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17/b9689ada1556f879e6124b0abb23a3cf/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17/b9689ada1556f879e6124b0abb23a3cf/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1/18/16/17/b9689ada1556f879e6124b0abb23a3cf/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新课标版:第四章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
第3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2、3、4、5、6、7、1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8、9、10、11、12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河南洛阳模拟)读“某地区地形略图”,回答1~2题: 1.这里河流曲折多弯,最可能的自然原因是( ) A.侧蚀作用明显 B.受断层的制约 C.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 D.河流下蚀作用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山高水深,位于河流上游 B.此处河流曲折,不易发生洪涝 C.河流总体自东向西流 D.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于河流凸岸一侧 解析:1.A 2.D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大部分地方海拔在50米 以下,地形平坦,流速较慢且多曲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较小,河流主要以侧蚀为主。第2题,该地地形平坦,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弯曲易发生洪涝灾害;等高线与河流相交时向河流的上游方向弯曲,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河流在凸岸一侧以堆积为主,易形成新的土地,河水较浅便于取水,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2018·江苏徐州模拟)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加盖了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木质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如图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图及廊桥景观图。据此回答3~4题: 3.当地采伐与晾干木材的季节分别是( ) A.夏季、春季 B.冬季、春季 C.夏季、秋季 D.冬季、秋季 4.与甲处相比,在乙处重建廊桥并能够保留至今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流域内植被增多,洪涝灾害减弱 B.地处山脊地带,地势较平缓开阔 C.河道平直且较宽阔,河流流速平稳 D.所选木材质地坚硬,耐侵蚀冲击 解析:3.C 4.C 第3题,山区交通不便,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流至桥址;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C正确。第4题,图中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体冲击大,桥体易受损;乙河道平直且较宽阔,河流流速平稳,冲击较小,桥体不易受损,故能保留至今,C 正确。 (2018·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5~ 6 题: 5.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6.图中( ) A.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解析:5.B 6.C 第5题,该河谷处岩层向上拱起,说明是背斜构造,故B正确。图中河床呈槽型,说明位于中下游河段,故A错误;乙岸堆积物少、甲岸堆积物多,说明了甲岸为堆积岸或凸岸,乙岸为侵蚀岸或凹岸,故C错误;河流流向无法判断,左右岸难以确定,故D错误。第6题,图中岩层具有明显的弯曲,形成褶皱构造,说明岩层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作用,故C正确。下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于上面的岩层,故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故A错误;图中③处无断层,没有出现断裂下陷,故B错误;甲位于平均洪水位以下,易发生洪灾,不适合聚落发展,故D错误。 (2019·重庆巴蜀中学质检)我国太行山、燕山等地的冲积扇受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的共同影响,很有自己的特色,常常在同一冲积扇上,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呈现地带性演变。读“华北某冲积扇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7~9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 B.山前冲积扇成因与瀑布成因类似 C.冲积扇顶部较干旱,渗水性较差 D.冲积扇土质颗粒变化具有分选性 8.关于图示冲积扇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的是( ) A.冲积扇之上的山地发展立体农业,林、果业优先 B.冲积扇顶部任由原生的耐旱灌木、野草生长 C.冲积扇中部种植枣、梨或耐旱的莜麦、玉米 D.冲积扇边缘水、土资源好,可种植蔬菜瓜果 9.某朝的皇家风水师认为图示区域背靠苍茫群山,远望视野开阔,乃藏龙聚气之地,决定在此选址修建皇家陵墓。陵墓一般选择在土层较深,避免墓穴进水、棺木被浸的地方,下列地点最为理想的是( ) A.崎岖山地 B.紧邻山麓 C.冲积扇中下部 D.冲积扇边缘 解析:7.D 8.A 9.B 第7题,根据指向标判断图示区域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A错;山前冲积扇是沉积作用形成的,瀑布是断裂作用或者侵蚀作用形成的,B错;冲积扇顶部较干旱,土壤颗粒粗,渗水性较好,C错;冲积扇土质颗粒变化具有分选性,D正确。第8题,冲积扇之上的山地,地形崎岖,陡峭难攀,不能发展农业; 冲积扇顶部连乔木都难以生长,任由原生的耐旱灌木、野草生长; 冲积扇中部土质较细,地势较低,可以种植枣、梨或耐旱的莜麦、玉米; 冲积扇边缘水、土资源较好,可种植蔬菜瓜果,故选A。第9题,紧邻山麓的冲积扇中上部比较干燥,土壤颗粒比较粗,土层深厚,适宜建造皇家陵墓,B对;崎岖山地土层薄,不适宜建造皇家陵墓,A错;冲积扇中下部和冲积扇边缘地下水比较丰富,容易进水,不适宜建造皇家陵墓,C、D错。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甲—a—侵蚀—兴建深水港 B.乙—a—沉积—种植农作物 C.甲—c—沉积—兴建仓库 D.乙—c—侵蚀—修筑防护堤 11.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 ) A.a线或c线 B.b线 C.c线 D.a线 解析:10.B 11.D 第10题,乙处于河流的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此处为河漫滩平原,可以种植农作物。第11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上游应走河流流速最小的水域。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下图所示为山东半岛某区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要说明造成Ⅰ、Ⅱ、Ⅲ三地地貌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10分) (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请你为Ⅰ、Ⅱ、Ⅲ区域的土地利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8分) (3)简述Ⅰ、Ⅱ、Ⅲ区域开发利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8分) 解析:读图可知,Ⅰ河段位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变为“Ⅴ”型,Ⅱ、Ⅲ河段位于中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多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Ⅰ、Ⅱ、Ⅲ地区地形不同,要因地制宜搞好土地利用,同时各段都有各自的易发环境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地用好土地 资源。 答案:(1)Ⅰ地位于河流上游,属低山丘陵地形,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型谷;Ⅱ、Ⅲ两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分别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10分) (2)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果业(建设水源林),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种植业),滩涂和海域宜发展水产养殖业。(8分) (3)山地、丘陵地区如果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平原地区如果不合理灌溉,会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河口地区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出现海水倒灌,使地下水质恶化。(8分) 13.(2017·安徽皖南模拟)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 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10分)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12分)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8分) 解析: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新疆地区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是拾玉的最佳季节。 答案:(1)地势较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10分)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12分)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