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文)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根据经纬度判断,图中C点应位于 A.大西洋 B.非 洲 C.太平洋 D.南美洲 2.图中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1100千米 B.2200千米 C.3300千米 D.4400千米 读右图,回答3~4题。 3.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 先向东北,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最后向东北走 4.在经纬网中,A点在E点的方位为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正西 读右图,回答5~6题。 5.若某船从甲地起航按正东、正南、正西、正北顺序各航行100千米,该船到达的终点位于甲地的 A.出发地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东方 6.若某船于10月31日8时从丙地起航,该船起航时,丁地的区时是 A.10月31日6时 B.10月30日6时 C.11月2日6时 D.10月30日8时 7.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大高加索山脉 读图,完成8~9题。 8.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9.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西南方向 D.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 11.北极航道是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 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 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 读图,完成12~13题。 12.①②③所在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B.南美洲、非洲、大洋洲 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13.④⑤⑥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D.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地区山谷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15.图示地区最高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16~17题。 16.下图为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则有关甲、乙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甲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乙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甲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乙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甲、乙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甲<300;100<乙<200 B.300<甲<400;100<乙<200 C.300<甲<400; 200<乙<300 D.200<甲<300;200<乙<300 下图为某气象观测站释放的探空气球。读图,回答18~19题。 18.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 A. 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9.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图1地区全年炎热干旱。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0题。 20.该地全年炎热,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图2中的 A.①强④弱 B.①强③弱 C.③强④强 D.④强②弱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21~22题。 2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2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A.Pa>Pb>Pc B.Pa<Pb<Pc C.Pb>Pc>Pa D.Pb<Pc<Pa 24.关于图中P、Q两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A.P为东南风、Q为西北风 B.P为东北风、Q为西南风 C.P为西南风、Q为西北风 D.P为西北风、Q为西北风 读下图回答25~26题。 25.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A. 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高、气压高 26.根据城市环流原理,该市今后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 A. A B.B C. C D.D 如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有关R、Q、P三地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处为动力因素形成 B.Q处空气受热上升 C.P处气流下沉是动力因素 D.R处全年是高气压控制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丙 B.甲<乙 C.丁<乙 D.丁>丙 30.此季节该地主要风向为 ①丙吹向丁 ②丁吹向丙 ③西北风 ④东南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为:甲_______,丙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 (3)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_。 32.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某人在登上朝阳峰后,看不到哪个村镇,并简述原因。(4分)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6分)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4分) 33.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4分) (2)在图中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2分)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4分) 哈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 地理(文)考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 CBCAD DBACB 11-20 ABBAB CBDAA 21-30 CDDBA ADCDB 二、 综合题 31.(1)(60°S,170°W) (70°S,170°E)(4分) (2)乙、丁 丙、丁(4分) (3)小于 1:111000000(4分) 32. (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4分) (2)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分) (3)A利: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4分) A弊: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2分) B利: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2分) B弊端: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4分) (4)丁处。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4分) 33.(1)A是赤道低气压带。特征为高温多雨。(4分)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2分) (3)甲图气压带位置较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做回归运动)。(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