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免疫缺陷症。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 B.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 C.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D.多种病原体的严重感染是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 ‎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3.关于脊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 B.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C.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D.激素都能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4.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可调节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5.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A.垂体 → 释放抗利尿激素→ 抑制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B.突触前神经元 → 分泌神经递质 → 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甲状腺细胞 → 分泌甲状腺激素→ 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T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 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三个主要方面 C.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7.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8.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血红蛋白、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9.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10.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高分布最广、作用最强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 B.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C.谷氨酸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对K+的通透性增强 D.谷氨酸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11.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B.温度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C.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D.下丘脑产生和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12.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26个空共计52分)‎ ‎45.(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 ‎46.(10分)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 ‎(3)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_。‎ 47. ‎(12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 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 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8.(10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 ‎49.(12分)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分泌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 。‎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计48分)‎ ‎1-5 BDCBA 6-10 DCADC 11-12 B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52分)‎ ‎45、(8分)‎ ‎(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反射脊髓 大脑皮层 ‎46、(10分)‎ ‎(1) 舒张 增加 ‎ ‎(2)增加 ‎ ‎(3) 增加 增强 ‎47、(12分) ‎ ‎(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48、(10分) ‎ ‎(1)C 能 ‎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 ‎49、(12分)‎ ‎(1)胞吐 协助扩散 ‎ ‎(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 ‎(3)是 ‎ ‎(4)先升高后降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