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详解】A、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A正确;‎ B、两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B错误;‎ C、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 D、杂合子测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D错误。‎ 故选A。‎ ‎2.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 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式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①过程。‎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3.豌豆是两性花,用它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杂交时,须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 B. 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父本的雌蕊 D. 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详解】A、豌豆在杂交时需要进行人工授粉,在花蕾期应该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处理,A正确;‎ B、豌豆是两性花,是自花授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因此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B正确;‎ C、杂交时,在开花前应该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处理,不需要除去父本的雌蕊,C错误;‎ D、人工授粉后,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异花传粉,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豌豆的特点,明确用豌豆进行杂交时需要人工异花授粉,因此还需要识记人工异花授粉的过程,尤其要求注意其中“去雄”步骤的具体操作及注意点。‎ ‎4.关于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每对基因的遗传不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F2中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孟德尔的两对性对性状试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 B、C、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每一对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正确;‎ D、假设F1为AaBb,其能产生4种雄配子、4种雌配子、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均相同,故F2中有16种组合,基因型为A-B-、aaB-、A-bb、aabb,所以基因型9种、表现型4种,D正确。‎ 故选B。‎ ‎5. 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 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A正确;‎ B、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因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正确;‎ C、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在不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错误;‎ D、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显性纯合子(AA)和杂合子(Aa)均表现为显性性状,D正确.‎ 故选:C.‎ ‎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 4和9 B. 4和27 C. 8和27 D. 32和81‎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三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按照先拆后合的办法处理。‎ ‎【详解】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Cc,子一代的配子种类是:2×2×2=8种,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为:3×3×3=27种。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7.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面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 WwDd × wwdd B. WWDd × WWdd C. WwDd × wwDD D. WwDd × WWD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白色球状基因型为W_dd;‎ A中白色球状(W_dd)=1/2×1/2=1/4‎ B中白色球状(W_dd)=1×1/2=1/2‎ C中白色球状(W_dd)=1/2×0=0‎ D中白色球状(W_dd)=1×0=0‎ 考点: 两对相对性状后代表现型的计算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充分理解每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多对等位基因之间它们遵循自由组合。‎ ‎8.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A. 2种;13:3 B. 3种,12:3:1‎ C. 3种,10:3:3 D. 4种,9:3:3: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WwYy的个体自交,在不考虑基因之间的关系时,子代有WY:Wyy:wwY:wwyy=9:3:3:1,由于W抑制Y和y基因的表达,因此WY和Wyy表现型都是白色,因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黄:绿=12:3:1,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9. 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 A. 3/4 B. 1/4 C. 3/16 D. 1/16‎ ‎【答案】B ‎【解析】‎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纯合体有4个,与亲本相同的占1/4。‎ ‎10.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A. 第一次分裂中期 B. 第一次分裂后期 C. 第二次分裂中期 D. 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B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1.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 A. 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数目不同 B. 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的时期不同 C. 细胞中染色体复制的时期不同 D.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 ‎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 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 卵巢 过 程 变形期 无变形期 性细胞数 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 ‎ 细胞质的分配 均等分裂 不均等的分裂 相同点 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详解】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A正确;‎ B、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时期相同,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复制的时期相同,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错误;‎ D、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相同,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A。‎ ‎1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受精卵中的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受精作用是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详解】A、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母方,A错误;‎ 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B正确;‎ C、染色体属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的载体,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C正确。‎ D、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使精子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后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D正确;‎ 故选A。‎ ‎1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发生在 A.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 B. 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C. 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D.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详解】1、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2、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故选A。‎ ‎14.下图表示某精子,图中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的是(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观察图中精子甲中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B图中移向同一极的非同源染色体只有一种来源,因此B图不属于该精子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图。‎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15.四分体存在于 A. 初级精(卵)母细胞的各时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 有丝分裂各时期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 D. 减数第一次及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答案】B ‎【解析】‎ 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可知,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出现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16.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蝇容易饲养,产生的后代多,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 B. 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 C. 果蝇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D. 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红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果蝇容易饲养,产生的后代多,适合做遗传学实验材料,A正确;白眼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果蝇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白眼雌性(XwXw)与野生型雄性(XWY)杂交,后代白眼全部雄性(XwY),红眼全部雌性(XWXw),D错误。‎ 考点: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在摩尔根的野生型与白眼雄性突变体的杂交实验中,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7.已知果蝇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一组是 A. 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 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 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B ‎【解析】‎ ‎【详解】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后代白眼都是雄性,红眼有雄性也有雌性,无法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A错误;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后代白眼都是雄性,红眼都是雌性,可以通过眼色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B正确;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后代白眼有雌性也有雄性,红眼有雌性也有雄性,C错误;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后代都是白眼,有雄性也有雌性,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18.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 A. 1/2 B. 1/8 C. 3/8 D. 1/4‎ ‎【答案】A ‎【解析】‎ 依题意可知: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若只研究白化病,则他们的子女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2aa,正常的概率也是1/2;若只研究色盲,则他们的子女患色盲的概率是1/4XbY,正常的概率是1-1/4=3/4;综上所述,他们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aa×3/4+1/4XbY×1/2=1/2,A项正确,B、C、 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是要熟练记忆并再现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知识,关键是能够灵活运用上述知识并结合题意确定该对夫妇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可借助分离定律,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将亲代的基因型分解为若干个一对基因的杂交组合,如Aa×aa、XBXb×XBY,推出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19.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其遗传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XY染色体由于形态大小不同,所以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都不符合分离定律 C. 人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女儿 D. 在人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性染色体类型 XY型 ZW型 雄性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XY 常染色体+ZZ 雌性的染色体组成 常染色体+XX 常染色体+ZW 生物实例 人和大部分动物 鳞翅目昆虫、鸟类 ‎【详解】A、XY是特殊的同源染色体,A错误;‎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B错误;‎ C、女性的X染色体可以传递给女儿,也可以传递给儿子,C错误;‎ D、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在Y上没有其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D。‎ ‎20.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下图中Ⅱ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 A. 0 、1/4、0 B. 0、1/4、1/4‎ C. 0、1/8、0 D. 1/2、1/4、1/8‎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人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设色盲基因为b,依题意分析,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则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因此他母亲基因型为XBXb,又因为Ⅱ4不携带d基因,则Ⅱ4的基因型为1/2DD XBXB和1/2 DD X BXb,Ⅱ3的基因型为DdXBY,Ⅱ4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则这个男孩患耳聋的可能性为0,色盲的可能性为1/2×1/2=1/4,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0。故A正确。‎ 考点:伴性遗传 ‎21.噬菌体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A. 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B. 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C. 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D. 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详解】噬菌体的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和DN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其水解产物为氨基酸;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为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故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是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故选B。‎ ‎22.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B ‎【解析】‎ A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23.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 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B. 只有35S C. 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D. 只有32P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自身的DNA注入到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b、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亲代噬菌体被32P标记的那两条DNA链存在于某两个子代噬菌体中,而大肠杆菌中没有32P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始终只有两个子代DNA分子有32P标记;c、由于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是以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的,而大肠杆菌被35S标记,因此合成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有35S标记。综上所述子代噬菌体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故选A。‎ ‎【点睛】解题时要能够运用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和噬菌体的寄生特性,并且明确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 ‎24.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 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C.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 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是一个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连接;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详解】A. 每个DNA分子中一般都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A正确;‎ B. 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基团、脱氧核糖都相等,B正确;‎ C. 在DNA链中中间的脱氧核糖上连着2个磷酸基团,两条链上各有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有1个磷酸基团,C错误;‎ D. 在双链DNA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数目是相同的,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5. 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 A. G的含量为30% B. U的含量为30%‎ C. 嘌呤含量为50% D. 嘧啶含量为40%‎ ‎【答案】C ‎【解析】‎ 题目说明了是细胞内某一DNA片段 ,不是病毒中的DNA,一定是双链DNA分子。双链DNA分子中,A=T,C=G,且A+G=C+T,由A=20%,可知T也为20%,则C+G=60%,又C=G,故G=30%,A错误;B错误;由A+G="C+T" 嘧啶含量与嘌呤含量相等都为50%,C正确;同理D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计算 ‎【名师点睛】学生对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混淆不清 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的常用方法 ‎(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 ‎(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总碱基数×50%,A+G=T+C=A+C=T+G=(A+T+C+G)×50%,==1。‎ ‎(3)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即A1+T1=A2+T2,G1+C1=G2+C2(1、2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下同)。‎ ‎(4)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等于DNA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比例,即 ‎==,‎ ‎==。‎ ‎(5)一条链中两种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即若一条链中(或)=K,则另一条链中(或)=。‎ ‎26.DNA的一条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 0.4和0.6 B. 2.5和1.0   C. 0.4和0.4 D. 0.6和1.0‎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反向平行,碱基互补配对,其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 ‎【详解】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A与互补链中T2相等、T与互补链中A2相等、G与互补链中C2相等、C与互补链中G2相等,故(A+T)/(G+C)=(T2 +A2)/( C2+ G2)=0.4,同理,在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也为0.4。‎ 故选C。‎ ‎27. .以下各成分中参与组成DNA分子的有( )‎ ‎①核糖 ②脱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②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①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之一,①错误;②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②正确;‎ ‎③磷酸在DNA分子和RNA分子都含有,③正确;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是构成DNA的碱基,④正确;⑤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分子组成,⑤正确;⑥尿嘧啶是组成RNA分子成分之一,⑥错误。‎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基本单位 ‎【名师点睛】核酸相关知识点总结:(1)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T;构成R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U;DNA含T不含U,RNA含有U不含T。‎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8.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 B. 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 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在细胞核中合成 D. 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详解】A、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故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正确;‎ C、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DNA复制和转录形成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正确;‎ 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D错误。‎ 故选D。‎ ‎29.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n次,则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A. 1/2n,1/2n B. 1/2n,1/2n—1 C. 1/2n,1/2n+1 D. 1/2n—1,1/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DNA分子数目为2n个(单链数目为2n+1),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含有15N的单链有2个),所以后代中含15N的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为2/2n+1=1/2n,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2/2n=1/2n—1。‎ 故选B。‎ ‎30.某DNA分子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 : G : T : C = 1 : 2 : 3 : 4,若该分子复制四次,则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至少是 A. 1500个 B. 3000个 C. 6000个 D. 9000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DNA分子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 ‎【详解】根据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一条单链上碱基A : G : T : C = 1 : 2 : 3 : 4,由题意可知,每条链有500个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500╳1/10+500╳3/10=200个,该DNA分子复制四次共形成24=16个子代DNA,比原来多生成15个DNA分子,则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至少为200╳15=3000个。‎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如下图为真核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表示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DNA分子中③和④是通过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 ‎(4)DNA复制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复制。‎ ‎【答案】 (1). 磷酸 (2). 脱氧核糖 (3). 脱氧核苷酸 (4). 鸟嘌呤 (5). 胞嘧啶 (6). 氢键 (7). 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8). 半保留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1)由图可知,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2)③和④之间有三个氢键,③可以是鸟嘌呤或胞嘧啶。‎ ‎(3)DNA分子中③和④位于两条链上,它们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4)DNA复制时期是间期,包括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5)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了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点睛】识记DNA分子结构特点,掌握DNA复制过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32.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P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 ↓ ‎ P    黄色子叶丁 ‎↓自交 F1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 ‎ ‎ 1  ∶   1‎ 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3 ∶ 1‎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 ‎(4)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 ‎【答案】 (1). 性状易于区分 (2). 二 (3). 黄色 (4). Y∶y=1∶1 (5). YY和Yy (6). 1/3‎ ‎【解析】‎ ‎【分析】‎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根据遗传规律“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亲本及子代基因型。‎ ‎【详解】(1)孟德尔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有: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豌豆闭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等。‎ ‎(2)实验二中,亲本黄色自交后代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出现性状分离,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为测交,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1:1。‎ ‎(4)实验二中,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子代黄色的基因型为YY和Yy,比例为1:2,所以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 ‎【点睛】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图表中信息推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33.下列各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 ‎ ‎ ‎(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该动物可以形成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的的精子。‎ ‎(2)图B所示的细胞有________个四分体,图C所示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______________,图D所示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3)A细胞有___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DNA分子,E细胞染色体和DNA之比为_______。‎ ‎【答案】 (1). 4 (2). 4 (3). 2 (4). 有丝分裂中期 (5). 精细胞 (6). 8 (7). 8 (8). 1: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详解】(1)根据B图或C图可直接判断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条,由于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所以该动物可以形成4种类型的精子。‎ ‎(2)图B的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共形成2个四分体,图C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由于是雄性动物,图D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 ‎(3)A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有8个DNA分子;E细胞染色体和DNA之比为2:4即1:2。‎ ‎【点睛】识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根据染色体、DNA的变化判断图示细胞所处时期,并能根据题干情境准确作答。‎ ‎34.下面的遗传系谱图表示了人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4)若II-1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应该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答案】 (1). 隐性 (2). III-1 (3). III-3 (4). III-4 (5). I-2 (6). II-2 (7). II-4 (8). III-2 (9). 常 ‎【解析】‎ ‎【分析】‎ 遗传规律:“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遗传。‎ ‎【详解】(1)由系谱图可知,Ⅱ-1和Ⅱ-2均不表现该种性状,而其子代Ⅲ-1表现该种性状,“无中生有”可判断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2)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属于伴Y遗传,则雌性均不表现该性状,雄性表现型均与父本表现型一致,所以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Ⅲ-1、Ⅲ-3和Ⅲ-4。‎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属于伴X隐性遗传。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A,该系谱图可表示如下:‎ 其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Ⅰ-2、Ⅱ-2和Ⅱ-4,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Ⅲ-2。‎ ‎(4)若II-1携带该病致病基因,又根据(1)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所以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点睛】识记几种常见几种遗传病及其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及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系谱图准确判断各选项。‎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