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试题 一 、选择题(60分,每题1分)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2018年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千克的月壤返回地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 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 C. 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 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 “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3. 地球和月球表面自然环境,都有( ) A. 昼夜交替的现象 B. 适宜的温度条件 C. 适合生物的大气 D. 液态水的存在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文昌发射中心的“嫦娥五号”在地球表面,不是天体,A错。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B对。进行月面采样的“嫦娥五号”落在月球上,不是天体,C错。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在地球上,不是天体,D错。故选B。 【2题详解】 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较地月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属于地月系,太阳系又包含地月系,银河系又包含太阳系,而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同级别。故选D。 【3题详解】 地球和月球表面的自然环境,都有昼夜交替的现象,A对。月球表面环境没有适宜的温度、 适合生物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故没有生物的存在,BCD错误。故选A。 4.地球存在生命的直接原因有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③适中的日地距离 ④适于呼吸的大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存在生命的直接原因是有适宜的温度和适于呼吸的大气,①④正确。B正确;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表面平均湿度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过程发生、发展;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和适中的日地距离是根本原因。①④正确。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地球所处的安全的宇宙环境和自身的有利条件有密切关系。太阳正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行星及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地球表面平均湿度保持在15℃左右,有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和生命过程发生、发展;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地球有液态水。 5.太阳大气某层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该太阳活动是( ) A. 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活动的具体表现,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太阳大气某层有时会出现一些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该太阳活动是耀斑;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6.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A. 日冕层—黑子 B. 色球层—耀斑 C. 光球层—日珥 D. 光球层—太阳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阳黑子主要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主要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主要出现在日冕层,故B正确。 7.下列省区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A. 浙江省 B. 黑龙江省 C. 四川省 D. 西藏自治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且日照时间长,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故答案D正确。 8.太阳活动最主要的标志是 A. 黑子和日珥 B. 黑子和耀斑 C. 耀斑和太阳风 D. 日珥和太阳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是黑子和耀斑。选择B项。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10. “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 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共八十一天,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九尽桃花开”时,日期大约是3月上旬,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仍在南半球,位于赤道与南回线之间,A、B错;移动方向是向北移,C对,D错。 故选:C。 【10题详解】 冬至数头九,“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我国北方地区昼短夜长,且昼长变长,A、B错;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我国北方地区昼长变长,日出时间不断提前,D对。 故选:D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11月7-8日之间。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立冬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A. d→a B. a→b C. b→c D. c→d 12. 立冬到冬至,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变慢后变快 D. 先变快后变慢 13. 立冬到冬至,嘉峪关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 A. 白昼越来越长 B. 白昼越来越短 C. 一直昼夜等长 D.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答案】11. D 12. A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知,a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b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c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d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据材料知立冬时间为每年11月7-8日之间,据图应位于c→d之间。故选D。 【12题详解】 每年1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立冬11月7-8日到冬至12月22日期间,越来越接近1月初,因此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故选A。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从立冬11月7-8日到冬至12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因此嘉峪关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故选B。 14.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 ) A. 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B. 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 C. 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D. 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地所处纬度为20°N,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故A错误,B正确;该地属热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多,故C错误;热带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 15.下面是某同学画的不同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从侧面看是自西向东,A错误、B正确;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CD错误,所以选B。 16.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初始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后的方向)(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故图示A、C、D项中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左偏,故判断位于南半球,而B图示面对初始方向,运动方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B项符合题意。 17.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A图为侧视图,日期为12月22日冬至日,B图为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为北半球,北极圈内为极昼,日期为6月22日夏至日;C图为俯视图,昼夜等分,日期为春秋二分日;D图为俯视图,逆时针方向表示为南半球,南极圈以内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冬至日。故B符合题意。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对图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表示纵波 B. D表示古登堡界面 C. G表示地幔 D. G的物质形态为液态 19. 目前科学界认为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 A. 地壳 B. 地核 C. 内核 D. 上地幔 20.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B. 地壳和上地幔 C. 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 地壳 21. 横波和纵波在向下通过古登堡界面时传播速度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 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 S波、P 波都明显下降 D.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答案】18. D 19. D 20. A 21. B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图中A在2900千米处消失,表示横波,A错。D表示莫霍界面,B错。G表示地核的外核,C错。G的物质形态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D对。故选D。 【19题详解】 目前科学界认为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对。地壳 、地核、内核不是火山喷发的岩浆的主要来源,A、B、C错。故选D。 【20题详解】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不包括软流层,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选A。 【21题详解】 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中的外核,外核主要呈液体状态,横波无法通过会消失,纵波速度会减小,故B正确;故选B。 【点睛】地震波分横波、纵波,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不能在液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可以穿过各态物质。横波消失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结合地壳的厚度,判断莫霍界面的位置。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22.北半球近地面风向模式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为风向,①为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起减小风速的作用,④为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能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③为地转偏向力,故选B。 2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 地面的冷热不均 B. 地转偏向力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面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A错。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B错。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向低压运动,C对。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可能导致高低纬度之间热量差异,形成气压带、风带,D错。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图中箭头②比①细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逆辐射 B. 地面反射 C. 大气削弱作用 D. 地面削弱 25.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雾能使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特别是波长短的辐射能削弱显著,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或衰减作用,所以形成图中箭头②比①细。故选C。 【25题详解】 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就相当于增厚了云层,加大了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从而防止霜冻。故选D。 26.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而此图相反,故不符合题意;B草地相对于裸地比热容大,故白天温度低、大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裸地大气上升形成低压,故正确;C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而此图相反,故不符合题意;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而此图相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箭头代表甲地空气的受力情况和风向,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27. 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箭头是( ) A. A B. B C. C D. D 28. 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答案】27. A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因此图中A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故选A。 【28题详解】 图中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B大致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为风向,其方向为东北风。故选B。 29.在赤道和南纬30°之间的纬度带,许多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吹的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风向标,其树冠的倾斜方向是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赤道和南纬30°之间的纬度带,是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吹的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风向标,其东南迎风一侧的树枝被吹断,西北背风一侧树枝得到生长,树冠的倾斜方向是西北方向,A对。B、C、D错。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阴影部分)、风带(箭头袁示风向)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 甲风带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31. 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多雨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低温干燥 【答案】30. B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读图分析,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位于30°和赤道之间的为信风带,该信风向右偏,因此该半球为北半球;甲风带位于30°和60°之间,即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风带应该为盛行西风带,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西南风,B正确。故选B项。 【31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明显偏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地中海气候去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炎热干燥,C正确,ABD错误。故选C项。 32.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日本氢气球借助的风力是 A. 东南信风 B. 西风 C. 极地东风 D. 西南季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盛行西风是由南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南北纬60度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右偏为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为西北风。日本、美国部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且日本位于西边,氢气球能够借助盛行西风到达美国上空,故本题选B。 北回归线横穿撒哈拉地区中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控制该地区气压带、风带是 A. 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34. 该地区气候的特征是 A.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 B. 终年高温,分早、雨两季 C.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 终年高温少雨 【答案】33. B 34. D 【解析】 【33题详解】 北回归线附近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北半球西风带主要影响30°N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位于10°N-10°S之间。故选B。 【34题详解】 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故选D。 35.东亚夏季风的特点是( ) A. 温暖湿润 B. 寒冷干燥 C. 高温干燥 D. 寒冷湿润 【答案】A 【解析】 【详解】亚洲夏季风由海洋吹陆地,特点是温暖湿润,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特点是干燥。故选A。 当北京时间(东8区)为10月29日10点时,回答下列小题。 36. 此时日本(东9区)的区时为 A. 10月29日11点 B. 10月29日9点 C. 10月29日6点 D. 10月29日16点 37. 此时英国(0时区)的区时为 A. 10月29日18点 B. 10月29日2点 C. 10月29日6点 D. 10月29日16点 【答案】36. A 37. B 【解析】 【36题详解】 当北京时间(东8区)为10月29日10点时,日本(东9区)位于东8区东侧,较北京时间早1个小时,其区时为10月29日11点。故选A。 【37题详解】 当北京时间(东8区)为10月29日10点时,英国(0时区)位于东8区西侧,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其区时为10月29日2点。故选B。 38.下图所示风带,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图中A选项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南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9.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判别。 【详解】第一幅图显示该气候类型特点:气温高时降水少,气温低时降水多,且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可判断为地中海气候;由此可知选项B正确。第二幅图表示全年高温多雨,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第三幅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第四幅图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并且雨热同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 40.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A错误。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B正确。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冬夏季风形成,C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控制形成,D错误。故选B。 41.1月份东亚主要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答案】B 【解析】 【详解】1月份东亚位于亚洲高压的东部,为西北风,故选B。 42.读下图,回答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季节 D. 终年高温干燥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份气温高,位于北半球,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B正确。 43.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 A. 增强大气逆辐射,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B. 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利光合作用。 C. 增加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D.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满足植物对水的需求。 【答案】A 【解析】 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这是为了增加大气逆辐射,减慢地面降温速度,避免农作物受霜冻侵袭,D对。制造烟雾不能增加空气中的水气,A对。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对地面保温的作用,B错。烟雾不能增加地面辐射,C错。 4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风的形成。 【详解】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D项正确。故选D。 4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 大气环流 B. 季风环流 C. 西风漂流 D. 热力环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近地面遇冷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遇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大气环流、季风环流都是热力环流的不同形式。西风漂流是洋流。故选D。 据中央气象台2012年11月9日预报:受南下东移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华北地区将有5~6级大风,气温下降10~12℃,并伴有降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 “未来三天”影响华北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 ) A. 低气压 B. 暖锋 C. 冷锋 D. 高气压 47. 该天气系统过境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①暴雨摧毁房屋②低温造成冻害③降雪阻塞交通④大风净化空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8.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 ( ) A. 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B. 气温降低、伴有降雪 C. 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D. 气温升高、伴有降雪 【答案】46. C 47. D 48. A 【解析】 【4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未来三天华北地区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天气系统为冷锋,C正确。 【47题详解】 冷锋过境出现降温会造成低温冻害,大风会净化空气,降雪阻塞交通,D正确。不会出现暴雨。 【48题详解】 冷锋过境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A正确。 【点睛】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逐渐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会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原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好。影响我国的冷锋天气有寒潮、沙尘暴、北方夏季的暴雨等。 49.读气流状况示意图,表示北半球气旋的图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读图A、C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间向四周辐散,应为高压(反气旋),A呈顺时针应为北半球反气旋,C呈逆时针应为南半球反气旋;B、D气流在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间辐合,应为(气旋)低压系统;B呈逆时针应为北半球气旋,D呈顺时针应为南半球气旋,故该题选B。 2014年12月10日哈尔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雪天气,伴着寒风,大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 完下列小题。 50. 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 A. B. C. D. 51.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50. B 51. A 【解析】 【50题详解】 哈尔滨又迎来了新一轮的降雪天气,伴着寒风,大雪很快洒满了冰城的大街小巷,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冷锋,A项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暖锋,故不符合题意;B项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冷锋,故正确;C项是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为北半球气旋,故不符合题意;D项是水平方向上气流顺时针由中心流向四周,为北半球反气旋,故不符合题意。由此判断该题选B项。 【51题详解】 冷锋是指冷气团势力强大,推动着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所形成的锋面.冷锋过境时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该地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该天气系统为冷锋,气温下降,故选A。 52.亚洲高压强盛时 A. 正值我国的夏季 B. 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C. 印度一带盛行西南季风 D. 太平洋北部受低压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欧大陆上盛行亚洲高压时,说明同纬度地区,亚欧大陆的气温较海洋低,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A项错误;则此时南半球为夏季,澳大利亚大陆上昼长夜短,B项错误;印度一带,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C项错误;此时太平洋上受阿留申低压控制,D正确。 53.能对地面热量损失起补偿作用的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逆辐射 D. 短波辐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能对地面热量损失起补偿作用。故选C。 5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原因是 A 海陆纬度差异大 B. 地势高低悬殊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D. 风向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是东亚季风环流典型的主要原因。故选C。 55.太阳黑子产生在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核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故选A。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6.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 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 D. 火星或土星 57. 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56. B 57. C 【解析】 【56题详解】 根据八大行星的位置可以判断,图示M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以内,可能为水星或金星。 【57题详解】 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较近,故表面温度过高,不适宜生命的形成;且水星上没有大气,金星上有致密的大气但不适宜生命存在。水星和金星有坚硬的地表、体积和质量很小,这些不是影响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故选C。 58.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类地行星的是 A. 金星和火星 B. 水星和木星 C. 木星和土星 D. 火星和木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将行星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故答案选A。 59.符合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关系的是 A. 岩石圈、地幔、地壳 B.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C. 岩石圈、地幔、地壳 D. 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 【答案】D 【解析】 【详解】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但上地幔顶部和地幔,不包括地壳,ABC错误。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包括软流层。故选D。 60.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温的垂直变化 B. 物质密度的变化 C. 地球内部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D. 地震波速度的垂直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速度的垂直变化,在经过莫霍界面时,波速突然加快。在经过古登堡面时,波速减慢,横波消失,D对。地温的垂直变化、物质密度的变化、地球内部压力随深度的变化,不是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A、B、C错。 二、综合题(40分) 61.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字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①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3)图中B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在北半球大陆西岸,常年受B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 (4)图中A风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该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 (5)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_____(北或南)移。 【答案】 (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多雨 (6). 热带雨林气候 (7). 盛行西风 (8). 西南 (9). 温和湿润 (10). 温带海洋性气候 (11). 东北信风 (12). 东北 (13). 北移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详解】(1)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气压带;②南北纬30°附近气流下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位于北纬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位于北纬90°,为极地高气压带。 (2)受①气压带影响,多上升气候,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3)图中B 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为盛行西风,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在北半球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4)图中A风带是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的东北信风;该风带的风向是东北风。 (5)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一致。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气压带和风带北移。 62.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题目。 (1)在左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为北半球 (节气)的太阳光照图。日期是 。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最大值或最小值)。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角速度较大的是 。 (4)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公转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 (5)在公转轨道的①②③④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速度最慢的是 。 (6)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北半球的季节是 ,北京的昼长是 小时。 【答案】(1)逆时针 (2)夏至 6月22前后 南极圈之内 北回归线 最大 (3)A 相等 (4)① 慢 (5)③ ① (6)秋分 12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运动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1)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 (2)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该日南极圈及其之内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3)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A与B相比,A点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一样。 (4)右图中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顺地球公转方向,④为秋分,③为冬至日,②为春分日,左图所示日期,地球公转位置位于右图中的①位置。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6月22日,地球的公转速度较慢。 (5)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在公转轨道的①最接近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③最接近近日点,速度最快。 (6)地球位于④位置时,为北半球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京的昼长12小时。 6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表示暖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___。 (3)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图______(A、B)所示的天气系统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_________________。 (4)B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 (5)A图天气系统的降水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锋前或锋后)。该锋过境时多产生_____性降水。锋面过后,气压________,气温__________。 (6)台风是____________(气旋或反气旋),中心气压_____________(高或低,)垂直方向气流______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 【答案】 (1). B (2). A (3). b (4). B (5). 大风,降温,雨雪 (6). 气温低,天气晴朗 (7). 锋前 (8). 连续性 (9). 降低 (10). 升高 (11). 气旋 (12). 低 (13). 上升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锋面图为材料,考查锋面天气图的基本判断方法和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过程。 【详解】(1)A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暖锋;B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是冷锋。A图冷气团后退,判断为暖锋;B图冷气团主动进攻,故判断为冷锋。 (2)冷气团由于密度大,故分布于锋面之下。暖气团密度小,故分布于锋面之上。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b。 (3)寒潮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属于冷锋影响的天气,B为冷锋。寒潮南下形成,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4)B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的位置,故气温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5)A暖锋,暖锋的形成是由于暖空气的实力比冷空气强,致使暖空气推动冷空气前进,由于暖空气暖而轻所以它在冷空气上空,暖空气上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又由于暖空气推动冷空气,所以降水会在锋前,暖锋移动速度慢,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性降水,锋面过后,暖气团代替冷气团的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6)台风中心气压低,气流向中心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为气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