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旅游地理学案(全国适用)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旅游地理学案(全国适用)Word版含答案

选修3 旅游地理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 [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可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基本类型。其区别如下:‎ 比较项目 种类 示例 产生时间 空间分布 表现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 路南石林 历史悠久,大多有几十万年以上的历史 范围较大,‎ 一般呈片 状或带状 分布 风景 景观 气象气候类 黄山云海 水域风光类 杭州西湖 生物景观类 黄山迎客松 宇宙类 陨石 人文旅游资源 古迹和古建筑类 北京故宫 历史较短,‎ 一般几年 到几十年 范围较小,‎ 一般呈点 状分布 建筑 景观 现代建筑成就类 车站与港口、济南泉标 消闲、求知、健身类 体育中心、泉城公园 古迹和古建筑类 北京故宫 购物类 北京的庙会 ‎2.旅游资源的特性 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又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 特性 含义 旅游资源 共 性 多样性 旅游资源极其多样,且广泛存在 非凡性 旅游资源是同类中具有非凡特点的事物或现象 永续性 多数旅游资源可反复使用,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与其他资源相比是最突出的特点)‎ 自然景观 季节性 有些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如雾凇形成于冬季 地域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 人文 景观 可创造性 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 可变异性 人文景观的性质、功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3.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价值 含义 资源类型 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 自然景观 科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 价值 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4. 旅游资源的分布 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反过来可以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如下表所示:‎ 因素 影响 举例 自然地理因素 地质基础 依托于构造地貌形成的旅游资源,其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关 雅鲁藏布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分布在断裂带上;分布在高原构造带上的断层湖,如非洲的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我国的青海湖、滇池、洱海等;夏威夷、日本的火山景观 气候条件 主要依托于气候条件的旅游资源,其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 寒温带和中温带的冰、雪、雾凇奇景,如吉林雾凇;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日本的札幌、中国的哈尔滨和齐齐哈尔成为世界三大冰雪艺术区 海陆地形及气候 影响海景的 分布与构成 热带和亚热带海滨风光 人文地理因素 古代城市建设 赋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中国的八大古都、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意大利的罗马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等的审美活动,提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 古代建筑的“七大奇迹”、庐山、岳阳楼等 人类重大行为留下的地理“痕迹”‎ 古战场、古渡口、万里长城 随着时代进步,‎ 社会认知因素 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旅游形式 休闲度假村、农家乐分布在城市外围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太空旅游使旅游者步入太空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旅游资源的价值 ‎1.(2016·全国卷Ⅱ)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 本题以图文信息为载体,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条件评价,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认真阅读图文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说明其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说明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意味着其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 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考向2 旅游景观的分类 ‎2.(2017·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导学号:29790173】‎ 日本岐阜县白川乡的合掌村,被誉为“日本传统风味十足的美丽乡村”‎ ‎。该村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冬季多暴雪。村中的“合掌屋”(下图)最早建于300年前,屋顶坡度达60°,状如双手合掌,因此得名。合掌屋全部采用当地木材建造,这种传统保留至今,合掌屋与穿插其间的花草植物、小溪流水、水田水车等,构成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乡村景观。‎ 分析合掌村独特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 从日本岐阜县气候、森林资源、地形、农田、房屋与山地、溪流、花草植物等地理要素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读图文材料,合掌村独特旅游景观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当地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从日本海带来大量的水汽,冬季多暴雪;当地森林茂密,就地取材建造木屋;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农田、房屋与山地、溪流、花草植物等交织,形成独特的山村景观。‎ ‎[答案] 当地冬季多暴雪,形成了造型独特(合掌形)的建筑。(3分)当地森林茂密,使就地取材建造木屋的传统得以保留。(3分)依山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2分)农田、房屋与山地、溪流、花草植物等交织,形成独特的山村景观。(2分)‎ 考向3 旅游景观的欣赏 ‎3.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________、________。‎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世界遗产可以分为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自然与文化遗产,曲阜的三孔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是历史文化价值。第(2)题,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因素主要有旅游地的知名度、旅游资源质量的高低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等。第(3)题,要想看泰山日出,应把握好观赏的位置及时机。第(4)题,游客大量涌入旅游景区会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环境污染、基础设施的破坏、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以及产生安全隐患等。‎ ‎[答案] (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 ‎(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 ‎(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3点)‎ 考点二|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 ‎(对应学生用书第227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①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北京颐和园和苏州古典园林,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③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经过协调组合,形成一定的结构和规模,开发效益高,如四川峨眉山、广西桂林山水。‎ ‎(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指标 具体内容 环境容量状况 旅游资源所在地规模大、景象艺术特征显著、内容丰富、游程较长、布局合理、质量上等,其环境容量就大 环境质量状况 幽静舒适、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等条件是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环境质量的基本要求 社会经济环境 主要指一个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整体形象。也可以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数量与素质、当地居民对旅游者数量和行为容忍的最大限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①‎ ‎②客源市场条件 首先,要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所针对的旅游者类型。其次,要正确估计以下几方面的情况:旅游资源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资源最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的接待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的交通运输能力。‎ ‎③其他开发条件 包括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2.旅游规划 ‎(1)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如下表所示:‎ 旅游景区的交通规划 景区交通线路规划 旅游景区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紧邻的主要景点为中心,通过公路、河道、索道和人行道等交通线,将周围若干景点相连而成的。因此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旅游交通工具规划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某些交通工具(如观光马车)具有娱乐性质,可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规划 ‎ 规划的目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规划时要考虑的因素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3. 旅游活动设计 ‎(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2)旅游信息的收集 ‎(3)确定旅游目的地 原则 原因 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 选择与居住地的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人们居住地与旅游地的环境差异会激起人们的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正是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成为人们旅游的动力 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一般来说,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在旅游线路上倾向于环路设计,追求以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游览最多的旅游地 ‎(4)选择旅游线路 ‎①根据经济收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区串联成环形(或多边形)线路,避免行程的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尽量缩短交通用时,留出适当机动的时间。‎ ‎④突出主题。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必须有特色、有主题,要将有内在联系的旅游景区串联起来,对交通、食宿、游览、娱乐、购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5)保证旅游安全 ‎①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 ‎①地形 ‎②气候:注意恶劣天气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③水文 ‎①交通:旅游出行中不搭乘不合格的车辆和超载车辆 旅游硬件设施 ‎②景区:景区的旅游安全涉及面广,作为旅游者不容忽视 ‎③旅行社:选择时必须特别关注旅行社的资质与服务质量 社会文化环境 ‎①政策与态度 ②社会治安 ③政治形势 ‎②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a.注意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当地治安安全。‎ b.外出旅游购买保险。‎ c.加强自我医疗保护和防范意识。‎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旅游资源的评价 ‎4.(2017·全国卷Ⅲ)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 不利影响主要从该地负地形广布,高差大,地表崎岖,交通不便,游览难度大,存在多种旅游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措施主要从游客数量调控、电梯等设备建设及增加多种安全保障等方面分析。‎ ‎[答案] 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 旅游资源评价 ‎(1)游览价值 分析角度 满分术语 资源价值 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集群状况 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地域组合 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 ‎(2)市场交通 分析角度 满分术语 经济发展程度 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或远离经济发达地区,距客源市场较远)‎ 交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基础设施 分析角度 满分术语 服务设施 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或不足)‎ 环境承 载力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考向2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5.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解析] 老工业区经济衰落后遗留的厂房、车间、生产设备等都属于工业遗产资源,把这些资源一一列出即可;旅游设计要根据旅游资源确定,而多数工业遗产资源都属于旅游资源,不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作不同的旅游设计,如利用宽敞的厂房做画廊,利用工业设备现场体验原来的工业生产流程等。‎ ‎[答案]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考向3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6.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 ‎【导学号:29790174】‎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析] 首先,通过图中经纬度和湖面的高程(3 196米)确定旅游地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多大风等自然特征,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带足相应的生活用品。‎ ‎[答案] 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考点三| 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229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区域经济 ‎①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 ‎②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 ‎③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①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②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区域社会和文化 ‎①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②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③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①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②对旅游区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2)负面影响分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环境的破坏两个方面 ‎①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旅游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食宿和游览活动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破坏旅游环境、危害旅游区居民和旅游者的健康 对生物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 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设计不周密,论证不全面的旅游开发建设 破坏旅游景观的和谐和旅游区的整体风貌 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②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城市化问题   ‎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措施的实施必须以保护旅游资源为 前提。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实施主体见下表所示:‎ 旅游环境保护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法律法规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工程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旅游研究专家、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旅游项目评价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旅游研究专家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生态旅游 约束个人行为,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旅游者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文化的作用 ‎7.(2017·全国卷Ⅰ)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静与质朴。‎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解析] 乡村旅游中,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及民俗风情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村民迁出后,乡村旅游就失去了其本质,导致过度商业化和表演化,只能繁荣一时。村民生活在村中,保留了乡村的文化风味,促进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答案] 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 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的平衡。‎ ‎ 发展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拉动经济发展 ‎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 ‎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③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 ‎①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 ‎②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 ‎①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考向2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8.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 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表现为热带海域风光和珊瑚礁景观;由于三沙市旅游环境承载量较小,所以在开发中要注意保护,避免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和环境污染。‎ ‎[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 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 ‎(1)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a.污染自然环境。 ‎ b.破坏生态系统。‎ c.损毁文化古迹。‎ ‎②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a.外来文化入侵,传统文化消亡。‎ b.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景观破坏。‎ c.景点保护和管理压力大,安全系数下降,旅游质量下降。‎ ‎(2)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措施 ‎①加强旅游区的环境监测和保护,防止环境污染。‎ ‎②加大环保宣传,增强游客环保意识。‎ ‎③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④进一步发展交通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⑤加强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