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渭滨区2019-2020-1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很多独特的造型。读“蘑菇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蘑菇”最可能位于 A. 黑龙江、吉林 B. 黑龙江、台湾 C. 西藏、新疆 D. 内蒙古、新疆 2. 形成“蘑菇”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风力沉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沉积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图中“蘑菇”为风蚀地貌,一般出现在风力强大的干旱地区或海岸线附近。黑龙江和吉林位于气候比较湿润的内陆地区,很难形成风蚀蘑菇,排除A、B。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属于高寒气候区,海拔高处地表多冰雪覆盖,海拔低处植被覆盖较好,出现风蚀蘑菇的可能性较小,排除C。内蒙古西部和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力强大,最有可能产生风蚀蘑菇,选项D符合题意。 【2题详解】 风蚀蘑菇是柱状岩体经风沙的打磨与雕琢而成,因此形成“蘑菇”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选项A符合题意。风力沉积一般形成沙丘和黄土地貌,排除B。图中显示,“蘑菇”所在地区处于气候干旱地区,雨水少,地表径流少,流水作用不明显,排除C、D。 【点睛】风蚀蘑菇多发生于层状岩石,在风化过程中,岩石崩塌,形成孤立的柱状岩体。在此基础上,再经风沙的打磨与雕琢,风蚀蘑菇便逐渐形成。之所以能形成上大下小的蘑菇状,除了与岩石各层之间软硬程度的不同有关外,与风沙流的高度也有着直接的关系。风沙流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沙子搬运现象,在沙砾地区,沙子最大跃移高度为2米;在沙面上,沙子最大跃移高度为9厘米。也就是说,在离地面2米高的范围内,岩体受到的风沙吹打和磨蚀最为厉害,向上则逐渐减弱。久而久之,柱状岩体就变成了上大下小的形状,状若蘑菇。 3.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 渤海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青藏高原 【答案】D 【解析】 【详解】陆地地壳厚,大洋地壳薄,一般来说地表海拔越高的地区地壳越厚,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地壳厚度最大,选择D。 4.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A. 地壳 B. 软流层 C. 下地幔 D. 地核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岩浆的位置。一般认为,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关于甲、乙气压带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B. 乙:副热带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 C. 甲: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D. 乙:赤道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 6. 非洲某地受气压带乙、风带②交替控制,其气候特征是 A. 全年高温多雨 B.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答案】5. A 6. B 【解析】 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其成因,学生要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掌握风带和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5题详解】 从风向看甲为高气压,风向向右偏为北半球,可以推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A对,C错;乙为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原因形成的,BD错。故选A。 【6题详解】 非洲某地受气压带乙(赤道低气压带)、风带②(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荒漠化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荒漠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 B. 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C. 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 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8.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 退耕还草 【答案】7. C 8. B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丁美洲南端东岸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的地区,降水较少,形成了荒漠,该区域的荒漠化是由于地形因素导致的,A不合题意。阿拉伯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控制形成了荒漠,B不合题意。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是由于受到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形成,并非地形因素而形成的,C合题意。我国塔里木盆地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较少,该区域因此形成了荒漠,D不合题意。故选C项。 【8题详解】 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也不适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也不适宜退耕还草,ACD错误。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B正确。故选B项。 【点睛】第1题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即南美洲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一带,该区域由于位于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处,降水较少而形成了温带荒漠。 9. 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A. 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 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C.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 提供木材,供应林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详解】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减轻自然灾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 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 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 ①②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放氧除尘、吸毒杀菌;降噪隔音、减轻污染;划分车道,隔离交通;提神醒脑、减少事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1.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 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 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 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详解】由于南北方光照条件的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强;由于南北方降水条件的差异,从北向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故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B正确;由于南北方气温条件的差异,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轻薄。故选B。 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 交通发达 B.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13.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 以国营农场经营方式为主 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14.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2. D 13. B 14. 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环境概况,并能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轮廓的分布判断,该平原为东北平原,由于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东北平原地广人稀,是我国主要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地区,故农业生产主要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模式,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广,故商品率高,故B选项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符合题意。故选B。 【14题详解】 三江平原是我国沼泽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沼泽地有强大的生态环境功能,故为了保护湿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问题,D正确,故选D。 15.“数字地球”是指( ) A. 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 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 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 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3S技术的实际应用。 【详解】数字地球指的是建立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该模型将地球上每一角落的信息都收集、整理、归纳,并且按照地球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并且用网络联结起来,从而使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快速、完整、形象地了解地球宏观和微观的各种情况,并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B项符合。故选B。 16.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 极光的发生 B. 长江三角洲北岸比南岸泥沙淤积速度快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极光的发生是与地球的自转无关的,A正确。长江三角洲北岸比南岸泥沙淤积速度快、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等这些现象都和地球的自转有关,BCD错误。故选A项。 【点睛】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北岸比南岸泥沙淤积速度快,是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的。 17.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红漠化是红壤分布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出现的红壤裸露现象,故自然原因为流水侵蚀作用,所以C正确。 【点睛】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地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和发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19.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9~10月 B. 11~12月 C. 1~2月 D. 4~5月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河流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上游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据气候资料分析可知该地区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A错误;上游以山地为主,B错误;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C错误;根据降水分布图可知,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D正确。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降水量与河流经流着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图示降水量季节变化可知,该地雨季冬春季,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应在雨季来临之前的9-10月,A正确。12月、1-3月已经进入雨季,B、C错。4-5月在雨季后,D错。故选A。 【点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田纳西河流域虽然位于美国的东部,但是由于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为夏季风的背风坡,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水比夏季更多。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耕地、林地、草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草地、林地、耕地 D. 草地、耕地、林地 21. 图示区域中,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的劣势在于( ) A. 土壤贫瘠 B. 地形平坦 C. 低温冷害 D. 人均耕地少 【答案】20. D 21. C 【解析】 该题考查东北地区。 【20题详解】 甲地气候干燥,其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乙地地势平坦广阔,且气候湿润,其土地类型是耕地;丙地是山地,且降水多,其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故选D。 【21题详解】 图示地区纬度高,离冬季风的源地近,所以比受长江三角洲的劣势受低温冷害;该区主要黑土,土壤肥沃;图示地形主要为平原,平坦广阔;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故选C。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 A. 冬小麦和高粱 B. 春小麦和玉米 C. 水稻和甜菜 D. 谷子和大豆 23. 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 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 “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答案】22. B 23. D 【解析】 试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 【22题详解】 黑龙江纬度高粮食作物主要是春小麦和玉米,B正确;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的北方地区,甜菜和大豆属于经济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故选B。 【23题详解】 “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的是耕地面积的增加;“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D正确。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图”,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5.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交通便利 ④复种指数高 ⑤市场需求量大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①我国东北纬度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故①错误。 ②地广人稀不属于自然条件,故②错误。 ③我国东北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流多,水源充足;美国玉米带夏季降水丰富,密西西比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故③正确。 ④我国东北和美国中央平原地势都比较平坦,故④正确。 ⑤我国东北和美国大平原土壤都比较肥沃,故⑤正确。 综上,正确的是③④⑤。 本题正确答案为D。 【25题详解】 ①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机械化水平都比较高,所需劳动力少,故①错误。 ②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机械化水平都比较高,故②正确。 ③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交通都比较便利,故③正确。 ④我国东北纬度高,复种指数低,只能一年一熟。故④错误。 ⑤二者都是本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国内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故⑤正确。 综上,正确的是②③⑤。 本题正确答案为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①②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反气旋、气旋 B. 气旋、反气旋 C. 暖锋、冷锋 D. 冷锋、暖锋 27. 关于图示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过境时,降水位置在锋后,多带来连续性降水 B. ②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 C. ②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D. ①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答案】26. C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图示天气系统可知,图①冷气团一侧有倒退的环流,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图②中冷气团主动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雨区主要在锋后,图②为冷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①②两图分别表示暖锋、冷锋。①过境时,降水位置在锋前,多带来连续性降水,①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②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②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气压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 (1) 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特殊的叫寒潮)。天气变化: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出现较大的风,带来雨、雪天气等);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睛。 (2) 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天气变化: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的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顺时针。 (4)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顺时针辐散;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图中P处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东北信风带 D. 盛行西风带带 29. 据图可判断此时时间为( ) A. 北半球的夏季 B. 南半球的冬季 C. 1月 D. 7月 【答案】28. B 29. C 【解析】 考查三圈环流的判读,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P地盛行下沉气流,且分布在30纬度附近,故图中P处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的赤道低压带位置偏南,说明此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可判断此时时间为北半球冬季,1月份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0.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图A、图B中,北极呈顺时针自转,A、B错。图C是南极,呈顺时针方向自转,C对。图D是西经度数应顺着自转方向减小,D错。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32. 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答案】31. B 32. D 【解析】 【31题详解】 地球内部熔岩来自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选B。 【32题详解】 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题中“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因为软流层与地壳不相邻,中间不是一个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因此选项A不正确。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均明显增加,因此选项B不正确,选项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因此选项C不正确。故选D。 33.下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郊区绿地的存在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 ) A. 郊区绿地能过滤城市的污染物质 B. 郊区绿地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 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D. 郊区绿地能减弱市区噪音,就近吸收固体废弃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郊区的绿地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其可以过滤城市的污染物质,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A正确。“郊区绿地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以及“郊区绿地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这些不是郊区绿地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BC错误。郊区绿地并不能吸收固体废弃物,D错误。故选A项。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绿地应当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以内,而对空气具有污染的工业和企业应当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以外以免对城市空气产生污染。 34.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减少大气降水 B. 减少植物蒸腾 C. 减少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建设海绵城市的影响。 【详解】读材料可知,下雨时海绵城市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故海绵城市”增加了对地表径流的调节,吸收城市地表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加地下径流,C正确,D错误;海绵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利于调节局地气候,增加大气降水,增加植物蒸腾,A、B错误。故选C。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的影响,Q地季节性的受到西风的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 A. 东南风 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B. 西北风 气温年较差大 C. 东北风 天气晴朗 D. 西南风 气温日较差小 36. Q地的气候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答案】35. D 36. B 【解析】 【35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P地是中纬度西风带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气候区,因P地常年受到西风的影响,可知P地是位于北半球的,可知P地的风向是西南风。该地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气温的年较差比较小,其阴雨天气比较多,气温的日较差比较小,可知ABC错误,D正确。故选D项。 【36题详解】 由题干信息可知Q地季节性的受到的西风的影响,可知Q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项。 【点睛】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温带海洋气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37.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位于高压脊 B. ②③两地天气晴朗 C. ①④两地的风向大致相同 D. ②地位于冷锋锋前,③地位于暖锋锋后 38. ①②③④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9. 下面气压变化,最可能是乙处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7. A 38. D 39. A 【解析】 【37题详解】 图中①地等压线由气压高处凸向气压低处,应为高压脊,A正确;③地位于冷锋的锋后,②地位于暖锋的锋前,两地多阴雨天气,BD错误;①地为东南风,④地为西北风,风向相反,C错误。选A。 【38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地中④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D正确。故选D。 【39题详解】 乙处天气系统是气旋(低压)。过境前气压较高,过境时气压最低,过境后气压升高,曲线①对,A正确。②是高压过境的气压变化,③是冷锋过境气压变化,④是暖锋过境气压变化,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沿回归线东西向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0.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B. 甲处地质构造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C. 乙处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石油 D. 乙处地质构造为背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 41. 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 A. 阿尔卑斯山脉 B. 冰岛 C. 台湾岛 D. 喜马拉雅山脉 【答案】40. B 41. C 【解析】 【40题详解】 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是储油构造,不能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A错,B对。乙处岩层向下凹,地质构造为向斜,适宜在地面打井找到地下水,CD错。所以选B。 【41题详解】 丙处是板块消亡边界,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相对抬升一侧。和丙处成因相同,形成的地形区是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对。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但是是火山岛,B错。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AD错。所以选C。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 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溶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43. 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丙→甲→丁 D. 丙→甲→丁→乙 44. 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 非洲刚果盆地 B. 我国西北地区 C. 我国黄土高原 D. 我国南方地区 【答案】42. D 43. C 44. B 【解析】 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2题详解】 图中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崩解破碎,并在原地形成松散的堆积物,是风化作用,故D对。风蚀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但该岩石并没有被搬运走,故A错;该图看不到水蚀作用和溶蚀作用,可排除BC。 【43题详解】 根据图中岩石变化可知,该过程应该是风化作用,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岩石变化是由整体坚硬岩石变为松散堆积物,故选项C正确。 【44题详解】 仔细读图可知,该地区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在日间升高(乙图),在晚间(丙图)则急剧下降;岩石在日间受热膨胀,在晚间冷却收缩,使得岩石破碎成为松散堆积物,该类型风化主要存在于:类似沙漠等降水稀少的有很大的每日温差大的地方。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其余三地降水较多,故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4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温带季风气候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故C正确。A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B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终年降水少,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温差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可排除D。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 该卫星发射时,我国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北京昼长夜短 B.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C. 酒泉该日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D. 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 47. 该卫星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非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因为这里( ) A. 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C. 气候干旱,大气的能见度高 D. 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46. D 47. C 【解析】 【46题详解】 该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2017年10月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已经进入了南半球,此时北京是昼短夜长,A错误。10月9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还不是最小,冬至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才是最小的,B错误。酒泉该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C错误。该卫星发射时北京时间2017年10月9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加快,D正确。故选D。 【47题详解】 “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不是该卫星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非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原因,A错误。与文昌相比酒泉的纬度是比较高的,B错误。与文昌相比,酒泉的气候比较干旱,降水少,大气的能见度高,C正确。与文昌相比酒泉并不具备“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优势,D错误。故选C项。 【点睛】第2题海南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区域年降水量较多,而甘肃酒泉深居大陆内部,气候比较干旱,降水较少,其能见度较高。 48.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局部晨昏线的判读。 【详解】 当地时间为19时,判断为昏线,则B、D符合;而当地19时日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越往北昼越长,故B图符合。故选B。 示意图可以表示不同地理事物的运动与关系。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49. 若此图表示高纬大气环流示意图,甲乙在近地面,则( ) A. ①处风向为西北风 B. ③表示极地东风带 C. 甲气压带的成因是热力因素 D. 乙气压带控制下气团性质为热干 50. 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塑造地表形态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49. B 50. C 【解析】 【49题详解】 图中甲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故应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乙气流下沉,应是极地高气压带,③应是极地东风带,如果在北半球,则是东北风,在南半球则是东南风,故A错;B正确;副极地低气压带成因是由于动力原因,C错;乙位于极地附近,气压带性质是干冷,故D错。本题选B。 【50题详解】 海陆间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地表径流。其中①是水汽输送,②是降水,③ 是地表径流,④是蒸发,故本题选C. 二、综合题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如图1是中国某区域图,如图2是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示区域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 ;从地质构造角度,吐鲁番盆地属于 构造 (2)本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比华北平原 (填“高”或“低”),制约该地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3)天山同一自然带分布,往往南坡高于北坡,因其南坡是 坡;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天山迎风坡为 (填“北坡”或“南坡”),水汽主要来自 洋。 (4)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填地貌类型),请说出其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太阳能、地堑 (2)低、水资源 (3)阳、北坡、北冰 (4)冲积扇;有较丰富的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新疆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水循环、地质构造、人口容量、垂直自然带分布、城市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详解】(1)太阳辐射被水体吸收,然后通过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进行能量转换和释放,因此图示区域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从地质构造角度,吐鲁番盆地所在岩块相对于四周岩块断裂下陷,属于地堑构造。 (2)图示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少,生态脆弱,导致本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比华北平原低高,制约该地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因素是水资源。 (3)同一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往往与气温呈正相关,天山同一自然带分布,往往南坡高于北坡,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获取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图中信息显示,北坡出现了需水量较多的森林带(云杉林),且积雪冰川的下限(雪线)较低,说明天山北坡降水较多,因此天山迎风坡为北坡,水汽主要西风带来的,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 (4)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具有水源的绿洲,而该区域的绿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这一地带往往在河流或暂时性河流的出山口,多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山麓冲积扇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地形平坦、土壤深厚且肥沃;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冬季比较温暖等。 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向日葵是乌克兰的国花,其种子葵花籽可以榨油,也可以食用。葵花籽油是以高含量的亚油酸著称的健康食用油,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亚油酸量是温暖地区的3.5倍左右。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2014年播种向日葵的面积达469.8万公顷,是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之一,出口葵花籽油的数量是其产量的约80%。 (1)描述乌克兰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乌克兰适合优质向日葵生长的自然条件。 (3)简要分析乌克兰成为世界最大葵花籽油出口国的原因。 【答案】(1)位于欧洲中部;44°N〜52°N之间,地处温带地区;南临黑海和亚速海;与多国接壤。 (2)纬度高,气候寒冷;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黑土面积广,土壤肥沃。 (3)向日葵种植面积大,产量大;自然条件优越,葵花好质量好;国内市场需求量小;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捷。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乌克兰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图以及农业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乌克兰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克兰位于欧洲中部地区;由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乌克兰位于44°N〜52°N之间,其地处温带地区;乌克兰南临黑海和亚速海且其与多个国家相接壤。 (2)读图可知乌克兰的纬度较高,其气候较为寒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乌克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降水量较少,日照比较充足;由材料信息可知乌克兰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区域之一,其黑土面积广阔,土壤肥沃。 (3)由材料信息可知乌克兰的向日葵种植面积比较大,向日葵的产量大;乌克兰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葵花籽的质量好;乌克兰本国人口数量较少,国内市场需求量小;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优越,对外联系便捷,便于葵花籽油的对外出口。 【点睛】第1题在简述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时,可以从其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以及相对位置等三个方面来回答。 53.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表2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炭 天然气 优点 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缺点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 (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财政收入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案】(1)天然气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 (2)AB (3)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良性发展。 (4)从调入、调出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加以分析;做到资源和经济优势互补;在工程实施中注意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解析】 【分析】 该题看考查西气东输原因及达到的效益。 【详解】(1)调出区在西北,西北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对资源需求量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调入区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天然气储量小,西气东输原因是天然气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 (2)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需大量劳动力,可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资源向外输出可获得经济发展。 (3)从经济和环境分析,西气东输可缓解东部能源紧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天然气属清洁能源,可改善大气环境。 (4)结合西气东输工程分析可知,首先应了解资源分布状况及需求量;其次经济发展水平;第三,工程实施目的;第四,工程实施后达到的效益。 54.阅读材料和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 (1)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 (2)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 (4)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有哪些意义? (5)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地表径流 下渗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2)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3)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遭受污染 (4)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联系海路间的主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 (5)河水污染现状;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河水的补给与排泄);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变化等。 【解析】 【分析】 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详解】第(1)题,集雨工程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生产生活,对地表径流和下渗两个环节有较大的影响。 第(2)题,丁环节主要是地下径流。植树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能够增加下渗量,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第(3)题,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主要有用水量大和水体污染两个方面。 第(4)题,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联系海陆间的主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 第(5)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课题的研究方向应紧密结合“河水的自然净化”,可从河水污染现状及成因;河水自然净化过程;影响河水自然净化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和河水水位变化等方面设计。 5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该月我国华北地区受气压中心A的影响主要盛行__________风,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 (3)当D地盛行西南季风时,该地进入雨季。请说明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 【答案】(1)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西北寒冷干燥。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3)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和某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压带风带以及气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气压分布图可知A处的气压值是中心的值比较高,四周的值比较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该月我国华北地区受气压中心A的影响主要盛西北风;此时的气候具有寒冷干燥的特点。 (2 )读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该气候具有雨热不同期的特点,可知该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成因分析: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3)读图可知D地位于印度半岛,该地西南季风成因分析:当北半球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点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当该气压的势力逐渐增强时,北半球逐渐进入冬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