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3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3.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 A.新年祭祀树神 B.长街酒宴庆新年 ‎ C.稻田养鱼 D.土司制度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4~5题。‎ ‎4.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题。‎ ‎6.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下图中的甲、乙两图。据此完成7~8题。‎ ‎7.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8.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疏林草原带 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 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9.‎ 下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 ‎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据此完成1 0~11题。‎ ‎10.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 ‎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11.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 C.地形 D.季风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13.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A.热带草原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15.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 A.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B.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 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6题。‎ ‎16.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 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 B.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C.从西向东逐渐升高 ‎ 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第17题。‎ ‎17.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2013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人口死亡率低最低的是西藏 B.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 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 D.出生率、死亡率均高的是宁夏 ‎19.从图中可以看出 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 B.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 ‎ 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 土地承载指数是指人均粮食消费标准量(400kg)与人均粮食产量之比,下图示意我国1949年~2009年人口数量和土地承载指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0~21题。‎ ‎20.1949~2009年期间,影响土地承载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科学技术 ‎ C.市场需求 D.交通运输 ‎21.目前我国土地承载指数区域差异巨大,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A.增加荒地开垦 B.鼓励人口流动 C.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 D.提高机械化水平 ‎(2013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据此完成22~23题。‎ ‎22.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3.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4~25题。‎ ‎24.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5.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26~27题。‎ ‎26. 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7. 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1982~2007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第28题。‎ ‎28. 导致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原因有 ‎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 ‎②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 ‎③外来青壮年的大量涌入 ‎ ‎④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 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 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⑤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30. 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 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________带。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地带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2.(14分)‎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6分)‎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3.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目前乙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有哪些?(6分)‎ ‎(2)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6分)‎ ‎(3)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甲国带来的积极影响。(4分)‎ ‎ 永春一中高一年3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2019.3)‎ 一、选择题(60分)‎ ‎1-5 ACAAB 6-10 CADCA 11-15 CBCDA ‎ ‎16-20 BDCDB 21-25 DDCCB 26-30 DBADC 二、非选择题 ‎31.(10分)(1)整体  (2)西风带;(3)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纬度;热量;干湿度地带;水分 ‎32.(14分)(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6分) (2)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依次递减。 原因: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B地处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区;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极低,因此降水量最低。(8分) 33.(16分)(1)人口老龄化  建立健全养老制度,发展养老事业和家政服务;适当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效率;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任答两点点即可) ‎ ‎ (2)甲国人口向乙国迁移。甲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乙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  ‎ ‎(3)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