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9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件:13-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课件
第二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知识梳理 】 一、森林的现状及作用 读世界森林分布图 , 回答问题。 1. 分布及现状 : (1) 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刚果河流域 (2) 现状 : 急剧减少 ,_________ 破坏殆尽。 2. 森林的作用 : (1) 经济价值 : 重要的 _________ 。 (2) 生态价值 : 不可替代的 _________, 具有强大的生态作 用和环保功效。 原始森林 自然资源 环境资源 全球气候 生物多样性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读雨林在大气中的作用示意图 , 回答问题。 1. “ 地球之肺 ” : 调节全球大气中 _____ 平衡的作用。 2. “ 绿色水库 ” : 调节全球 _______ 的作用。 3. “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 : 生物资源丰富。 碳氧 水平衡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 雨林的生态优势 : 光合作用 2. 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 (1)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 长期高温多雨的淋 洗作用 , 土壤 _______ 。 (2)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 体内 ,_________ 最容易遭到破坏。 (3) 雨林被毁 , 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 , 雨林生态系统 很难恢复。 很贫瘠 地上植被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 雨林破坏原因 : (1) 直接原因 :___________ 。 (2) 根本原因 : 当地发展中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 以及 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人类的开发 人口增长和贫困 2. 开发计划 : (1) 修建 _______ 横贯公路。 (2) 移民 ___________ 。 (3) 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亚马孙 亚马孙平原 五、雨林的前途 —— 开发还是保护 保护性 缓冲区 选择性采伐 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 【 盲区扫描 】 1. 土壤肥力高低并非只看有机质的多少。 土壤的肥力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因素的协调程度。有机质只是肥力大小的一个指标 , 不能通过这一个指标来看土壤是否肥沃。 2. 热带雨林并非只分布在赤道附近。 热带雨林除分布在赤道附近外 , 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沿海、澳大利亚东北部、西印度群岛由于受地形、信风带、暖流影响也有分布。 3. 雨林公路的修建并非有利无害。 公路的修建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但也会吸引大量人口、工厂及外国公司进入 , 导致雨林破坏 , 影响全球生态环境。 考点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热带雨林的全球效应、现状 1. 图解森林环境效应 : “ 七字法 ” 记忆 : 水、气、净、美、无 ( 物 ) 、尘、沙。 “ 水 ”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气 ” ——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 净 ” —— 净化空气 “ 美 ” —— 美化环境 “ 物 ” —— 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 尘 ” —— 吸烟除尘 “ 沙 ” —— 防风固沙 2. 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效应 : (1) “ 地球之肺 ” 。 (2) “ 绿色水库 ” 。 (3) “ 基因宝库 ” 。 3. 热带雨林破坏 : (1) 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 (2) 热带雨林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 , 其后果不堪设想。 ①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 , 引起地表水减少 , 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 , 空气干燥 , 从而引起降水减少 , 气候异常 , 全球旱涝失衡的频度和强度将加大 , 全球自然灾害频发。 ②使二氧化碳增多 , 导致气温升高 , 造成全球变暖。 ③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 , 使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遗传基因锐减。 【 拓展提升 】 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差异 地区 主要生态功能 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沿海地区 阻挡海风、保护农田 地区 主要生态功能 城市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 交通线两侧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 典题研析 】 (2013 · 全国卷 Ⅱ) 阅读图文资料 , 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 , 主根深扎地下 ,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 , 生长迅速 ,3 ~ 5 年即可成材 , 统称 “ 速生桉 ”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 a 、 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 读图 a, 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 读图 b, 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 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4) 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 【 思维导引 】 【 尝试作答 】 (1) 原因 : 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 : 截留大气降水 , 减缓地表径流 , 增加雨水下渗 ,( 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 ,)( 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 ) 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 植被变化 : 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 沼泽萎缩。 原因 : 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 , 地下水位下降。 (3) 速生桉适应性强 , 成材快 , 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 , 创造产值 ,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 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 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 ;( 有旱、雨季之分 ,) 旱季时间较长 , 降水较少。 【 通关题组 】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 , 油棕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 , 回答 1 、 2 题。 1. 依据材料推断 ( ) A. 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B. 延续 “ 刀耕火种 ” 式农业 , 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 C. 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D. 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 , 不可协调 2. 油棕产业链中 ( ) A. 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 B. 棕榈油榨取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 C. 油棕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D. 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 解析 】 1 选 C,2 选 B 。第 1 题 , 根据材料 , 油棕产业威胁到红猩猩的生存 , 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A 错。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 , 导致雨林生态恶化 ,B 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 , 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C 对。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可以相互协调 , 实现共同发展 ,D 错。第 2 题 , 油棕种植业属种植园农业 ,A 错 , 棕榈油榨取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 ,B 对。油棕生产会破坏雨林 , 对环境造成影响 ,C 错。油棕产业链规模小 , 不能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D 错。 3.《 西安市 2014 ~ 2016 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 正式出台。到 2015 年 , 全市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48%, 城区要建有多处休闲绿地 , 使市民出门 500 米有休闲绿地。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主要是 ( ) 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 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C. 降低大气污染程度、减少温室效应 D.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 解析 】 选 B 。森林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 但该题主要谈到的是社会效益 ,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降低污染、净化空气等都属于生态效益 , 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则属于社会效益。 【 加固训练 】 下图示意 1990 ~ 2010 年世界各大洲 ( 南极洲除外 ) 森林面积净变化 ( 单位 : 每年百万公顷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 A. 二氧化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多 C. 冰川体积增大 D. 全球气候变暖 2. 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信的是 ( ) A. 伐木与深加工 B. 开发矿产资源 C. 从毁林到造林 D. 禁止砍伐森林 【 解析 】 1 选 D,2 选 C 。第 1 题 ,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的功能 ,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 由图可知 , 世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 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 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 全球气候变暖。第 2 题 , 由图可知 , 亚洲森林面积增加最多 , 选项中的伐木、开矿都会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 完全禁止是不实际的 , 只有加强造林 , 从以前的毁林到造林才可行。 考点二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 湿地概况 : (1) 含义 :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 类型 : 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 , 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 我国湿地分布特点 : 类型多样 ; 分布广泛 ; 东部多、西部少。 2. 湿地的功能 : 功 能 美 称 产出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 资源宝库 提供水资源 ,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摇篮 调节气候 , 美化环境 天然空调机 功 能 美 称 涵养水源 , 调蓄洪水 天然水库 净化水质污染物质 地球之肾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生物乐园 3. 洞庭湖湿地对长江流域的重要价值 : 维持生物 多样性 洞庭湖湿地水域与陆地交替 , 气候适宜 , 水草丰茂 , 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 旅游观光 洞庭湖碧波荡漾 , 湿地风光秀美 , 自然景观类型多样 , 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调蓄洪水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 , 丰水期蓄洪 , 枯水期补给长江 , 起到 “ 削峰补枯 ” 的作用 航运 洞庭湖南连湘江、沅江、澧水等河流 , 北通长江 , 长期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 提供农副 产品 洞庭湖区是全国有名的 “ 鱼米之乡 ” , 农产品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4. 湿地资源问题出现的原因 : 原 因 主要表现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 , 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 海岸侵蚀 , 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 原 因 主要表现 人为原因 ( 人类活动 )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泥沙淤积严重 原 因 主要表现 人为原因 ( 人类活动 ) 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引进物种的干扰 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围海造陆 5. 湿地的保护措施 : (1) 建立自然保护区 ,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 (3) 采取工程措施 , 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 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 (5) 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 【 典题研析 】 (2015 · 安徽高考 ) 阅读图文材料 , 结合所学知识 , 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 , 流向区外。冬季严寒 , 年平均气温 -4.7℃ 。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 , 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 , 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20 世纪中后期 , 出现过牧现象。同时 , 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 , 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 (1) 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 (2)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3) 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 思维导引 】 第 (1) 题 , 主要是确定干流经过地区。干流发源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 , 向西流经盆地 , 然后流经大尤尔都斯盆地 , 再向东南流出本区域。第 (2) 、 (3) 题 , 湿地形成条件及保护措施如下图所示 : 【 尝试作答 】 (1)( 自源头 ) 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 , 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 , 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 (2) 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 , 河流众多 ; 盆地内地势平坦 , 排水不畅 ; 气温低 , 蒸发弱 ; 地下冻土发育 , 阻滞水分下渗。 (3) 合理放牧 , 防止草场退化 , 恢复天然植被 ,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 保护湿地 , 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 加强环境教育 ,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通关题组 】 (2017 · 昆明模拟 ) 呼伦湖 ( 图 1)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 , 湖内有 30 余个泉点出露 , 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 , 是内蒙古第一大湖 , 被誉为 “ 草原之肾 ” 。图 2 为 1975 ~ 2011 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 , 读图 , 回答 1 ~ 3 题。 1. 与呼伦湖被誉为 “ 草原之肾 ” 无关的是 ( ) A. 湖泊面积大 , 与多条草原河流相通 B. 纬度高 , 气温低 , 浮游生物受抑制 C. 出露泉点多 , 地下水补给量大 D.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入湖水体洁净 2. 据材料可知 ( ) A.1975 ~ 2011 年水体面积持续减小 B.1993 年湖区降水量最大 C.2000 ~ 2002 年平均变化率最大 D.2011 年湖区蒸发量最小 3. 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可能导致 ( ) ① 湖水盐度增加 ②温差增大 ③周边草场退化 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解析 】 1 选 D,2 选 C,3 选 D 。第 1 题 , 呼伦湖被称为“草 原之肾”是因为呼伦湖自净能力强、水质好。从图中 可以看出 , 呼伦湖的面积较大 , 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 注入 , 水经额尔古纳河流出 , 水体更新速度快 , 自净能力 强 ; 该湖泊纬度高 , 气温低 , 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 湖 泊水质好 ; 该湖泊内有 30 余个泉点出露 , 地下水补给量 大 , 水体更新速度快 , 提高了湖泊的自净能力 ; 该湖泊以 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第 2 题 , 从图中可以看 出 ,1975 ~ 2011 年水体面积波动下降 , 并不是持续下降 ; 湖泊面积的大小和补给量、蒸发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 且 图中 1975 年的湖泊面积和 1993 年的湖泊面积相当 , 故不 能确定 1993 年湖区降水量是否最大 ;2000 年的变化率 大约为 0,2002 年的变化率大约为 -10%, 由此可计算出此 时段的年均变化率 , 同理可得出其余时段的年均变化 率 ;2011 年湖泊水体面积最小 , 主要与湖泊补给量和蒸 发量的大小有关 , 湖泊水体面积小 , 可能是补给量小或 者蒸发量大造成的。第 3 题 , 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 , 说明湖泊水量减少 , 可能导致湖水盐度增大 ; 呼伦湖水 体面积波动下降 , 导致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 , 气温的日较差增大 ; 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 , 使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 , 可能导致草场退化 ; 水土流失加剧说明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加强 , 而该湖水位下降 , 湖水补给量减少 , 故水土流失不会加剧。 (2017 · 漳州模拟 )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完成 4 、 5 题。 4.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 A. 地势高 , 气候寒凉 B. 冰川众多 , 湿地广大 C. 地形崎岖 , 交通不便 D. 深居内陆 , 远离海洋 5.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 , 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 ①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 解析 】 4 选 A,5 选 C 。第 4 题 ,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 , 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 也是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第 5 题 , 三江源湿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作用上。湿地位于三江的源头附近 , 可以为河流提供淡水补给 , 也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 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6.(2015 · 全国卷 Ⅱ)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 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 , 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 , 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 大气湿度增高 B. 大气降水增多 C. 近地面风速增大 D. 气温变率增大 【 解析 】 选 D 。基塘转化为建设用地后 , 湿地面积缩小 , 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减少 , 大气湿度降低 , 降水减少 , 大气比热容减小 , 气温变率增大。地表摩擦力比原来变大 , 所以风速减小。 【 加固训练 】 1. 下图为近 30 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说明图中所示地区近 30 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 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 (2) 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 “ 黄金玉米带 ” , 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 , 都是 “ 黄金玉米带 ” 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 , 请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具有的 “ 保障作用 ” 。 【 解析 】 第 (1) 题 , 结合图例 , 可说明近 30 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东北地区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要结合东北地区水稻生长条件的改善分析 , 如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与工程建设、市场需求、政策、品种改良等。第 (2) 题 , 长白山的 “ 保障作用 ” 主要从地势高、山区植被茂密 , 能为玉米提供稳定水源角度分析 ; 草原和湿地主要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回答 , 如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等。 答案 : (1) 变化 : 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 ; 西部放牧业生产面积缩小 ( 或草原面积缩小 ); 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 原因 : 气候变暖 ; 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 ; 市场需求增大及政策支持 ; 水稻品种改良。 (2) 长白山区 :① 地势高 , 降水丰富 , 形成庞大水系 , 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 ;② 森林茂密 , 补给土壤有机质 , 涵养水源 , 调节径流 , 减轻水旱灾害。 草原和湿地 : 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 ( 或植被覆盖率高 ), 能降低风速 , 固结土壤 , 抑制风沙危害农田 ( 或保护农田 ) 。 2. 读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两个湿地的分布图。 材料二 A 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 , 位于我国中温带 , 是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 , 其中天然湿地面积达 134.7 万公顷。 材料三 B 地区为若尔盖湿地 ( 沼泽 ) 大牧区之一 —— 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 , 平均海拔约 3 500 米。 (1) 比较图中 A 地区和 B 地区湿地形成的原因。 (2) 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图示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 (3) 以三江平原为例 , 请你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解析 】 第 (1) 题 , 湿地形成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分析。 A 地区地势低平 , 纬度高 , 气温低 , 蒸发弱 , 形成湿地 ;B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 , 海拔高 , 气温低、蒸发弱 , 加上地势平坦 , 形成湿地。第 (2) 题 ,A 湿地位于农业区 , 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 ;B 湿地位于青藏牧区 , 破坏的原因是过度放牧。第 (3) 题 , 湿地的保护要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答案 : (1) 三江平原纬度高 , 气候寒冷 , 蒸发弱 , 地势低平 ; 若尔盖湿地海拔高 , 气候寒冷 , 蒸发弱 , 地形平坦。 (2) 三江平原过度开垦 ; 若尔盖湿地过度放牧。 (3) 建立自然保护区 , 发展旅游业 , 发展特色农产品及相关加工业 ; 退耕还湿等。 图表解读 23 森林生态环境效应图的判读 森林生态环境效应图主要考查森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 既可结合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进行考查 , 又可结合区域特点、地理环境要素变化进行考查。 【 跟踪演练 】 1. 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 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 , 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 封沙育草 , 涵养水源 B.② 控制开发强度 , 改善湿地 C.③ 大力植树造林 , 提高草场载畜量 D.④ 禁止超载放牧 , 退牧还草 【 解析 】 选 B 。①大小兴安岭地区 , 大力植树造林 ;② 三江平原改善湿地 ;③ 阴山北部禁止超载放牧 , 退牧还草 ;④ 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 涵养水源 ; 因此本题选择 B 项。 (2017 · 洛阳模拟 ) 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 , 回答 2 、 3 题。 2. 为大范围减弱风力 , 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 , 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 ) A. 极密 B. 密 C. 中密 D. 稀疏 3. 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工矿区 —— 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 城市地区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黄土高原 —— 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 东北平原西部 —— 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 解析 】 2 选 C,3 选 A 。第 2 题 , 各曲线的最低点越低说明 减弱效果越明显 ; 最低点到“三北”防护林的距离为减 弱风力的范围。读图可知极密林减弱的风速最小 , 但减 弱风速的范围较小投资较大 , 生态效果欠佳。稀疏林减 弱风速的能力最小 , 减弱风速范围也不大。中密林减弱 风速的范围最大也经济合理 , 生态效果也好。第 3 题 , 城市林地绿地主要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黄土高原林地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东北西部林带主要作用是减弱风速、防风固沙。工矿区林地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