酵母细胞。 (2)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啤酒酵母细胞。题中描述的固定化细胞的方法 称为包埋法,形成的凝胶珠颜色为浅黄色。 (3)与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能省去酶的 分离、提纯等工序,同时酶的活性更稳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