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十七中、实验中学四校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一、单选题 1.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 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 ATP中的“A”与DNA中的碱基“A”含义不同 【答案】A 【解析】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A错误;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化学能,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可转化成光能和化学能,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能产生ATP,C正确;ATP中的A是腺苷,DNA和RNA中的A是腺嘌呤,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中ATP相关知识 2.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毛细胞中,能形成ATP的结构是 ( ) ①叶绿体 ②线粒体 ③高尔基体 ④细胞质基质 ⑤核糖体.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毛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其能形成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ATP的形成途径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3.叶肉细胞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发生ATP水解的是 A. C3的还原 B. CO2进入叶绿体中 C. 光能的吸收 D. O2和[H]结合生成水 【答案】A 【解析】 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A正确;CO2进入叶绿体中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光能的吸收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O2和[H]结合生成水能够生成大量的ATP,D错误。 4.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A.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 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答案】B 【解析】 有氧呼吸过程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和水反应生成水。 5. 分析下图,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是 A.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 化能合成作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无氧呼吸、酒精发酵、有氧呼吸 D.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答案】A 【解析】 ①代表光合作用;②化能合成作用;③酒精发酵;④有氧呼吸。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6.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能够将土壤中的氨氧化成亚硝酸或硝酸,所以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 C. 去除植物细胞壁的酶也可以用于去除硝化细菌的细胞壁 D. 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化能合成作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硝化细菌能够将土壤中的氨氧化成亚硝酸或硝酸,利用将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为糖类,所以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B 错误;植物的细胞壁与硝化细菌的细胞壁,二者的化学组成不同,因此去除植物细胞壁的酶不用于去除硝化细菌的细胞壁,C错误;综上分析,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仍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D正确。 7.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过程既有水参与,又有水产生 B. 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可能发生①→③的过程 C. 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都有能量释放 D. 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③过程获得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糖酵解阶段,既可以是无氧呼吸过程也可以是有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③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②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参与,第三阶段的产物是水,A正确;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有氧呼吸或产物是酒精的无氧呼吸,所以不可能发生①→③的过程,B错误;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由于③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不释放能量,C错误;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即①②过程,D错误。 【点睛】易错点:人体剧烈运动时仍然是有氧呼吸为主要供能方式,无氧呼吸只是辅助供能。 8.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 B. 甲是无氧呼吸装置,乙是有氧呼吸装置 C. 乙应让B先封口一段时间再连接装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D. 甲和乙中的澄清石灰水是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有CO2产生 【答案】B 【解析】 甲中NaOH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甲是有氧呼吸装置,乙是无氧呼吸装置,B错误;乙应让B先封口一段时间再连接装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以排除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甲和乙中的澄清石灰水是用于检测酵母菌是否有CO2产生的,D正确。 9.现有酵母菌甲进行需氧呼吸,酵母菌乙进行酒精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CO2总量与酵母菌甲吸收的氧气之比为( ) A. 1:2 B. 2:3 C. 3:4 D. 4:3 【答案】D 【解析】 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酵母菌消耗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6mol,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2mol,因此若甲酵母菌进行发酵,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二者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放出的CO2总量与酵母菌甲吸收的氧气之比为4:3.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10.下列有关物质或结构鉴定对应的试剂、显现的颜色变化有误的是( ) A. DNA——甲基绿——绿色 B. 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 C.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 CO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黄再变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因此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详解】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A正确;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B正确;酒精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颜色反应为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正确;CO2 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高中生物课本中涉及的物质鉴定,如还原糖、脂肪、淀粉、蛋白质、DNA和RNA、酒精、CO2等。 11.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 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的细胞呼吸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详解】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曲线图的能力,需要根据曲线的斜率来判断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大小,要注意题目关键词“最适温度”,因此温度高于或低于此温度,细胞呼吸速率会减慢。 12. 下列与叶绿体相关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A. 显微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叶绿体分布在原生质层之外 B. 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 C.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出现几种色素带重叠,可能是滤液细线太粗 D. 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变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滤液细线要细而直,防止色素带重叠. 3、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解:A、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故叶绿体应在原生质层以内,A错误; B、恩格尔曼实验发现,好氧细菌集中分布在叶绿体周围,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 C、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出现几种色素带重叠,可能是滤液细线太粗,导致各种色素扩散的起点不同,而分离不明显,C正确; D、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光源与三棱镜之间,由于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这两个区域变暗,D正确. 故选:A.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3.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 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 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 D. 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答案】C 【解析】 图示四种色素是菠菜叶片中提取出的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项正确;四种色素都是有机物,都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B项正确;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快,反之则慢,据此分析图可知,丁与滤液细线的相对距离最大,说明丁的扩散速度最快,因此丁的溶解度最大,C项错误;综上分析,甲是叶绿素b、乙是叶绿素a、丙是叶黄素、丁是胡萝卜素,发黄的菠菜叶中的叶绿素被破坏,其含量会减少,因此甲和乙会减少,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以“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的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叶绿体的结构等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知识网。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 在电镜下观察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②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③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 染色剂进入细胞 ④ 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直接换上高倍镜也可看到 ⑤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应选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制作成临时装片 ⑥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 纺锤体和中心体 ⑦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从而使植物细胞对CO2和H2O的吸收减少 ⑧ 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全部不正确 【答案】A 【解析】 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低倍镜下观察到的位于视野中央的用高倍镜可以观察到,边缘的可能观察不到,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氧气和C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中心体观察不到,所以A选项正确。 15.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和氧气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所示.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条件 a b c d 二氧化碳释放量 10 7 5 8 氧气吸收量 0 2 4 8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酒精 B. d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 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 D. b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 【答案】C 【解析】 在a条件下,不吸收氧气,说明不进行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由于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说明还有酒精的产生,A正确;d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B正确; c条件下,无氧呼吸弱,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比较多,C错误;b条件下,由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都是2,所以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7-2=5,所以b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D正确。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及相关计算。 【名师点睛】计算规律: (1)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2)酒精量等于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3)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4)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多余的CO2来自无氧呼吸 (5)酒精量小于CO2释放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16.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代谢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内发生CO2→C3→C6H12O6,线粒体内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B. 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H2O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H2O的生成而产生 C. 光合作用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还原的物质不同 D. 两种细胞器都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和相同的酶系统,有利用代谢高效地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 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2C3 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 →(CH2O)+C5+H2O 2、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详解】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2C3,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3→C6H12O6+C5,则叶绿体内发生CO2→C3→C6H12O6,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C6H12O6→丙酮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在线粒体水的生成过程中生成了ATP,但是没有[H]产生,B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H]来自于光反应中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中还原C3,C3是由CO2固定而来的;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来自第一和第二阶段,在第三阶段中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因此用于还原O2,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较大的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但酶系统不同,D错误。 【点睛】熟悉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阶段的化学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 B. 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 C. 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 D. 该过程为暗反应阶段,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答案】C 【解析】 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仅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还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P,B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提高温度不一定提高酶的活性,所以不一定能促进有机物的生成,C错误;图示 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暗反应 【名师点睛】图示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易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还原氢和ATP。 18.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A. B点 B. C点 C. D点 D. E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 【详解】图中19:30(或E点)之后,植物不再进行有机物的积累,故19:30(或E点)是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净光合作用速率=真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19.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 B. 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 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由图可知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此时温度较低,故A正确;二氧化碳下降从D点开始,D点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B错误;FG段二氧化碳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强度太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故C错误;H点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说明一天中此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但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哪幅图中“a”点不能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般在曲线中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图中,光照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该值表示的净光合作用量。 【详解】A图根据图中的曲线的含义可知,a点代表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正确;B图中a点后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a点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B正确;C图中a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D图中,a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曲线分析能力,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分析图解时关键找到二氧化碳净释放为0的点。 21.如图甲、乙是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 B. b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 C. c点条件下,适当提高温度,净光合速率增大 D. d点条件下,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增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 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增大净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可适当提高温度或增加 CO2浓度,增大光合速率,故A正确;b 点时,由图甲知可通过适当增加大气中 CO2 浓度或温度,增加净光合速率,由于已经达到光饱和点,故增强光照,不能提高净光合速率,故B错误;c 点时再增加温度,净光合速率降低,故C错误;d点条件下,已经达到光饱和点,适当增强光照,净光合速率不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2.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B. 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 C. 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 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答案】D 【解析】 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低于P时,对光照的吸收能力低于野生型,则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A正确;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野生型,则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B正确;光照强度低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低,则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正确;光照强度高于P时,由于突变型水稻叶片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则限制因素是除CO2浓度外的其它因素,D错误。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光照强度,CO2浓度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突变型水稻叶片有两个特点:叶绿素含量低,而固定CO2酶的活性高,图中P点是个转折点,P点前光照强度低,突变型光合速率低,P点后光照强度高,突变光合速率高,需正确分析其原因。 23.下图曲线表示夏季时,某植物体在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天中不同程度地遮光,均会显著增强植物体净光合速率 B. a~b 段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M 点时该植物体内叶肉细胞消耗的 CO2 量一般大于该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D. 6︰30 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CO2 浓度 【答案】C 【解析】 不遮光和80%遮光,均有净光合速率为负的情况,故A错误;a~b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叶 肉细胞合成[H]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内囊体薄膜,故B错误;M点时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该植物体内细胞消耗的CO2量一般大于该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量,故C正确;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故D错误。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4.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 温室栽培该蔬菜时白天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5℃左右 C. 若一天内的温度都维持在35℃,则该蔬菜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将保持不变 D. 阴影部分表示蔬菜的有机物积累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实线表示光合作用产生量,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产生量先增加后降低,在25℃时最高;虚线表示呼吸作用消耗量,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消耗量不断升高。 【详解】据图分析,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而此温度下呼吸作用还在增加,说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有机物的积累量(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产生量-呼吸作用消耗量,图中显25℃时两条曲线的差值最大,因此温室栽培该蔬菜时白天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B错误;35℃时两条曲线相交,说明白天的净光合速率为0,即有机物的积累为0,而晚上还会消耗有机物,因此若一天内的温度都维持在35℃,则该蔬菜体内的有机物含量将减少,C错误;阴影部分是光合作用产生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差值,表示蔬菜的有机物积累量,D正确。 25.以测定植物在黑暗中CO2的释放量和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记录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温度(℃) 15 20 25 30 35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mg/h) 1.0 1.5 1.8 30 3.2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 2.5 3.3 3.8 3.4 3.2 A. 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B. 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 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5mg/h D.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实验变量有两个:温度和有无光照,而做出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光照下吸收CO2数值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表示呼吸作用速率.然后,比较表格中的数字,根据数据的变化特点可以得出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出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25℃达到最大值。 【详解】当温度为25℃时净光合作用速率为3.8mg/h,呼吸作用消耗速率为1.8mg/h,所以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3.8+1.8=5.6mg/h,而在30℃时依据公式可得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3.4+3.0=6.4mg/h,A错误;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3.2+3.2=6.4mg/h,而呼吸作用速率为3.2mg/h,B错误;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2.5mg/h,C错误;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分别为(3.4+3.0)和(3.2+3.2),都是6.4mg/h,D正确。 【点睛】关键:表中“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代表的是在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不是真光合速率。而选项中“制造有机物的量”是代表真光合量,不是净光合量。 二、实验题 26.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 (注意:不是按照A、B、C三组的顺序)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 CaCO3(少量) - + + 95%乙醇(10毫升) + - + 蒸馏水(10毫升) - +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试回答: (1)实验中加入Si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加入Ca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所示,在分离色素的装置中,倒入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____,色素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色素名称)。下列图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4)C组实验得到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的颜色应该是____________。 (5)如果菠菜叶放置时间过长而变黄,按正确方法提取并分离得到的色素带可能有________(填颜色)色素带。 【答案】 (1). 使研磨充分 (2). 防止色素被破坏 (3). 几乎无色 (4). 色素不溶于水 (5). 层析液 (6). 胡萝卜素 叶绿素b (7). B (8). 蓝绿色 (9). 只有橙黄色和黄色的色素带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③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④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1)实验中加入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加充分,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2)B中加入了SiO2和CaCO3,但研磨得到的叶绿素等色素不能溶于蒸馏水中,所以溶液几乎无色。 (3)分离色素需要加入层析液,所以在分离色素的装置中,倒入烧杯中的液体是层析液。根据分离色素的原理可知,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最小的是叶绿素b。分离色素时,滤纸条要接触层析液,但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整个实验需要加盖,所以选项中正确的实验装置是B。 (4)C组实验得到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即含量做多的色素是叶绿素a,其颜色是蓝绿色。 (5)如果菠菜叶放置时间过长而变黄,说明大量的叶绿素分解,这时按正确方法提取并分离得到的色素带可能只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种色素带,颜色分别是橙黄色和黄色。 【点睛】熟悉“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各种试剂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回答下列关于呼吸与光合有关问题: Ⅰ:图是探究有活性的水稻种子呼吸作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的________水,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 (2)实验开始时,红色小液滴位于0点,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红色小液滴将向____(左或右)移动。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液滴停止移动后,种子的呼吸方式应是__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保红色小液滴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需另设一个装置,该装置的金属网上应放置_______________,其他部分与原装置相同。 Ⅱ: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以自然条件下光照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测定黄瓜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株叶面积 (cm2) 总叶绿素 (mg·g-1FM)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mol-1) 自然条件 2860 1.43 15.04 187 弱光条件 3730 1.69 4.68 304 (1)实验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使光反应产物________________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___________(CO2或O2)的利用能力。 (2)研究结果表明,弱光条件下,黄瓜植株株高显著升高。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向茎分配增多所致。为验证以上假设,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的_________,若测定结果为实验组茎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__________(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则支持上述假设。 【答案】 (1). 自由 (2). 左 (3). 浸透的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被KOH溶液吸收后导致瓶内气压下降 (4). 无氧呼吸 (5).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6). 煮熟的种子 (7). 光照强度弱 (8). ATP和[H] (9). CO2 (10). 干重 (11). 高于 【解析】 【分析】 Ⅰ:上图实验装置中种子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钾吸收.装置中使用KOH可以吸收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实验前浸泡种子目的是:让种子增加自由水的含量,促进细胞呼吸,使代谢增强.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的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但是二氧化碳被KOH溶液吸收,试管中的气体体积变小,则红色小液滴将向左移动,具体的变化值可表示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Ⅱ: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Ⅰ:(1)将种子浸透的作用是增加种子细胞中的自由水,从而增强种子的代谢。 (2)浸透的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被KOH溶液吸收后导致瓶内气压下降.因此一段时间后,红色小液滴将向左移动。小液滴停止移动后,种子的呼吸方式应是无氧呼吸,其反应式是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 (3)在恒定的外界条件下,要确保红色小液滴的移动仅由种子的生理活动引起,可设置一个对照组实验,但需满足单一变量原则,试管内金属网上需要放同种、数量相等的、死的种子或煮熟的种子。 Ⅱ:(1)实验组用单层黑色遮阳网(遮荫率70%)对黄瓜幼苗进行遮荫,由于光照强度小,使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减少,进而降低了叶肉细胞对CO2的固定作用。 (2)若要验证弱光下植株光合产物是否向茎分配增多,则需测定黄瓜植株各部分干重(即光合作用产物积累量),若假设正确,则测定结果为实验组茎干重占全株干重的比高于对照组。 【点睛】关键:题Ⅰ中装置涉及探究种子的呼吸方式和测定呼吸速率,关键需要熟悉装置的实验原理,如K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密闭装置内CO2,导致红色液滴移动距离实际就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三、识图作答题 28.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 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b是_____________,物质 e 是______________。 (2)①和⑤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4)较强光照下,⑤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场所)。 (5)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h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6)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在横线处填写标号。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稍后,_______________过程也随着停止。 【答案】 (1). O2 (2). ATP (3). 线粒体内膜 (4). 叶绿体类囊体膜 (5). ①②③⑤ (6). A-P~P~P (7). 从叶绿体基质移动到类囊体薄膜 (8). 增加 (9). 增加 (10). ⑤ (11). ④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⑤是光反应,④是暗反应,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①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是色素,b是氧气,c是[H],d是ADP,e是ATP,f是C5,g是二氧化碳,h是C3。 【详解】(1)能吸收光能的上升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物质b是氧气,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c[H]和eATP。 (2)图中①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③必须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④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⑤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可以产生ATP,图中⑤③②①可以表示这些阶段.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4)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⑤过程中[d]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5)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三碳化合物的来路减少,短时间内去路不变,五碳化合物的去路受阻,来路不变,则在短时间内f五碳化合物量的变化是增加。该植物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光反应停止,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短时间内其来路不变,最终导致h三碳化合物量的变化是增加。 (6)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立刻停止的过程是光反应⑤过程,随后暗反应④过程也停止。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熟悉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各个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场所以及能量变化等相关知识。 29.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甲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2). 合理密植 (3). 经常补充CO2 (4). 12h内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5). 单位时间上浮叶片的数量 (6). 光照强度(烧杯与灯之间的距离) 【解析】 【分析】 (1)图甲中,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2)图乙中,B点和F点为二氧化碳的平衡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在6~18h之间二氧化碳之所以不断下降,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图中的A点和F点,可以看出一昼夜后即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因此表现出生长现象。(3)图丙中,可视为一组对照实验,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4)装置丁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 【详解】(1)由图甲可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P点比,限制Q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2浓度.所以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图乙中,在B-F段时间内叶绿体内ADP含量高的位置是叶绿体基质.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及时补充CO2。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但同时它们都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原重量+总光合作用-呼吸消耗,a=叶片原重量-呼吸消耗,因此b-a=总光合作用,即12h内右侧截取部分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或灯泡距烧杯的距离,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叶片上浮速率或一定时间内圆叶片浮起的数量,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如:温度、清水的量、CO2的含量等都是无关变量。 【点睛】分析题图中相关信息关键在于得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进而结合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对各个小题作答。 30.某生物实验小组将某种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绿色植物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昼夜不停进行光照,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若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在提取与分离该植物的色素过程中,偶然发现其缺失叶黄素色素带。 ①缺失该条色素带的植株主要对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减弱。 ②为了研究缺失该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加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_____(填“甲”或“乙”)植株。当光照强度为10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25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mg.m-2.H-1。 【答案】 (1). 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 (2). 25℃ (3). 12小时光照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比12小时黑暗中消耗的有机物少 (4). 蓝紫 (5). 乙 (6). 小于 (7). 4.7 【解析】 试题分析:光照下吸收的CO2速率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的CO2 速率表示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净光合速率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出现先增强后下降的趋势,25℃达到最大值。 (1)黑暗中CO2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可能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2)光照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则判断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应根据净光合速率判断,光照下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由表格中数据可知,25℃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最大,是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温度在35℃时,12小时光照吸收的CO2量为12×3=36,12小时黑暗释放的CO2量为12×3.5=42,光照下吸收的CO2量小于黑暗中释放中的CO2量,说明该植物在温度均保持在35℃时不能正常生长。(3)①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失该条色素带的植株主要对蓝紫光的吸收能力减弱。②光照强度为0时CO2释放速率为呼吸速率,有光照时,CO2的吸收速率为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相应温度下甲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小于乙植株,说明乙植株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光照强度为10 klx时,甲、乙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乙植株的呼吸速率大于甲植株,说明甲植株的总光合速率小于乙植株。光照强度为25klx时,植株甲积累的CO2的量为6.9mg•m-2•h-l,根据关系式:C6H12O6~6CO2,换算成葡萄糖的量约为(180×6.9)/(6×44)=4.7mg•m-2•h-l。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