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一中(含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临川一中(含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届临川一中高考模拟测试理综试题 5.31.‎ ‎1.下列关于光合细菌和四膜虫(一种单细胞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者能通过叶绿体产生ATP,而后者不能 B. 两者酶合成的场所是完全相同的 C. 前者没有神经调节方式,而后者有 D. 前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后者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详解】光合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A错误; 两者蛋白质酶合成的场所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在核糖体上,但是RNA酶合成场所不一样,前者主要在拟核,后者主要在细胞核,B错误;两者都没有神经调节方式,C错误;前者是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后者四膜虫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D正确;故选D。‎ ‎2.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没有ATP酶活性,包括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两大类: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与水通道蛋白有关;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特定刺激时才瞬间开放。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可能会使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开启 - 14 -‎ B. 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过程,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升高 C. 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K+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流出细胞 D. 通道蛋白由游离在细胞质的核糖体合成,直接运输到细胞膜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详解】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对水的重吸收,其可能会使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开启,A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ATP,故不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升高,B错误;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Na+通道开放,Na+顺浓度梯度流进细胞,C错误;通道蛋白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再运输到细胞膜上,D错误;故选A。‎ ‎3.下列有关实验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先用质量分数8%的盐酸处理,再用健那绿染液染色 B. 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C.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思路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 马世骏院士通过调查法等方法,研究我国蝗灾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 14 -‎ 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先用质量分数8%的盐酸处理,再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A错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发生有丝分裂,故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B错误;通过分析可知,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思路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错误;马世骏院士通过调查法等方法,研究我国蝗灾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D正确;故选D。‎ ‎4.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氮元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磷元素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合成 C. 氧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元素来自于水 D. 碳元素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光合作用中碳元素从C02开始直接经C5形成糖类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 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 - 14 -‎ ‎【详解】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没有N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光反应有ATP合成,暗反应过程有ATP消耗,B错误;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氧来自于二氧化碳,C错误;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从二氧化碳开始先后经C3形成C5和(CH2O),D错误;故选A。‎ ‎5.某种家禽(2n=78,性别决定为ZW型)幼体雌雄不易区分,其眼型由Z 染色体上的正常眼基因(B)和豁眼基因(b)控制,雌禽中豁眼个体产蛋能力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雌禽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39个四分体 B. 正常眼基因和豁眼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可能相同 C. 雄禽的某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量为1或2‎ D. 亲本雌禽豁眼,则杂交所得子代雌禽产蛋能力一定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性别决定为ZW型的生物,ZZ为雄性,ZW为雌性。‎ ‎【详解】雌禽2n=78,故体细胞中含有39对同源染色体,卵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形成39个四分体,A正确;正常眼基因和豁眼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可能相同,B正确;雄禽的某个次级精母细胞MII的前、中、末 期染色体组的数量为1,MII的后期染色体组的数量为2,C正确;亲本雌禽为豁眼,如果雄禽为正常眼,则杂交所得子代雌禽全为正常眼,其产蛋能力不强,D错误;故选D。‎ ‎6.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生态系统的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14 -‎ A. “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如通过施用农家肥改良农田,能体现图1中d成分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B. “维莠骄骄”描述了农田中狗尾草生长的现象,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为图2中的①‎ C.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网捕捞,有利于种群年龄组成形成图3中的II类型 D.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可利用图2中的②、④来防治害虫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1,a为生产者,b为二氧化碳库,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图示2,①是互利共生,②是寄生,③是竞争,④是捕食。‎ 图示3,I是衰退型,II是增长型,III是稳定型。‎ ‎【详解】“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 ,如通过施用农家肥改良农田,能体现图1中d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A正确;“维莠骄骄”描述了农田中狗尾草生长的现象,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为图2中的③是竞争,B错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网捕捞,有利于种群年龄组成形成图3中的II增长型,C正确;“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可利用图2中的②是寄生、④是捕食来防治害虫,D正确;故选B。‎ ‎7.生物制氢有良好的发展前景,[H]在产氢酶的作用下可以产生H2,产氢酶对O2敏感。下面是利用生物制H2的两种方法。‎ ‎(1)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产生的[H]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藻产H2会导致其生长不良,请从光合作用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 ‎(2)与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2相比,一些厌氧微生物在黑暗环境下,能将多种有机物发酵成各种有机酸,同时产生大量的H2。与绿藻制氢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制H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厌氧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过程也会影响产氢酶的活性,使氢产量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 还原氧气,生产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3). 绿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成H2,使参与暗反应[H]的减少,有机物生产量减少 (4). 不受光照条件限制、避免了氧气的干扰、产气量大 (5). 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有机酸,导致溶液PH降低,影响产氢酶的活性 ‎【解析】‎ ‎【分析】‎ 光反应和暗反应:‎ ‎【详解】(1)真核生物绿藻在光照条件下,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两过程都产生[H],因此绿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有氧呼吸产生的[H]的功能是参与第三阶段的反应:还原氧气,生产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当细胞代谢活动平衡时,绿藻光反应产生的[H]转变成H2,使参与暗反应[H]的减少,有机物生产量减少,因此H2会导致绿藻生长不良。‎ ‎(2)一些厌氧微生物在黑暗环境下,能将多种有机物发酵成各种有机酸,同时产生大量的H2。与上述绿藻制氢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制H2的优点是不受光照条件限制、避免了氧气的干扰、产气量大;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生有机酸,导致溶液PH降低,影响产氢酶的活性,因此在厌氧微生物产H2过程中无氧呼吸也会影响产氢酶的活性。‎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 14 -‎ ‎8. 2013年7月18日《Science》刊登了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的团队的研究成果——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把成年鼠的体细胞逆转为“多潜能性干细胞”。它为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但该技术是否会引发肿瘤或其他安全性问题还没有解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的少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若上述小分子化合物是核糖核苷酸。采用32P对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进行标记,在干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这种诱导引发了肿瘤,与正常体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_。‎ 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AFP)减少 C.含有的遗传信息与体细胞相同 D.细胞形态不发生改变 ‎(4)干细胞中能检测到端粒酶(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修复受损的端粒结构,请写出该修复过程的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该信息和端粒学说解释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不会随分裂的进行而衰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裂和分化能力 (2). 线粒体和核糖体 (3). A (4). RNA→DNA(箭号上可写逆转录) (5). 癌细胞有端粒酶,能不断修复端粒结构,不会随着分裂次数增加导致端粒变短而衰老,因此能无限增殖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裂、分化、癌变及凋亡的结果和遗传物质变化 ‎ ‎ 结果 遗传物质变化 细胞分裂 单细胞生物完成生殖,多细胞生物产生新细胞 遗传物质复制后均分 细胞分化 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癌变 形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细胞凋亡 细胞正常死亡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 14 -‎ ‎2、误认为只有癌细胞内才有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且只要有一个基因突变即可引发细胞癌变。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 ‎【详解】(1)干细胞是指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细胞,其分裂能力较强,分化程度较低。‎ ‎(2)32P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含DNA,能转录生成RNA,故可检测到放射性;核糖体的组成是rRNA和蛋白质,故核糖体也可检测到放射性。‎ ‎(3)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等物质,因此甲胎蛋白含量增加;由于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转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其含有的遗传信息与体细胞不完全相同;癌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干细胞中能检测到端粒酶(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修复受损的端粒结构,该修复过程的中心法则是RNA→DNA。癌细胞有端粒酶,能不断修复端粒结构,不会随着分裂次数增加导致端粒变短而衰老,因此能无限增殖,不会随分裂的进行而衰老。‎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癌变、分化和凋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细胞之间的连接部位,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回答下列问题:‎ ‎(1)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等特点。‎ ‎(2)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传递信息,某些神经递质能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产生该抑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后膜由一些通道直接连接,这些由蛋白质组成的通道允许带电离子通过。在电突触中,神经冲动以______信号的形式传送,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类似,多数情况下其传送方向为____________(填“单向传递”或“双向传导”),其传送速度比在化学突触中更________(填“快”或“慢”)。电突触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______________(结构)类似,均是两个相邻细胞信息交流的通道。‎ ‎【答案】 (1). 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2).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 (3). 电 (4). 双向传导 (5). 快 (6). 胞间连丝 - 14 -‎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静息时,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等特点。‎ ‎(2)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即突触后膜接受该递质后电位仍为外正内负,且电位差增大。‎ ‎(3)在电突触中,神经冲动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送。因为电突触的突触前膜没有突触小泡,不借助于神经递质,且突触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因此构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均可以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故其传送方向为双向传导。其传送速度比在化学突触中更快;电突触与高等植物细胞之间胞间连丝类似,均是两个相邻细胞信息交流的通道。‎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0.已知女娄菜的花色(粉红色和红棕色)受到两对基因控制,如左下图所示:‎ - 14 -‎ 在一个女娄菜种群中,只有A基因纯合的花色为粉红色女娄菜,由于b基因突变为B出现了花色为红棕色雄株(基因位置及部分染色体如右上图),由于某种原因,该红棕色雄株又恢复为粉红色雄株,该个体称为回复体“H”。经科研小组分析,“H”出现的可能原因有三种:①AA基因突变为aa ②B基因突变为b基因 ③B基因所在片段缺失(缺失纯合X0X0, X0Y均致死,致死只发生在受精卵发育为胚的过程中)。为了确定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科研小组将发生上述变化的有关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得到了遗传特性与回复体“H”一致的个体“h”。请你利用上述女娄菜种群和h为材料,帮助完善有关杂交实验方案:‎ ‎(1)使用“h”与_____________(基因型)女娄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花色表现型。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 若F1女娄菜花色_________________,则该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①;‎ 若F1女娄菜花色_________________,则该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②或者③‎ ‎(2)现实验结果排除了原因①,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原因②还是原因③,该小组利用F1的雌雄女娄菜杂交,观察F2女娄菜的花色表现型。‎ 若F2女娄菜花色_________________,则该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②;‎ 若F2女娄菜花色_________________,则该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③。‎ ‎【答案】 (1). AAXbXb (2). 出现红棕色 (3). 全为粉红色 (4). 雌株:雄株=1:1 (5). 雌株:雄株=2:1‎ ‎【解析】‎ ‎【分析】‎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图解:图中可以看出,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分别控制酶A和酶B的合成,才能合成红棕色,即A_XBY或者A_XBX-表现为红棕色,其余情况表现为粉红色。‎ ‎【详解】(1)“h”是通过回复体“H”组织培养获得,“h”基因型应该与回复体“H”相同,属于雄株,要检测回复体“H”出现的可能原因,可使用“h”与AAXbXb - 14 -‎ 女娄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F1的花色表现型。若F1女娄菜花色中即出现红棕色,也出现粉红色,则该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①且基因型为aaXBY;若F1女娄菜花色全为粉红色,则该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②AAXbY或者③AAXOY。‎ ‎(2)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②AAXbY,与AAXbXb交配产生F1,F1的基因型有AAXbY和AAXbXb,F1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为1/2AAXbY和1/2AAXbXb,且全为粉红色。‎ 回复体“H”出现的原因为③AAXOY,与AAXbXb交配产生F1,F1的基因型有AAXOY和AAXbXO,F1的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为1/4AAXbY、1/4AAXOY(死去)和1/4AAXbXb、1/4AAXbXO,全为粉红色,且雌株:雄株=2:1。‎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定律、生物变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图解的分析判断各种表现型的基因型;同时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11.乙醇燃料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公认可降低环境污染和取代化石燃料的主要资源。将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降解为小分子糖类,经酵母菌发酵即可生产,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这说明寻找目的菌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新陈代谢角度分析,分离和培养牛羊等动物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时,必须提供无氧条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分离后,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___________。研究人员提纯相应的酶需用到凝胶色谱法,该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__分离蛋白质。‎ ‎(3)固定酵母细胞多采用_________法,不采用另外两种方法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其产物二氧化碳可使______________试剂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颜色反应)。‎ ‎【答案】 (1). 到相应生存环境中获取目的菌 (2). 动物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为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存活 (3). 葡萄糖苷酶 (4).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5). 包埋 (6). 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7).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8). 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解析】‎ ‎【分析】‎ - 14 -‎ 在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酶小容易从包埋的材料漏出,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为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详解】(1)寻找目的菌一般到其相应生存环境中去获取目的菌。由于动物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为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存活,故分离和培养牛羊等动物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时,必须提供无氧条件。‎ ‎(2)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所用的凝胶实际上是一些微小的多孔球体。‎ ‎(3)固定酵母细胞多采用包埋法,由于酵母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故不宜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其产物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试剂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筛选、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12.含有限制酶的细胞中通常还具有相应的甲基化酶,这两种酶对 DNA 分子有相同的作用序列,但具有不同的催化功能。甲基化酶可以对 DNA 序列进行修饰,使限制酶不能对这一序列进行识别和切割。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主要是从__________生物中分离纯化获得的,鉴定其化学本质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过程中需要使用DNA连接酶的是____________(填“基因组文库”、“cDNA 文库”或“基因组文库和 cDNA 文库”)。‎ ‎(2)含有某种限制酶的细胞,可以利用限制酶切割外源 DNA,但不破坏细胞自身的 DNA,其原因可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引物,引物是一小段____________。体外扩增DNA的PCR技术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_,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在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以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 ‎【答案】 (1). 原核 (2). 双缩脲试剂 (3). 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4). 细胞自身的 DNA 分子没有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5). 甲基化酶对细胞自身的 DNA 分子进行了修饰 (6). DNA或RNA(核酸) (7). 多聚酶链式反应 (8). 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目的基因的获取:(1)目的基因是指: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2)获取方法: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人工合成(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③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PCR技术:①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②原理:DNA复制;③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④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酶);⑤过程: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详解】(1)基因工程中常会使用到限制性内切酶,而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获得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鉴定其化学本质可用双缩脲试剂;在构建我们现代的“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过程中,所获取的基因都需要导入到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起来,因此都需要使用到的DNA连接酶。‎ ‎(2)对于某种限制酶切割一定的DNA序列来言,如果细胞自身的DNA分子没有该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或者甲基化酶对细胞自身的DNA分子进行了修饰,那么由于酶的专一性,这种限制性酶就不会对细胞本身发挥作用,可以切割外源的DNA,但是不会破坏细胞自身的DNA。‎ ‎(3)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引物是一小段DNA或RNA(核酸)。PCR技术的中文名称是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在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 ‎【点睛】本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基因工程是考查的重点知识,复习时可以建立知识框架,帮助记忆和理解。‎ - 14 -‎ ‎ ‎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