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新课程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新学案课时双测过关(七)基因在染色体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教材)2019-2020新课程同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新学案课时双测过关(七)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时双测过关(七) 基因在染色体上 A 级——学考水平达标练 1.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基因 C.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 解析:选 D 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果蝇眼色杂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 在染色体上,A 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B 正确;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 正确;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的相同位置上,D 错误。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 4 对(8 条)染色体,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A.3+X 或 3+Y B.6+X 或 6+Y C.6+XX 或 6+YY D.6+XX 或 6+XY 解析:选 D 果蝇体细胞中有 4 对染色体,其中 3 对常染色体,1 对性染色体,雌性果 蝇具有两条同型性染色体,雄性果蝇具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因此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 成可表示为 6+XX(雌性)或 6+XY(雄性)。 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解析:选 C 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 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4.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平行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中也有相对 稳定的结构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成对。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 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Ⅱ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解析:选 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一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解析:选 B 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A 正 确;减数分裂Ⅰ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而不是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自由组合,B 错误;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 开,C 正确;减数分裂Ⅰ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 种类也越多,D 正确。 6.已知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现有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得到雌果蝇 50 只(全 部红眼),雄果蝇 50 只(红眼 24 只、白眼 26 只)。据此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是( ) A.Ww×Ww B.Ww×ww C.XWXw×XWY D.XWXW×XWY 解析:选 C 两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白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 性状。杂交后代雌雄表型不同,说明眼色是伴性遗传。根据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推测 出双亲的基因型为 XWXw、XWY。 7.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解析:选 A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遵循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C、D 选项中有关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 减数分裂时,可以自由组合;而 A 选项中的基因 A 与 D、a 与 d 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8.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白眼为隐性、红眼为显性。在下列哪组杂交 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A.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B.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D.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解析:选 C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雌果蝇全部是红眼、雄果蝇全部是白眼,所 以该杂交组合可以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后代的性别。 9.果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实验材料,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 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表示为 6+XX,则雄果蝇体细 胞的染色体组成表示为________;具有图中染色体组成果蝇的性别是 ________性。 (2)基因 A 与 a,B 与 b 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对该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时,选用的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 (4)某同学在观察果蝇卵巢细胞时偶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异常细胞,请在方框内画出与 该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种异常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 解析:(1)雄性果蝇的性染色体是异型的,为 XY,其他染色体与雌性个体相同;图中所 示为雌性个体的染色体组成。(2)A 与 a,B 与 b,分别是两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 定律。(3)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叫做测交,图中所示个体为雌性,所以应该找一个雄性 隐性纯合子与之交配。(4)图中所示的卵巢细胞的染色体和另一个同时形成的细胞中的染色 体合起来就是一个正常的体细胞,据可画出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答案图所示)。 答案:(1)6+XY 雌 (2)分离 (3)bbXaY (4)如图所示 10.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 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R、r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P ♀灰身×黑身♂ 红眼♀×白眼♂ F1 灰身 红眼 F2 灰身∶黑身=3∶1 红眼∶白眼=3∶1 (1) 选 果 蝇 作 实 验 材 料 的 优 点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至少写出 2 点)。 (2)某同学判断出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你认为他作此判断的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不一致的是________。 (4)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再让 F1 个体间杂交得到 F2,预 期 F2 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 F2 雌雄果蝇再随机交配,试推断 F3 中红眼果蝇 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1)果蝇染色体数量较少,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易饲养。 (2)由题干信息可知,控制 R 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 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两对相对性状中,正反交结果不一样的是红眼和白眼这 一对性状,因为该对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4)BBXRXR×bbXrY→F1 基因型为 BbXRXr、 BbXRY,F1 个体间杂交→F2,F2 基因型有 3×4=12 种,F2 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 XRXR、XRXr、 XRY、XrY,雌果蝇产生配子 XR∶Xr=3∶1,雄果蝇产生配子 XR∶Xr∶Y=1∶1∶2,F2 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 中红眼的概率为 13/16。 答案:(1)果蝇染色体数量较少,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易饲养 (2)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3)红眼♀×白眼♂ (4)12 13/16 B 级——选考水平高分练 11.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朱红眼基因 cn、暗栗色眼基因 cl 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 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 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基因 cn、cl、v、w 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解析:选 A 朱红眼基因 cn 和暗栗色眼基因 cl 在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不是一 对等位基因;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后期着丝 粒分裂,染色体均分,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在同一极会出现该细胞所有染色体上的基因; 减数分裂Ⅰ时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图示常染色体可能和 X 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 由此形成的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 可出现题图所示四个基因在细胞同一极的现象。 12.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 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果蝇交配产生的 F2 中,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雌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占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 D.F2 红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 解析:C 由题干已知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 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所以红 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A 正确;由题意分析,亲本红眼和白眼杂交,F1 全是红 眼,F2 出现了红眼和白眼,符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所以眼色遗传符合分离 定律,B 正确;由题意分析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C 错 误;F1 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 F2 中雌果蝇有纯合红眼和杂合红眼两种基因型,D 正确。 13.(2019·上饶期末)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中有染色体 2 条,染色单体 4 条,DNA 分子 4 个 B.1 的染色单体与 2 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B 与 b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D.A 与 a 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解析:选 D 图中有染色体 2 条,染色单体 4 条,DNA 分子 4 个,A 正确;根据图中 染色体颜色及基因位置可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即 1 的 染色单体与 2 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正确;B 与 b 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C 正确;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A 与 a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D 错误。 14.(多选)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 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 F1 的雄果蝇中约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 Xr 的配子占 1/2 C.F1 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 bbXrXr 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选 ABD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双亲均为长翅,F1 中有残翅,则双亲基因型为 Bb 和 Bb,F1 中长翅∶残翅=3∶1,已知 F1 的雄果蝇中约有 1/8 为白眼残翅,因为残翅占 1/4, 可推知白眼占 1/2,得出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Y, A 正确。亲本雌果蝇的卵细胞中 Xr 占 1/2,亲本雄果蝇的精子中 Xr 占 1/2,亲本产生的配 子中含 Xr 的配子占 1/2,B 正确。F1 出现长翅的概率为 3/4,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3/4×1/2=3/8,C 错误。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其初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 bbbbXrXrXrXr,经减数分裂Ⅰ后,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 bbXrXr,D 正确。 1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 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和其他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 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 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 4 对染色体(3 对常染色体,1 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 根等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的假设,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 的情况)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说。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 交实验之一: (说明: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果蝇来自杂交实验中的 F1)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说,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说,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 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 W、w。提示:亲本从 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子代的基因型:雌性________,雄性________。 解析:(1)在摩尔根的实验中,F2 中只有雄性的果蝇出现了白眼性状,这说明该对相对 性状的遗传是与性别有关的,将控制眼色的基因定位于 X 染色体上可以圆满地解释相应的 现象,这说明该实验是支持萨顿假说的。(2)利用 F1 中的雌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时,无论基因 在性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后代均会出现 1∶1∶1∶1 的性状分离比。根据性染色体 传递的规律,可以选用显性的雄果蝇和隐性的雌果蝇杂交,如果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 体上,则后代中的雄性与亲本中的雌性具有相同的性状,而后代中的雌性与亲本中的雄性 的性状相同,这与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答案:(1)支持 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2)①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 ②XwXw、XWY XWXw XwY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