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ww.ks5u.com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图),让我们“把脉”并“对症下药”吧。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各河段的不同“病症”,其属于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的是( ) A.“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凌汛”——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2.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A项描述荒漠化,主要是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B项描述凌汛现象,应当疏浚河道;“腹泻”指的是水土流失,主要是地表植被严重破坏,因此要加强退耕还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地上河的发生也和上游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有关。 2.上游进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利用河流的水能,该地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考点:荒漠化的防治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4.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①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荒漠化 ②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③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④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6. 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答案】 3.D 4.D 5.D 6.D 【解析】 试题分析: 3.结合图示反映,该河流流域的开发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兼顾了航运、防洪、灌溉、养殖等其他功能。 4.田纳西河流域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故由于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且多暴雨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该地区工业的发展排放的酸性气体多,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大气污染和酸雨,而与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排放无关。 5.田纳西河流域与黄河流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都是水土流失,都属于土地退化,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都主要是受人为原因影响,长期不合理的开矿和农业生产导致的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形成,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加大,而不属于水质污染。 6.田纳西河流域结合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和火电、核电的开发,形成了全美最大的能源供应基地,故利于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 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面对工业化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状,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将粮食用地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用地 ②治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③大量施用化肥和低残留农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⑤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带动作用表现在( ) ①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地区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 ②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③贸易的发展,使周边地区成为其广阔的消费市场 ④交通线路向周边延伸,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改变了农民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观念 ⑤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④⑤ 【答案】 7.D 8.C 【解析】 试题分析: 7.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应该压缩粮食用地面积,但不能全部转变为蔬菜、花卉、乳畜等用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 8.⑤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使某些制造业向周边转移,促进了周边地区工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了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 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下列叙述与其关系不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的占用 B.农业结构的调整 C.劳动力价格上涨 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 10.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11.下列地区,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答案】 9.D 10.C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9.①地区位于东北平原,③ 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由于近年来,长江流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而导致了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且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故使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种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既有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又有东西方向上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向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而造成东西方向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11.②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耕地集中,需水量大,但年均降水量小于800 mm,大棚农业主要分布在气温条件较差的地区,而③地区水热充充足,④地区属于热带,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而不是加速开发热带森林,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增加牲畜数量会加重当地的生态问题。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多的实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达到治沙的效果。结合材料及条带状砂砖固沙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对该条带状沙砖铺设地的地表环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干旱缺水 B.植被稀疏,多为高山针叶林 C.风力强,多风蚀地貌 D.河流较少,水量季节变化小 13.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沙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 B.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 C.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 D.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防止沙丘前移 【答案】 12.A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12.图示条带状沙砖铺设地的地表为流动沙丘,周边地区干旱缺水,沙漠广布,该地区植被稀疏,多荒漠景观,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风力强,多风力沉积地貌,青海湖周边的河流较多(周围冰雪融水汇集的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 13.材料指出图中条带状沙砖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青藏高原内部的青海湖周边地区海拔较大,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较低,不利于植物生长,条带沙状砖可以在夜晚起到辐射保温作用,利于周围植物生长,沙丘地区地下水水位较低,条带沙状砖不具有吸收地下水的作用,白天太阳辐射强,蒸发强烈,植被需要大量水量补给,含水性和保温性较强的条带沙状沙砖可以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图示条带沙状沙转大面积覆盖在沙丘表面,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减弱风力搬运沙丘的能力,从而起到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的作用。 考点:荒漠化的防治 中新网广州(2016)8月2日电 :来势汹汹的台风“妮妲”于2日03时35分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风力达到14级,成为近年来正面登陆珠江三角洲的最强台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4. 在RS、GIS、GPS中,监测台风“妮妲”的运动,首选( ) A. RS B. GIS C. GPS D. RS、GIS、GPS三者协调使用 15.在抗御台风“妮妲”带来的洪水灾害的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S 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 B. GIS可确定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 C. GPS可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变化 D. RS、GPS不能起作用 【答案】 14.A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14.能及时、全面、迅速监测海啸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RS技术,所以A正确。 15.GPS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GIS可确定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所以B正确。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结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B.乙区太阳光照强,故热量较多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分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分界 17.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区:草原广布 B.乙区:“高”和“寒” C.丙区:高温多雨 D.甲区、乙区:冰川纵横 18.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兼跨内外流区域 B.都兼跨三级阶梯 C.都兼跨四类干湿区 D.都兼跨四个温度带 【答案】 16.D 17.B 18.A 【解析】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2014年11月21日当地时间下午6时20分,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楠迪国际机场开始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与右图比较,左图所示(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20.楠迪位于莫尔斯比港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 19.D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19.1.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根据左图和图右图的比例尺得知,作图的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右图的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20.根据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可以得出楠迪位于莫尔斯比港的东南方向,所以D正确。 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下列各题。 2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 【答案】 21.B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2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但注意图示的指向标定位,可以得出河流的流向是西北流向东南。 22.根据图示河流的分布,判断b的等高线值高于400米,故b为500米等高线,故Y海拔为500-600米,a的等高线值为200米,故X海拔为100-200米,故计算XY的相对高度为300-500米。 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根据④⑤⑧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24.随着农业的发展,⑤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湿地增加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答案】 23.D 24.D 【解析】 试题分析: 23.根据④⑤⑧ 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24.灌溉用水不会导致湿地增加,灌溉可能引起灌区地下水位上升;灌溉用水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携带泥沙能力减弱,河口泥沙淤积减少;灌溉过程中可能造成造成河流水污染,水体中营养眼泪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 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图1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2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图1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乳牛大量繁殖 B.气温偏低 C.鲜草供应偏多 D.降水偏少 26.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他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 A.地形的种类 B.市场的距离 C.雨量的多少 D.奶牛的数量 【答案】 25.B 26.B 【解析】 试题分析: 25.该国位于南半球,7月份是冬季,气温低,牧草生长量少,乳牛的需求量大,所以形成图示的阴影部分,冬季气温低,牧草少,不是繁殖的最好季节,鲜草供应少,降水少不是生长量小的主要原因。 26.该国位于南半球,是一个岛国,距离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远,所以外销产品主要是不易变质的乳制品,地形、雨量、奶牛不是影响外销的因素。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7.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湍急落差大 B.高山束缚支流短 C.高原气候降水少 D.泥沙淤积河床高 28.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丁周边地区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 【答案】 27. B 28.D 【解析】 试题分析: 27.图中河流为澜沧江——湄公河,甲乙河段在横断山区高山峡谷地带,受山地约束而流域面积狭小,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8.丁所在国家为柬埔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适合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考点:产业转移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29.图甲所反映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 ) A.亚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欧洲 30.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31.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29.A 30.A 31.B 【解析】 试题分析: 29.据图可知,该植被高大生态系统层次分明应为雨林生态系统故图甲所反映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洲、非洲等。 30.热带雨林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所以A正确。 31.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考点: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约1 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约1.14万平方千米)举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32.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石油和天然气 B.煤炭和天然气 C.石油和水能 D.水能和海洋能 33.下列关于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共同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经济基础差,劳动力不足 D.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差 【答案】 32.A 33.D 【解析】 试题分析: 3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 33.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所处纬度较高,气温偏低,冻土广布,故不利于农业生产,而卡塔尔位于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源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 考点: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右图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地采伐后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4.图示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 ) A.东、西、北、南 B.北、南、西、东 C.南、北、东、西 D.西、东、南、北 35.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 ) A.水旱灾害频繁 B.沙尘暴天气加重 C.物种减少 D.地震灾害 【答案】 34.B 35.D 【解析】 试题分析: 34.由于树木向阳而生长快,所以年轮之间的距离大些。在东北林区年轮最宽的方向朝向南方。 35.这种采伐方式,可能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沙尘暴天气加重、物种减少。 考点: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 B.自西向东输水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南水北调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37.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11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季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答案】 36.A 37.B 【解析】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右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下列各题。 38.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9.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答案】 38.D 39.B 40.C 【解析】 试题分析: 38.结合俄罗斯的基础知识可知西伯利亚地区面积广阔,纬度高,大部分属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寒冷,气温低,交通不便,不适宜人类生存,所以人口稀少;由图可知该区域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 39.西伯利亚的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因而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人口较多,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但由图可知该区域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可以推断该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势较高。 40.由图可知西伯利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偏北,随着西伯利亚地区成为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北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吸引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 考点:人口的空间变化 二、非选择题(40分) 4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 (1)读图甲,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图乙中大陆西侧海域的南部和北部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试分析其成因。(4分) 【答案】(1)大致从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2分)。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任答两点得4分)(共6分) (2)北部:离岸风引起的上升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海洋表层,饵料丰富。(2分)南部: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使得海底物质上泛,饵料丰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结合图例,判断回归线附近的降水分布特征,大致从东向西递减,主要从风向、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分析。 (2)乙图中的大陆西侧渔场应类似于秘鲁渔场的成因,主要从上升补偿流角度分析。 考点:大气运动 42.读巴西相关地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气象要素中的气温、湿度、降水等会对体育比赛产生影响,有利的气象条件能使运动员创造更好的成绩。请从气候角度推测巴西2016年奥运会适合比赛的月份,并说明理由。(6分) (2)概括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征,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8分) (3)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工农业都比较发达,据图分析巴西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6分) 【答案】(1)6月(5月或7月)(2分)。巴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6月(5月或7月)正值巴西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2分),降水较少,温度和湿度适宜,有利于开闭幕式和各项室外赛事的举行以及运动员竞赛水平的发挥(2分)。 (2)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2分),巴西高原人口分布较少,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少(2分)。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距海较近,气候较凉爽(2分);北部的亚马孙平原和南部的巴西高原,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2分); (3)纬度低,水、光、热资源丰富(2分);土地面积广大,地势平坦(2分);河流径流量大,灌溉水源充足(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6月正值巴西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降水较少,温度和湿度适宜,有利于开闭幕式和各项室外赛事的举行以及运动员竞赛水平的发挥。 (2) 从图中可以看出,巴西高原人口分布较少,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最少,主要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回答。 (3) 巴西农业发展的自然区位优势,可以从纬度、热量、光照、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回答。 考点:大气运动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沼泽地带。乌尤尼盐沼(图甲)为世界最大的盐沼,由于雨季积水时湖面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空景色,水天相接,纯净梦幻,因此被称为“天空之镜” (图乙);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富含锂、钾、硼、镁等资源,目前该国盐沼资源开发利用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1)气候比较干旱是乌尤尼盐沼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分析该区域降水较少的原因。(4分) (2)分析“天空之镜”景色的形成条件。(6分) 【答案】(1)位于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内陆,东边距海远(2分),有高大山脉阻挡,到达的海洋水汽较少。(2分) (2)海拔高,大气能见度好;地势平坦开阔,形成水天相连的景观;降水少,晴天多,风力小,湖面平静;湖底盐壳为白色,水质清浅,倒影成像质量高。(任答3点得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该区域降水较少的原因,可以从地形、水汽、风向、海陆位置等方面回答。 (2) “天空之镜”景色的形成条件,可以从海拔、地形、地势、降水、风力、水质等方面回答。 考点:大气运动 查看更多