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脂肪酸与吲哚乙酸的元素组成不相同 B.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 运输 C. 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 D.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大小是C>O>H>N>P>S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内的有机物的种类、元素组成及功能如下表:‎ 糖类 单糖、二糖、多糖 C、H、O ‎①供能(淀粉、糖原、葡萄糖等)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 脂肪 C、H、O ‎①供能(贮备能源)②保护和保温 磷脂(类脂)‎ C、H、O、N、P 组成生物膜 固醇 C、H、O 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C、H、O、N、S ‎(Fe、Cu、P、Mo…)‎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调节代谢(激素)⑤催化化学反应(酶)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核酸 DNA C、H、O、N、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②控制生物性状③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 RNA ‎【详解】A、脂肪酸只含C、H、O元素,吲哚乙酸含C、H、O、N元素,A正确;‎ B、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 运输,B错误;‎ C、葡萄糖、核苷酸等在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结构差异,C错误;‎ - 13 -‎ D、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大小是C>O>N>H>P>S,D错误。‎ 故选A。‎ ‎2.水毛茛属于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中或潮湿的岸边,裸露在空气中的叶片轮廓近半圆形或扇状半圆形,沉浸在水中的叶片近丝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株水毛茛两种形态叶片中的核酸相同 B. 同一株水毛茛两种形态叶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两者基因表达完全不相同 C. 同一株水毛茛叶片形态出现差异是植株长期适应水上和水下两种不同环境的结果 D. 裸露在空气中叶片和沉浸在水中叶片的形态分别由细胞核基因,细胞质基因控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不同为材料,主要考查对表现型、基因型概念的理解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表现型的含义以及表现型与基因型、环境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如下: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子。‎ ‎【详解】A、同一株水毛茛两种形态叶片中的DNA相同,RNA不同,A错误;‎ B、同一株水毛茛两种形态叶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两者基因表达不完全相同,B错误;‎ C、同一株水毛茛叶片形态出现差异是植株长期适应水上和水下两种不同环境的结果,C正确;‎ D、裸露在空气中叶片和沉浸在水中叶片的形态属于同一性状,由相同基因控制,D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分化导致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颤藻细胞的衰老与其端粒密切相关 C.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D.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13 -‎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了细胞的分化,A错误;‎ B、端粒位于染色体(质)两端,颤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端粒,B错误;‎ 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C错误;‎ D、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有新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D ‎4.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它们之间用一屏障隔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两个种群的数量都达到最大值。这时将屏障撤掉。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 A. 种群B捕食种群A B. 该图表示在后期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 C. 若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最终可能种群B存在,种群A不存在 D. 若一直保留屏障,则种群A的数量变化曲线符合“S型”增长 ‎【答案】A ‎【解析】‎ ‎【分析】‎ - 13 -‎ 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其中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同步的;捕食关系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即一种生物的数量随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而变化;竞争关系中,两者的数量呈同步性变化。据此答题。‎ ‎【详解】A、据图两者数量变化可判断两者为捕食关系,其中种群A捕食种群B,A错误;‎ B、该图后期两者数量变化趋于稳定,可判断后期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B正确;‎ C、若环境发生剧烈改变,最终可能被捕食者B存在,捕食者A不存在,C正确;‎ D、据题干分析可知,若一直保留屏障,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两个种群的数量都达到最大值,则种群A的数量变化曲线符合“S型”增长,D正确。‎ 故选A。‎ ‎5.科学研究发现有些人可能具有抵抗HIV侵染的能力,原因是其细胞中含有HLAB57基因,能使身体内产生更多功能强大的某种免疫细胞,该种免疫细胞能产生大量可束缚HIV的蛋白质。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A. 被HIV感染的人就是HIV患者 B. 机体只能依赖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消灭HIV C. 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是B细胞被攻击受损 D. 含有HLAB57基因的某些细胞可能具有识别HIV的能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被HIV感染的人可能是HIV携带者,不一定是患者,A错误;‎ B、正常机体应该依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消灭侵入人体的抗原,B错误;‎ C、由于T细胞被攻击受损,免疫力降低,艾滋病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C错误;‎ - 13 -‎ D、当HIV侵入人体时,能引起含有HLAB57基因的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推测应该是具有识别HIV的能力,D正确。‎ 故选D。‎ ‎6.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 C.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D. 盐酸可用于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A、通过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判断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A正确;‎ B、预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C正确;‎ D、盐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粉分解,D正确。‎ 故选B。‎ ‎7.为研究供氮水平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采用水培方法,每天定时浇灌含不同氮素浓度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植物幼苗叶片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羧化酶能催化CO2的固定;气孔导度指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 - 13 -‎ ‎(1)该植物幼苗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_____,叶片通常呈现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 ‎(2)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___,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在4mmol/L条件下,该植物幼苗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O2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大于8mmol/L以后,该植物幼苗叶肉细胞间CO2浓度会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纸层析法 (2). 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 (3). 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羧化酶含量等 (4). 进入线粒体和释放到外界环境 (5). 气孔导度不变,但羧化酶含量减少,CO2消耗速率降低 ‎【解析】‎ ‎【分析】‎ 分析图中的曲线可知,随着培养液中氮素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多,气孔导度先增加后不变,羧化酶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降低。‎ ‎【详解】(1)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纸层析法,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故叶片通常呈现绿色。‎ ‎(2)由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氮素浓度的培养液,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羧化酶含量等,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在4mmol/L条件下,该植物幼苗净光合速率大于0,故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O2的去路有进入线粒体用于细胞呼吸和释放到外界环境。‎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大于8mmol/L以后,幼苗的气孔导度基本不变,但羧化酶含量明显降低,CO2的消耗速率降低,故细胞间隙中CO2浓度会增大。‎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列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辛弃疾在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农田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由____组成。‎ - 13 -‎ ‎(2)为发展有机农业,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合理放养青蛙,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在该过程中,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 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 10~30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了解该蛙卵的密度。‎ ‎(4)词中的这种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答案】 (1). 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 生物防治 (3).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 物理 (5). 样方法 (6). 直接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防治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它所依据的是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如捕食、寄生等关系,具有成本低、无污染、保护环境等优点。‎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 ‎(2)通过合理放养青蛙,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雄蛙通过叫声传递的声音信息属于物理信息;蛙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4)美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生物防治、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信息传递中信息种类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相关知识点,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较简单。‎ ‎9.双子叶植物女娄菜(2N=24)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型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粒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对女娄菜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___________条染色体。‎ ‎(2)若将窄叶雄株的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 ‎ ‎(3)宽叶和窄叶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以杂合宽叶雌株和宽叶雄株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由授粉得到的F2‎ - 13 -‎ 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对上述F1雌株进行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3 (2). 22+YY (3). 4 (4). XBXB XBXb XBY XbY (5).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3:1 (6). 宽叶雄株:窄叶雄株=3:1‎ ‎【解析】‎ ‎【分析】‎ 不同类型的生物基因组测序的计算方法有差异,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测序的染色体条数=染色体总数×1/2;有性染色体的生物,测序的染色体条数=常染色体总数×1/2+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详解】(1)根据题意,女娄菜(2N=24)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如果对女娄菜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测(24-2)×1/2+X+Y共13条染色体。‎ ‎(2)窄叶雄株基因型为XbY,含有基因b的花粉粒致死,故窄叶雄株只产生性染色体为Y染色体的花粉粒,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为22+YY。 ‎ ‎(3)含有基因b的花粉粒致死,故不存在XbXb的个体,宽叶和窄叶的基因型共有4种,分别是XBXB、 XBXb、XBY和XbY。‎ ‎(4)现以杂合宽叶雌株XBXb和宽叶雄株XBY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基因型为XBXB、 XBXb、XBY、XbY,含有基因b的花粉粒致死,故F1产生的卵细胞XB:Xb=3:1,产生的精子XB:Y=1:2,故自由授粉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是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3:1,若对上述F1雌株进行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宽叶雄株:窄叶雄株=3:1。‎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组测序、伴性遗传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10.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的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 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 - 13 -‎ ‎(2)胞体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____________, 产生第二个峰值.‎ ‎(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K+外流 (2). 低 (3). Na+内流 (4). 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5). 新的神经冲动(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6). 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的分为A组和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作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 (7). A组神经元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神经元的(A组神经元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 ‎【详解】(1)图中-68mV电位是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K+外流是神经元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Na+的浓度比膜外低。‎ ‎(2)胞体受刺激后,Na+内流,使细胞膜内阳离子的浓度高于膜外侧,形成动作电位,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与相邻部位形成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依次将兴奋以电信号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下去。兴奋传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胞体膜(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新的神经冲动,产生第二个峰值。‎ - 13 -‎ ‎(3)谷氨酸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加入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后,谷氨酸没法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所以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电极刺激胞体后,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变小,甚至不出现第二次电位变化。实验思路和结果为: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和B组,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处理A组神经元,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胞体,测量其电位变化;预期A组神经元的第二次电位变化明显小于B组的。‎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1.纤维素和壳聚糖都是多糖类化合物,纤维素酶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出了如下曲线图:‎ ‎ ‎ ‎(1)依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应在_________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先用不加刚果红的_____(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3)分析图示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在pH小于4.8、温度低于60℃时_________(填强于、弱于、等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大于4.8、小于6.3的范围内弱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和温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和壳聚糖的水解作用相同。‎ ‎(4)感染杂菌的培养基和使用过的培养基都必须经___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 ‎【答案】 (1). 富含纤维素 (2). 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较髙,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 (3). 液体 (4). pH、温度、底物种类 (5). 强于 (6). 4.8或6.3、60℃ (7). 灭菌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左图曲线中,实验 - 13 -‎ 自变量为pH和底物种类,不同底物的最适pH不同,但是酶活力可以相同;右图曲线中,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底物种类,不同底物的最适温度相同,并且最大酶活力也相同。‎ ‎【详解】(1)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较髙,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故应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 ‎(2)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先用不加刚果红的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3)据分析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有pH、温度、底物种类;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在pH小于4.8、温度低于60℃时强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大于4.8、小于6.3的范围内弱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和温度分别为4.8或6.3、60℃的条件下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和壳聚糖的水解作用相同。‎ ‎(4)感染杂菌的培养基和使用过的培养基都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及酶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酶的特性,能够结合题干和曲线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结合曲线信息准确答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___________,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获得目的基因后,利用PCR技术将该基因扩增时,需要添加的有机物质除了模板、原料外,还应加入___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工程技术中,科学家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后者比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和翻译,采用的检测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基因治疗是指把_______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的手段。‎ ‎【答案】 (1). 限制酶、DNA连接酶 (2). 标记基因 (3). 引物、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4). 农杆菌转化法 (5). 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在这个时期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进行转录 (6). 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7). 正常基因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 13 -‎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的过程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添加的有机物质除了模板、原料外,还应加入引物、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 ‎(3)cDNA文库是通过某种生物发育某个时期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在这个时期并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进行转录,故cDNA文库比基因组文库小。‎ ‎(4)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和翻译,采用的检测方法分别是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5)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及基因治疗相关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