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16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较大的下行压力,煤炭大省山西摆脱煤炭依赖,主动去产能,率先减产量,在克服困难中积蓄转型动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山西实施经济转型的原因有 ‎①煤炭等资源已近枯竭 ②单位产值的能耗高 ③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狭小 ‎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 下列加快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合理的是 A.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 B.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 C. 推动高耗能产业发展 D. 加大煤炭开采力度 ‎【答案】1. D 2. A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面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和持续较大的下行压力,山西实施经济转型,山西煤炭等资源没有枯竭,①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市场日渐增大,③错误;生产技术落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需要转型升级,②正确;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需要经济转型,④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山西水资源短缺,不应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B错误;推动高耗能产业发展和加大煤炭开采力度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CD错误;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经济结构单一,因此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途径合理的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A正确。故选A。‎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8年8月,取材于此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位于滦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自然原因有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 ‎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风沙危害 ‎ ‎④野生动物数量多,破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 塞罕坝林区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①净化空气 ‎ ‎②防风固沙 ‎ ‎③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 ‎④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3. C 4.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森林资源的建设及作用。‎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塞罕坝林场位于燕山北部,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植物难以生存,因此造林成活率低,①正确;该地处于季风区边缘,降水少,水分不足,森林成活率低,②正确;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西北风强劲,该地易受风沙危害,植物生长影响大,③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所以野生动物数量少,,④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净化空气是对大气的影响,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①④不是对农业的影响;塞罕坝林区位于华北地区北部,因此对农业生产可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②③正确。故选B。‎ ‎【点睛】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 读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图中该资源调入地位于 A. 东北地区 B. 东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西部地区 ‎6. 图中的资源调配可以 A.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C. 减轻中部地区土地盐碱化状况 D.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 ‎【答案】5. C 6. A ‎【解析】‎ 中部地区省份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结合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情况,图中该资源调入地是湖北省。图中的资源调配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5题详解】‎ 中部地区省份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结合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情况,图中该资源调入地是湖北省,位于中部地区,C对。A、B、D错。‎ ‎【6题详解】‎ 图中的资源调配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促使经济快速发展,A对。图中调入地在中部地区,不能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B错。图中能源跨区域调配可能是西电东送,不能减轻中部地区土地盐碱化状况,C错。湖北属于南方地区,不能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D错。‎ 下图甲为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方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7.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荒漠化 B. 矿山开采、扩大耕地面积——全球变暖 C.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 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植被破坏 ‎8. 下列工业中,田纳西河流域应优先发展的是 A. 棉纺织工业、炼铝工业 B. 炼铝工业、水产养殖业 C. 炼铝工业、化学工业 D. 化学工业、水产养殖业 ‎【答案】7. C 8. C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7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A错误;矿山开采、扩大耕地面积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化,B错误;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导致酸雨污染,C正确;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该生态环境问题属于全球性生态问题,不是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等能源资源丰富,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如炼铝工业、化学工业,C正确;水产养殖业不是工业,BD错误;棉纺织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不是田纳西河流域应优先发展的,A错误。故选C。.‎ 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A. 水运便利 B. 劳动力充足 C. 天然气资源丰富 D. 气候雨热同期 ‎10.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A. 地形平坦 B. 光照足,昼夜温差大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答案】9. C 10. B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河流、山脉等信息可判定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此题可采取排除法,塔里木盆地属于内陆地区的干旱气候,河流少、流量小,水运不便利,气候也不适宜,况且气候对绝大多数工业的影响不大,工业的发展很少考虑气候条件,所以排除A、D选项;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不充足,排除B选项。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答案选C项。‎ ‎【10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的生长、有机物的积累,也有利于小麦的成熟和收割。故B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区域定位、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方法总结】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1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 ‎②黄河含沙量过大 ‎③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 ‎⑥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工农业缺水严重,①正确;黄土高原经过治理水土流失,黄河含沙量减小,且含沙量对水量影响不大,②错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可以克服沿途的自然障碍,③正确;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为调水提供了可能性,④正确;长江的洪涝灾害主要在中游荆江河段,调水主要是从下游和丹江口水库,⑤错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南方转移,⑥错误;①③④正确,故选C。‎ 下图为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收集的雨水经过滤池再利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洪水威胁 B. 缓解水资源紧缺 C. 改善生态环境 D. 减少风沙危害 ‎13. 该农村住宅设计最适宜推广使用的是(  )‎ A. 华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14. 在最适宜推广的地区,如在花园中种植果树,宜选择的树种是(  )‎ A. 荔枝树 B. 橘子树 C. 椰子树 D. 枣树 ‎【答案】12. B 13. C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中雨水的收集情况,可知收集的雨水经过滤池再利用,说明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是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B正确。故选B。‎ ‎【13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该住宅设计雨水花园主要是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所以适宜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推广,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是西北地区降水量少,雨水量少,所以最适宜的是华北地区,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该我国农村住宅的设计图适宜在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荔枝树和椰子树适宜在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生长,橘子树适宜在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生长,枣树属落叶小乔木,喜温果树,适宜在华北地区生长,故选D。‎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下图为2016年“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特点的是 (  )‎ A. 部分乡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 B. 收缩城市数量多、分布集中 C. 人口收缩但经济快速增长 D. 收缩程度低且多分布于县级市 ‎16. 甲城市成为“收缩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致人口流失 B. 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 C. 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局部收缩 D. 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局部收缩 ‎17. 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应对措施的是 (  )‎ ‎①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 ‎②过快开发商品性住房 ‎③加强棚户区改造 ‎ ‎④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5. D 16. D 17.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 ‎【15题详解】‎ 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我国收缩城市人口流失、经济衰退,AC错误。收缩城市数量较少、分布较分散,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数收缩城市收缩程度低,故选D。‎ ‎【16题详解】‎ 甲城市为甘肃省玉门市,原先石油资源丰富,现在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甲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其生产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导致的,故选D。‎ ‎【17题详解】‎ 中国收缩城市主要体现城市人口数量减少,缺乏活力,可以通过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利用率、合理开发商品性住房、加强棚户区改造、均衡配置公共交通设施来吸引人口进入收缩城市定居、工作,增加城市活力。①③正确,故选B。‎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黑龙江垦区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8. 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A. 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 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 沼泽地开垦,湿地破坏 D. 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19. 关于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不正确的是(  )‎ A. 重点抓好粮食生产 B.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C. 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D.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18. C 19. A ‎【解析】‎ 本题考查东北农业开发。‎ ‎【18题详解】‎ 由于长期的“重利用,少养护”,导致黑土流失,且由于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是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故选C。‎ ‎【19题详解】‎ 综合开发强调综合,重点抓好粮食生产肯定不算综合,A说法错误。综合开发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多种经营,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面三题。‎ ‎20. 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地形、水源 B. 水源、热量 C. 水源、光照 D. 土壤、地形 ‎21. 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 太阳能、生物能 B. 风能、石油 C. 太阳能、地热能 D. 地热能、天然气 ‎22. 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 纬度低、地势起伏大 D. 地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20. B 21. C 22. C ‎【解析】‎ 本题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题详解】‎ ‎①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降水少,水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B项正确。‎ ‎【21题详解】‎ ‎②位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能,故C项正确;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生物能相对短缺,故A项错误;青藏高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短缺,且两者不属于新能源,故B、D项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③所示山区是横断山区,纬度比东北林区低,且山脉的相对高度大,使得该山区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故C项正确。‎ 近年来,肯尼亚80%鞋业市场被中国和印度 占据,廉价进口鞋严重挤压了本地鞋企的生存空间。目前,肯尼亚致力于吸引中国鞋业投资肯尼 亚皮鞋生产。肯尼亚是许多关税及投资促进和 保护协议的成员国,如《多边贸易ACT协议》《非 洲发展和机遇法案》等。通过这些协议,肯尼亚 直接投资生产的产品在北美、日本、澳洲、欧美以及东南非共同体都享受免税或非常优惠的政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 肯尼亚吸引中国制鞋投资的主要优势在于 A. 本土鞋业竞争力弱 B. 原料和海陆运输条件 C. 环保和生产安全要求低 D. 劳动力和国际贸易环境 ‎24. 将制鞋工厂转移到肯尼亚的中国鞋业公司,总部的重点发展方向是 A. 扩大自主生产规模 B. 原材料和鞋面等辅助材料生产 C. 产品设计、品牌及分销网络建设 D. 向非洲生产工厂输送产业工人 ‎【答案】23. D 24. C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区位因素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肯尼亚是许多关税及投资促进和 保护协议的成员国,政策优惠,且劳动力丰富廉价。‎ ‎2.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移。中国鞋业公司向肯尼亚转移的多为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产品设计、品牌及分销网络等高附加值环节多保留在总部。‎ ‎【23题详解】‎ 肯尼亚位于非洲,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丰富廉价,制鞋企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由材料可知,肯尼亚是许多关税及投资促进和保护协议的成员国,国际贸易环境好,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题详解】‎ 企业向外转移的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生产制造环节,中国鞋业公司总部主要是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品牌建设及完善销售网络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环节,总部主要功能不是生产,所以ABD选项错误,故C正确。 ‎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根据肯尼亚的人文地理背景分析其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解答第二小题关键是掌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当地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 “渥堆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的温度、偏低的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 24 小时左右。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勐海县号称“普洱茶圣地”,很多普洱茶企业都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然后销往全国各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在勐海县最好的发酵时间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6. 很多普洱荼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的原因是 A. 加强企业协作 B. 共用基础设施 C. 提高企业知名度 D. 利用当地独特环境 ‎【答案】25. A 26. D ‎【解析】‎ ‎【分析】‎ ‎1.根据发酵的环境要求,当地所处的气候区以及气候特点来判断。‎ ‎2.通过材料相关信息判断即可。‎ ‎【25题详解】‎ ‎“渥堆发酵”的环境要求是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而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春季3~5月份,降水较少,气温较高,非常适合发酵。故A正确。‎ 故选A。‎ ‎【2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说明勐海县独特的发酵环境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云南的气候特征,并准确提取材料信息用于解题。‎ 读田纳西河流域水坝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图中水坝的数量和密度,可以反映该地的( )‎ A. 降水多少 B. 气温高低 C. 地形特征 D. 含沙量大小 ‎28. 图中水坝及形成的水库主要功能有( )‎ ‎①发电 ② 航运 ③防洪 ④防沙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27. C 28.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27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中水坝数量多密度大,呈现梯级开发,说明该地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所以本题C正确。‎ ‎【28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及形成的水库主要功能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综合效益,促进了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A选项正确。‎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其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结合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 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有 ‎①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 ‎②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③下层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 下列减缓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退耕还沼、还湿地 B.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C. 大力开荒垦殖 D. 合理利用湿地生物资源 ‎【答案】29. C 30. C ‎【解析】‎ 本题考查湿地形成的原因及湿地面积减少的解决措施。‎ ‎【29题详解】‎ 沼泽形成原因从地形、气候、水源、冻土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①正确;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②错误;纬度高气温低,土壤下层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③正确;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此积水较多形成沼泽,④正确。故选C。‎ ‎【30题详解】‎ 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力开荒垦殖,因此退耕还沼、还湿地可以减缓湿地面积减少;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垦,合理利用湿地生物资源减缓湿地的退化,都是合理的减缓湿地面积减少的措施。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31.材料一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位于其境内北部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之前荒漠化严重,经过近30年治理,已经实现治理面积大于沙化面积了,沙漠不再是危害之源。左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 材料二 右图为库布齐光伏发电图。光伏板提供清洁能源,光伏板之间栽植着甘草、苜蓿、沙打旺、杨柴等牧草;光伏板下养殖绵羊和灰雁等畜禽。光伏发电机组需要经常清洗除尘。‎ 材料三 今年6月17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 ‎ ‎ ‎(1)上世纪90年代之前库布齐沙漠逐渐扩大的原因有。‎ ‎(2)评价库布齐发展大面积光伏产业的区位条件。‎ ‎(3)分别说明“板上发电,板下养羊,板间种草”对于荒漠化防治的作用。‎ ‎(4)结合材料三,举例说明荒漠化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答案】 (1). 自然: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气候异常 人为:人口增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樵采、开垦、放牧或植被破坏) (2). 利: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土地广阔,地价低 (3). 不利:风沙大,维护成本高 (4). 板上:遮光,减少水分蒸发(或挡风、减小风蚀、缓解能源紧张,减少过度樵采)板下:增加土壤肥力;板间: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固氮(增加土壤肥力) (5). 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产降低,粮食不足,农民收入下降;贫困逼迫扩大耕地,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加剧荒漠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土地荒漠化的有关知识。‎ ‎【详解】(1)读材料可知,上世纪90年代之前库布其沙漠逐渐扩大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库布其沙漠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少,位于高原地形区,没有高山环绕,并且有时气候异常;人为原因是人口不断增加破坏了环境,还有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2)库布其发展大面积光伏产业的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太阳能丰富,并且土地广阔,低价低;不利条件是风沙大,维护成本高 ‎(3)根据材料,“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这是库布其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光伏”治沙项目。光伏发电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表温度低,地表水分蒸发减少,板上可以遮光,减少水分蒸发;板下,增加土壤肥力;板间,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增加土壤肥力。‎ ‎(4)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产降低,粮食不足,农民收入下降;贫困逼迫扩大耕地,过度开垦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加剧荒漠化。‎ ‎32.读“黄河流域能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 水电站:A__ B______煤矿:C____ D____ 油田: E______ F_____‎ ‎(2)黄河流域能源分布差异: ‎ 上游以_________为主,中游以___________为主,下游以__________为主。‎ ‎(3)煤炭、石油、水能的共同特点是(双选):___________‎ A.都污染环境 B.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C.都是可更新能源 D.都属于常规能源 ‎ ‎(4)火力发电属于(双选):___________‎ A.太阳辐射能 B.可再生能源 C.新能源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普遍应用的能源 ‎(5)石油能日夜不断地运输到其他地区的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F地的石油通过该运输方式可输送到________等地,为其________工业提供有利条件。‎ ‎【答案】 (1). 龙羊峡水电站 (2). 刘家峡水电站 (3). 大同煤矿 (4). 神府煤矿 (5). 中原油田 (6). 胜利油田 (7). 上游:水能 (8). 中游:煤炭 (9). 下游:石油 (10). BD (11). AD (12). 南京或青岛 (13). 石化 ‎【解析】‎ ‎【详解】(1)读图可知, A为龙羊峡水电站,B为刘家峡水电站。C为大同煤矿,D为神府煤矿。E为中原油田,F为胜利油田。‎ ‎(2)黄河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以水能为主,中游地区多煤炭,下游多石油资源。‎ ‎(3)煤炭、石油、水能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都属于常规能源,水能不污染环境,煤炭和石油短时间内不能更新,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D。‎ ‎(4)火力发电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属于太阳辐射能,为常规能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普遍应用的能源,故选AD。‎ ‎(5)F地的石油通过该运输方式可输送到南京和青岛等地,为其石化工业提供有利条件。‎ ‎33.结合下面山西主要煤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自然条件来分析,山西煤炭资源条件十分优越:分布范围广,煤炭质量优,埋藏条件浅,开采条件好,除此之外晋煤还具有的优势______,____。‎ ‎(2)图中晋煤东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两条通向河北的港口,这二港口是_______和________。‎ ‎(3)为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国家加快建设山西能源基地,主要做法有三:___、___、___。‎ ‎【答案】(1)储量丰富 煤种全 (2)秦皇岛港 黄骅港 (3)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解析】‎ 整体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特点是分布范围广,煤炭质量优,埋藏条件浅,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煤种全等。为加快建设山西能源基地,我国采取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修建运煤专线,发展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等措施。‎ ‎(1)从自然条件来分析,山西煤炭资源条件十分优越:分布范围广,煤炭质量优,埋藏条件浅,开采条件好,除此之外晋煤还具有优势储量丰富、煤种全。‎ ‎(2)图中晋煤东运的主要铁路干线有两条通向河北的港口,这二港口是秦皇岛港和黄骅港。‎ ‎(3)为充分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国家加快建设山西能源基地,主要做法有扩大煤炭开采量;修建运煤专线,提高晋煤外运能力;进行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34.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全长1241千米,引水至天津、北京。‎ 材料二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一线。‎ ‎(2)某学校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南水北调中线考察,发现从丹江口到北京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 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对水资源输入地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答案】(1)秦岭-淮河(2分)‎ ‎(2)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2分)‎ ‎(3)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减缓地面沉降;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导致次生盐碱化等(任答四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我国南方、北方以此线为界。‎ ‎(2)中线工程南北两端纬度不同,气候的降水、热量条件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差异,主导因素为热量。‎ ‎(3)北方受水区可能产生的影响应包括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有利影响为主,主要有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减缓地面沉降;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主要是因不合理灌溉导致次生盐碱化等。‎ 考点:南水北调工程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下图是珠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1)读材料一分析,根据红水河流域的资源特征,可发展_____工业,理由是_____、____。‎ ‎(2)梧州(平均海拔 24m)到广州(平均海拔 11m)水路里程 381 公里,据图分析该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为______。‎ ‎(3)读材料二分析,图中 A 代表的产业是_______,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 A 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日益紧张,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开源方面:通过______、_______等跨区域工程输入能源。 ‎ 节能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______。‎ 产业结构调整:_______。‎ ‎【答案】(1)有色金属冶炼 锡、铝土矿等资源丰富;靠近水电站,水能丰富;水源充足 ‎(2)航运、灌溉 ‎(3)劳动密集型产业 廉价的土地 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优惠的政策。‎ ‎(4)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提高能源利用率 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从而降低能耗;发展第三产业 ‎【解析】‎ ‎(1)读材料一,根据红水河流域的资源特征,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理由是锡、铝土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靠近水电站,水能丰富,能源充足。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 ‎(2)梧州(平均海拔24m)到广州(平均海拔11m)水路里程381公里,说明该河段的落差小,水流平稳,沿岸地区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该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为航运、灌溉。‎ ‎(3)读材料二,两次产业转移的产业类型相同,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先完善基础设施,再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产业迁入。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廉价的土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优惠的政策。‎ ‎(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日益紧张,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开源方面,可通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工程输入能源。在节能方面,主要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从而降低能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