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无丝分裂 ( )‎ A. 无DNA复制 B. 无纺锤丝出现和染色体的变化 C. 有染色体周期性变化 D. 有核膜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答案】B ‎【解析】A、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都有DNA的复制,A错误; B、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没有染色体的变化,而有丝分裂出现这些变化,B正确; C、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有规律变化,而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没有规律性变化,C错误; D、无丝分裂过程没有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但这不是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D错误。故选B。‎ ‎2.下列是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 ‎②核膜、核仁消失 ‎③DNA发生倍增 ‎ ‎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此时动物细胞中还有中心体的复制;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①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因此,动物细胞在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③→②→④→①。故选C。‎ ‎3.下列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B. 图b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后期 C. 图c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D. 图c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答案】C ‎【解析】A、a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属于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A错误; B、b细胞正进行无丝分裂,可能是蛙的红细胞,B错误; C、图c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该细胞中共含有8条染色单体,C正确; D、c细胞没有细胞壁,但含有中心体,属于动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错误。故选C。‎ ‎4.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期 B. 分化的细胞会呈现出在形态、结构、功能、遗传物质上的差异 C. 人体细胞的凋亡是从出生后开始的 D. 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D ‎【解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现象,与细胞坏死不同。‎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只不过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A错误;‎ B、分化细胞会呈现出在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差异,遗传物质不变,B错误;‎ C、人体细胞的凋亡在胚胎发育时期就存在,C错误;‎ D、青蛙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故选D。‎ ‎5. 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 )‎ A.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 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C. 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D. 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 ‎【答案】C ‎【解析】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没有形成新个体,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属于自体移植,也没有形成新个体,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蜜蜂的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正确; D、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故选C。‎ ‎6. 在检测某种生物个体的某组织时,发现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催化效率降低,那么该个体的组织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变化还有( )‎ ‎①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 ‎②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 ‎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 ‎④能继续分化,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C ‎【解析】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催化效率降低,说明该细胞为衰老细胞,所以该个体的组织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变化还有①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7. 下列有关恶性肿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恶性肿瘤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控制失调引起的疾病 B. 抑制DNA复制的抗癌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影响 C. 显微镜观察恶性肿瘤的切片可见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 D. 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答案】C ‎【解析】A、细胞癌变是正常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细胞癌变后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因此恶性肿瘤是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控制失调引起的疾病,A正确; B、造血干细胞具有连续分裂的能力,因此抑制DNA复制的抗癌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功能有影响,B正确; C、细胞核增大、染色质收缩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不是癌细胞的特征,C错误; D、年龄、性别、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D正确。故选C。‎ ‎8.下图所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核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b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B. b时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C. b+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 b+c表示分裂期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b时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但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加倍,A错误;‎ B、b时期属于间期,该期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正确;‎ C、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中a是分裂间期的开始,b+c+d不能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因为不符合细胞周期的概念,C错误;‎ D、图中c表示分裂期,D错误;故选B。‎ ‎9.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 ‎①狗的长毛与卷毛 ‎ ‎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 ‎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 ‎⑤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 ‎ ‎⑥圆粒豌豆的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A. ③⑥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④‎ ‎【答案】A ‎【解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2、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 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①狗的长毛与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①错误; ②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②错误; ③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属于一对相对性状,③正确;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这不属于性状分离,④错误; ⑤高茎(Aa)×矮茎(aa)→高茎(Aa):矮茎(aa)=1:1,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⑤错误; ⑥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rr)=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⑥正确。故选A。‎ ‎10. 测交实验是指让 A. F1个体之间进行杂交 B. F1个体与显性母本杂交 C. F1个体与隐性父本杂交 D. 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答案】D ‎【解析】A、F1个体之间进行杂交属于自交,A错误;‎ B、F1个体与显性母本杂交称为回交,B错误;‎ C、F1个体与隐性父本杂交称为回交,C错误;‎ D、F1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称为测交,D正确.故选D。‎ ‎【点睛】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11.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圆粒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和表现型为绿色圆粒的豌豆各占( )‎ A. 1/8,1/16 B. 1/4,3/16 ‎ C. 1/8,3/16 D. 1/8,3/8‎ ‎【答案】D ‎【解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后,求子代表现型可以把亲本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 Aa×aa→1Aa:1aa; Bb×Bb→1BB:2Bb:1bb; 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所占比例为1/2×1/4=1/8, 表现型为绿色圆粒的豌豆各占1/2×3/4=3/8。故选D。‎ ‎【点睛】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分别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得出交配结果,再针对题中给出的基因型或表现型进行组合。‎ ‎12.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 Fl显隐性之比为1:0 B. F2显隐性之比为3:1‎ C. F2的基因型之比1:2:1 D. 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杂种F1与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个体,证明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故选D。‎ ‎【点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去,产生配子比例是1:1。‎ ‎13.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 A. 1∶1∶1 B. 4∶4∶1 ‎ C. 2∶3∶1 D. 1∶2∶1‎ ‎【答案】C ‎【解析】基因频率的计算: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Dd植株中雌配子有1/2D、1/2d,雄配子d有50%的致死,说明雄配子是 ‎1/2D、1/2×1/2d=1/4d,也就是雄配子中有2/3D、1/3d。 所以后代各种基因型的频率:‎ 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DD:Dd:dd=2:3:1。故选C。‎ ‎14.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 :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 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要足够多,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①正确; ‎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这是实现3:1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②正确; ‎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这是实现3:1的分离比要满足的条件,③正确; ‎ ‎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④正确; ‎ ‎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否则会影响子代表现型之比,⑤正确; ‎ ‎⑥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⑥错误;故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⑤,C正确。‎ ‎15.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 A. 1/8 B. 1/16 C. 1/32 D. 1/64‎ ‎【答案】B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 ‎【详解】若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需要分对计算,第一对:Aa和AA杂交,出现Aa的比例为1/2,同理出现Bb的比例为1/2,cc出现的比例为1/4,因此,AaBbCc和AABbCc的豌豆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为1/2×1/2×1/4=1/16,即B正确。故选B。‎ 二、选择题 ‎16.下列四组人体细胞中,能够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的一组是(  )‎ A. 成骨细胞和白细胞 B. 口腔上皮细胞和角质层细胞 C. 肝细胞和生发层细胞 D. 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 ‎【答案】C ‎【解析】人体中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分裂的能力,而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 ‎【详解】生发层细胞能不断分裂而使细胞得到更新,肝细胞一般不分裂,但肝组织受损时,会通过分裂修复组织成骨细胞,因此这两种类型的细胞能通过细胞分裂使组织得以修复和更新;而其它细胞均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分裂的能力。故选C。‎ ‎17.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小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 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 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 ‎【答案】D ‎【解析】分析图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2: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3:图示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 分析图4: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详解】A、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图3中BC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故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图3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姐妺染色单体分离,故应为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在没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等于DNA分子数,故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C正确;‎ D、图4中a可对应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在图3中位于CD段;图4中c可对应有丝分裂末期,在图3中位于D点之后,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各曲线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各柱形图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8.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 B. 在前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在中期,线粒体为DNA的复制提供能量 ‎ D. 在末期,高尔基体与赤道板的形成有关 ‎【答案】A ‎【解析】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和线粒体;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为中心体、核糖体和线粒体。‎ ‎【详解】A、在间期进行DNA合成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因此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A正确; ‎ B、在前期,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B错误;‎ C、在间期,线粒体为DNA的复制提供能量,C错误; ‎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板的形成有关,D错误。故选A。‎ ‎19.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能通过连续观察同一细胞达到观察不同时期细胞分裂相的原因是 A. 实验时环境温度低,细胞分裂速度太慢 B. 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 C. 染色体着色太浅,细胞分裂时的变化不易观察到 D. 实验过程中,细胞缺乏营养供应,不再分裂 ‎【答案】B ‎【解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经过解离过程,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故选B。‎ ‎20.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B. 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比例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C. 根据假设对测交实验结果进行演绎并进行测交实验验证假设 D. 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答案】D ‎【解析】假说演绎法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详解】A、孟德尔根据杂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 B、假设的核心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即F1产生了比例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B正确;‎ C、根据假设的内容对测交实验结果进行演绎推理,并进行测交实验验证假设,C正确;‎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据此提出假说,D错误;‎ 故选D。‎ ‎21.蜜蜂的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雌蜂(蜂王)、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蜜蜂的体色中,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 )‎ A. 全为褐色 B. 褐色个体数:黑色个体数=3∶1‎ C. 蜂王、工蜂全为褐色,雄蜂全为黑色 D. 蜂王、工蜂全为黑色,雄蜂全为褐色 ‎【答案】C ‎【解析】题意分析,相关基因用B/b表示,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且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的,则褐色雄蜂的基因型为B,黑色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的,其基因型为bb,二者杂交的结果为:后代雄蜂全为黑色,工蜂(受精卵发育)和蜂王均为褐色。‎ ‎【详解】A、由分析可知,F1蜂王和工蜂体色全为褐色,A错误;‎ B、若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受精与未受精的比例均等,且全部发育,则后代中褐色个体数:黑色个体数=1∶1,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蜂王、工蜂全为褐色,雄蜂全为黑色,C正确;‎ D、蜂王、工蜂全为褐色,雄蜂全为黑色,D错误。故选C。‎ ‎22.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基因共同控制,且这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例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 A. 27,7 B. 16,9 C. 27,9 D. 16,7‎ ‎【答案】A ‎【解析】由于人的肤色由A/a、B/b、E/e三对基因共同控制,且这三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在群体中关于这三对基因能出现的基因型的种类数为33种,且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若双方均为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后代中的基因型有27中可能,当分析与性状的关系时,考虑到且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因此可据此将27中基因型进行分类,每种基因型中含有6个基因,根据其中含有的显性基因的数目来分,含显性基因数目依次为0、1、2、3、4、5、6,共7种类型,即后代中会有7种表现型。‎ ‎【详解】由分析可知,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有27种,表现型的种类数为7种,即A正确。故选A。‎ ‎23.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l,F1自交得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 Fl的表现型是白色 C. 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D. 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 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分析可知,A_B_、aaB_、aabb均表现为白色,A_bb表现黄色。‎ ‎【详解】A、由分析可知,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A正确;‎ B、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l,Fl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是白色,B正确;‎ C、由分析可知,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C正确;‎ D、F2中产生的基因型为9 A_B_(白色)∶3 aaB_(白色)∶3A_bb(黄色)∶1aabb(白色),因此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3,D错误。故选D。‎ ‎24.已知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双亲为黄色高秆和绿色矮秆的豌豆植株杂交,得F1,选取F1的数量相等的两种植株分别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所有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 黄色矮秆∶绿色矮秆=1∶3∶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 B. 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基因型是YyDd和yyDd C. 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自交,所有后代表型比例为9∶15∶3∶5‎ D. 若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4种 ‎【答案】D ‎【解析】题意分析,根据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1∶3∶1∶3,再结合测交特点可知,该比例可分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1∶1∶1∶1和绿色高秆∶绿色矮秆=2∶2,据此可推测进行测交的F1两亲本的基因型为YyDd和yyDd,且二者的比例为1∶1,再结合双亲性状为黄色高秆和绿色矮秆的表现,推测亲本基因型为YyDD和yydd。‎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基因型是YyDd和yyDd,B正确;‎ C、上述F1(1YyDd和1yyDd)自交,其中前者自交表型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3∶3∶1,后者自交表型比例为绿色高秆∶绿色矮秆=12∶4,因此F1自交产生的所有后代表型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15∶3∶5,C正确;‎ D、若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共9种,其中杂合子有5种,D错误。‎ 故选D。‎ ‎25.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的比例分别是 A. 1∶2∶1 B. 4∶4∶1‎ C. 3∶2∶1 D. 9∶3∶1‎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用F1中的红果番茄即1/3RR,2/3Rr自交。后代中RR占1/3+2/3×1/4=3/6,Rr占2/6,rr占2/3×1/4=1/6,C正确,A、B、D错误。‎ ‎26.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均为灰身果蝇,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果蝇也有黑身果蝇。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表现型相同,则可以认为( )‎ A. 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B. 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C. 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 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答案】B ‎【解析】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为例)的杂交实验程序为:亲本纯合高茎豌豆×纯合矮茎豌豆→F1均为高茎豌豆→F2中高茎豌豆(纯合∶杂合=1∶2)∶矮茎豌豆=3∶1。果蝇体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依据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程序,以题意信息“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表现型相同”为切入点,分析判断各选项。‎ ‎【详解】甲、乙两瓶中的果蝇为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均为灰身果蝇,则甲瓶中的灰身果蝇相当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F1。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果蝇也有黑身果蝇,则乙瓶中的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相当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的亲本或F2。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表现型相同,则说明乙瓶中的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均为纯合子,所以可以认为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故选B。‎ ‎27.将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连续自交,按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得到下图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 A. 曲线 a 可代表自交 n 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 曲线 b 可代表自交 n 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 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曲线 b 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 曲线 c 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连续自交,随着自交代数(用n表示)的增加,杂合子的比例越来越少(1/2n),纯合子AA或aa的比例为[1-(1/2n)]/2。据此可知,图中a表示纯合子(AA和aa)比例变化;b表示其中一种纯合子比例的变化;c表示杂合子比例的变化,越来越少趋近0。‎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 a 可代表自交 n 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A正确;‎ B、曲线 b 可代表自交 n 代后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正确;‎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可用图中曲线 b 所对应的比例表示,C错误;‎ D、曲线 c 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D正确。故选C。‎ ‎28. 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值是 A. 3:2:3 B. 4:4:1 C. 1:1:0 D. 1: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的基因频率为=AA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2==,则a的基因频率为=1﹣.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一代中AA个体占=、Aa的个体占2×、aa的个体占,所以AA:Aa:aa=4:4:1.‎ 故选B.‎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29. 红茉莉和白茉莉杂交,后代全是粉茉莉,粉茉莉自交,后代中红茉莉:粉茉莉:白茉莉 =1: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茉莉的颜色红、白、粉不是相对性状 B. 粉茉莉自交结果不能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解释 C. 亲本无论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相同 D. 粉茉莉测交,后代中一定会出现红茉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茉莉的颜色红、白、粉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粉茉莉自交的结果可以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解释,只是AA和Aa表现的性状不一样,B错误;‎ C、该性状与性别无关系,所以亲本无论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相同,C正确;‎ D、粉茉莉与白茉莉测交,即:Aa×aa→1Aa(粉茉莉):1aa(白茉莉),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茉莉,D错误.故选C.‎ ‎30.人类秃发遗传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题意可以确定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 B. 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 C. 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D. 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 ‎【答案】D ‎【解析】题意分析,夫妇中丈夫秃发妻子正常可知,丈夫的基因型为b+b或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生出了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根据后代的性状表现无法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详解】A、根据题意不能确定丈夫和妻子的基因型为,A错误;‎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可以都是b+b,B错误;‎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即都是b+b,则父母也未必一定都是纯合子,C错误;‎ D、根据分析,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不可能生出秃发女儿;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为b+b则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25%;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bb和b+b,则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50%,D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分析、推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以以及简单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 ‎31.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Fl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A. 1:3 B. 3:1 C. 2:1:1 D. 1:1‎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F1是双显性杂合子,F2中含双显性和某一单显性基因的表现为性状1,只含另一单显性基因的为性状2,含双隐性基因的为性状3。‎ ‎【详解】根据题意,设F1为AaBb,且只要有A存在就表现为性状1,没有A存在但有B存在时表现为性状2,没有A、B存在时表现为性状3。若F1测交,即AaBb×aabb→AaBb(性状1)、Aabb(性状1)、aaBb(性状2)、aabb(性状3),所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2:1:1,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32.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皮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 4种;9︰3︰3︰1 B. 2种;13︰3‎ C. 3种;12︰3︰1 D. 3种;10︰3︰3‎ ‎【答案】C ‎【解析】题意分析,西葫芦的皮色遗传受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皮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因此可推测W_Y_表现白色,W_yy表现白色,wwY_表现黄色,wwyy表现绿色。‎ ‎【详解】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出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为9 W_Y_(白色)︰3W_yy(白色)︰3 wwY_(黄色)︰1wwyy(绿色),由此可见,后代表现型有三种,分别为白色、黄色和绿色,其比例为12︰3︰1,即C正确。故选C。‎ ‎33. 低磷酸脂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表现正常,丈夫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母亲是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脂酶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A. l/3 B. 1/2 C. 6/11 D. 11/1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他们的父母均正常”和“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妻子的基因型(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为1/3AA、2/3Aa;由“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可推知,丈夫的基因型为1/2AA、1/2Aa。他们的后代中是纯合子AA的概率是1/2,是杂合子Aa的概率是5/12,是纯合子aa的概率是1/12。他们所生的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6/11,答案是C。‎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4.血型的鉴定可以作为亲子鉴定的方法之一。某夫妇均为ABO血型系统,这种血型由基因IA、IB、i控制,这三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已知血型及与血型对应的基因型关系如下表所示。该夫妇基因型分别为IAi和IAIB,则下列血型的小孩一定不是该夫妇所生的是(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答案】D ‎【解析】一对基因型为IAi 和IAIB的夫妇,其所生的小孩的基因型可能为IAIA、IAi、 IAIB 、IBi ,所以小孩的基因型可能为A型、AB型、B型,但不可能是O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5.豚鼠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 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 黑光×白粗→25黑粗 C. 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 ∶3白光 D. 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答案】D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四种,比例是1:1:1:1,可以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后代黑∶白=1:1,可验证分离定律,与题意不符,A错误;‎ B、黑光×白粗→25黑粗该实验结果能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粗糙对光滑为显性,与题意不符,B错误;‎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 ∶3白光,对实验结果进行逐对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综合性状表现也能看出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不是最佳的验证方法,因为比例不特殊,C错误;‎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该杂交组合为测交组合,能直接验证出黑色粗糙性状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为最佳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以及鉴定方法,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鉴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第Ⅱ卷 非选择题 ‎36.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其步骤分别是: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过程用到的染液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解离、用镊子尖弄碎、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才能实现。‎ ‎(2)在观察有丝分裂时,首先要在________倍镜下找到__________区细胞进行观察,可通过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_______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时期。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为12小时,显微镜下计数各时期的细胞数目如下:间期880个,前期67个,中期18个,后期和末期35个,计算间期所占时间(单位: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________。‎ ‎【答案】漂洗 染色 制片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 低 分生 染色体 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 10.6h ‎【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详解】(1)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时,其步骤分别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过程用到的试剂为盐酸和酒精。染色过程用到的染液名称为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用洋葱根尖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要将细胞分散开可以进行解离、用镊子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压载玻片操作才能实现。‎ ‎(2)在观察有丝分裂时,首先要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可通过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时期。若只跟踪分生区的一个特定细胞,则无法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其原因是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 ‎(3)各时期的细胞总数为:880+67+18+35=1000。间期所占时间为880/1000×12=10.6 h。‎ ‎【点睛】熟知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步骤解答本题的关键,关注操作细节以及统计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经历时间的长短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37.如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图甲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段,分别指出图乙中1~5的名称:1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染色体、5___________。‎ ‎(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消失于图_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___。‎ ‎(4)图乙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___,引起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时有染色体___________条。‎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 f→1 细胞板 核仁 纺锤丝 细胞壁 C→E→D→A→B→F C A 6 A 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 12 D 1:2:2‎ ‎【解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图甲中f→I段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乙中1是细胞板,2是核仁,3是纺锤丝,4是染色体,5是细胞壁。‎ ‎(2)图乙中,A处于后期,B处于末期,C处于间期,D处于中期,E处于前期,F处于末期,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染色单体随着DNA复制形成,随着着丝点的分裂消失,所以染色单体形成于图C分裂间期,消失于图A后期。‎ ‎(3)E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也含有6个DNA分子,因此甲图中的2N=6。‎ ‎(4)图乙中A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其他各图不同;A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2条,原因是细胞中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时期,即图乙中的D细胞所处的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1∶2∶2‎ ‎【点睛】熟知有丝分裂过程以及各时期物质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辨析图中的各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38.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每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黄色圆粒)、_____(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 ‎(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有两种:‎ ‎①如果用F1中基因型为_____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则数量比为_____。‎ ‎②如果用F1中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 ‎【答案】 YyRr yyRr 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1:1 1/4 YyRR 1:1 YyRr 4 1:1:1:1‎ ‎【解析】以题意中“亲本的表现型”和柱形图中呈现的“F1的表现型及其数量”为切入点,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F1每一对性状分离比,进而确定亲本和F1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围绕题意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详解】(1) 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在F1中,黄色∶绿色=1∶1,说明双亲的基因组成为Yy×yy;圆粒∶皱粒=3∶1,说明双亲的基因组成为Rr×Rr。综上分析,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和yyRr。‎ ‎(2) 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3∶1,因此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Rr∶rr=1∶2∶1、Yy∶yy=1∶1,所以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2(RR+rr)×1/2 yy=1/4。‎ ‎(3) 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有两种:YyRR和Yy Rr。‎ ‎①如果用F1中基因型为YyRR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它们的数量比为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yyrr)=1∶1。‎ ‎②如果用F1中基因型为YyRr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它们的数量比为黄色圆粒(YyRr)∶黄色皱粒(Yyrr)∶绿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yyrr)=1∶1∶1∶1。‎ ‎39.在家兔中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方案(简要程序)。‎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黑色长毛兔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其中纯合子占黑色长毛兔总数的_______,杂合子占F2总数的____________。‎ ‎(3)此现象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 ‎【答案】黑色短毛兔×褐色长毛兔→F1 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从F2中选出黑色长毛兔 F2中黑色长毛兔×褐色长毛兔(测交),其后代不出现褐色长毛兔的亲本即为纯种黑色长毛兔 BBee Bbee 1/3 1/8 自由组合 ‎【解析】题意分析:黑色长毛兔是亲本中没有的性状,是重新组合出的新性状,可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解决此题,但是要注意到重组性状是第二代才出现的。题目要求是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所以必须要选育出纯合子才能稳定遗传 ‎【详解】(1)若要培育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首先分析相关性状,其中黑色为显性,因此获得黑色个体后需要进行验证其是否为纯合子,现已有的性状为纯合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显然目标性状需要重新组合,因此选择杂交育种来达到预定目的。设计如下:‎ 第一步:让提供的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获得F1;‎ 第二步:因为需要的性状尚未出现,因此,需要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其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短毛∶黑色长毛∶褐色短毛∶褐色长毛=9∶3∶3∶1 。‎ 第三步:获得F2之后,从中选出黑色长毛兔进行测交,检验其是否为纯种,因为长毛是隐性性状,因此选择亲本中的褐色长毛兔与之多次杂交,若后代全为黑色长毛(其后代不出现褐色长毛兔),则待测的黑色长毛为纯合子,即为选育的类型。‎ ‎(2)F2中黑色长毛兔为单显类型,其基因型有BBee和Bbee两种,比例为1:2,即其中纯合子占黑色长毛兔总数的1/3,因为F2总份数为16,因此杂合子占F2总数的1/8。‎ ‎(3)上述重组性状的出现是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点睛】掌握植物杂交育种和动物杂交育种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会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实际问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