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植物的激素调节 学案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2.其他植物激素(Ⅱ)。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考点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知/识/梳/理 ►—————————————‎ ‎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1)原因分析 ‎(2)归纳总结 ‎2.植物激素的概念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 (IAA)‎ ‎(2)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 ‎(3)运输 ‎(4)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生长旺盛 的部分。‎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发挥作用部位(靶细胞)——尖端下面的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作用——促进伸长生长。‎ ‎5.胚芽鞘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 ‎7.生长素在尖端既进行横向运输,又进行极性运输;尖端下部只进行极性运输。‎ ‎■教材拓展——做一做 ‎(教材必修3P49“技能训练”相关内容)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位于形态学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请思考:‎ ‎(1)本实验能否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一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得出上述结论应怎样改进更具说服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能。因为仅就该实验只能证明“生长素可以从胚芽鞘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证明“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 ‎(2)应该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如图所示)。‎ ‎[角度1] 生长素的发现 ‎ ‎1.(2019·武汉市调研)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是(  )‎ 解析:C [图A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与尖端有关,A.错误;图B中左边的胚芽鞘向光弯曲,右边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感光部位可能是尖端,B.错误;图C对照实验中通过分别将尖端放在左、右侧进行实验,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尖端产生的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有关,C.正确;图D实验不能体现尖端的影响,D.错误。]‎ ‎2.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解析:B [A项、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C项胚芽鞘尖端未完全分隔开,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可发生横向运输,但琼脂块未分隔开,收集到的是生长素总量,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下琼脂块两侧的生长素含量;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极性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项正确。]‎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两看法”‎ 注:①判断生长素的有无,一看有没有产生部位,二看有没有人为施加;‎ ‎②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 ‎[角度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 ‎3.下图表示用燕麦胚芽鞘做的实验,A、B不照光,C、D照右侧光,能够向左弯曲生长的处理是(  )‎ 解析:C [A不照光,琼脂块不会阻挡生长素的向下运输,直立生长;B不照光,左侧琼脂片不会阻挡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但是右侧玻璃片会阻挡生长素的向下运输,B向右侧弯曲生长;C没有尖端,即使右侧照光也不会感光,而右侧放含生长素的琼脂,会向左侧弯曲生长;D玻璃片会阻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生长也不弯曲。]‎ ‎4.(2019·河南郑州一模)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C.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解析:C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移向背光侧,A.错误;根据弯曲度可判断,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比A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高,B.错误、C.正确;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并不影响生长素向下的极性运输,D.错误。]‎ 理性思维——概括与归纳 ‎[规律方法] 向性运动的处理方法和结果 类别 图解 相关结果 遮盖法 ① 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暗箱法 ① 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生长 插入法 ① 向右侧弯曲生长 ② 直立生长 ‎③向光弯曲生长 ‎④向光弯曲生长 移植法 ① 直立生长 ‎②向左侧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旋转法 ① 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③向小孔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 横置法 ① a=b,c=d,都促进水平生长 ‎②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 ‎[应用提升]‎ ‎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D [胚芽鞘尖端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故a′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正确。]‎ ‎2.(2019·牡丹江调研)下图中,A、B、C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A放在转盘的圆盘上,B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放在转盘正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花盆随转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 B.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旋转,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 C.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光源生长 D.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 解析:A [影响A花盆中的小苗生长素分布的外力为离心力,生长素主要分布于外侧,小苗将会向圆心生长,A项错误;若C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旋转,小苗处于黑暗环境中,生长素分布均匀,因此C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B项正确;若B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只有当小窗转到光源方向时小苗才接受一次单侧光照,小苗将弯向光源生长,C项正确;若B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则小苗表现为接受间断的单侧光照射,光源来源于小窗,所以向小窗弯曲生长,D项正确。]‎ ‎[角度3] 生长素的实验探究 ‎ ‎3.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解析:‎ D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功能及相关实验设计。据图分析可知,当去掉顶芽后,植株的主根(实验组)短于正常植株(对照组),说明去顶芽不能促进主根生长;去顶芽植株的根尖等也可合成生长素;生长素由顶芽向下极性运输;去顶芽+外源生长素的植株的主根长度比去顶芽植株和正常植株的长,说明外源生长素能促进主根的生长。]‎ ‎4.某同学为了探究“生长素是如何从产生部位运输到植物体全身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在上端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下端放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甲所示,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切去顶端2 mm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在此基础上完善该实验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依据完善后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琼脂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解析:(1)实验过程中为了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排除自身影响,要切去顶端2 mm。(2)该实验缺少一组对照实验,即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3)依据完善后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是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4)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琼脂块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答案:(1)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排除自身生长素的干扰) (2)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 (3)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4)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 胚芽鞘能够生长 考点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及应用 知/识/梳/理 ►—————————————‎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1)生理作用 ‎(2)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 细胞代谢 ,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 调节代谢 的信息。‎ ‎(3)特点: 两重性 。‎ ‎(4)表现:低浓度 促进 ,高浓度 抑制 。具体如下:‎ ‎ (5)实例——顶端优势 ‎2.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 人工合成 的化学物质。‎ ‎(2)应用 ‎①防止果实和叶片的 脱落 。‎ ‎②促进结实,获得 无子果实 。‎ ‎③促进扦插枝条的 生根 。‎ ‎[应用拓展] 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补救因花粉发育不良或暴风雨袭击影响受粉,而导致的瓜果类作物产量的下降。但此措施不可用于挽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各种粮食作物或油料作物的减产问题。‎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在较低浓度下促进生长;较高浓度下抑制生长。‎ ‎2.生长素对细胞的影响:生长素促使细胞纵向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对细胞分裂并无影响(细胞数目并无明显增多)。‎ ‎3.无子番茄的形成是由于生长素促进了子房的发育,遗传物质并未改变;而无子西瓜的形成是由于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4.顶端优势不仅表现在植物的顶芽,根尖也表现顶端优势,移栽增产就是利用了根的顶端优势。‎ ‎5.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减弱。‎ ‎6.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教材拓展——做一做 ‎1.(教材P50问题探讨的拓展)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可以相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 ‎2.举出能说明生长素作用二重性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植物的顶端优势以及根向地生长等。‎ ‎[角度1]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1.(2019·广东汕头模拟)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 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 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 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 解析:‎ C [图二中的c处细胞生长慢,对应图一的b部位,A.错误;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生长,B.错误;图二中的d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C.正确;图二中的c部位的细胞生长速度较慢,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f部位,D.错误。]‎ ‎2.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处理插条 D.400 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解析:D [由图可知,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A.错误;与NAA浓度为0相比,NAA浓度大于300 mg/L时,生根率下降,B.错误;生产上为提高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应选择二者都较高的NAA浓度为200 mg/L,C.错误;NAA浓度为400 mg/L时的平均生根数高于NAA浓度为0时的平均生根数,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 ‎(1)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为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从而使体积变大,而不像细胞分裂素那样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如图中背光侧之所以长得快,就是因为其背光侧细胞比向光侧“更伸长”。‎ ‎(2)利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来促进生根、除草、生产无子果实时,“生长素”字眼前面不要忘记加上“适宜浓度”“一定浓度”等字眼,因为生长素浓度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角度2]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曲线解读 ‎ ‎3.如图所示曲线甲、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影响,A、B、C、D是相对的四个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进行探究也能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B.若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植物茎向光侧的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应大于2 m C.AD段说明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 D.若甲、乙分别表示生长素浓度对幼嫩植物和成熟植物的影响,则乙曲线的顶点应该低于甲曲线的顶点 解析:D [吲哚丁酸是植物激素,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若向光侧浓度为C点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浓度应大于m且促进效应要大于n,所以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m~2m,B.错误;AD段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都是促进作用,C.错误;幼嫩植物对生长素要比成熟植物敏感,植物激素作用效果强,图中甲是幼嫩植物的曲线,顶点应高于乙曲线,D.正确。]‎ ‎4.(2019·河北唐山一模)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被称为第六大类植物激素。‎ ‎(1)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利用相应浓度的BR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单独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BR与IAA同时处理时,BR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该实验不能证明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R还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响应,喷施BR具有缓解蚜虫病害的效应,利用 ________ 法调查发现,BR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蚜虫的数量,根据种群特征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传统农药相比,利用上述方法杀虫的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两点)。‎ 解析:(1)①图中当BR=0‎ ‎ nmol时为单独IAA处理主根的曲线,此曲线显示IAA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②图中当BR=100 nmol时为BR与IAA同时处理主根的曲线,曲线显示每一个IAA浓度下,主根的长度都小于未加BR的情况,所以BR的作用是抑制了主根的伸长。再结合曲线走势可知,随IAA浓度的增加,BR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③由于没有设置一系列浓度的BR溶液对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所以该实验不能证明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2)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从种群特征分析蚜虫的种群数量减少说明其出生率<死亡率;与传统农药相比,利用BR杀虫具有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等优势。‎ 答案:(1)①低浓度促进伸长,高浓度抑制伸长 ②随IAA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 ③没有设置一系列浓度的BR溶液对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 ‎(2)样方 出生率<死亡率 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 注: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向光侧或远地侧生长较慢均是由于其生长素浓度低于另一侧。‎ 考点3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知/识/梳/理 ►—————————————‎ ‎1.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答案:①—C—d ②—A—c ③—D—b ④—B—a ‎(2)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是多种激素 相互协调、共同作用 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的结果。‎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1)具协同作用的激素 ‎(2)具拮抗作用的激素 作用 起促进作用的激素 起抑制作用的激素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器官衰老 脱落酸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种子萌发 赤霉素 脱落酸 ‎2.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调节 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容易合成 、原料广泛、 效果稳定 。‎ ‎(3)应用实例(连线)‎ 答案:A—d B—a C—b D—c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不同 教/材/研/析 ►—————————————‎ ‎■必备语句——记一记 ‎1.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合成)、细胞分裂素(根尖合成)主要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茎的伸长,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根冠、萎蔫叶片合成)和乙烯(植物各个部位合成)主要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控的。‎ ‎3.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教材拓展——做一做 ‎1.(教材P56“拓展题,1”改编)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据此,请解释“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若遇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没有了脱落酸,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再遇到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 ‎2.(教材P54小字部分)你知道植物体内第6类植物激素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油菜素(甾体类化合物)。‎ ‎[角度1] 其他植物激素及相关作用 ‎ ‎1.(2019·山东菏泽一模)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甲最可能代表乙烯 B.激素丙最可能代表生长素 C.激素乙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D.激素丙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解析:A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能够促进种子休眠,抑制植物生长,最可能是脱落酸,A项错误;丙很可能是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果实发育,其运输过程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B、D项正确;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C项正确。]‎ ‎2.(2019·广东潮州质检)某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1~2个月后能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于种子保藏 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D [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可知,低温处理能促进种子提早萌发,随着种子低温处理的时间延长,脱落酸的含量降低,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升高,说明抑制种子萌发的激素是脱落酸,促进种子萌发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A、B、C项错误;据此可判断,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D项正确。]‎ ‎1.激素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1)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 ‎2.植物生长与多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 ‎3.赤霉素与生长素在促进茎秆的伸长方面的关系 ‎[角度2] 植物激素及植物调节剂的应用 ‎ ‎3.(2019·中原名校第四次质量考评)如图表示植物激素对某植物果实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的调节作用,A、B、C代表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A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B.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 C.果实成熟时激素B含量减少 D.激素C在幼嫩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解析:A [根据分析,激素A是赤霉素,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A正确;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B错误;果实成熟时激素B乙烯的含量增多,C错误;激素C是脱落酸,在萎蔫的叶片和将要脱落的果实和器官中含量较多,D错误。]‎ ‎4.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图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 h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的时间。‎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 ________ 细胞分裂,促进 ________ 的衰老和脱落,在将要 ________ 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叶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A处滴加的是一定浓度的 ________ 溶液,B处滴加的是 ________ ,滴加量要 ________ 。‎ ‎(4)实验进行4 d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 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的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 ________ 组实验。‎ 解析:‎ ‎(1)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其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但其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2)实验中剪去幼叶是防止幼叶产生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抑制脱落酸的作用。(3)A、B是对照处理,结合实验结果分析,A处滴加的是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B处作为对照滴加的是等量的蒸馏水。(4)因改用乙烯后,不需外力,叶柄就自然脱落,可见乙烯的作用大于脱落酸的作用。(5)至少需要设置三组实验:空白对照组、细胞分裂素处理组和乙烯处理组。‎ 答案:(1)抑制 叶、果实 脱落 ‎(2)幼叶产生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会抑制脱落酸的作用 ‎(3)脱落酸 蒸馏水 相等 (4)大于 (5)三 考点4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 知/识/梳/理 ►—————————————‎ ‎1.实验原理 ‎(1)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不同。‎ ‎(2)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其作用特点与生长素相同,都具有两重性。‎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后其影响程度不同,在最适浓度下植物插条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流程 ‎3.结果分析 由如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 ‎4.注意事项 ‎(1)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设置对照组、重复组 ‎①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3)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原则。如选用相同的花盆、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4)处理插条 ‎①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溶液浓度较低)或沾蘸法(处理时间较短)。‎ ‎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③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技/能/提/升 ►—————————————‎ ‎1.(2019·合肥质检)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插条生根数目不同 B.每根插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C.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D.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解析:A [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两个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促进插条的生根效果相同,A错误;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而插条上的芽数为无关变量,所以要保持相同,B正确;预实验中需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一组枝条作为对照组,C正确;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情况可能不同,彼此之间形成相互对照,D正确。]‎ ‎2.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而进行了预实验,选择浓度依次为x、y、z、0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插条的生根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预实验不用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也有意义 B.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y D.四组处理中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大小顺序为0<x<y<z 解析:B [预实验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A错误。分析图示,与第4组对照相比,第1、2组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第3组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抑制作用,B正确。由题图可知,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y时促进植物生根作用最强(四组处理中),但由于实验分组较少,无法判断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C错误。由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则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x可能大于y,也可能小于y,四组处理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大小顺序为0<x<y<z或0<y<x<z,D错误。]‎ ‎3.(2019·高考预测)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乙烯利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南瓜芽,三天后测得的胚轴伸长量如下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且“+”越多激素的浓度越大)。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方法(生长素量)‎ 胚轴伸长量/cm 组别 处理方法(乙烯利量)‎ 胚轴伸长量/cm ‎1‎ ‎-‎ ‎10‎ ‎5‎ ‎-‎ ‎10‎ ‎2‎ 生长素+‎ ‎20‎ ‎6‎ 乙烯利+‎ ‎8‎ ‎3‎ 生长素++‎ ‎25‎ ‎7‎ 乙烯利++‎ ‎6‎ ‎4‎ 生长素+++‎ ‎21‎ ‎8‎ 乙烯利+++‎ ‎5‎ A.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C.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只需处理1个南瓜芽即可 D.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解析:C [该实验中与未用激素处理相比,施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都促进了南瓜芽胚轴的伸长,因此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正确;据表可知,用乙烯利溶液处理后,南瓜芽的胚轴伸长量低于未用激素处理的对照组,说明乙烯利抑制了胚轴生长,且乙烯利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B正确;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实验需处理多个南瓜芽,C错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以减少实验的盲目性及对物力财力等的浪费,D正确。]‎ ‎[易错分析]‎ 易错点1 误认为“抑制生长”就是“不生长” ‎ 点拨 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者可谓生长受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者可谓“促进生长”。‎ 易错点2 误认为生长素一定进行极性运输并认为所有植物激素均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 点拨 极性运输是指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远基端)向形态学下端(近基端)运输,它主要适用于“生长素”,并不适用于其他植物激素,而生长素也并非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然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却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易错点3 误将下图中大于H点的浓度(包括HC段)看作“抑制浓度” ‎ 点拨 生长素的双重作用曲线分析 ‎①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②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③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④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为g。⑤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C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使生长受抑制,此即所谓的“高浓度”。‎ 易错点4 混淆促进果实“发育”与促进果实“成熟” ‎ 点拨 促进果实“发育”的植物激素为生长素、赤霉素,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为乙烯。‎ 易错点5 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成因不同 ‎ 点拨 无子番茄: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遗传物质并未改变,只是没有种子;无子西瓜:秋水仙素引起染色体数目变异,为三倍体,不可育。‎ ‎ [自我训练]‎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 ‎(2)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 ‎(3)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5)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 ‎(6)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 ‎2.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2)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 ‎(3)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 ‎(4)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  )‎ ‎(5)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6)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 ‎(7)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 ‎3.有关五类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与作用的判断 ‎(1)根尖能产生细胞分裂素(  )‎ ‎(2)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 ‎(3)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 ‎(4)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 ‎(5)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 ‎(6)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 ‎4.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判断 ‎(1)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 ‎(2)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 ‎(3)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  )‎ ‎(4)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 答案:1.(1)× (2)√ (3)√ (4)× (5)× (6)√‎ ‎2.(1)× (2)× (3)× (4)× (5)× (6)√ (7)×‎ ‎3.(1)√ (2)√ (3)√ (4)× (5)√ (6)√‎ ‎4.(1)× (2)× (3)√ (4)×‎ 知识体系——定内容 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理性思维 通过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曲线及对两重性实例的分析,培养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及“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的实验,掌握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1.(2016·课标全国Ⅲ,4)‎ 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解析:D [根据题意可知,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所以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均不含生长素,故B项错误;琼脂块a′中含有生长素,所以胚芽鞘b′侧含IAA,A项错误;胚芽鞘细胞均能运输IAA,C项错误。考点:植物激素调节]‎ ‎2. (2017·课标全国Ⅰ,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解析:‎ C [从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而用CTK+ABA处理组比CTK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NADPH是光反应产生,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光反应慢,形成NADPH速率慢,C错误;ABA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3.(2018·江苏单科,7)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 mg/L 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B [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IAA较少,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四组实验中,300 mg/L的IAA浓度下平均生根数最多,说明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B正确;图中显示,100 mg/L与300 mg/L处理获得的根的长度相近,但是数量不相等,因此两者获得的根的生物量不相近,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下没有体现抑制生根数和根长的现象,因此不能体现出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4.(2017·课标全国Ⅲ,30)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 ________ ,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 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型(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生长受到抑制,根的生长被促进。(2)干旱,说明植物会缺水,如果适应此种环境,需要减少水分散失,所以降低蒸腾作用。(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组成细胞的结构。‎ 答案:(1)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降低 ‎(3)根冠、萎蔫叶片 ‎(4)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5.(2015·课标Ⅱ,29)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20d ‎35d ‎40d ‎45d A ‎0‎ ‎27‎ ‎17‎ ‎15‎ B ‎0‎ ‎9‎ ‎5‎ ‎2‎ C ‎0‎ ‎0‎ ‎0‎ ‎0‎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________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________ 。‎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________ 组,其原因是 ________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________ 组。‎ 解析:(1)B组实验为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抑制了X基因的表达,与A组相比,乙烯释放量少,说明X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C组实验为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抑制了Y基因的表达,乙烯的释放量为0,说明Y基因与乙烯的含量有关。综合比较A、B、C三组实验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Y基因;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2)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乙烯含量高、释放量大,果实成熟早;乙烯含量低的,果实成熟晚,利于储存。‎ 答案:(1)X基因、Y基因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 ‎(2)A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其它合理也给分) 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