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0:细胞的代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0:细胞的代谢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0:细胞的代谢 ‎ 一 ‎、选择题 (2011年娄底测试)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 ℃时的两倍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第 9 页 共 9 页 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下表资料显示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Ⅰ~Ⅳ四种不同溶液1 h后质量转变百分率,根据表中资料可得到的结论是 ( )‎ 溶液 ‎ Ⅰ ‎ Ⅱ ‎ Ⅲ ‎ Ⅳ ‎ 质量转变百分率 ‎ ‎+5% ‎ ‎-5% ‎ ‎-3% ‎ ‎0% ‎ A.溶液Ⅰ的浓度最小 B.溶液Ⅱ的浓度小于溶液Ⅲ C.溶液Ⅳ的浓度最大 D.溶液Ⅳ是蒸馏水 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几位科学家做了几个著名的实验,各个实验的设计都有其逻辑上的严密性和意义。下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更新了空气。‎ ‎ B.萨克斯的绿色叶片曝光、遮光实验,遮光部分是作为对照处理——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 C.恩吉尔曼的水绵和好氧细菌用极细光束照射实验,其实验设计思路是:好氧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 ‎ D.鲁宾和卡门的同位素标记H2O和CO2,供绿色植物利用,分析各自放出的氧——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 ‎ 下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第 9 页 共 9 页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产生[H]并消耗ATP的场所 D.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 (2010·四川理综,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光强 ‎(mmol光子/m2·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 眼 光能利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20‎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 ‎-0.60‎ ‎2.50‎ ‎5.10‎ ‎6.55‎ ‎7.45‎ ‎7.90‎ ‎8.20‎ ‎8.50‎ ‎8.50‎ ‎8.50‎ 芒 果 光能利用率(%)‎ ‎-‎ ‎1.20‎ ‎1.0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净光合速率 ‎(μmol CO2/m2·s)‎ ‎-2.10‎ ‎1.10‎ ‎3.70‎ ‎5.40‎ ‎6.50‎ ‎7.25‎ ‎7.60‎ ‎7.60‎ ‎7.60‎ ‎7.60‎ A.光强大于0.1 mmol光子/m2·s,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减小 B.光强小于0.5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含量 C.光强大于0.7 mmol光子/m2·s,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 D.龙眼的最大光能利用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最大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氧浓度(%)‎ a b c d 第 9 页 共 9 页 产生CO2的量(mol)‎ ‎0.9‎ ‎1.3‎ ‎1.5‎ ‎3.0‎ 产生C2H5OH的量(mol)‎ ‎0.9‎ ‎0.7‎ ‎0.6‎ ‎0‎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6 mol 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alvin等人研究光合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在某种绿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再给予不 同的光照时间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并分析放射性物质。预测实验结果是 (  )‎ A.光照时间越长,固定产生的三碳化合物越多 B.在一定时间内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越多 C.无论光照时间长短,放射性物质都会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D.只要给予光照,放射性就会出现在NADPH中 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 ‎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激素种类不同,而酶的种类相同 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C.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D.解旋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多选题)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的氧将 ‎ A、 与氢结合成水 B、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 B、 C、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D、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硝化细菌之所以被归为化能自养型生物,其根据是(  )‎ A.它能将氨合成为亚硝酸和硝酸 B.它能以亚硝酸和硝酸作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 C.它能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D.它能把氢氧化物所释放的化学能合成ATP,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第 9 页 共 9 页 一 ‎、填空题 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含少量K+的溶液,右室加入含大量K+的溶液。试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K+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酸霉素,结果发现K+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时取出电极,结果K+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某同学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 ‎(1)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 ‎(2)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3)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着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的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物质A能促进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有人认为: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是影响了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请你借助上述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该观点是否正确。‎ 第 9 页 共 9 页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与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 页 共 9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0:细胞的代谢 答案解析 ‎ 一 ‎、选择题 解析:光照下吸收的CO2表示净光合量积累有机物,黑暗中释放的CO2表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温度在35 ℃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是3.00,能正常生长。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在25 ℃时积累有机物是3.75(最多),25 ℃是该植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积累的有机物是12小时光照的积累有机物量减去12小时黑暗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在20 ℃是2.75(最多)。此条件下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0.5,10 ℃时是1.0,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是30 ℃时的两倍。‎ 答案:C 解析: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 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而在0.5 g/mL蔗糖溶液中会因质壁分离失水过多而死亡;在1 mol/L的KNO3溶液中,由于K+和NO能穿过膜,故发生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由于K+和NO进入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增大,因此滴加清水后,体积稍增大。放入1 mol/L醋酸中会杀死细胞。‎ 答案:D A 解析 根据表格中质量转变百分率可知,四组马铃薯条分别在Ⅰ~Ⅳ四种液体中发生了吸水、失水、失水和吸水失水达到动态平衡四种情况,由此可推知外界四种溶液浓度大小为Ⅱ>Ⅲ>Ⅳ>Ⅰ。‎ A 解析:图乙分布有色素,说明图乙所示的结构取自类囊体,叶绿体的内、外膜上不含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和叶绿体基质中;类囊体是叶绿体进行光反应的场所,产生NADPH和ATP;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扩大膜的表面积。‎ 答案:D B C B A 第 9 页 共 9 页 解析 B选项,在底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超过一定范围,底物浓度增加,速率不变。C选项,在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最适值后,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B 解析:同一个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遗传信息基本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激素种类不一定相同,酶的种类也不一定相同;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几乎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解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AC C 解析:硝化细菌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并利用这一氧化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正因为它能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因此将硝化细菌归为化能自养型生物中 一 ‎、填空题 答案:(1)缺少载体,K+不能通过主动运输从左室进入右室 (2)缬氨酸霉素是蛋白质分子可作为载体,电极提供能量,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右室 (3)没有能量供给,K+不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右室 (4)主动运输的特点是在载体协助下,消耗能量逆浓度梯度运输 解析:这是一道很好的理科综合题,解题时需将各科知识加以融合。当电极插入盐溶液时会产生能量,而缬氨酸霉素是多肽分子,可嵌入磷脂膜充当载体,形成类似细胞膜的结构,K+可通过主动运输通过磷脂膜从左室进入右室。若能量和载体二者缺其一,则K+不能进入右室,从而说明主动运输需载体和能量的参与。‎ (1)等量 将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2)受50℃以上的温度处理后膜的通透性大大增加 ‎(3)实验步骤:①取两组等量的相同大小的切片,编号,一组加入A物质处理一段时间,另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 ‎②将两组切片分别放在等量的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 ③测量两组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并进行比较 第 9 页 共 9 页 结果与结论:①如果两组溶液的吸光度相同或相近,说明上述观点不正确 ②如果实验组的吸光度大于对照组,说明上述观点正确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实验分析与设计类试题。(1)从实验的过程看,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可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系列温度相互对照。因变量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可通过测量这些溶液中的花青素的吸光度作为检测指标。分析修订实验方案时,首先应看有没有对照,对照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2)从坐标图看,10~50℃时,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低且相同。50℃之后,膜的通透性增大,花青素透出细胞,溶液中的花青素吸光度增大。(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的处理对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的影响,根据所给物质A的作用和前面的实验方案,分析可得结论。‎ 第 9 页 共 9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