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沫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乐山市沫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高一生物上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1.下列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的细胞是 A. 洋葱表皮细胞 B. HIV C. 人体的心肌细胞 D. 草履虫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而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必须依靠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详解】A、洋葱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洋葱表皮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 B、HIV是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 C、人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人体的心肌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 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它的单个细胞能够完成该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和生命活动的关系,考生要明确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而多细胞生物必须依靠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们美丽富饶的钓鱼岛和钓鱼岛周围海域中所有的巴浪鱼,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 )‎ A. 生态系统和群落 B. 群落和种群 C. 生态系统和种群 D. 群落和个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美丽富饶的钓鱼岛包含了该海域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而海域中的所有巴浪鱼构成了一个种群,C正确。‎ 故选C。‎ ‎3.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能独立生活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没有生命特征 C. 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繁殖 D. 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代谢和繁殖,A正确;  B、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够繁殖,有生命特征,B错误;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代谢和繁殖,C正确;  D、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的有关知识,考生必须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够代谢和繁殖。‎ ‎4.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命系统 C. 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 D. 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详解】生命系统中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A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错误;H1N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必需在寄主的活细胞内完成,是离不开活细胞的,C正确;蛋白质和核酸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错误;故正确的应选C。‎ ‎【点睛】熟记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注意特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青霉菌⑦葡萄球菌⑧链霉菌 A. ①⑦⑧ B. ①②⑥⑧ C. ①③④⑦ D. ①②⑥⑦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常见的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蓝藻属于此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噬菌体属于病毒。‎ ‎【详解】蓝藻、葡萄球菌、链球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草履虫、小球藻、水绵、根霉菌是真核生物,①⑦⑧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在正常人的血浆中各项化合物的含量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比如正常健康人的NaHCO3的含量和H2CO3含量都处于适宜范围内。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明显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明显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这个事实表明、某些无机盐的作用是( )‎ A. 影响生物膜透性 B. 调节酸碱平衡 C. 影响细胞形态 D. 调节渗透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机盐的功能:(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例: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3)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尤其对于植物吸收养分有重要作用。‎ ‎【详解】由题意知,血浆中NaHCO3含量和H2CO3含量会影响血浆中PH变化,由此可以说明NaHCO3和H2CO3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对于无机盐作用的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现象进行推理、解释、做出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7.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发现视野的右上方有一个较大的淋巴细胞,他想将此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则涂片应 A. 向右上方移动 B. 向左上方移动 C. 向右下方移动 D. 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虚像。据此答题。‎ ‎【详解】图中淋巴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因此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还向右上方移动。综上,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成像原理,把握答题的技巧,即“偏哪移哪”。‎ ‎8. 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作出了贡献,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 B. 英国科学家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 C. 施莱登提出所有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 菲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A正确;‎ B、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死的细胞并为之命名,B错误;‎ C、施莱登和施旺共同证明了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正确;‎ 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正确。‎ 故选:B。‎ ‎9.在马铃薯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NH+4、PO43-和CO2外,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是 A. C、H、O、N、P B. K、Ca、Mg、S C Mn、Mo、Cu、Zn D. K、Ca、Mg、Fe ‎【答案】B ‎【解析】‎ ‎【详解】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Ga、Mg等,题干中给出C、H、O、N、P,故还必需的大量元素还有K、Ca、Mg、S,B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小麦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均可找到 B.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为C、H、O、N、Ca、P C. 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D. 组成细胞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的元素 ‎【答案】A ‎【解析】‎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A正确;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为C、H、O、N、P、S,B错误;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元素在种类上基本相同,但在含量上却有差异,C错误;组成细胞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D错误。‎ ‎11. 下列物质的鉴定与所用试剂、实验手段、实验现象搭配正确的是( )‎ A. 脂肪一苏丹Ⅲ染液一显微镜观察一染成红色 B. 葡萄糖﹣斐林试剂一直接观察一砖红色沉淀 C. 蛋白质一双缩脲试剂一直接观察一紫色反应 D. 淀粉﹣碘液﹣加热观察一蓝色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错误;‎ B、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中(50~65 ℃)加热会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B错误;‎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淀粉遇碘液变蓝色,不需加热,D错误。‎ 故选C。‎ ‎12.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 选项 化合物 实验检测 组成单位 主要功能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A 脂肪 苏丹染液 橘黄色 脂肪酸 储存能量 B 糖原 斐林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 承担生命活动 D 核酸 甲基绿染色剂 绿色 核苷酸 携带遗传信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A错误;‎ B、糖原是非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 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正确。‎ D、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D错误;‎ 故选C。‎ ‎13.脂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 维生素D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由C、H、O元素组成,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  1、脂肪存在于几乎所有的细胞中,它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脂肪还有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器官之间摩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  2、磷脂是脂类的一种,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3、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在细胞的营养、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正确;‎ B、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B正确;‎ C、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错误;‎ D、性激素可以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只有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14.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肽链的空间结构无关 B. 若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则蛋白质的功能一定改变 C. 若某物质含有C、H、O、N等元素,且有催化作用,则可能是蛋白质 D.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多肽的空间结构有关,A错误;‎ B、结构决定功能,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时,功能也一定改变,B正确;‎ C、含有C、H、O、N等元素,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可能是蛋白质,C正确;‎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D正确。‎ 故选A。‎ ‎15.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 B. 图1的肽链完全水解需要123个水分子 C. 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 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图中看出,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氨基酸形成,有123个肽键,A错误;‎ B、该蛋白质完全水解需要123个水分子,B正确;‎ C、图2中R基上有2个游离的羧基,蛋白质应共有3个游离的羧基,C错误;‎ D、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D错误。‎ 故选:B。‎ ‎16. 某蛋白质由两条环肽形成,并且两条环肽之间有侧链形成的肽键和二硫键连接,具体如图所示,现已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组成,那么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A. (m-3)×18 B. (m-2)×18+2‎ C. (m+2)×18+2 D. (m+3)×18+2‎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组成,含有两条环状肽链,且两条环状肽链间还有两个肽键,可知形成该蛋白质时的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总数=两条环状肽上的肽键数+两条环状肽链间的肽键数=(m+2)个,另外,两条环状肽链间形成二硫键时脱去的氢原子为2个,所以形成该蛋白质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m+2)×18+2×1=(m+2)×18+2,C正确。‎ 故选C。‎ ‎17. 如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8种 B. 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 b是人的遗传物质 D. 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根据碱基不同,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有4种,A错误;‎ B、a是氨基酸,结构通式可表示为,B正确;‎ C、b是脱氧核苷酸,是人类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单位,C错误;‎ D、由于基因的选择表达,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同,核DNA相同,D错误。‎ 故选B ‎18.某人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出了两种化合物A、B,其基本单位分别是a、b,经鉴定a是葡萄糖,B是细胞中最多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A和B合成时都产生了水 B. 若该组织是植物组织,则碘液一定能使A显蓝色 C. 物质B中一定含有氮元素,一定不含有硫元素 D. 可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分别鉴别物质a和物质b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涉及糖类和蛋白质的结构和鉴定,考查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程度。‎ ‎【详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因此B是蛋白质,b是氨基酸;A是二糖或多糖。‎ 二糖、多糖和蛋白质都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合成,因此都产生了水,A正确.‎ 植物组织的二糖和纤维素与碘液不变蓝色,B错误.‎ 蛋白质中一定含有氮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C错误.‎ 双缩脲试剂不能鉴别氨基酸, D错误.‎ ‎【点睛】蛋白质都有C、H、O、N四种元素,有的含有S、P;双缩脲试剂鉴定含有肽键的物质,包括多肽和蛋白质。‎ ‎19.地球上瑰丽的生命千姿百态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①肾脏 ②血液 ③肌纤维 ④蓝藻 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 ⑥噬菌体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菊花 ⑧某森林中的所有鸟 ⑨鄱阳湖 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③②①④⑦⑩⑨‎ C. ③②①④⑦⑧⑨ D. ⑤②①④⑦⑩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详解】①肾脏属于器官层次;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③肌纤维属于细胞层次;④蓝藻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⑤细胞内各种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菊花属于种群层次;⑧某森林中的所有鸟不是种群层次,也不是群落层次;⑨鄱阳湖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 因此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③细胞②组织①器官④个体⑦种群⑩群落⑨生态系统。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辨别能力,考生要识记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化合物和病毒均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并且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20. 下列有关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 B. 淀粉含有能量,纤维素不含有能量 C. 淀粉可以被降解,纤维素不能被降解 D. 淀粉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纤维素仅含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详解】淀粉不易溶于水,纤维素不溶于水,都含有能量,都可以被降解,单体都是葡萄糖,A正确。‎ 故选A。‎ ‎21. 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又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是 ‎①葡萄糖 ②脱氧核糖 ③糖原 ④乳糖 ⑤半乳糖 ‎⑥麦芽糖 ⑦核糖 ⑧淀粉 A. ①②⑦ B. ②⑦‎ C. ③④⑥⑧ D. ①②⑤⑦‎ ‎【答案】A ‎【解析】‎ ‎【详解】糖原和乳糖分别属于动物多糖和二糖,而半乳糖是合成乳糖的原料;麦芽糖和淀粉分别属于植物的二糖和多糖;只有葡萄糖、脱氧核糖和核糖是动植物共有的,综上分析A正确。‎ 故选A。‎ ‎22. 运动型饮料可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B. 自由水参与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C. 某些无机盐是组成ATP、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 D.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机体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及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物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需要在水中进行,A正确;‎ B、参与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运输的是自由水,B正确;‎ C、构成纤维素的元素是C、H、O,不含无机盐,C错误;‎ D、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虽少,但对维持机体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及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C。‎ ‎2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甲、乙、丙三个异物。该同学采取下列措施及所观察到的现象是:①转动目镜,乙异物随着转动;②移动临时装片,甲异物向相反的方向移动;③换成高倍物镜时,丙异物消失。则甲、乙、丙三异物可能存在的位置依次是 ( )‎ A. 目镜、物镜、反光镜 B. 目镜、物镜、装片 C. 物镜、目镜、装片 D. 装片、目镜、物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 ‎【详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①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故乙异物在目镜上;②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故甲异物在装片上;③换成高倍物镜时,异物消失,说明在低倍物镜上,故丙异物在物镜上。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都可作为实验材料 B. 使用8%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C. 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 D.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在使用时现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1、原理:(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 2、实验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甲基绿和吡罗红、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3、盐酸的作用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内;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4、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择①选用的实验材料既要容易获得,又要便于观察;②常用的观察材料由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避免原有颜色的干扰,不可使用紫色表皮细胞)(2)取材要点①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②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3)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 5、实验步骤:(1)取材(2)水解(3)冲洗(4)染色(5)观察。‎ ‎【详解】A、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都含有DNA,且颜色浅,都可以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 B、盐酸的作用之一是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B正确; C、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胞质,C错误; D、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在使用时现配,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要求考生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使用的化学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结果和结论,相关知识点只有考试记住即可正确作答,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5.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液呈紫色 B. 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 C. 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榨食油 D. 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氧气量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大豆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其滤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A正确;‎ B、花生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肪,蛋白质含量比大豆少,因而大豆才是蛋白质检测的最好材料,B错误;‎ C、做面粉做好的材料是小麦,其中淀粉含量较高,而榨食用油多选用含脂肪高的花生和大豆,C错误;‎ D、等量的脂肪与糖类分解时,由于脂肪中氢多氧少,所以消耗的氧气多,而花生中脂肪含量最多,所以萌发时,消耗氧气最多,D错误。‎ 故选A。‎ ‎【点睛】解题技巧: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二、非选择题 ‎26.下列各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三个名称),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__________这一种细胞器。‎ ‎(3)图中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的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答案】 (1). C (2). 无细胞结构 (3). 活细胞 (4). D (5). 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 (6). 核糖体 (7). B(蓝藻) (8). 叶绿素和藻蓝素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3、分析题图:题图分别表示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中A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B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细胞);C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D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详解】(1)图中C没有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病毒不能独立生存,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D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它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图中A、B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等,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原核生物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图中过量繁殖会引起“水华”的是蓝藻B ‎,该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的图象和功能、明确病毒无细胞结构、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27.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如图是它的结构简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脑啡肽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3)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脑啡肽完全水解,需要水分子________个,水解后的产物有________种。‎ ‎(5)脑啡肽可用__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________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答案】 (1). 五肽 (2). 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 如口服此药物,在消化道内药物被消化液分解,失去药效 (5). 4 (6). 4 (7). 双缩脲 (8). 紫 (9). 肽键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其中有4个肽键,5个氨基酸,故为五肽,其中的R基有四种类型,不同的氨基酸区别在于R基,所以由4种氨基酸构成。因为R基中均没有氨基和羧基,故该多肽链中只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 ‎【详解】(1)由题图知,脑啡肽中有4个肽键(-CO-NH-),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该化合物名称为五肽(或多肽);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即每个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形成的五肽,该化合物的结构与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如果脑啡肽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就可以改变其结构,进而改变该化合物的性质。‎ ‎(3)脑啡肽是一种多肽,该药物在人体消化道内可被消化液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 ‎(4)脑啡肽含有4个肽键(-CO-NH-)、5个R基(分别为CH2-C6H4OH、-H、-H、-CH2-C6H5、-CH2-CH(CH3)2),R基有4种,若将脑啡肽完全水解,需要水分子数=肽键数=4个,水解后产物(氨基酸)的种类=R基的种类=4种。‎ ‎(5)脑啡肽为多肽,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肽键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点睛】本题结合脑啡肽的结构简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8.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滴管 C、量筒 D、酒精灯 E、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保温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其中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PH值相对稳定。‎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_________。‎ ‎②试管2中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则2、3号试管对比,可证明玉米发芽后可产生淀粉酶,进而证明上述步骤(2)的结论。‎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试管4__________(填“会”或者“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 (1). 双缩脲 (2). ABC (3). 碘液 (4).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5). 还原性糖 (6). 发芽前玉米 (7). 蓝色→砖红色 (8). 不会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玉米籽粒萌发过程中蛋白质、淀粉等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蛋白质和多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产生紫色反应,而氨基酸不能产生紫色反应;淀粉可以用碘液检测产生蓝色,淀粉水解产生的麦芽糖、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用量筒量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需要用滴管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ABC。‎ ‎(2)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了。  (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作为对照试验,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2号试管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  ③3号试管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因此其颜色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 ‎④若淀粉酶已失活,则不能催化淀粉水解,故试管4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不同的化合物的鉴定原理、所需试剂及其产生的颜色反应,能够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等设计关于酶的验证实验,并能够根据产生的颜色变化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9.互花米草是一种滩涂草本盐沼植物,对水淹的生态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曾被称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的最佳植物”。来自美国东海岸的互花米草在引入我国后,出现生长蔓延、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对水淹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进一步调控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某科研小组以“探究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为课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同一海滩的互花米草幼苗分别栽种于多个沙盆中。‎ ‎②将长势相同生长良好的互花米草幼苗平均分成5组,分别在每天进行0h、3h、6h、12h和24h的水淹处理。‎ ‎③在处理50d后,采集整株植株并测定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计算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淹时间 ‎ ‎0 ‎ ‎3 ‎ ‎6 ‎ ‎12 ‎ ‎24 ‎ 自由水/结合水的值 ‎ ‎1.5 ‎ ‎0.75 ‎ ‎1.25 ‎ ‎1.1 ‎ ‎1.0 ‎ 分析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 ‎)在该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变量。请结合表格数据在图中绘出折线图_____。‎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海水,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植物的代谢能力及抗逆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h/d的环境下,代谢最活跃。‎ ‎【答案】 (1). 水淹时间 (2).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3). (4). 互花米草生存的环境 (5). 3 (6). 0‎ ‎【解析】‎ ‎【详解】(1)由实验目的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水淹时间,因变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按照表格中的数据应用描点划线法画出折线图如下:‎ ‎(2)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互花米草水淹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互花米草自然生存环境中的海水。‎ ‎(3)由折线可知,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3h/d的环境下,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最低,抗逆性最强;在水淹时间为0h/d的环境下,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最高,代谢最活跃。‎ ‎30.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请分析回答:‎ ‎(1)A包括________________元素。‎ ‎(2)B的名称叫__________,1分子的B是由一分子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_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用图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细胞中携带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D一般是由________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D和E中都含有的碱基有(写中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________种。‎ ‎【答案】 (1). C、H、O、N、P (2). 核苷酸 (3). 五碳糖 (4). (含氮)碱基 (5). 磷酸 (6). (7). 遗传信息 (8). 遗传 (9). 变异 (10). 两(或2) (11). 脱氧核苷酸链 (12). 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 (13). 3‎ ‎【解析】‎ ‎【分析】‎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 ‎ ‎4、分析题图:题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的构成和分布图,其中D主要分布在细胞核、E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可判断D是DNA,E是RNA,C是核酸,单体B是核苷酸,化学元素A是C、H、O、N、P。‎ ‎【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A包括的元素是C、H、O、N、P。 (2)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B叫核苷酸,1分子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的。其连接方式是。 (3)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C是核酸(包括DNA与RNA两种),核酸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D是DNA,DNA一般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 (5)由以上分析知,题图中的D和E分别是DNA和RNA,DNA与RNA中都含有的碱基是A、G、C,其中文名分别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6)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糖核苷酸有3种。‎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点睛】本题结合生物体内的某种物质的构成和分布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核酸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明确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31.设计实验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完全培养液可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 材料用具:水稻幼苗若干,完全营养液,缺氮的营养液,缺磷的营养液、缺钾的营养液,200ml的广口瓶4个,量筒等。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2、3、4组水稻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元素。‎ ‎【答案】 (1). 取四个大小相同(200ml)的广口瓶,标号为1号、2号、3号、4号 (2). 向1号广口瓶中加入100ml完全营养液,向2、3、4号广口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缺氮营养液、缺磷营养液和缺钾营养液 (3). 在4组营养液中分别栽培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各10株 (4). 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四组幼苗的生长状况 (5). 若2、3、4组水稻幼苗与1号幼苗生长状况比较,2、3、4号幼苗生长均不正常,则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自变量是培养液是否缺少这几种元素,因变量是幼苗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原则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获取结论。‎ ‎【详解】按照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1)取四个大小相同(200ml)的广口瓶,标号为1号、2号、3号、4号。 ‎ ‎(2)向1号广口瓶中加入100ml完全营养液,向2、3、4号广口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缺氮营养液、缺磷营养液和缺钾营养液。‎ ‎(3)在4组营养液中分别栽培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各10株。 ‎ ‎(4)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四组幼苗的生长状况。‎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2、3、4组水稻幼苗与1号幼苗生长状况比较,2、3、4号幼苗生长均不正常,则证明N、P、K是水稻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 ‎【点睛】根据题干信息明确实验目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及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