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提分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提分教程》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考点一 从“人地协调观”角度认识水循环 ‎[考情报告] 水循环对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水循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河治理、工程建设、水污染及其治理等为背景,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题型灵活多样。‎ ‎(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1)B (2)C (3)D ‎1.运用综合思维,从辩证的角度全面理解影响水循环诸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量大小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方向和水汽量大小的因素 ‎ ‎ ‎(3)降水形成的条件 ‎(4)影响地表径流流速、流量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形 一般随坡度增大,流速增大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时,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量大小的因素 ‎2.落实人地协调观,辩证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考向 1 水循环规律、原理的考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次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 下面为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 时间(年)‎ 平均气温(℃/10年)‎ 平均降水量(mm/10年)‎ ‎1961~2005‎ ‎0.25‎ ‎3.5‎ ‎(1)羊卓雍湖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答案 (1)规律: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原因:河流水是羊卓雍湖湖水主要来源,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 ℃,冰雪融水量很少。夏季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 ‎(2)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气候变干,陆地内循环过程中降水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输入湖中;经长期的湖面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3)全球升温加快,冰雪融水补给增多;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支出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收大于支),湖面迅速扩大。‎ 解析 第(1)题,湖水周期性涨落规律从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两个方面描述。结合区域特征可知,湖水补给的根本来源主要是冰雪融水,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导致湖水具有周期性涨落规律。第(2)题,湖水变咸是盐分积累的过程。蒸发加剧、降水减少、没有外泄通道均会导致湖水变咸。第(3)题,补给量增多,蒸发减少导致湖面迅速扩大。‎ 考向 2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9·宜昌调研)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下图为华北某滨海地下水库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地表水库与地下水库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需建筑截水坝 B.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 C.水源补给方式相同 D.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可利用天然地下空间建设地下水库,也可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贮水空间,因而地下水库不一定需要建筑截水坝,A项错误;地表水库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地下水库将水储存在地下空间,B项错误;水源补给方式不同,分别是地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C项错误;均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D项正确。‎ ‎2.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  )‎ ‎①拦截地下径流 ②防止海水入侵 ③减少海水侵蚀 ‎④抬高地下水水位 ⑤缓解土壤盐碱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地下水坝能够拦截、蓄积地下径流,①正确;该地下水库位于沿海地区,可防止海水入侵,②正确;坝外地下水水位降低,海水侵蚀增加,③错误;根据图中建坝前后水位可知,水坝抬高地下水水位,④正确;地下水水位升高,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⑤错误。故选B项。‎ ‎3.下列地区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  )‎ A.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 B.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 C.多孔质石灰岩为主体的某背斜山 D.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地下水库一般有良好的地下空间储存地下水,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可储存地下水,故B项正确;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适宜储存地表水,背斜不是储水构造,沿海淤泥质湿地滩涂不适宜建地下水库,A、C、D三项错误。‎ 考向 3 建设“海绵城市”,促进人地协调 ‎“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减少雨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 D.增加水汽输送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海绵城市”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 ‎2.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 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 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快排”‎ 模式减少了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原自然水文环境;“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洪能力。‎ 考点二 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河流的特征 ‎[考情报告] 典型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资源的利用、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水文灾害与相关地质灾害的表现及成因等是命题的热点。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为命题载体,以相关人类活动为命题背景,侧重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题型灵活多样。‎ ‎(2019·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1)D (2)C (3)C ‎1.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河流特征类试题答题要素 ‎2.结合“区域认知”,着眼“地理实践力”,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增加,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减弱,汛期提前,洪峰值增大,水位陡涨陡落 水土流失加剧,‎ 输沙量增加,含沙量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表径流减少,汛期推迟,洪峰值减小,水位升降缓慢 保持水土能力增强,含沙量减少 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下游水位变化平稳 水库下游含沙量减少 续表 人类活动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洪涝风险增加 ‎—‎ 硬化路面 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水位陡涨陡落 ‎—‎ 铺设 渗水砖 地表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增加,水位变化平缓 ‎—‎ 考向 1 河流的补给 ‎(2019·北京东城区一模)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  )‎ 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 ‎ 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 C.c表示雨水补给 ‎ 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答案 B 解析 ‎ 由河流径流量可判断该河流径流量小,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冰川融水和雨水为主要补给水源;降水的补给量随时间波动明显,冰川融水波动较小,因此a表示雨水补给;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故B项正确,A项错误。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故C、D两项错误。‎ ‎2.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补给类型是(  )‎ A.a B.b ‎ C.c D.d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a夏季补给量大且变化大,故A项正确。‎ 考向 2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考查 ‎(2019·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答案 (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解析 ‎ 第(1)题,河岸越陡峭,河面宽度变化越小。由图可知,该河流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一方面由于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高山地区,伴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不断侵蚀下切,形成河谷,河水被困于河谷中,向下侵蚀较强烈,侧蚀微弱;另一方面,河流两岸岩性相近或者岩性单一,河水对两岸的侵蚀差异小,形成近乎直立的河岸。第(2)题,由材料知,该河段多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由于位于美国内陆高山,4~6月降水较少,而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季节性积雪融水不断增多,河流流量不断增大,受制于两岸陡峭的河谷束缚,河流水位不断上涨。融雪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小,导致含沙量小,泥沙淤积少;随着河流流量不断增多,流速不断加快,对河床的侵蚀加剧,河底变深。第(3)题,一方面,该河段8月份主要受雨水补给,由于多暴雨,坡面侵蚀强,河水搬运能力强,水土流失加重,使河水含沙量增多;另一方面,暴雨导致河流的流量与流速变化大,一旦流速下降,河水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就会迅速淤积于河底。‎ 考点三结合“区域认知”,落实“地理实践力”,认识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考情报告] 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局部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和海洋污染的影响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多以洋流模式图或局部大洋图、等水温线图为命题载体,考查洋流的判定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兼有综合题。‎ ‎(2018·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1)B (2)C ‎1.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洋流分布的判读方法 洋流分布的判读,特别是洋流的流向,也是多年来重要的高频考点,导致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掌握读图方法以及不能提取图中有用的信息。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 ‎(1)根据常用纬度与环流方向判断 第一步:根据纬度确定海区:0°与45°之间为中低纬环流,45°~90°之间为中高纬环流(中心分别为30°或60°,即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确定洋流方向(顺、逆)。‎ 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2)依据海水等温线数值在南北方向上的递变规律判断 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则该海域在北半球;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下图,为北半球海域。‎ ‎2.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渔场形成原因 海洋渔场的形成除了与洋流有关以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很重要:‎ ‎(1)沿海大陆架地区海水浅,光照条件好,生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易形成渔场。‎ ‎(2)河口地区的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鱼类和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3)温带海域气温季节变化大、海水易上泛。‎ 上述条件都有利于渔场的形成。还要注意的是,除了四大渔场外,世界上还有一些小渔场也与洋流有关,考生在解题时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如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形成的小渔场;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夏季由于西南季风吹拂,形成上升流,是寒流,也有季节性渔场。‎ 考向 1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考查 ‎(2019·广西百校大联考)如下图所示,m(经度约为70°)、n(经度约为80°)为海岸线,a、b为附近海域的洋流。读图完成1~3题。‎ ‎1.a洋流是(  )‎ A.日本暖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秘鲁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答案 C 解析 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0°N,70°E)、(30°N,70°W)和(30°S,70°E)三地附近都没有大陆西岸海岸线,所以左图m经度约为70°W,纬度为30°S,位于南美洲的西海岸,由此判断a洋流为秘鲁寒流,故C项正确。‎ ‎2.b洋流(  )‎ ‎①向南流 ②向北流 ③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 ‎④沿岸终年高温多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0°N,80°E)、(30°S,80°W)和(30°S,80°E)三地附近都没有大陆东岸海岸线,所以右图中n经度约为80°W,纬度为30°N,附近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其流向向北,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故D项正确。‎ ‎3.m地附近有(  )‎ A.广阔的平原 B.高大的山地 C.幽深的峡湾 D.低缓的高原 答案 B 解析 根据第1题的分析可知,m地位于南美洲的西海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故B项正确。‎ 考向 2 洋流的分布及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考查 ‎(2019·北京海淀上学期期中)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洋流(  )‎ A.①的水温低于北半球同纬度的洋流④‎ B.②流经地区纬度低,水温高,为暖流 C.③受中纬西风影响,自西北流向东南 D.③为寒流,⑤为暖流,③比⑤水温低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①为西风漂流,④为北太平洋暖流,寒流水温低于同纬度的暖流,A项正确;②为秘鲁寒流,受其影响,流经地区水温偏低,B项错误;‎ ‎③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其流向与陆地轮廓有关,C项错误;③纬度低于⑤,水温高于⑤,D项错误。‎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使流经的地区增温增湿 B.②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C.③促进高低纬间热量交换 D.④⑤交汇处形成著名渔场 答案 C 解析 ①为寒流,使流经地区降温减湿,A项错误;②为寒流,使荒漠向北延伸逼近赤道,对大陆东岸没有影响,B项错误;③由中纬向低纬流,可促进不同纬度间热量交换,C项正确;④⑤不交汇,D项错误。‎ 考向 3 洋流对航海活动影响的考查 ‎(2019·江西抚州七校联考)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1~3题。‎ ‎1.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A 解析 纽芬兰岛附近的冰山来自极地地区,受东格陵兰寒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极地的冰山被带至该海域。春季时,气温升高,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部分冰体分离,易被带到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故A项正确;夏季水温高,冰山南下过程中易融化,排除B项;秋季格陵兰岛冰川面积扩大,可被洋流带走的冰山不多,排除C项;冬季气温最低,冰山数量最少,排除D项。‎ ‎2.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线比乙海域密集,主要是因为(  )‎ A.盛行风来源不同 B.洋流性质不同 C.距大陆的远近不同 D.人类活动的密度不同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海域受寒流影响,使该海域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域,水温南北差异增大,等温线密集;乙海域受暖流影响,使该海域水温高于同纬度其他海域,水温南北差异缩小,等温线稀疏。故B项正确。‎ ‎3.为了防范漂浮冰山对过往船只造成威胁,我们可以(  )‎ A.炸毁冰山 B.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 C.人工融化冰山 D.标注冰山位置,加强预报 答案 D 解析 标注冰山位置,加强预报可使过往船只避开冰山,减少对船只的威胁,D项正确;A、B、C三项不切合实际,且负面影响较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