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鹤壁淇滨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王跃攀)‎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 B. 环境质量 C. 就业需要 D. 国际背景 ‎2. 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工资水平 C. 消费市场 D. 国家政策 ‎3. 上图中甲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资源短缺 B. 环境污染 C. 水土流失 D. 土地荒漠化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较落后,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却能源缺乏,因此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选A。‎ ‎2. ‎ 据图可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沿途依次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14个省区市,这一线路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城市分布,即消费市场,最大限度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故选C。‎ ‎3. 据图可知,甲地处我国西北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且植被稀疏,因此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故选D。‎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4. 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环境污染 D. 湿地破坏 ‎5.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 退耕还林还草 B. 修建水电站 C. 增加灌溉面积 D. 大力发展耕作业 ‎【答案】4. B 5. A ‎【解析】试题分析:‎ ‎4. 读图,图示区域主要是我国西北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B对。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在湿润地区,A错。西北地区工业水平低,环境污染不是主要问题,C错。湿地破坏问题主要在湿润区,D错。‎ ‎5. 治理土地荒漠化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A对。干旱区水资源少,不适宜修建水电站,B错。增加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耕作业会加重该问题,C.D错。‎ 考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 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 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 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7. 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④土地后备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 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 修建道路、桥梁 C. 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 兴建防洪设施 ‎【答案】6. A 7. A 8. C ‎【解析】‎ ‎6. 打通湿地风道,可加快空气流通,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故选A。‎ ‎8. 开发城市观光农业,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故选C。‎ 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②流域内降水丰沛 ③下游河谷较开阔 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0. 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  )‎ A. 夏秋 B. 秋冬 C. 春夏 D. 冬春 ‎【答案】9. A 10. D ‎【解析】‎ ‎9. 田纳西河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流域内降水丰沛,径流量大。‎ ‎10. 田纳西河流域在冬季和早春多持续性降水,河流进入汛期。‎ 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2. 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3. 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防风固沙 B. 调节气候 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环境 ‎【答案】11. C 12. D 13. C ‎【解析】试题分析:‎ ‎11. 读剖面图图可知,c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适合修建大坝,C对。其它地点落差较小,水能资源较少,不是最理想位置,A、B、D错。‎ ‎12. 图中,d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最易发生洪水危害,D对。a、b位于漂流上游,水量小,不易发生洪水灾害,A、B错。c处落差磊,水流急,不易积水,排水快,没有洪水灾害 ,C错。‎ ‎13. M河流域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C对。防风固沙是干旱区防风林主要功能,A错。调节气候不是河流上游林地主要功能,B错。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D错。‎ 考点:河流开发条件,洪水灾害位置,森林的主要功能。‎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 A. ⑥ B. ⑦ C. ⑧ D. ⑨‎ ‎15. ①农业带的自然条件是(  )‎ A. 气候温暖湿润 B. 无霜期短 C. 土地贫瘠 D. 市场广阔 ‎【答案】14. B 15. 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农业生产。‎ ‎14. 图示⑦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地,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故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15. ①位于五大湖沿岸为乳畜带,纬度高,气温低,土壤贫瘠,故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发展乳畜业。‎ 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大风 ②过度垦荒 ③破坏植被 ④气候干旱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7. 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河西走廊 C. 河套平原 D. 青藏高原 ‎【答案】16. C 17. A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16. 黑风暴反映荒漠化,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原因,故选C项。‎ ‎17. 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于内陆干旱地区,故选A项。‎ ‎18. 下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 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 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 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 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要求熟悉我国的各区域特征。图示由太阳能、作物、饲料、牲畜、沼气、食用菌、蚯蚓等组成的一个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圈。其中“牲畜——沼气——食用菌”是核心,太阳能、沼气为动力。解此题的关键是沼气池的适用地区,青藏高寒区种植饲料、发展沼气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种植饲料也不可取,且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均以游牧业为主;东北地区发展沼气必须建造玻璃温室,才能为冬季沼气池的运行提供温度;而“猪——沼——果(菜、菌、药、花)”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国南方地区非常有代表性,沼气一年四季均可运行。‎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 A. 库布齐沙漠 B. 土默川平原 C. 呼和浩特市 D. 阴山山脉 ‎20. 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地质条件稳定 B. 年降水量增多 C. 灌溉条件改善 D. 黄河水量减少 ‎21. 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湿地破坏 B. 森林锐减 C. 水土流失 D. 土壤盐渍化 ‎22. 造成河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土壤 B. 海拔 C. 水 D. 热量 ‎【答案】19. C 20. C 21. D 22. D ‎【解析】试题分析:‎ ‎19.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地形区等自然区;有的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呼和浩特市属于行政分区,故区域界线明显。‎ ‎20. 河套平原地处西北地区,降水少,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到“塞外粮仓”是灌溉条件得到了解决或者改善。‎ ‎21. 由于河套平原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同时该处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在发展灌溉农业过程中,如果灌溉不合理,就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22. 河套平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且纬度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发展种植业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耕作制度则是一年两熟,形成这种差异的最关键因素是气候,河套平原为温带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气候,这种热量上的差异导致了耕作制度的不同。‎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常绿阔叶林带与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24. 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 A. a——洪涝灾害 B. b——夏季低温 C. c——灌溉水源 D. d——低温 ‎25. 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 A. a——水稻、柑橘 B. b——小麦、大豆 C. c——棉花、葡萄 D. d——青稞、油菜 ‎【答案】23. C 24. B 25. D ‎【解析】试题分析:‎ ‎23. 四条分界线只有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而不经过秦岭—淮河。故选C。‎ ‎24. a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所以多洪涝灾害;c区域降水少,缺水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d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制约农业生产;而b区域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其制约因素为水旱灾害。故选B。‎ ‎25. 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水稻、柑橘是优势农产品;b区域种植小麦和大豆;c区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棉花和葡萄的质量好;而d区域气温低,不生产油菜。故选D。‎ 考点:区域差异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I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II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III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含沙量较大 (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 (3)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水威胁 ‎【解析】(1)据图3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区最低气温0℃以上,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季,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则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据图1可知,A支流等高线密集,可判断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据图1和图2土地利用状况可判断制品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 ‎(2)河流不同河段开发利用方向不同。据图可知,B支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落差大,可推出其应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处等高线稀疏,水平平缓,可发展航运。‎ ‎(3)据图2可知,该地存在坡地开垦;围湖造田现象。湖泊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价值,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功能减弱,加大下游洪水威胁。‎ ‎【点睛】本题通过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力求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做题需注意:第(1)题,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考虑。水位、流量与降水相关;流速大小与地形、地势有关;含沙量与上游植被覆盖率有关;有无结冰期则与最低气温有关。由图3知,该地降水较多,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河流具有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水文特征;该地最低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由图1支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特点,知河流落差大、水流急;由图2支流上游植被破坏严重,知汛期时河水含沙量大。第(2)题,河流的开发方向主要由河流的水文特点决定。由图知,B支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丰富,且有瀑布,可开发水能或发展旅游业;C支流流经平原地区,汇集支流多,流量大,流速平稳,适宜发展航运。第(3)题,对比图1和图2,可发现河流上游存在坡地开垦现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明显缩小,对湖泊及其下游环境影响较大。应从湖泊湿地的生态价值较低分析。‎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下图)‎ ‎(1)A是       平原,B是           平原。‎ ‎(2)图中A地区是发展家庭农场的试点区,试评价该地区发展此农业模式的自然区位条件。‎ ‎(3)B地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是。‎ ‎【答案】(1)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2)有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雨热同期。不利:热量不足 (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且多暴雨;土质黏重,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解析】(1)据图中位置可知,A为松嫩平原,B为三江平原。‎ ‎(2)农业自然区位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松嫩平原地广人稀,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因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发展。‎ ‎...............‎ ‎28.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 A是 带, C是 带,D是 带, F是 带,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 特征。 ‎ ‎(2)简述A农业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社会经济条件是 。‎ ‎(3)C农业带种植的农作物是 (冬或春)小麦。‎ ‎(4)图中五大湖区是美国重要的老工业区,是在 (矿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业区内有”汽车城”之称的是 (城市)。‎ ‎【答案】(1)乳畜 小麦 玉米 棉花 地区专门化 (2)气候湿冷,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市场广大 (3)冬 (4)煤铁 底特律 ‎【解析】(1)据图中农业带的位置和范围可知,A为乳畜带,BC为小麦带,D为玉米带,E为混合农业带,F为棉花带。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大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2)据图可知,A为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域的乳畜带。因该地纬度较高,气候湿冷,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谷物,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同时该地区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3)据上题分析可知,BC为小麦带,其中B纬度较高,气温低,种植春小麦,C纬度较低,种植冬小麦。‎ ‎(4)五大湖区是美国重要的老工业区,当地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炭和五大湖区的铁矿石,该地是在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业区内有”汽车城”之称的是底特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